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266节

“泾阳城可是关中大城啊,城里的守军没有几千也有一万,我们手里就这一万两千骑兵,怎么可能攻得破泾阳城呢?”

李牧有些无语的看了义渠胜一眼,突然问道:“义渠王,你打败过秦国人吗?”

义渠胜脸色一僵,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还真没有。”

李牧道:“我打败过秦国人,而且很多次。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义渠胜楞了好一会,道:“没有了。”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义渠胜的心中也是相当不爽的。

在义渠胜看来,虽然你们赵军确实打赢了秦军,但战争的规律摆在这里。

骑兵就是攻不破城池,我们义渠族作为游牧民族和秦国打了几百年,难道我们不知道?

义渠胜觉得这个李牧就是在装逼,不懂装懂!一想到这里,义渠胜不由有些失望。

所谓的天下第一名将武信君,麾下的头号心腹大将李牧就这种水平?

义渠国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到底还要不要跟着赵国混下去了?

就在义渠胜的异样心思之中,这一支联军继续南下。

两天后,泾阳城。

泾阳城的城守名字叫做林应,乃是一名颇为能干的官员,五年前从其他地方调任泾阳城,政绩斐然,颇得民众爱戴。

但林应有一个缺点就是十分自信,许多事情只要他做出了判断,下面的官员就必须要无条件的服从并且去实施,不得有任何的质疑。

这一天,林应刚刚开始办公,就收到了来自于咸阳中央官府所签署的命令。

看完这份命令之后,林应忍不住皱起眉头:“可能有一万名赵军骑兵南下关中?”

就在林应面前的几名幕僚听到了这句话之后,纷纷抬头。

其中一名幕僚担心的说道:“府君,这可是大事啊,赶紧传令给周边乡村民众,让他们进城避难吧。”

其他的幕僚也开始七嘴八舌:“还有,县兵也得赶紧组织起来。”

“应该马上关闭城门,从城中征召农夫青壮准备应敌。”

林应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终于有些不耐烦的重重咳嗽一声,打断了所有人的话:“简直是胡闹!区区一万骑兵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了?

你们也不想想,义渠所在的北地郡距离我们这里多远?

足足三四百里地的路程!路上还有甘泉山等诸多地形险阻,他们难道能够飞到泾阳城外不成?”

“眼下乃是春耕末端,各个村庄田地之中正是最需要劳动力的时候,这个时候让村民向城池撤离,岂不是误了民众们一年的生计?”

“人参售卖会三天后就要在泾阳城举行了,这可是每个月一度的盛会,你们知道每一次的人参售卖能够带来多少商税吗?

现在大张旗鼓的备战,这人参售卖会还要不要办了,少收的税你们几个来补交给府库?”

“还有,泾阳城这么大,赵军区区一万骑兵就能够攻得下吗?

你们的脑子不灵光,莫非觉得赵军指挥官的脑子也和你们一样不灵光不成!我告诉你们,别说是什么赵军将领,就是武信君赵括亲至,那也拿我们的泾阳城没有一点办法!”

将几名幕僚一番训斥之后,林应冷冷的说道:“总之,在没有切确的发现赵军的踪迹之前,泾阳城一切如常,不必有任何惊慌!”

幕僚们都跟着林应干了多年,自然也是知道林应的脾气,一个个也不敢再说话,直接灰溜溜的离开,该干嘛干嘛去了。

当天下午,李牧率军抵达了泾阳城外。

看着远处的泾阳城,义渠胜有些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座城池怎么好像一点准备都没有的?”

李牧微微一笑,道:“因为他们的城守林应很自信。”

义渠胜疑惑的看着李牧,道:“李牧将军认识林应城守?”

李牧呵呵一笑,道:“不,但我有一些朋友认识他们。”

很少有人知道,李牧率兵南下看似仅仅是赵国人一次对秦国腹地的骚扰,可实际上却是武信君赵括多年以来所探索的计划。

早在赵武灵王时代,那位主持了“胡服骑射”改革让赵国成功强大起来的国君就曾经亲自沿着秦国上郡一路直入咸阳,乔装为使者于当时的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嬴稷见面。

赵武灵王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攻击秦国的计划,那便是利用赵国的骑兵优势从北方的陇东高原南下直扑秦国关中腹地,从而灭掉秦国!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因为沙丘宫变的发生、赵武灵王的死戛然而止,但整个计划的草图和原本还是留存了下来,就存放在赵国的宫中。

四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计划再一次的被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从赵国深宫之中翻出来,这个年轻人就是赵括。

根据赵武灵王的地图和蓝本,再加上这些年赵括麾下夜莺情报系统通过人参售卖对秦国各地的情报刺探,以及当前整个秦赵战争之中的局势,赵括和李牧在数日的商讨研究之后,终于拿出了这么一个计划。

一个无比周密,堪称孙悟空大闹铁扇公主肚子的周密计划!看着面前的泾阳城,李牧嘴角泛起笑容。

所有人都觉得主君眼下已经是黔驴技穷,都觉得我李牧所率领的这一万两千骑兵仅仅是不起眼的小麻烦罢了。

从今天开始,我李牧就要你们知道,你们都错了!主君的计划之严密,又岂是你们这些蠢货所能够想到的?

