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161节

也正是因为知道赵括的强大,所以信陵君才会不顾一切的率军疾进,一路驰援陶邑。

按照信陵君的计划,原本他应该提前两天抵达陶邑。

然而信陵君错误的低估了一点,那就是除了信陵君本人之外,其他数万魏军将士的军心。

在这些魏军将士们看来,如果提前两天抵达,那停战协议之中约定的日期还没到,这就代表着大家还要和赵军开战。

要知道,赵军前不久才刚刚在灵丘城外把魏军打得惨败,那时候魏国还有燕国和韩国两个盟友呢。

如今魏国这些残兵败将单独和赵军开战,结果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必败无疑。

打仗大家都习惯了,打仗会死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眼下和赵军的作战明摆着就是送死啊,这大家就不能干了。

所以即便信陵君再怎么三令五申,甚至斩杀了十几名不遵军令的将官,这支魏国军队依旧还是姗姗来迟,在停战的这一天抵达了陶邑城外。

当陶邑城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之中时,信陵君先是目光落在城外的赵军大营上,然后才看向陶邑城的城墙。

但就是这一看,信陵君整个人就直接的呆住了。

此时此刻,陶邑城的城墙上无数面红旗正在飘扬。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之中只有赵国的旗帜才是全部红色,鲜艳如血。

赵国的国旗在陶邑城头飘扬,这意味着什么,傻子也都知道。

“陶邑、陶邑”信陵君颤抖着身体,脸上完全失去了血色。

突然,信陵君一声大叫:“痛煞我也!”

哇的一声,信陵君口中突然喷出一股血雾,整个人直接栽倒在了战车上。

陶邑城墙之上,赵括就站在红旗之下注视着远在地平线上的魏军,他的身边还有许历、李牧等一干赵国将领。

“信陵君魏无忌其实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大才,若是上一代魏王以信陵君作为继承人的话,魏国恐怕早就已经强大起来了。”

对于信陵君,赵括还是给了极高的评价。

别看信陵君屡屡碰壁,但那只是因为他面对的是赵括这个穿越者而已。

抛开赵括不谈,当世以才能而论,信陵君绝对能够排进前三,甚至有很大希望登顶。

“但是那都没用!许叔,去派人告诉信陵君,今日起停战协议正式生效了,让信陵君和他的魏国军队离我们大赵的陶邑远一些!”

大梁,魏国王宫。

魏王和龙阳君对坐饮宴。

比起前几天的惶惶不安,这一次大殿之中的气氛明显就松缓了不少。

魏王笑道:“今日就是协议正式规定的时间了,武信君赵括也该退兵了。

唉,这段时间真是吓得寡人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就怕哪天一觉醒来听到陶邑被攻破的消息。”

陶邑当年是秦国上一任相邦穰侯魏冉的封地,魏冉利用自己相邦的职位可是为陶邑明里暗里搞了许多的福利和优待,魏国在攻占陶邑之时竟然从府库之中获得了足足是魏国当年税收五倍的巨额金钱,这还不算上粮草军械等物资。

不仅如此,根据这两年魏国的上计来看,陶邑上缴的税收甚至已经超过了权贵横行到处偷税漏税的大梁城,成为了魏国第一的商业城市。

如果陶邑真的被夺走了,对魏国来说绝对是一个痛入骨髓的损伤。

龙阳君闻言露出微笑,道:“大王放心吧,那武信君赵括虽然来势汹汹,但又怎么可能动摇得了大魏根基呢?

充其量也就占领几座城池罢了,给他就是,又有何妨呢。”

魏王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

只可惜错过这一次的机会,下次再有对付赵国的机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别看这些年魏国一直跟随在赵国屁股身后当小弟,但邯郸和大梁城之间如此之近的距离就注定了两国之间绝对不可能存在真正的信任。

龙阳君目光一转,道:“其实也并不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大王请想,只要赵括这一次攻击陶邑不成,他的无敌名声必然会受到一些影响。

诸侯一旦发现赵括并没有传闻之中的那么可怕,再加上赵国如今依然是被诸侯所忌惮的天下第一强国,诸侯联起手来对付赵国的可能性就依旧存在。”

魏王听完龙阳君的这一番分析,不由笑了起来:“想不到爱卿对于国事竟然也是极有自己见解的。”

龙阳君正色道:“臣都是为了大王和魏国好。”

魏王眼中的宠溺神色越发浓重:“寡人知道,寡人都知道。”

就在两人开始卿卿我我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魏国大将军晋鄙冲进了大殿之中。

“大王,不好了!”

被打扰了兴致的魏王很不高兴的看着晋鄙,冷冷的说道:“什么不好了?”

晋鄙脸色难看无比,对着魏王说道;“大王,陶邑已经被赵括攻克了!”

“什么?”

完全没有任何防备的魏王身体剧震,差点当场闭过气去。

第273章 赵括能赢,老夫吃了这个酒杯!

