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345节

“这,这还是前几天把乐其、廉靖所部砍瓜切菜一般击败的匈奴吗?”

“这真的是围困了我们平阴城这么多天的匈奴?”

“想不到这匈奴貌似强大,却在武信君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

张亮回过神来,对着身边一名方脸官员缓缓说道:“虞舟啊,你之前还说武信君恐怕难以击败匈奴军,现在看来,确实是你的见识过于浅薄了。”

方脸大汉虞舟脸色阵青阵白,比家中亲人去世还要难看。

虞舟知道,自己虞氏一族的仇,怕是今天绝对不可能得报了!张亮摇了摇头,对着身边的众多雁门郡官员露出一个笑容:“诸位,还不快快随我打开城门,去拜见武信君!”

此刻,张亮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武信君太强了,必须要死死的抱住这根大腿!

第569章 收复张亮

“下官参见君候!”

张亮率领着一群雁门郡的官员,恭恭敬敬的朝着赵括行礼。

包括张亮在内,此刻所有的雁门郡上下官员对于赵括的崇拜值都达到了顶峰。

在前几天,他们都是亲眼目睹了匈奴人是如何凶神恶煞的将乐其、廉靖等人杀得兵败如山倒。

今天,赵括用比乐其、廉靖更少的兵力,却能够干净利落的击溃匈奴人,和乐其、廉靖等人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什么叫天下第一名将?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名将!赵括看着张亮,露出笑容,道:“张郡守客气了。

本侯听说张郡守尽忠职守,率领城中军民死死抵挡住了匈奴人的猛烈攻势,实在是我大赵肱骨之臣啊!”

张亮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双目之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光芒。

张亮有功劳吗?

守住平阴城,当然算是功劳。

但张亮治下的雁门郡却被匈奴人大加荼毒,这无疑又是一个极大的过失。

但张亮觉得这个责任并不在自己,毕竟雁门郡的北边是云中郡,云中郡才是那个需要警惕匈奴入侵的边郡。

如果不是云中郡那边毫无防备给匈奴人打进来的话,雁门郡也不至于被匈奴人荼毒成这个样子。

而且张亮在获得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派出快马通知地方上的各个城邑、村庄,让他们尽快朝着安全的地方撤退,同时又将平阴城外二十里内的所有民众都撤入城中,并且第一时间就组织起了兵马来防止匈奴人的进攻。

总言而之,张亮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做到了所能够做到的一切,就算是换大名鼎鼎的赵国贤相平原君来雁门郡郡守这个位置也不可能比自己做得更好了。

但究竟是功还是过,张亮自己说了当然是不算的,必须要邯郸那边的太后下达旨意才是最后的裁决。

谁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到太后?

无疑就是面前这位武信君!张亮当然也听说过邯郸那边的某些风声,比如说太后、文信君蔺相如等人对于武信君赵括的忌惮,比如说赵括这一次似乎是因为政治斗争失势才不得不来到这里和匈奴人对战但张亮同时还清醒的认识到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眼下北方诸郡中赵军的最高统帅,作为奉太后之命镇守北方的赵国重臣,赵括实际上才是张亮眼下真正的顶头上司。

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所以,张亮几乎是毫不犹豫,直接一个大礼再度行起,腰弯得脑袋几乎都要碰到地面,语气更是犹如和家中老祖说话之时那般恭敬:“下官多谢君候赏识,若是君候不弃,下官愿意为君候效鞍前马后之劳!”

赵括看着面前的张亮,嘴角笑容越发浓郁。

张亮所能想到的这些事情,赵括当然也早就已经想到。

根据夜莺的情报来看,张亮原本是虞信的人,但是在虞信死后却并没有继续靠拢蔺相如,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中立的态度。

由于雁门郡是北部靠近边郡的郡,郡内林胡、楼烦胡等胡族众多,属于那种没有什么油水但是麻烦还不少的地方,因此蔺相如倒也懒得理会张亮。

这就给了赵括一个把张亮拉拢过来的机会。

但是赵括也不确定能否拉拢张亮,毕竟据说当年张亮和虞信的友谊还是很坚固的。

于是赵括便道:“本侯听说张郡守当年和虞卿乃是好友,本侯和虞卿却是政敌,难道张郡守就不怕旁人的非议?”

赵括当众问了出来,就是要让张亮必须做出答复。

如果张亮有迟疑或者答复不满意的话,赵括直接换一个人就是了。

虽然郡守的任命掌控在太后手中,但雁门郡和云中郡是这一次被匈奴劫掠得最惨的两个郡,赵括想要搞张亮还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到了赵括这个等级,除了平原君、蔺相如这种级别的赵国重臣之外,其他人真的就是动动心思的事情,即便是身为地方大员,相当于后世省长的郡守也不例外!面对着赵括的询问,张亮先是沉默了片刻,随后开口做出回答。

“不瞒君候说,张亮确实和虞卿乃是莫逆之交,也确实因为虞卿之事对君候心怀不满。

但虞卿之死的真相早就已经天下大白,真正的凶手乃是秦国间谍首领姬侯。

而姬侯正是死在了君候您的手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是君候您为虞卿报了这个仇。

如今,君候又率领蚩尤军千里迢迢而来,救了张亮和平阴城之中满城军民的性命。

张亮虽然不才,但也知道有恩报恩的道理。

从今往后,张亮愿意协助君候平定匈奴,为大赵北方诸郡百姓真正求得一个安宁!”

