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154节

廉颇率军杀出来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通报到了主将晋鄙这边。

“只有一万人?”

这个数字让晋鄙先是一愣,随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区区一万残兵败将,廉颇居然也好意思带着出来送死?”

如果说赵括是晋鄙心中无比忌惮的对象,那么晋鄙对廉颇这个手下败将多少就有些不屑一顾的意味在里面了。

信陵君在一旁忍不住皱眉,开口提醒道:“将军,那廉颇如今乃是以哀兵之势出击,不可不防啊。”

晋鄙不以为然的一挥手,冷笑道:“哀兵?

我派去迎战廉颇的可是三万精兵!传令下去,让三万精兵全力出击,务必要歼灭廉颇,然后一举进占灵丘城!”

由于距离的缘故,另外一边赵国援军本阵的赵括接到这个消息的时间就要晚了一些。

“什么,廉颇居然杀出来了?”

赵括得知这个消息先是有些意外,然后又有些无语:“他杀出来干什么,时间还没到啊。”

并不是赵括低估廉颇,而是赵括作为如今的天下第一名将,他非常清楚一支败兵在被追杀、围困了一个多月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战斗力!所以赵括让廉靖转告给廉颇的潜意思就是你好好等着,等我打赢了你再杀出来捡点功劳就行了。

结果现在倒好,战局才刚刚进入中盘,还没到要放大招的阶段,廉颇居然就带着那边兵马杀出了。

不是,这个廉颇就不怕死的吗?

许历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道:“主君,若是我们不立刻救援的话,廉颇大将军那边恐怕”赵括摇了摇头,道:“不是恐怕,是一定会死。

传令下去,让李牧的龙骧军立刻投入战场吧!”

许历有些愕然,道:“主君,廉颇可是我们的”赵括打断了许历的话,淡淡的说道:“这一刻,廉颇是赵国人,本侯也是!本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大赵殊死奋战的袍泽,无论他是不是本侯的政敌。

去吧!”

第260章 龙骧军出击!

虽然被赵括斥责了一番,但许历离去的时候脸上并没有任何的不满,甚至还带着几丝笑容。

赵括注视着远处的灵丘城,看着从灵丘城之中悍然杀出来的那支赵军与三国联军的三万预备队犹如两股潮水一般激烈的冲撞在一起,片刻之后轻叹一口气。

“廉颇大将军,这一次能否活下来就看你自己的了。”

对每一位愿意为了赵国而奋战的人,赵括都愿意救他一命,这是赵括的公平。

但同样的,在这一战之后如果廉颇活下来,廉颇也必须要为战死的十几万赵军将士而付出代价,这同样也是赵括的公平。

这就是所谓的“就事论事”,一个人在这件事情上错了,并不代表着这个人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也同样错了。

做对的事情可以鼓励奖赏,做错的事情必须要斥责惩罚,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早就已经跃跃欲试的李牧接到赵括的命令之后,顿时就露出笑容,朝着身后一群伸长了耳朵的龙骧军骑士们一挥手:“全体都有,人、马着甲!”

龙骧军骑士们的装备都是十分沉重的,连盔甲、武器、马的铠甲在内足足超过上百斤,这么沉重的重量当然不可能一直都背着,都是要到真正投入战场的时候才开始着甲。

短短片刻时间,五千龙骧军骑士们已经完全着甲完毕,变成了一个个钢铁壳子。

未知往往会和神秘画上等号,这一刻,这支赵括亲自筹建并训练出来的强大骑兵,即将在河东之战后第二次投入战场之中!三国联军中军阵。

晋鄙一脸严肃,正在听取着来自众多传信兵传来的情报。

“中路战斗激烈,但正在逐步前推!”

“左右两翼阻力强大,难以推进!”

晋鄙陷入沉思,片刻之后对着信陵君道:“信陵君,我欲以中军为突破口,全力进攻赵国中军,你觉得如何?”

