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244节

由于两人之间乃是盟友,因此说话的时候当然也就随意许多。

“君候啊,为何太后不传召武襄君廉颇呢?”

“嘿,武襄君那个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说话直来直去,素来不被太后所喜。”

“也是。

君候觉得这一次太后召我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不妨说说,也好让我有个底。”

蔺相如左右看了看,发现周围的台阶上有着不少赵国守卫的士兵,当下咳嗽一声,轻声道:“还记得上一次太后单单召见你我二人之事吗?

若是老夫所料不错的话,这一次的事情应该和上一次是一样的。”

周少奋闻言立刻开始思考,然后想起了上一次太后只召集蔺相如和自己两人的事情,随后身体就是一震,轻声道:“又是为了武信君?”

蔺相如叹了一口气:“还能有谁呢?”

果然在片刻之后的大殿之中,太后就对着刚刚坐下的蔺相如和周少奋两人说道:“不瞒两位,今日召你们前来,其实是为了武信君之事。”

蔺相如心中了然,脸色也没有多少神色的变化,道:“太后是不相信武信君对大赵的忠心吗?”

太后沉默半晌,道:“这倒也不是。

老妇只是担心武信君如果继续这样强大下去的话,对大赵恐怕并非什么好事。”

太后现在对于赵括是非常矛盾的一个状态,又想用赵括,但是又担心赵括太过强大反而会对赵国的将来不利。

蔺相如道:“不瞒太后说,老臣其实倒是有一个办法。”

太后眼中顿时闪过希望光芒,道:“什么办法?”

蔺相如道:“武信君之所以声望如此之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战功十分辉煌,只要能够从这方面下手并加以限制,武信君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太后道:“怎么个下手限制法?”

蔺相如道:“办法有二。

其一,大赵可以再培养出一名武信君,这样一来拥有两名统帅的大赵自然就能够形成足够的平衡了。

其二,暂时让武信君远离战场和军队,不让他继续建立战功,随着时间的过去人们自然就会不再那么频繁的提起武信君,这也算是对他的一种无形削弱。”

太后沉思半晌,道:“没有更好的主意了吗?”

蔺相如道:“有。

只不过那对于大赵和太后而言,都只能解决掉武信君,却不能说对大赵和太后将来一定有利。”

蔺相如虽然没有细说,但太后同样也听懂了。

杀掉赵括,当然就是一了百了。

太后沉默良久,道:“不行。”

虽然一直很忌惮赵括,但赵括对赵国的贡献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够放在眼里。

这几年来在赵括接连不断的胜利之下,赵国的领土和疆域不停的扩张,以疆域而言如今已经稳居天下第二,马上就要成为七大诸侯国之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如果能够让赵括继续这么为赵国开疆拓土下去,赵国很有可能会消灭掉其他六个诸侯国,成为整个华夏当之无愧的唯一王朝。

这样的诱惑摆在面前,那个国君能抵挡得住?

杀掉赵括,就等于是杀死了赵国一统天下的希望!所以太后再怎么忌惮赵括,也不可能这么去做。

这就好比是在后世的某个公司之中的核心工程师,这个工程师再怎么牛皮哄哄成天和老板吵架甚至打架,只要整个公司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位工程师身上,老板就是心里恨死了这家伙,也不敢将这个工程师解雇的。

周少奋插了一句嘴,道:“想要培养出第二个武信君也不现实,我华夏自三皇五帝至今也有将近三千年了,也就出了这么一个武信君罢了。”

蔺相如点头道:“是啊。

所以老臣还是觉得,暂时不让武信君执掌兵权才是最佳的方案。”

太后道:“那文信君觉得谁来执掌这个兵权为好呢?”

蔺相如道:“武襄君廉颇是最好的人选。”

这种时候,蔺相如当然要抬一手自家盟友廉颇。

太后皱眉道:“武襄君之前两次领兵,一次在宜阳输给了白起,一次在高唐输给了匡梁,他当真能够代替武信君的职位?”

太后话音落下,蔺相如不由老脸微红,但依旧正色道:“不瞒太后说,秦国和齐国也是当世除了大赵之外最强的国家了。

或许武襄君确实应付这两个国家有些吃力,但若是对上燕国、韩国、魏国这样的国家,武襄君还是绝对没问题的。”

太后若有所思,片刻之后终于开口道:“好。

若是明年征伐这些国家的话,老妇自然会给他这一次机会的。”

蔺相如大喜过望:“太后英明!”

