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106节

这句话瞬间吸引了所有殿中大臣的注意力。

河东郡盐池之战的战报来了!大秦究竟能否战胜那个可怕的赵括?

答案即将揭晓。

这一刻,大殿之中就连呼吸的声音都好像消失了。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之中,这一份紧急奏报自然是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秦王面前,而秦王同样也是用最快的速度将其拆开,并进行阅读。

众多秦国大臣当然不可能看到军情上的内容,他们只能紧张而期盼的注视着秦王,希望能够从秦王的脸色上判断出端倪。

只见秦王的脸色先是吃惊,随后是震惊,然后是惨白,紧接着是愤怒就在众多秦国大臣心中暗道不妙的时候,秦王突然用力一推桌案,将面前的紧急军情直接扔了出去,一声怒吼:“气煞寡人也!”

噗的一声,一股血雾直接从秦王口中喷出,这位秦国之君仰天砰的一声倒下。

秦国诸大臣这一惊非同小可。

“大王!”

“来人啊,快传医者!”

“快,快把大王扶起来!”

大殿之中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足足过了好一会,等到宮医赶到并将秦王带入后殿诊治,整个混乱的场面这才初步变得安静下来。

大家的注意力再一次的集中到了刚刚那封紧急军情上。

太子安国君拿起这份还带着秦王鲜血的竹简看了一会,脸色渐渐变得无比难看,沉默片刻之后无言递给了范睢。

范睢深吸一口气,接过竹简。

上面只写着一句话:“武安君盐池遭遇大败,死伤无数,如今正在西撤!”

即便是有了心理准备,范睢的身体还是忍不住重重的摇晃了一下。

果然,还是败了大秦又一次败在了赵括手中!安国君低声道:“应候,现在该怎么办?”

虽然这一次是安国君赢了范睢,但安国君却是一点高兴的意思都没有,毕竟他是秦国太子,是将来的秦王!范睢心思纷乱,苦笑一声道:“老臣唉,全凭太子做主。”

范睢这一刻五味杂陈,第一次完全没了主见。

这个赵括,难道真的是上天用来克制大秦的不成?

范睢和安国君对视,两人同时长叹了一口气,脸色都是无比沉重。

大秦又遭重重一击啊。

“君候,这一次对秦国人来说绝对是重重一击!”

许历眉飞色舞,举着手中的竹简笑得嘴巴都要咧到后脑勺去了。

对于这位忠心耿耿的家臣,赵括自然也是含笑以对:“怎么样,结果出来了?”

许历笑道:“正是如此,君候。

根据军法官们的统计,这一战我三国联军一共杀死了四万八千七百四十四名秦军,俘虏了六万一千一百九十七人,合并起来的总战果为十万九千九百四十一人,取整之后可算作是十一万人,是除了长平之战外大赵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二大胜仗!”

十一万人!这个数字对于赵括来说或许还不算什么,但是在晋鄙为首的众多魏韩将军心中绝对是重重一击。

十五万秦军,最终只逃回去四万人。

要知道,秦国方面领兵的可是白起!这几十年来,白起对于韩国和魏国而言绝对是噩梦一般的存在,韩魏每一次的大败都是和白起有关,而且动不动就被白起斩杀十万、八万、十五万甚至更多。

今天,终于轮到他们也杀白起、杀秦国一次!许多在场的韩魏将领甚至喜极而泣流下了热泪,他们之中有很多亲人、部下、朋友被秦国人杀死,这一刻,他们终于报仇了!慢慢的,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坐在最上首的武信君赵括身上。

如果不是这位武信君运筹帷幄识破了白起的诡计并及时做出应对的话,盐池之战其实还是会以白起的胜利而告终。

武信君,实在是太强了!武信君,当真不愧是当世第一名将!今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避免在战场上和武信君为敌,那简直就是有败无胜啊。

赵括自然也是颇为高兴,只不过赵括高兴的点又和其他人不同。

虽然赢了白起三次,但赵括每一次回想起来,自己其实都是赢的很惊险。

俗话说事不过三,现在白起都被自己打败三次了,以后应该见不到白起了吧?

没有了白起,仅仅凭借着王龁、蒙骜这些人,秦国将来还凭什么和本侯对抗?

想着想着,赵括的笑容渐渐的变得越发浓郁,对着面前众多翘首以盼的联军将领道:“诸位,如今战果统计已经完成,论功行赏的事情要班师之后再说,但我们的事情还没有做完呢。

明日起全军拔营东进,务必要用最快的速度收复河东郡,然后渡过大河,去咸阳看看风景!”

在赵括的面前,数十名三国将领纷纷下意识的挺直身板,齐声道:“谨遵武信君之命!”

第176章 武信君想要进攻咸阳

邯郸,赵国王宫。

年幼的赵王坐在主位,一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小小的身体偶尔会不安分的扭动几下。

在赵王的下首是以平原君为首的几名赵国重臣,而坐在小赵王上首的便是太后韩姬。

对于刚刚六岁的小赵王来说,母亲和这些奇怪伯伯爷爷们说的话虽然都听得懂,但是太无聊了。

小赵王还是更喜欢在王宫花园之中打雪仗,只可惜雪仗总是不能玩得尽兴,因为会被母后责骂!一想到这里,小赵王就很想问一句:“武信君去哪了,为何不见他来陪寡人呃,教导寡人?”