战争之道万变不离其宗,向这种大军团作战获胜基本上就两种中央突破辐射两翼或者两翼突破包抄中央,作为一名宿将,晋鄙在中军有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中央突破辐射两翼也是很自然的。

信陵君皱眉,过了好一会才道:“晋鄙将军难道忘了,之前在河东之战时出现过的那支龙骧军吗?”

信陵君并没有参与到河东之战中,但凭借着在魏国无所不在的人脉,他早就通过魏军之中的属下搞清楚了河东之战的细节,更清楚龙骧军的威力。

“龙骧军?”

晋鄙沉默片刻,道:“那当然是不可能忘记的。

只不过龙骧军只有三千人,想必还不足以影响大局。”

信陵君叹了一口气,道:“可是,如果武信君将这支龙骧军用来包抄我们的侧翼呢?”

晋鄙瞬间哑然,但过了几秒之中脸上的表情重新变得坚定,正色道:“信陵君,我且问你,如果武信君真的出动了龙骧军,你我现在有任何反制的办法吗?”

这个反问直接让信陵君愣住,过了片刻之后才无奈摇头:“确实没有。”

战争不是游戏,很多时候战争双方的装备、国力等等诸多条件都是不平等的。

以历史上的鸦片战争为例,清军只能用冷兵器去对抗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和热兵器火枪,是清军不想要坚船利炮和火枪吗?

是他们没有!此刻的联军就陷入了和历史上的清军一样的尴尬地步,明知龙骧军很强,但却没有反制手段。

晋鄙目光炯炯,十分沉静的说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要在龙骧军出击之前彻底取得胜势!而且上一次龙骧军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主要也是因为武信君事先猜到了白起的方略而做出针对,白起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龙骧军这支队伍的缘故。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龙骧军的威力也做好了心理准备,龙骧军未必就能够像河东之战时那么强!”

顿了一顿之后,晋鄙看着信陵君,沉声道:“信陵君还没有发现吗?

我们现在已经是别无选择了!”

这句话终于说服了信陵君,信陵君长出一口气,沉声道:“我明白了,大将军请下令吧!”

几乎就在晋鄙下令的同时,李牧也带着龙骧军抵达了赵括事先给他定好的攻击阵地。

看着远处的燕军阵地,李牧头盔下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带着杀机的笑意。

下一刻,李牧将手中的长枪高高举起,然后重重落下,直指前方。

“龙骧军,全体都有,出击!”

马蹄声响,五千龙骧军犹如一股钢铁洪流,暴烈无比的朝着正在和左翼赵军激战的燕军杀了过去。

燕军主将剧辛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发现龙骧军的存在,随后大吃一惊:“这、这是一支什么队伍?”

魏国晋鄙和信陵君是亲眼见识过龙骧军威力的,但剧辛远在燕国,对于龙骧军却是一无所知。

但即便如此,剧辛还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十分果断的下达了命令:“传令下去,立刻让弩手射击,阻止赵国人的骑兵!”

一个非常浅显的军事常识就是远程的弩兵往往能够对骑兵造成很大的杀伤,无论是骑兵的皮甲还是马的皮肤都不可能抵挡弓弩兵们的齐射。

这也是燕国在和北方的东胡等游牧民族对抗多年之下所总结出来的经验。

然而剧辛不知道的是,这支龙骧军并非东胡、匈奴那些衣不蔽体、穿着毛衣用着骨头和石头所磨成的箭头来作战的野蛮人,而是一支当世装备最为精良、训练最为严格、纪律最为鲜明的无敌强军!箭矢和弩矢密集的射了过来,但对于龙骧军那钢制的盔甲和马铠而言,威力根本就完全不够看!“这,这怎么可能?”

剧辛的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都已经射了三轮,这些赵国骑兵居然毫发无伤?

这不可能!赵括究竟从哪里弄出来的这么一支怪物!?”

