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275节

当年长平之战时,秦国间谍同样也在赵国之中大肆散播谣言搞反间计,都是同样的道理。

天下乌鸦一般黑,能赢的就是好乌鸦,大家谁也别说谁。

腹诽归腹诽,但碍于身份蒙武还是要违心的附和尉缭几句:“将军说得对。

但现在的关键乃是如何击败面前的赵军,还请将军往前看才是啊。”

尉缭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高陵城外几里地的赵军大营之上。

作为一个十分有经验的领兵将官,尉缭也是立刻就看了出来:“还真就是一个标准的万人营地配置,看来那位李牧将军是真的想要和我们在这里进行一场决战啊。”

蒙武提醒道:“将军,小心李牧有诈!”

尉缭重重的哼了一声,自信满满的说道:“无妨。

我早就已经研究过武信君的诸多战例,这个李牧只不过是武信君所调教出来的将领罢了,他根本就不可能跳出武信君的藩篱之外。

若是对付武信君,我其实也没有多少把握,但对付他?

我们这一次必胜无疑!传令下去,全军扎营!”

在尉缭的命令下,一座秦军大营开始在高陵城外的平原上立起。

赵军大营之中,李牧和义渠胜站在瞭望的塔楼上,将秦军的动向注视得清清楚楚。

义渠胜有些着急的说道:“李牧将军,你真的不考虑撤退?”

李牧有些好笑:“我为何要撤退?”

义渠胜道:“李牧将军你难道还没有看清楚吗?

对面可是三万秦国卫戍军,是秦国精锐中的精锐啊!可我们只有一万两千人,而且还仅仅是骑兵而已。

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过他们?”

李牧手指远处的秦国兵马,道:“说实话,本将军觉得他们挺一般的。”

义渠胜急了:“这还能叫一般?

我的好将军,这已经太强了啊。”

李牧耸了耸肩膀,对着义渠胜道:“义渠王你自己好好想想,如果秦国人真的那么强的话,为什么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大赵能够一直打败他们呢?”

李牧这句话说完,义渠胜顿时哑口无言。

这个时候的义渠胜才回过神来,义渠国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一直都是被秦国暴打的,所以义渠胜心中对于秦军有着相当大的恐惧心理。

但李牧不同。

李牧是来自于过去几年里一直花式暴打秦国的赵国,李牧的主君更是对秦国百战百胜的武信君赵括,李牧怎么可能惧怕秦军呢?

虽然被李牧怼得说不出口,但义渠胜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

秦军真的很强啊!再说了,就算你们赵军确实比秦军强,那也不代表着一万赵军打三万秦军就能稳赢吧?

更何况,还是一万骑兵打三万车兵、步兵的混合。

众所周知,骑兵是最弱兵种,车兵和步兵混合作战才是这个时代最强的作战方式!李牧似乎看出了义渠胜心中的担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义渠王,明天就让你看看,真正的大赵骑兵在面对强敌之时是怎么样去和敌人作战的!”

当天,秦军安营扎寨,赵军养精蓄锐,双方没有爆发什么冲突。

翌日清晨,双方的士兵都是早早就被军令喊起,然后各自用餐完毕,开始在营外整队集结。

并没有下达什么战术,但双方的统帅都十分具有默契,知道今天就是真正的决战日!半个时辰之后,双方都整军完毕。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没有多久,从东方斜斜的照耀在这片即将爆发大战的战场之上。

赵军在北,无数战马成行成列,一名名蚩尤军的骑士精神抖擞,士气高昂,红旗迎风飘扬,大大的“赵”“李”字极为醒目。

秦军在南,数百辆战车位于军阵的最前方,紧随其后的则是三万名秦国卫戍军。

秦军的纪律性在诸侯之中也是出了名的,一名名秦军士兵紧握手中刀剑,随时准备出阵厮杀,黑色的“秦”“尉”大旗同样极为醒目。

赵军主将李牧告诉副将义渠胜:“今天就是我们彻底击溃卫戍军,让秦国君臣真正踏上失败道路的开始。”

几乎是在同时,秦军主将尉缭也朝着副将蒙武说道:“今日就是李牧的毙命之时!传令下去,擂鼓,进军!”

轰隆隆的鼓声开始响起,在震天的鼓声中,秦军的数百辆战车缓缓向前,朝着赵军的阵地驶去。

在这些战车的背后,众多秦军士兵快步而行,紧紧的跟随着。

蒙武毕竟是出身武将世家,立刻就发现了端倪:“不对,这些战车为何没有直接冲锋,反而速度如此之慢的行驶?”

尉缭呵呵一笑,不无自得的对着蒙武说道:“蒙武将军难道不知道武信君麾下蚩尤军的威名?

蚩尤军最惯常使用的手段就是身披重甲,直接从正面冲阵!蚩尤军这样的战法,步兵是完全没有任何办法来在正面应对的。

所以我思来想去,决定将这六百辆战车摆在正面。

有了这六百辆战车在正面作为防御,蚩尤军的正面冲阵就无法奏效了。

如果李牧真的敢冲,这些战车就算不能完全挡住,也一定会让李牧损兵折将,并且冲锋速度大大的减缓。

蚩尤军这样的重甲骑兵,速度起来的时候是无坚不摧的钢铁堡垒,但若是没有了速度的话就仅仅是一只只任人宰割的铁乌龟罢了!这,就是我尉缭精心研究过的,能够击败武信君王牌部队蚩尤军的真正战术!”

这一刻,尉缭年轻的脸庞上神采飞扬,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结局!