作为小赵王在军事方面的老师,赵括和小赵王在过去那个冬天的互动其实还是可以的。

不仅仅是打雪仗,还有其他许多寓教于乐的军事小游戏,让小赵王也算是乐在其中。

孩子嘛,最喜欢的就是有人和自己玩耍,这一点无论是大王还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小赵王也听出来了,武信君虽然不在此地,但母后和这些伯伯爷爷们所讨论的还就是武信君。

韩徐为缓缓说道:“如今我大赵虽已经拿下安邑,但在未击败白起之前一切都还不安稳,不能高兴过早。”

平原君微微一笑,道:“武信君和白起已经交手两次,这一次拿下白起应该也是问题不大。”

韩徐为看了蔺相如一眼,蔺相如老神在在的坐在原地,没有说话。

廉颇咳嗽一声,瓮声瓮气的说道:“我等身为大赵臣子,自然是希望武信君能够为大赵再建新功。

但眼下这般情形,还是先不要过于乐观才是。”

平原君嘿了一声,深深的看了一眼廉颇,没有说话。

最上首的太后缓缓开口,道:“昨日武信君派人传来情报,说是要和白起开战,算算时日,战况结果应该也就在今日抵达了。”

大殿之中短暂陷入一片沉默。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赵括现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而战,大家和赵括应该都是站在同一边的。

但从方才的话就可以听得出来,不希望赵括赢的也大有人在。

也就是赵括现在军功极盛,不然的话刚才对赵括的质疑声起码还得强烈两个等级。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声禀报远远传来。

“河东,河东五百里加急!”

众人的精神瞬间一下子都提了起来。

太后一张俏脸上也闪过一丝激动神色,几乎是立刻说道:“快,拿上来!”

片刻之后,赵国宦者令拿着一份奏章快步而入,恭敬的呈现给太后:“太后,这便是武信君刚刚回报的军情!”

大殿之中的所有目光瞬间就聚集到了太后手中的这份竹简之上。

太后深吸一口气,用纤纤玉手拆开了上面的火漆,展开竹简,阅读起来。

看着看着,太后的脸上慢慢露出笑容。

大殿之中的众臣顿时明白了什么。

平原君的脸上随之露出笑容,韩徐为表情古井不波,蔺相如的嘴角微微扯动一下,廉颇的脸色越发严肃。

太后放下奏章,笑道:“众位卿,武信君在盐池之战中击败了白起,消灭白起所部超过十万人!”

此言一出,在证实了之前众臣猜想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给了众臣一次震动。

“十万人”廉颇喃喃念叨着这个数字,脸色复杂难明。

十万人是什么概念?

从赵国立国以来到现在,在这一战之前也就只有两次歼敌十万人以上的大胜。

一次是赵括父亲马服君的阏与之战全歼十万秦军,一次是赵括的长平之战狂灭三十万秦军。

当世拥有一次性歼灭敌军十万人战绩的只有河东郡之中对战的赵括和白起,其他人包括廉颇在内都无此出色战绩。

廉颇作为年纪比赵括父亲马服君赵奢还要大几岁的当世名将,先是被赵奢超过,如今又被赵奢的儿子赵括稳稳压制,以廉颇的好胜心之强,他心情的复杂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难道说,这辈子就注定要被这赵氏父子压制?

廉颇的表情变得黯然。

一阵笑声响起,却是赵国相邦平原君赵胜站了起来,对着太后道:“武信君又为我大赵取得一胜,大赵此胜过后收复河东已然是板上钉钉,恭喜太后、恭喜大王!”

众臣这才回过神来,纷纷起立朝着太后和赵王贺喜。

太后的俏脸上也是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毕竟是她以太后之尊临朝听政的第一场战争,意义确实是非常重大。

这一战之后,赵国国内应该就不会再有人胆敢觊觎小赵王的王位了。

大殿之中,一片喜气洋洋。

又过了片刻,太后示意众臣安静,然后说道:“诸卿,其实武信君在奏章之中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老妇在这里也想要和诸卿商议一二。”

众臣安静下来,都在等着太后的解释。

太后轻启朱唇,道:“武信君希望能够扩大战果,渡过大河攻入关中,继续威逼咸阳!”

太后话音落下,大殿之中突然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一直没有开口的周少奋忍不住道:“武信君竟然如此有信心,能够威逼秦国咸阳了吗?”

也不怪周少奋这般失态,实在是从商鞅变法到现在,东方六国能够包围咸阳的次数一次也没有!反观其他六国,韩魏两个天天被秦军围攻都城的倒霉蛋不用多说,燕国在齐宣王时代被齐国大将匡章攻克全境,齐国则在二十多年前被燕国大将乐毅复仇成功攻破临淄险些灭国,赵国邯郸城百年前曾被魏国大将庞涓攻破,楚国郢都更是被白起血洗,那都是一把血泪啊。

所以,当赵国诸多重臣知道赵括竟然还打算继续进攻咸阳的时候,这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平原君带着几分得意神情摸着胡须,笑道:“太后,老臣觉得武信君这个提议极好。

秦军刚刚被武信君消灭十万,此刻定然是国中空虚防备无力。

若是武信君能够一鼓作气攻入关中攻克咸阳,那么秦国必然中衰,再也无法对大赵造成威胁了!”

首节 上一节 106/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