在晋鄙几乎绝望的目光注视下,五千龙骧军骑兵冲入了燕军的阵地之中。

一阵无比残酷的血雨腥风顿时掀起,燕军士兵们的血肉之躯根本就无法抵挡龙骧军的钢铁洪流,李牧长枪如龙在燕军阵中疯狂穿刺狂捅,短短片刻时间就杀了不下二十名燕军士兵。

一个人杀了二十名燕军士兵看起来似乎不多,但如果五千龙骧军每人都杀二十名燕军的话那就是整整十万的斩首数目,而全部燕军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五万人而已。

短短片刻时间,燕军的侧翼就溃不成军,瞬间露出败像。

砰的一声,剧辛张大嘴巴,无力的坐倒在战车之上,口中喃喃自语。

“完了,全完了呀”剧辛怎么也想不通,明明都是赵国人,怎么才换了一个主将,这支赵军的战斗力就强得如此不可思议,远远的超出了不久前在高唐的那支赵军呢?

第261章 廉颇死于今日?

廉颇在杀人。

别看廉颇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六零后”,但这位赵国大将军依旧身体强壮得如同野牛一般。

事实上直到八十岁,这位老将军一顿饭还能吃一斗米和好几斤肉,还能够披着一套铠甲骑着马挥舞着兵器到处冲杀。

以身体而言,廉颇确实是怪物级别!一剑下去,一颗头颅就飞起。

又一剑,另外一名联军士兵的胸膛也被洞穿。

一名又一名的联军士兵在廉颇的面前被杀死并倒下,然而廉颇的眼中却完全没有任何的欢喜之情。

跟在廉颇身后的赵军士兵正在迅速减少!正如赵括所料想的那般,廉颇身后的这一万赵军或许曾经是一支天下无敌的精锐之师,但是他们的士气和精气神已经在高唐之战的大败中被打掉了,即便廉颇刚刚的讲话短暂的激发起了他们的士气,但终究还是于事无补。

即便如此,廉颇也没有任何想要后退的打算。

廉颇的侍卫长就在廉颇身边,一剑杀死一名想要偷袭廉颇的联军军官之后,侍卫长大声吼道:“主君,该撤退了!”

廉颇放声大笑,又是几剑再杀死一名敌人,几滴鲜血喷溅到廉颇的胡须上,更让他显得狰狞而凶猛:“不,今日我们就钉在这里,把这些该死的敌人都吸引在此地!”

廉颇不知道赵括能否正面击败联军的主力部队,但廉颇很清楚只要自己能够将这支联军的预备队拖在这里,就是对赵括和赵国万千子民最大的帮助!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廉颇身边的士兵也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几百亲卫。

无数的敌人犹如潮水一般涌来,层层叠叠将廉颇等人包围,慢慢压缩,充满了窒息感。

突然,廉颇心中一颤,转头看去,正好看到自己的侍卫长被一名联军百将一剑洞穿胸膛。

“不!!!”

廉颇一声狂吼,一个健步冲上去直接杀死联军百将,将侍卫长的身体抱在怀中。

鲜血犹如泉水般从侍卫长胸口的伤口之中涌了出来,这位跟随着廉颇征战多年的老部下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对廉颇说出哪怕是一个字,只是勉强扯动了一下嘴角,然后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这一刻,天地似乎都静寂了。

下一刻,无数的怒火从廉颇的胸膛之中蓦然爆发,原本已经筋疲力尽的身体又一次的爆发出了力量。

廉颇放下侍卫长,转身再度扑入战团之中。

“给老夫死,死啊!”

廉颇的双眼已经变得血红,他疯狂的在敌军的阵地之中左冲右突,对敢于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联军士兵进行无情的杀戮。

不知何时,廉颇突然停下脚步。

无数联军士兵手持长枪刀剑,缓缓逼近,而廉颇的身边却已经空无一人。

廉颇披头散发,身上盔甲伤痕处处,已经浑身脱力,再无力作战了。

死在廉颇手下的联军士兵有多少,五十,八十,还是一百?

廉颇并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要死了。

廉颇手中长剑柱地,惨笑一声:“想不到老夫戎马一生,今日竟然”廉颇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说完这句话,就突然睁大了眼睛。

首节 上一节 154/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