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309节

武信君能说动太后,那是他的本事,但我们也要吸取教训,今后他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另外一边,蔺相如坐同样也坐在马车之中,一脸的若有所思表情。

在蔺相如的旁边是有些好奇的周少奋,心道:“信君这是在做什么?

突然叫我和他同车,但上车之后居然一句话也不说。”

车轮吱吱呀呀,艰难的在雪中前进,压出一条条极深的车辙,让马车的行进变得颇为缓慢。

蔺相如突然开口道:“周卿,或许你是时候该想办法修复一下和武信君之间的关系了。”

这句话让周少奋的心跳都漏了一拍,难道自己和武信君赵括之间的暗中联络被蔺相如发现了?

周少奋脸上露出震惊和疑惑,道:“君候这话的意思是”蔺相如笑了笑,道:“从今天殿议的情况来看,平原君显然根本就没有想到武信君居然会说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策略,你觉得这说明什么?”

周少奋想了想,试探性的说道:“这说明武信君和平原君不是一条心?”

蔺相如笑道:“就是如此。

随着武信君的不断成长,他显然已经不再满足屈居平原君之下了。

而且武信君现在有了庞煖的支持,也算是拥有了真正在大赵政坛中自成一派的资本。

既然武信君想要自成一派,那我们就让他自成一派。

将来在有些事情上,我们完全可以和武信君联手去对抗平原君,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周少奋听完,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蔺相如,居然有了想要和赵括合作的意思?

第510章 齐王的犹豫,大战开启

时间一天天过去。

赵国由于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因此这个冬天内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调动,民众们也难得的获得了休息。

之前的每一年赵国几乎都要开战,导致冬天也有不少民众被役使,今年这种役使基本取消,也让民众们纷纷称赞太后的仁慈以及武信君对下层百姓的体恤。

无形中,赵括又悄悄的在赵国民众中刷了一波声望。

终于,冬天过去,春天到来。

齐国田地之中的冰雪才刚刚化近,齐王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召集了几名齐国重臣。

然而让这些齐国重臣们意外的是,齐王接下来说出的话。

“诸卿啊,寡人这几天想了想,觉得赵国有武信君赵括在,实在是难以获胜啊。

要不然,伐赵之事咱们再好好商议一下?”

几名齐国重臣面面相觑,心中都是惊讶和疑惑。

这都已经箭在弦上了,齐王居然还能打退堂鼓的?

这些齐国重臣们并不知道,在远方的邯郸,赵国重臣武信君赵括其实已经察觉到了齐王性格,并据此作出了休养生息,随时备战的判断。

后胜几乎是下意识的开口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啊!大齐为了这一次的伐赵可是准备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若是真的就此暂停甚至放弃的话,这些准备岂不是全部白费了?”

大司马匡梁也道:“大王,后相所言甚是。

而且使者们都已经和诸侯们说好了,若是突然改弦易辙不出兵了,必然会让诸侯们恼怒。

若是诸侯们因此反而跑去投靠了赵国,岂不是大大的坏事?”

别看后胜和匡梁是政敌,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两人倒是取得了惊人的一致。

伐赵之战,绝不能停!齐王叹了一口气,道:“你们说的寡人当然都知道,可现在的问题在于武信君赵括,真的能被打败吗?”

齐王对于赵括这个妹夫还是相当关注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赵括这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妹夫甚至是齐王心中最大的安全感来源。

寡人有这么强大的妹夫,谁还敢来攻伐齐国?

可现在,眼看着真要和赵国、赵括开战,齐王真的慌了,犹豫了。

匡梁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大王,臣确实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战胜武信君赵括,但臣知道,这是大齐能够取代赵国成为新霸主的最佳机会!”

后胜也正色道:“大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若是错过这一次机会让赵国缓过气来,那下一次大齐有希望战胜赵国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甚至可能几十年都没有机会了!”

匡梁继续道:“臣敢说,只要诸侯都能够依照之前的约定出兵,大齐这一次的胜利机会至少有七成!”

这两人一唱一和,终于再一次的让齐王定下心来。

齐王一咬牙,道:“好吧,那就继续进行下去。

等到春耕结束,即刻向赵国开战!”

齐国兵马、物资大规模调动的消息当然不可能瞒得过在齐国之中早已经借助人参生意遍地开花的夜莺系统,众多情报从齐国不同的城池发出,最终汇聚到了邯郸城里武信君府邸赵括的书桌上。

看着面前的资料,赵括皱起眉头,过了好一会才道:“许叔,看来你们夜莺之前对齐王做出的分析似乎出了岔子啊。”

赵括之所以提出休养生息,一方面是赵国确实需要休养生息,另外一方面则是来自于齐国夜莺分部的一份报告。

由于赵括之前和齐国有着比较深入的合作人参和走私武器,因此夜莺在齐国之中的潜伏等级是相当高的,对于齐王、后胜也是颇为了解。

在那份报告之中,夜莺认为齐王很有可能会在开战前突然迟疑,导致齐国暂停甚至取消开战。

如果报告上的话真的实现了,那么赵括的休养生息就能够让赵国最大程度的在和齐国开战前缓过来。

但如今齐王还是果断选择了开战,赵括这个休养生息的政策就没有那么的明显了。

许历苦笑一声,道:“是臣的失策,臣愿意受罚。”