第457章 什么叫骑兵对步兵的优势

尉缭从小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大兵法家,写出一本赫赫有名的兵书。

和尉缭同是齐国人的前辈孙武曾经写出过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因此尉缭也暗中下定决心,自己未来的这本兵法就叫做尉缭子兵法。

但兵法这种东西,可不是说你写了别人就觉得你行了,必须得有战绩支撑。

孙武作为主将,曾经在伍子胥的辅佐下率领弱小的吴国兵马一举攻破了强大的楚国都城郢都,让楚国一度陷入将近灭国的境地。

而尉缭自认为不比孙武差,那么率领相对而言更加弱的秦国兵马击败当今霸主赵国就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其实尉缭对于今天这一战多少有些不太满意。

三万大秦卫戍军精锐和一万两千赵国骑兵,这简直就是毫无悬念嘛。

有点欺负人了。

但尉缭也明白,自己毕竟是初出茅庐,还是稳稳的拿到一场胜利。

李牧啊李牧,你碰上本将军,只能怪你倒霉了!在尉缭的命令下,一万秦军先锋紧随六百辆战车之后,朝着远处的赵军本阵压迫过去。

赵军本阵之中,李牧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看到了秦军的奇怪阵型。

义渠胜有些疑惑的说道:“秦国人这是怎么回事?”

李牧摸了摸颌下已经好一段时间没有修剪过,显得有些乱糟糟的胡须,露出了一丝微笑:“这个尉缭,确实有些想法。

他是想要利用这六百辆战车在正面组成一道坚硬的防线,不让我们的蚩尤军重甲骑兵从正面突破!”

义渠胜闻言顿时傻眼:“啊?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别看义渠胜是什么所谓的“义渠王”,但他出生的时候义渠国早就已经是危机重重随时都可能灭国的状态了,义渠胜出生到现在就没有统帅过上万人的正规军队,眼下这种真正的大战对于来他说还是第一次,完全没有任何的经验。

李牧微微一笑,对着义渠胜道:“义渠王,你知道什么是骑兵对步兵的优势吗?”

义渠胜想了想,道:“速度?”

李牧打了个响指,大笑起来:“义渠王果然聪明,就是速度!来人啊,传令下去,两翼各派出一千骑兵骚扰敌军先锋军,主力中军后撤十里!”

义渠胜听到这个命令,顿时僵住:“后撤?

李牧将军,不能后撤啊!一旦后撤,我们的阵型就会混乱,敌人就会趁势掩杀,我们就会失败的!”

李牧笑意越发浓郁:“义渠王,你再想想我刚才问你的那个问题?”

义渠胜先是一愣,随后完全回过神来。

步兵的列阵是非常繁琐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个旗号都有讲究,这样主将才能够凭借着旗号和鼓声、鸣金声等来掌控全军的动向。

所以,如果是一支步兵的话,这个时候选择后撤,基本上是相当于把脑袋交到敌人手中了。

但骑兵不同。

骑兵这个兵种生来就对阵型、位置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因为骑兵有速度。

骑兵的速度相较于步兵而言实在是太快了,这么快的速度根本就不可能要求什么阵型密集,要求什么士兵们一直按照什么班、排、连之类的编制集中作战。

一名骑兵即便是在战斗时完全和自己平日里的战友长官们分开了也无所谓,只要他能够一直跟随着大部队一起射箭,一起冲锋,一起行动作战即可,打完了再归队就行了。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游牧民族明明没有化,没有兵法可言,却依旧能够用骑兵和中原王朝打得难解难分的一大内因。

步兵就好像是蚂蚁,有很多种不同的分工。

蚁后负责繁衍,公主负责随时接替蚁后,雄蚁负责和蚁后、公主繁衍后代,工蚁负责日常工作等等等等。

骑兵则像是群狼,大家只需要跟着狼王一起冲,一起死死的咬住物然后杀死物就行了,没有其他的讲究,就是个干!所以步兵不能撤,一撤退就直接乱套,战场上敌人也不会给步兵撤退之后重振旗鼓的时间。

但骑兵可以撤,随时随地都能撤,乱不乱无所谓,反正响箭和旗号一出大家跟着上就完事了。

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义渠胜如梦初醒,看向李牧的眼神之中已经完全是佩服的表情。

“李牧将军,你实在是太厉害了!”

李牧哈哈一笑,朝着义渠胜道:“那义渠王还在等些什么,后撤吧!”

一支响箭冲天而起,朝着军阵的后方射去。

随后,一万名骑兵纷纷动了起来,朝着后方而去。

秦军本阵之中,尉缭也收到了赵军的动向。

“将军,赵军在正面并没有任何的反应,但是却派出了两翼小股部队,每一支大约在一千人左右,正在对我们先锋军的左右两翼进行袭扰!”

这个消息并没有让尉缭有任何担心,反而让他喜上眉梢,对着身边的蒙武笑道:“蒙武将军你看到了吧?

李牧对于我们的这种正面战车推进战术完全极为没有任何的办法,所以他只能够用两翼袭扰这种愚蠢的战术来应对。”

蒙武道:“那将军准备怎么去应对赵国人的两翼袭扰呢?”

尉缭大手一挥,沉声道:“传令下去,立刻在先锋军两翼加派一千弓弩手!赵军袭扰的都是轻骑兵,我们的弓弩手足以应对了!”

看着传令兵离去,蒙武不禁拱手,对着尉缭道:“想不到一直以来武信君困扰中原诸侯的蚩尤军王牌,今日却要被尉缭将军破于此地了。”

尉缭不由放声大笑,对着蒙武道:“不瞒你说,在出兵之前我曾经去过武安君白起的府邸,向他请教过这样的战法。

首节 上一节 275/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