张亮这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慷慨激昂,让众人不由纷纷为之侧目。

赵括点了点头,笑道:“好,很好。

张郡守,本侯记住你的话了。

现在,和本侯进城吧!”

张亮慌忙起身,道:“下官在前方为君候领路。”

平阴城城门大开,无数平阴城中的军民齐聚道路两旁,朝着赵括弯腰行礼。

“谢武信君救我等于水深火热之中!”

“武信君万胜,大赵万胜!”

“武信君天下无敌!”

更有众多少女,眼神狂热的看着赵括,妙目之中的心心不停冒出。

在少女们的心中,武信君这样的大英雄才是最好的归宿!若是能嫁给武信君,为武信君生儿育女不行了不行了,单单是这么一想,少女们都要幸福得晕倒过去了。

不远处,方脸官员虞舟死死的盯着张亮和赵括,心中无比的愤恨:“想不到这个张亮之前还口口声声说要给伯兄虞信复仇,如今却在赵括这个仇人面前卑躬屈膝做这奴才姿态,简直令人齿冷,实在是可笑至极!罢罢罢,我又何必再屈居于这无耻小人之府中?”

虞舟一转身,竟直接离开了平阴城,满怀愤恨的朝着他处去了,心中还立下志愿。

“总有一天,我一定会让赵括、张亮这些无耻之人付出代价!”

第570章 杀匈奴两万人!

进入平阴城之后,赵括也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好好的睡上一觉。

这一觉赵括睡得十分安心。

这些天来,由于一直担心匈奴人对北方诸郡的侵扰,赵括一直率领大队骑兵疾行,一天时间里除了睡觉之外基本上十几个小时都在马上。

即便已经让人制作出了马鞍,但这超负荷的骑马时间依旧让赵括的大腿内侧破了好几次皮,又痒又痛。

为什么不坐战车?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战车在太行山之中通行的速度太慢!一切只为了能够早日赶到北地,驱逐匈奴,还赵国北地民众一个和平安定。

为国为民,说起来轻飘飘的四个字,若是当真去做,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就说这一战,五千蚩尤军冲阵一鼓作气而破匈奴,看上去简简单单,但是在这背后赵括所投入的无数金钱,为了蚩尤军的训练、战术、任命所耗费的无数个不眠之夜,又有谁能知晓?

好在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匈奴人完全溃败,赵括也完全有时间来好好睡觉,等待伤口的愈合,抚平身体之中的所有疲惫。

两天后,北上追击匈奴残兵的赵军骑士们陆陆续续的返回。

六天后,李牧率领三千蚩尤军成为了最后返回平阴城的人。

在这六天的时间里,李牧几乎是以不眠不休的姿态死死的咬住了匈奴人的兰氏部族,并且一路追到了长城之外!这样疯狂的追击同样也带来了无比丰厚的回报兰氏族长的脑袋头颅。

之前最为凶悍的兰氏族长,在李牧的追击下授首,成为了匈奴四大部族之中唯一一个阵亡之人。

对此,赵括自然少不得狠狠的一番褒奖,但也顺便批评了一下李牧。

“所谓穷寇莫追,你这般亡命追击,若是中了匈奴人的麻烦,又该如何是好?”

对于赵括更多出自爱护的训斥,李牧自然心知肚明,沉声道:“主君,道理臣都知道,可是这匈奴人荼毒臣的家乡,臣若是不杀之,实在难出心头之恨!”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赵国北地人,李牧的心中早就已经恨透了所有入侵的匈奴人。

赵括无奈摇头,道:“好了,你随我来吧。”

李牧有些疑惑,跟着赵括出城。

片刻之后,看着面前的场景,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李牧也显得无比震撼。

人头。

很多人头。

数不胜数的人头!无数匈奴人的人头在平阴城外堆积如山,组成了一个极其震撼人心的场面。

恐惧、不甘、愤怒、怨毒、惊慌、茫然几乎所有表情都能够从这些匈奴人的脸上找到。

无数蚊蝇在飞舞,天上的秃鹫喜悦的鸣叫着。

这是一个京观,一个远比前段时间李牧在代郡所立的还要大上几十上百倍的京观!赵括指着面前的京观,淡淡说道:“这里,一共是两万一千三百二十七颗匈奴头颅。

这些匈奴人觉得他们能够在我们大赵的国土上横行霸道,但本侯就要告诉他们,他们这是在痴心妄想!李牧,把兰氏贼酋之首放下去,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胆敢入侵大赵疆土是一个怎么样的下场!”

李牧深吸一口气,心中热浪涌动,右手猛的一用力,狠狠的将兰氏族长的脑袋扔了出去,正好落在了京观的最上方。

看着这一幕,周围的无数赵军将士和民众都发出了忘情而热烈的欢呼声。

“武信君必胜!”

“大赵万胜!”

在刚刚过去的那段时间里,赵国人被匈奴人劫掠、污辱、奴役甚至屠戮。

而现在,赵国人将这一切都原封奉还给了匈奴人。

孔子云:“以直报怨!”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你惹我,我就直接弄死你!今天,赵括将这句话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若是孔夫子在世,想必也少不得一番赞叹!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一匹马缓缓而来,马上骑士滚鞍落马,在赵括面前跪下,脸色颓唐。

“败军之将廉靖前来,请君候治罪!”

在廉靖的背后,还有一支大约三四千人的赵军骑兵,惶恐不安的看着赵括这边。

首节 上一节 345/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