片刻之后,蔺相如和周少奋并肩走出大殿,沿着台阶拾级而下。

周少奋有些忧虑的说道:“文信君,我们又要开始和武信君之间的竞争了吗?”

蔺相如缓缓点头,道:“不是又要开始,而是我们和武信君之间的竞争从未结束。”

周少奋欲言又止。

蔺相如看了一眼周少奋,突然笑道:“周卿是不是想说,最近这些年我们从来没有赢过武信君?”

周少奋点头道:“正是如此。”

蔺相如长出一口气,道:“不瞒你说,老夫在去见太师最后一面之前其实也想过,要不要干脆向武信君示弱算了。

但是和太师的那一番谈话却让老夫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就是为何今日老夫会主动提议太后再度启用武襄君。”

周少奋有些好奇的说道:“是什么道理?”

说话间,两人正好走到了台阶之下。

蔺相如犹豫半晌,示意周少奋上了自己的马车。

等到马车驶出宫城已经好一段距离之后,蔺相如才开口。

“太师临走的时候告诉老夫,武信君对这个国家有反意。

老夫回到府邸之后细细想过,觉得武信君或许有,又或许没有。

但是,如果老夫不和武信君争了,那会怎么样?

那将来平原君一旦去了,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相邦。

到那个时候,就没有人能限制武信君了呀。

太后?

不行的。

大王?

那么年轻的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是武信君的对手呢?

若是武信君当真大权在握,即便他原本没有任何不忠之心,也很有可能会在属下们的劝说下升起不忠之心来。

所以啊,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和武信君打对台,必须要有人来对抗他,来让他不至于权倾朝野,让他不至于对大赵生出野心,让他不至于成为大赵篡位的奸贼!这一次,老夫是不得不为啊!”

周少奋听完蔺相如的话,怔然良久。

第410章 本侯需要一场失败

武信君府,书房。

周少奋又一次的秘密来到此地,和赵括进行了一番会面,将之前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向赵括说出。

赵括听着这些话,神情渐渐凝重,还带着几分感慨。

谁能想到,在几年前无意间埋下的这枚棋子,如今居然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赵括深吸一口气,道:“本侯明白了,多谢周卿前来报信。”

周少奋道:“君候说的是哪里话,都是自己人。

君候,眼下这种情况,还是应该及早做准备才行啊。”

赵括略一沉吟,道:“不知周卿可有什么办法教我?”

有时候赵括其实也有些不解,周少奋明明已经入了六卿,但为何还是一直选择站在自己这边?

他是在两头下注,还是真的一直报恩?

周少奋正色道:“君候,既然太后和文信君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在明年的廷议之上驳回你的提议,不如你就干脆不要提了,就让他们一年,让武襄君廉颇先带兵打一仗吧。”

赵括沉默片刻,道:“周卿,本侯知道你是美意,但是这样是不行的。”

周少奋愣住,明显不解:“为何君候觉得不行?”

赵括敲了敲桌子,缓缓说道:“你知道本侯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

周少奋不假思索的说道:“君候最大的优势当然就是所向无敌的战功,一直以来的胜利。”

赵括笑道:“没错,就是因为有这一点在,太后即便再如何忌惮本侯,她也不敢真的取了本侯的性命。

但军功虽然是本侯的最大优势,也是本侯的最大隐忧啊。”

周少奋默然。

作为赵国重臣之一,周少奋当然能理解赵括的话。

一直赢的结果就是所有赵括的反对者都不得不暂时蛰伏,等待着。

一旦有一天赵括输了,这些赵括的反对者们就会瞬间跳出来,爆发出最大的力量。

赵括赢得越多,这些反对者们隐藏着的力量也就越深,爆发出来的时候也就越是惊人。

赵括淡淡的说道:“既然文信君想要做这个反对本侯的领头人,那么本侯就要想办法先试探一下他的力量,不能让他一直隐藏力量下去。”

周少奋问道:“那君候准备怎么做?”

赵括笑了起来:“所以,本侯打算在廷议之上输给文信君一次,看看他究竟能有多少力量来帮助武襄君打赢接下来的战争。”

当蔺相如的所有力量都为了帮助廉颇而暴露出来之后,蔺相如对赵括的威胁反而会下降许多。

摆在明面上的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藏身在暗处的未知之敌。

首节 上一节 244/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