邯郸城,韩徐为太师府。

韩徐为、蔺相如、廉颇以及周少奋四人在大堂之中落座,各种山珍海味不停的被仆役们送上来。

韩徐为摸了摸胡须,心情很不错的说道:“诸位,虽然这一次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但总算是没有让武信君的威望继续提高下去。”

作为赵国政坛之中赵括最“铁杆”的政敌,韩徐为是最希望看到赵括倒霉的人,即便如今赵括注定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归,韩徐为也希望赵括的胜利能越小越好。

蔺相如沉吟半晌,道:“武信君用兵神鬼莫测,老夫如今心中是既希望他能打下陶邑,又不希望他打下陶邑。”

希望赵括打下陶邑是因为这对赵国是一件大好事,不希望赵括打下陶邑当然就是因为那对蔺相如这一派来说并非好事。

本来蔺相如的盟友廉颇都输得这么惨了,赵括的胜利越是辉煌,那对于蔺相如这边来说就越是打脸。

韩徐为喝了一口酒,哈哈大笑,看了一眼一言不发的廉颇和敬陪末坐的周少奋,举着手中的青铜酒爵十分肯定的说道:“赵括若是能打下陶邑,老夫就把这个青铜酒爵给生吞了!”

对于韩徐为的话,其余三人自然是摇头晒然。

话说回来,其实三人心中所想倒也和韩徐为一般无二。

周少奋道:“也是,武信君虽然是天下第一名将,但给他的时间还是不够多,若是当初能给一个月的期限就好了。”

蔺相如摇头道:“一个月的期限给武信君说不定真的还能够打下陶邑,但我们能想到这一点,三国的使者难道就不能想到吗?

他们不可能给武信君一个月期限的。”

周少奋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就在此时,一直没有开口的廉颇闷声道:“其实就算是十天时间,武信君也未必就打不下陶邑。”

廉颇话音落下,其他三人同时一愣。

韩徐为第一个笑了起来:“大将军莫非是在和老夫开玩笑?”

廉颇看了一眼韩徐为,冷冷的说道:“老夫可从来都没有什么开玩笑的习惯。”

韩徐为耸了耸肩膀,觉得廉颇是因为失败而生气,倒也不以为意。

倒是廉颇的话引起了蔺相如的重视,蔺相如沉声道:“大将军何出此言?”

蔺相如毕竟是廉颇多年好友,廉颇多少还是要给一些面子,当即闷声道:“武信君的用兵堪称天下第一,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他都是有可能做到的。”

廉颇对赵括是真的心服口服了。

廉颇打不赢的长平之战,赵括打赢了。

廉颇打输的宜阳之战,赵括马上就用负藜之战逼退白起。

廉颇没有参与的河东之战,赵括又一次打败白起。

廉颇被打败的高唐之战候,依然还是赵括,在灵丘之战中挽回败局,还救了廉颇一条命。

历数种种,廉颇怎么可能不服?

韩徐为不服。

作为赵括最大的政敌,韩徐为最听不得的就是别人在自己面前夸奖赵括。

刚刚已经忍了廉颇一次,现在还来?

韩徐为脸色一沉,冷冷的说道:“大将军,老夫也知道你新败有所自卑,但那武信君赵括也完全不可能神奇到你说的那般地步!”

廉颇抬头盯着韩徐为,同样冷冷的说道:“国师,你都几十年没有上战场了,对于战场这方面的事情,老夫比你懂得更多!”

两人怒目而视,气氛一时间剑拔弩张。

一旁的周少奋看着不由心中好笑,这两个明明都是赵括的政敌,怎么今天反而因为赵括而内讧了呢?

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况,也是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两位都不要吵了,武信君究竟是否能够攻占陶邑,其实”蔺相如话都没有说话,突然看到太师府的管事踉踉跄跄的冲进大堂,心知有事发生便停下话语。

果然,只见这名管事对着韩徐为道:“主君,刚刚得到的消息,武信君夜袭陶邑,赶在停战协议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将陶邑给攻克了!”

大堂之中瞬间安静。

当的一声,却是韩徐为手中的青铜酒爵落地。

美酒洒了韩徐为一身,也让这位赵国太师回过神来,发出咆哮:“这怎么可能?

一定是假消息!”

韩徐为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管事身体一哆嗦,苦着脸说道:“主君,臣以性命担保,绝对是真消息!”

管事是韩徐为的心腹,当然知道这个赵国的好消息对韩徐为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坏消息。

这种坏信息如果不是再三确定的话,管事也不敢前来禀报啊。

韩徐为呆若木鸡,完全说不出话来。

在另外一边,蔺相如和周少奋同样是震惊无比。

都知道武信君赵括很强,但这两位也万万没有想到,赵括竟然强到了这种地步!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但凡是攻击一座五万人以上的城池,半年攻下来属于正常,三个月打下来属于快速,一个月打下来那就是神速。

可现在赵括只用了十天这是什么速度?

这完全就是一个奇迹啊!突然,廉颇淡淡的开口了:“太师,你刚才不是说武信君攻克陶邑你就把青铜酒爵给吃了吗?

现在,吃一个给老夫看看吧。”

韩徐为无言以对。

这位赵国太师,这一刻突然觉得自己被赵括狠狠的戏弄了!赵国王宫之中,太后正在教导赵王。

首节 上一节 161/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