李牧深吸一口气,缓缓拿起了马鞍袋上的手弩。

“全军都有,立刻进攻泾阳城!”

第443章 攻克泾阳城!

泾阳城门。

五名秦军士兵懒懒散散,看着来来回回进进出出的人群,站在城门口处闲聊。

“你们说,这一次大秦能赢吗?”

“不行吧,武信君赵括那么强,天下第一名将啊,大秦在他手中吃的亏还少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

武信君虽然强,但是他手下没兵啊!听说这一次赵军在智邑都不到十万人,王龁将军手底下整整十五万人呢。”

“那又怎么样?

上一次武信君四万骑兵打得燕国十几万人丢盔弃甲,连燕军主将剧辛都身首异处的事情你们都忘记了?”

空气突然安静。

又过几秒钟,一名士兵不甘心的说道:“上面的大王和应候他们也不是傻瓜,总不可能打不过非要和赵国打吧?”

“你这话说的,谁能在事前知道这一场大战是输是赢呢?”

话题再度陷入僵局,一名士兵转而向刚刚没有开口的两名同僚求援:“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两名士兵身材颇为高大健壮,和其他人保持着明显的距离,面色冷峻颇为沉默,在听到了提问之后也只是随意的哦哦几声,敷衍了事。

提问的士兵有些不满:“虽然你们是新来的,但也要多多和大家交流,融入一下嘛。”

还没等这两名士兵回应,突然间有人惊叫了起来:“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所有人下意识的转头看去,随后看到了远处地平线上的烟尘滚滚。

众人面面相觑,过了片刻之后有人不太确定的说道:“那莫非是骑兵?”

“哪来的骑兵?”

有人淡淡的开口道:“是赵国的骑兵。”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大惊失色:“赵国骑兵?”

“赵国人怎么会跑这里来了?”

刚刚回答的人继续开口:“因为赵军想要攻占这座城池。”

众人顿时有些混乱:“不好,快去示警!”

“去通知百将他们!”

突然,一直沉默的两名守门士兵拔出腰间长剑,直接朝着身边的三名同僚砍去。

短短几秒钟时间过后,城门口处就多了三具尸体。

路过的秦国民众顿时大乱,开始惊叫躲避。

城门处的骚乱顿时引起了城墙之上守军的注意,一名秦国军官带着十几名亲卫快步奔了下来,喝道:“怎么回事?”

迎接这名秦国军官的是一道剑光。

军官大惊失色,道:“杀了这两个逆贼!”

然而下一刻,更加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军官麾下的十几名亲卫之中,竟然又有几人拔出长剑,开始杀起了秦军的同僚。

片刻之后,军官看着洞穿自己胸膛的长剑,死不瞑目的倒下了。

十名秦军站在原地,每一个人的长剑剑锋上都带着明显的鲜血。

最先动手的两名秦军士兵其中身材更加高大的那人朝着其他九人拱了拱手,道:“诸位做得很不错,等会李牧将军入城之后,诸位将来就是我们大赵子弟兵的一份子了。”

城外的骑兵还在不断迫近,滚滚烟尘飞速而来,马蹄声已经能够被城门口处的所有人清晰听到。

十名秦军内应有些紧张的握持着长剑,守卫着洞开的城门。

突然,几十名全副武装、看上去似乎是商队护卫般的人冲了过来。

十名秦军内应大吃一惊,举起武器准备应敌。

就在此时,商队护卫的领头人一声大喝:“别动手,自己人,我们都是为大赵效力的!”

一个“夜莺”令牌被出示在了所有人的眼中。

领头的秦军内应首领长出一口气,道:“确实是自己人,大家一起守住城池!”

泾阳城的麻痹大意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直到赵军大队冲到距离城门只有不到四五里的地方时,城门处依旧还是没有别人出现,被这几十名内应牢牢占据。

终于,其他地方的秦国守军也注意到了不对,尖锐的鸣钲警报之声开始响起。

但为时已晚,赵军的骑兵犹如一股旋风,从洞开的泾阳大门之中席卷而入。

泾阳官署之中,泾阳令林应听到了警报声,脸色顿时大变:“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警报?”

几名幕僚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是一脸茫然。

林应心中暗叫不妙,直接冲出了房间,正打算叫人,突然一声惊叫从外面的大街上传来。

“赵军进城,赵军进城了!”

随后是无数的惊叫,马车倾覆的声音,关门的声音,摔倒惨叫的声音,一片混乱。

林应身体一震,整个人不敢置信:“赵军进城了?

首节 上一节 266/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