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362节

而在祭天台的更外面,是整整三万多匈奴成年男子,他们同样在赵军的监视下,老老实实的跪着,形成黑压压的人群。

几万人跪着,但却极为安静,落针可闻。

因为他们知道,谁敢打扰武信君的思路,谁死!人群之中还有上百名通晓匈奴和赵语的赵国骑兵,每一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简陋的喇叭。

他们将会把赵括的每一句话翻译成匈奴语,让每一个匈奴人都清楚的知道赵括的意思。

赵括平静开口。

“尔等匈奴,胡人也。

我大赵,华夏之天潢贵胄也!尔等无知,竟然进犯大赵,犯我华夏天威。

故而,本侯率领大兵至此,便是要让尔等知道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尔等,可有不服?”

李牧就站在赵括的身边,握紧了手中劲弩,双眼之中满是跃跃欲试。

快站出来几个不服的,让本将军射杀一波,爽一爽!然而在等了好一会之后,李牧发现并没有不开眼的匈奴人站出来,不免心中失望,暗骂这些匈奴人没点骨气。

其实李牧也明白,真正有骨气的要么死了要么逃了,怎么可能还会留在这里跪着?

赵括继续开口:“本侯知道,尔等是不敢不服!但尔等要记住,本侯和大赵才是胜利者,尔等如今就是本侯和大赵的奴隶!谁对这个身份有质疑的,站出来!”

赵括毫不留情,上来直接把这几十万匈奴人定义成“奴隶”。

宋朝学者,编撰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曾经说过一句话:“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说这些胡人你和他好好说话是不行的,必须要用拳头把他干趴下,逼他给华夏做牛做马才行!所以赵括对待匈奴的态度和对待其他六大诸侯国的态度完全不同。

六国民众那是华夏子孙,大家打来打去属于“内战”,你们只要投降我们赵国,那我们就是一家人。

匈奴人?

不可能是一家人,别说这辈子不可能,下辈子也不可能!匈奴的命运,就是给赵国当狗,做牛做马!赵括目光扫过四方,他想看看,谁不服?

一名匈奴贵族忍不住了,站起来用极为生硬的赵语道:“尊敬的武信君,我有一些不同意见,我认为”赵括手一指这名匈奴贵族:“李牧!”

就在赵括话音出口的瞬间,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李牧已经按下了手中劲弩的扳机。

“嗖”的一声,这名匈奴贵族的胸口直接出现一个血洞,砰的一声直接倒下。

鲜血汨汨的流淌,原本已经有些消散的血腥味似乎又更加浓重了。

赵括淡淡的说道:“还有谁有意见?”

无人应答。

赵括再问:“还有谁?

站出来。”

在赵括的面前,所有的匈奴贵族不约而同的将头靠在地面上,一动不动。

赵括喝道:“还、有、谁!!!”

数万匈奴人五体投地,无人敢于做声。

一旁,李牧和三万赵国骑兵神采飞扬,鹰视狼顾,心中一片激昂。

这就是我们大赵之威。

这就是天下第一名将武信君之威!赵括重重哼了一声,冷笑道:“既然没有不服,那本侯就继续说了。

从今往后,匈奴分为漠南、漠北两部。

漠南所部之地分为四十九部,漠北所部分为七十二部。

每一设部长,划定牧场范围,任何一部都不能擅自离开牧场,否则诛之!各部人口不得超过三千人,凡超过者,部长全家皆诛!漠南诸部,每年需上贡部落之中百分之二十的牲畜,漠北诸部,每年需上贡百分之十五的牲畜。

若有任何部族上贡不足、数量不实,则整部高过车轮之男子皆诛之,其余幼童、女子发配为奴!大赵发兵,每一部都需要至少出一百骑兵助阵,不足者诛之!大赵每年将派骑兵巡游漠南、漠北,凡发现叛逆不服、有异心者,诛之!”

一个又一个的“诛之”从赵括的口中说出,再经由那些大嗓门的传令兵们用喇叭呼喊出去,直接让众多匈奴贵族们脸色惨白,其他匈奴牧民也同样纷纷变色。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赵括这个政策当真推行下去并成为铁律的话,那匈奴就只能被肢解成无数小部落,再也无法对赵国和中原造成任何威胁了。

赵括看着大惊失色的匈奴人,嘴角缓缓浮起一丝冷笑。

同样是大名鼎鼎的宋代学者,苏轼也说:“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之也,譬如禽兽然。”

所以赵括当然不会在这里用什么赵国律法,而是参考了历史上曾经成功稳固的统治了大漠南北将近三百年之久的满清王朝对当时大漠居民蒙古族所采取的政策。

赵括对于清王朝谈不上什么好感,但既然它的政策能用、好用,那赵括当然也不介意拿来用一用。

不仅仅是满清,赵括还参考了另外一个北方王朝辽国的政策,每年赵国骑兵的大巡游就是出自辽国皇帝一年四都的巡游。

毕竟现在的草原不是清朝时候完全被蒙古占据的草原,而是东有东胡、西有月氏的草原。

这就是穿越者所带来的优势。

太后、蔺相如、平原君,你们以为本侯要花五年、八年、十年甚至是一辈子都平定不了匈奴?

