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278节

蒙骜很生气。

在大帐之中,蒙骜正拍着桌子,怒斥着面前的秦军诸将。

“你们看看,你们这几天打得都是什么仗?

不要以为本将军不知道,你们就是心思动摇了,觉得攻城变得更加困难了,一个个开始想要保存实力,是吧?

本将军告诉你们,现在我们是为了大秦而战,我们面对的可是武信君这样史无前例的强敌!如果你们再不收起你们那该死的小心思,再继续像昨天、今天这样应付攻城了事,那本将军不管你们本侯的靠山是谁,都一定要把你们军法从事,明白吗?

好了,现在都给本将军滚回去,好好继续准备明天的攻城!”

片刻之后,众多秦军将军离去,大帐之中只剩下了蒙骜和副将王翦。

王翦欲言又止,过了好一会还是开口道:“将军,你这么斥责他们,恐怕他们将来会回去告状啊。”

蒙骜重重的哼了一声,道:“一群无用的东西,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争权夺利,想着什么关中人和关东人,简直愚蠢至极!”

在秦国国内一直都有着本土派和外来派的区别,也就是蒙骜所说的关中人和关东人。

蒙骜作为齐国人,无疑就属于关东人的一员,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所以他在出任主将之后其实是受到了一部分秦国关中本土将领的抵制。

王翦脸上浮现出忧虑的表情,道:“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却还唉,这一场战,真的是不好打啊。”

蒙骜脸色十分坚定,道:“无论如何,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击败武信君,错过这个机会的话,恐怕将来就真的很难再遏制武信君了!”

说话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随后蒙骜的侍卫长走了进来:“主君,咸阳大王急令!”

蒙骜微微一惊,道:“快,拿来我看看。”

看着面前这份急令,蒙骜如遭雷击,失声道:“这,这怎么可能?”

王翦见状顿知不妙,忙道:“将军,发生了什么事情?”

蒙骜脸色铁青的抬头,一字一顿的说道:“尉缭率领三万卫戍军在高陵城外和李牧决战,被李牧以少胜多大败,三万兵马只有五万不到成功逃生!”

王翦大吃一惊:“这,怎么会这样?”

由于王翦出身于秦国将领世家王氏,因此他刚刚参军就是卫戍军的一员,甚至卫戍军是怎么样的一支精锐之师。

但现在,这样的一支精锐之师竟然被李牧击败了?

那是李牧,武信君麾下的一名将领而已啊!如果是武信君出手,那岂不是就在王翦的脑海之中乱糟糟的过着这些念头时,蒙骜露出一丝苦笑,道:“其实最麻烦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大王已经下令,让我们即刻撤军离开河东,回返关中参与对李牧所部的封堵!”

“啊?”

王翦愣住,随后直接跳了起来:“这、这怎么行呢?

智邑还没有打下来呢!”

蒙骜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但那是大王的命令!智邑已经不可能再打下来了。”

大帐之中一片沉默。

蒙骜和王翦两人此刻心都在滴血。

两个月来,为了攻克智邑,十几万秦军将士在城墙之上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虽然也有过挫折,有过波折,但总体而言,智邑的攻城是一直都在取得进展的。

根据两人之前的估算,短则一月多则两月,秦军应该就能够拿下智邑,进而直接取得在河东战场上的胜利。

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秦王一道撤兵命令,让一切都化为乌有!良久之后,王翦站了起来:“我去传令了,将军。”

蒙骜点了点头,注视着王翦离去。

片刻之后,一声充满了惆怅、不甘和无奈的叹息声在大帐之中响起。

“武信君啊武信君,难道我这辈子都战胜不了你吗?”

翌日。

赵括刚刚睡醒,吃着早餐时,就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

“秦国人的攻城大鼓呢?”

这么多天以来,秦国人攻城擂动的鼓声都已经成为了赵括吃早餐时候的固定音乐了,因此当今天格外安静,赵括反而感觉到了不对。

许历忙道:“臣这就派人去核实一下。”

在赵括面前,李斯和韩非面面相觑,若有所思。

韩非突然开口道:“主、主君,不会是秦、秦国人退、退兵了吧?”

李斯身体一震,下意识的说道:“这怎么可能?