赵括摇了摇头,笑了起来:“倒也不算完全失策,至少从匡梁和后胜如此紧张的调动来看,齐王应该还是真的迟疑了的。

只不过我们下次应该更加努力一点,或许并不应该局限于去猜测,而是应该尝试一下能否直接改变齐王的想法。”

许历听完赵括的话,若有所思。

赵括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站了起来:“既然齐军都已经调动了,那就传令下去,让本侯的蚩尤军也立刻进入战备吧。”

两天后,太后紧急召集赵括等重臣开会,会上确定了齐国确实想要开战的事实,随后赵国的战争机器也开始隆隆开动起来。

半个月后,当春耕正式结束,十五万齐国大军也浩浩荡荡的从临淄开拔。

齐王随后向整个天下发布通告,声明赵国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倒行逆施,齐国如今为了天下公道挺身而出对抗赵国,也希望更多的诸侯和有志之士加入齐国的行列。

燕国随后立刻响应了齐王的号召,命昌国君乐间率领六万兵马南下。

作为回应,赵国也在三天后发布了通告,驳斥了齐王并同样号召天下诸侯和有志之士加入赵国行列,一共讨伐秦国。

在紧急的征调之后,赵国组成了一支十二万的兵马,在赵括的率领下东进。

韩魏两国虽然没有立刻宣布,但同样也是在厉兵秣马集结兵力,所有人都知道这两国加入战争也就是这两天的问题。

再过七天,眼看齐军和燕军已经会合并且进入了赵国国境之中,魏王终于也迫不及待的宣布出兵,对赵国正式开战。

大梁,魏国宗庙。

在告祭了先祖之后,魏王十分郑重将斧钺和兵符交到了信陵君手中,对着信陵君道:“王弟,这一次出征赵国,就全靠你了!”

信陵君十分郑重的说道:“请大王放心,臣弟一定尽心竭力,不破赵国誓不还!”

魏王笑了起来,问道:“对了,你是打算和韩军会合再一起北上吗?”

信陵君忙道:“正是如此,这样就可以让赵国两面受敌,左右失措了。”

魏王笑容越发浓郁,正想要说些什么,突然一名内侍疾步而来,在魏王耳边轻声说了两句。

魏王身体剧震,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信陵君有些疑惑的看着魏王。

片刻之后,回过神来的魏王死死的盯着信陵君,冷冷的说道:“王弟,你不是口口声声说韩国一定会站在我们这边吗?

为何韩王却选择了和赵国作为盟友?”

第511章 匡梁的心机,两河围绕的陷阱

信陵君闻言大吃一惊,不由失声道:“这怎么可能?

韩王明明已经被我说服了!”

魏王啪一声,直接拍了桌子:“怎么,难道你觉得寡人会骗你不成?

韩王都已经发布通告了,韩军如今正在前往赵国境内和赵军会合!你当初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不会有任何意外,现在你怎么和寡人解释?”

魏王十分恼怒,要知道韩国和魏国近在咫尺,韩国突然站在赵国一边对于魏国是一个极为巨大的威胁。

信陵君额头不停冒出汗水,一时间无言以对。

突然,信陵君叫了起来:“大王,臣明白了,这一定是武信君在背后搞鬼!”

经过这么多年和赵国之间的争斗,信陵君已经明白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

每当一件事情会出现极为不合常理的逆转时,这件事情的背后就一定会有武信君赵括的身影!魏王闻言,脸色越发阴沉,冷冷的说道:“武信君赵括,又是武信君赵括!信陵君,如果你一直都无法击败武信君赵括的话,那寡人交给你这么多兵马又有什么用呢?”

魏王的话说得很重,让信陵君心惊胆战,只能连连赔罪。

魏王长出一口气,道:“去吧信陵君,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

若你还是依旧让寡人失望,你应该知道下场!”

信陵君如蒙大赦,谢恩带着兵符离开。

当天,信陵君就率领五万魏军出发朝着东方前进。

于此同时,燕国的昌国君乐间也同样率领五万燕军南下。

十天后,魏军、燕军先后和十五万齐军会合,一支二十五万人的三国联军至此正式成型。

三国联军随后继续进攻赵国本土,在三天后于漯水东岸停了下来。

因为匡梁已经得到了情报,赵括率领的十二万赵军刚刚在两天前和六万韩军会合,如今距离漯水也只不过一天多点的路程了。

作为齐军主将,齐国大司马、武胜君匡梁理所当然的取得了三国联军的指挥权,他自信满满的指着河岸,对着身边的燕军主将乐间和魏军主将信陵君说道:“两位请看对岸,这片狭小的平原被大河黄河以及漯水包围在中间,正是本侯为武信君选择的扎营地!”

乐间和信陵君同时放眼望去,果然看到了那片在两条滔滔河水包围在中间的狭小平原。

乐间忍不住赞道:“将军果然高见,这一次我军兵锋压迫之下,武信君想必是无法可想,只能在那里和我们扎营迎战了。”

信陵君摸着胡须,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太安稳。

确实,匡梁的这个排兵布阵非常的妙,如果赵括想要阻止匡梁继续进攻的话就只能在匡梁所指的这一份狭小平原之中布阵,否则的话要不然就是距离太远,要不然就是漯水河面较低的河段无法阻止三国联军进攻。

首节 上一节 309/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