昨天许历家宰不也说了吗,可能是秦军从攻城转向长期围困了。”

赵括被韩非提醒,突然笑了起来:“你还别说,如果是别的城池应该便是要转向长期围困,但这里的话秦国人应该是撤兵了。”

李斯看着赵括,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眼底一丝不服还是悄然闪过。

秦国人明明形势不错,凭什么撤军?

不过李斯也学聪明了,他现在不再当众顶嘴,而是静静的等待着结果。

结果会证明,我李斯才是正确的!伴随着一阵脚步声,许历去而复返,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

“主君,秦国人撤兵了!”

第462章 秦国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个消息顿时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李斯倒抽一口凉气,手中的筷子险些落在地上。

秦国人竟然真的退兵了?

这不应该啊!秦国人的攻城明明那么猛烈,明明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就有希望攻破智邑。

等等,我究竟在想些什么?

李斯回过神来,正好看到了赵括已经走出大门。

“快,我们上城墙那边看看!”

一刻钟之后,赵括带着众多心腹和赵国将军登上城墙,朝着秦军大营的方向看去。

秦国人确实已经在撤退了,一队队的秦军开出营地,朝着西方而去。

许多秦国的随军工匠正在勤奋的劳动着,拆除这座足足在智邑城外矗立了两个月之久的大营。

看到这一幕,城墙之上顿时爆发出一片巨大的欢呼声。

“秦国人撤退了!”

“我们打退了秦人!”

“大赵就是大赵,输谁也不会输给秦国!”

许多人笑着笑着,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了赵括。

整整两个月的智邑守城战,只有真正经历其中的人才知道是多么的艰辛。

这些士兵们之前仅仅是郡兵,他们其实并没有如此残酷作战的经验。

如果不是武信君的坐镇指挥和英明调度,如果不是武信君每日里亲临前线鼓舞士气,如果不是武信君经常前往伤兵营看望病患,如果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没有武信君,智邑早就已经陷落了!赵括也同样长出一口气,但是和众人不同,赵括心中其实转动的是另外一个念头。

李牧,本侯果然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没有让本侯失望!就在这个时候,李斯突然开口:“秦军为何会无缘无故的退兵,莫非是太后那边和秦人达成了什么条件?”

李斯其实脑海之中已经有了一个猜测,那个猜测和赵括的想法是一致的。

但李斯拒绝承认这个猜测,于是干脆抛出了另外一个猜测。

李斯话音落下,在场众人顿时疑惑起来。

由于围城,智邑城中的所有人都已经很久没有和外界联络过了。

于是,大家纷纷脑洞大开。

“说不定是楚国进攻秦国了!”

“也可能是韩军、魏军奉太后之命来援!”

“或许是秦王突然死掉了也不一定。”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了一通,最后还是将目光落在赵括身上,等待着赵括说出最终答案。

赵括笑了起来,道:“其实你们都想错了。

这一次秦国人之所以撤军,乃是因为李牧将军在关中取得了十分斐然的战绩,所以秦国人不得不撤军。”

赵括话音落下,众人这才恍然,纷纷开口对李牧表示赞扬。

“原来是李牧将军。”

“不过也不意外,李牧将军的统帅能力大家都见识过。”

“是啊是啊,李牧将军很强的。”

听着对李牧的称赞,赵括身边的李斯眼皮子不停的跳动着,心中一种叫做嫉妒的情绪悄然发酵。

我李斯也做了许多的工作,为什么大家都没有看到我的功劳,就知道天天李牧、李牧!李斯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嫉妒之情,冲口而出道:“主君未免过于看重李牧将军了吧?

要臣来说,他仅仅只有区区的一万骑兵,难道真的能够在秦国关中做出什么像样的事情吗?”

李斯的身份也是相当敏感的,因此他这么一开口,众人顿时纷纷闭嘴。

赵括有些意外的看着李斯,显然没有想到李斯居然会开口质疑李牧。

几秒钟过后,赵括笑了起来,道:“李斯啊,你领兵,所以不懂李牧的能力所在。

不过,你应该很快就能明白了。”

李斯没有再开口说话,但不服气的表情还是清楚的摆了出来。

许历在一旁问道:“主君,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赵括微微一笑,指着不远处的秦军大营:“秦国人撤军了,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但本侯有一个问题,这河东郡乃是大赵的土地,难道秦国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

那样的话本侯可是不答应的!”

赵括的目光之中闪动着明显的光芒。

首节 上一节 278/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