本侯这就让你们知道,只需一年时间。

匈奴,平矣!

第599章 日食?是武信君改天换日!

有一句话说得好,枪杆子里出政权。

当赵括拥有着整个大漠南北最强大的武力,并主宰着几乎七成匈奴人命运的时候,他的命令对于匈奴人来说就是圣旨!即便如此,赵括也并没有立刻就班师回朝,因为还有不少事务需要赵括进行收尾。

太后当时为了显示对赵括北伐的支持,向所有反对者证明并不是想要把赵括流放,曾经在旨意之中特地说明:“凡匈奴一应事宜,无论军、政、官吏、民众,皆有武信君便宜行事!”

因此赵括对匈奴人的处置是完全合法,也完全不会被任何人找到攻讦借口的。

太后都不会想到,她的假大方反而给了赵括真便利!首先,对逃亡离开的那些匈奴人,尤其是以匈奴左贤王栾鞮禾真为首挛鞮氏残余,赵括的态度是派出李牧率领一万骑兵追击,争取除恶务尽。

其次,就是对于匈奴人牧场的划分。

一直以来匈奴人都是春夏两季在漠北游牧,秋冬两季南下到漠南草原避寒,这也就是为何匈奴人的南下侵扰总是会发生在秋冬季的原因。

但当赵括正式划分漠南、漠北,并且限定每一部的草场面积之后,匈奴人的这种迁移就成为了历史。

漠北到漠南的距离其实是非常远的,相当于后世的帝都到魔都这么远,一旦居住了几十上百年,这两个地方的人就真的是相互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不会再自认为是一个种族了。

华夏的南方和北方那是因为有着华夏共同的明才得以认同,匈奴人的明?

不存在的。

再然后,就是对东胡、月氏两部情报的收集。

赵括这一次可是雄心勃勃,对着自己的心腹们说过这么一番话。

“匈奴?

本侯还真没把区区一个匈奴完全放在心上。

本侯想要的,是整个华夏以北的北方!”

换句话说,盘踞在后世内蒙、吉林一带的东胡,还有盘踞在河西走廊一代的月氏,都是赵括这一次要解决的目标!“太后不是想让本侯在这苦寒北方呆个十年八年吗?

本侯倒想要看看,等到她发现整个华夏北方远胜赵国本土的疆域都被本侯所掌控的时候,她还能不能安心让本侯继续在北方坐镇!”

说着,赵括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促狭笑意。

这波,本侯绝对在第五层!就在这个时候,赵括突然若有所查,抬起头。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

这并不是因为天黑,现在还是早上呢。

赵括的头继续抬高,视线也缓缓上移,最终锁定在了头顶的太阳上。

一轮黑色的光晕正在缓缓将太阳给遮蔽,看上去似乎是太阳在被吞噬!原本寂静的石山上开始出现了骚动,匈奴人的脸上露出了无比惶恐的表情,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身躯都开始颤抖。

匈奴人笃信天神,而太阳正是天神的象征之一!不仅仅是匈奴人,就连赵括所率领的赵国骑兵也同样大吃一惊,不少人议论纷纷。

“这是怎么回事?”

“不会是神祗对我等的怒火吧?”

“难道是我等杀人太多了?”

“快下马,我等也得跪下!”

不少赵军将士,尤其是来自林胡、楼烦的骑士们滚鞍落马,诚惶诚恐的下跪,朝着太阳的方向磕头,呼喊。

赵括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由好笑。

不就是一个日食吗?

看把你们吓的。

迷信无知真的害人啊。

突然,赵括灵机一动,高声开口。

“匈奴人!尔等可知道为何炎日正在被吞噬吗?

那是因为尔等所兴的不义之师,引来了吾等华夏神祗的怒火!尔等好好看着吧,尔等所信奉的天神,正在被我华夏炎黄二帝的麾下哮天犬所吞噬!很快,尔等的天神,这一轮炎日就将被吞噬,天地之间将陷入一阵黑暗!”

那些手持喇叭的传令兵们虽然也惊吓不已,但他们都是赵括最信任的亲卫,在这个时候依旧咬着牙,高声怒吼着把赵括的话语翻译给了匈奴人。

匈奴人被赵括的话语吓到了,发出了惊慌的呼喊,一些人开始大喊大叫指着天空,有人直接用牙咬破手指,将鲜血涂在身上画出奇怪的符号,然后被附近的赵国骑兵一拳打翻在地。

日食还在继续,太阳被遮盖的面积越来越大,匈奴人绝望的呐喊也越发响亮,不少人甚至涕泪横流,完全不敢相信这一切。

赵括手指天空,怒吼道:“匈奴人,你们的神亡了!!!”

赵括话音落下,一名匈奴老者突然站了起来,怒吼着朝着赵括扑了过来。

李牧大喜过望,手中扳机正要按下,冷不防这老者过于激动,一个踉跄直接摔倒,被如狼似虎的几名蚩尤军骑士直接按住。

老者张嘴,用匈奴语哇哇大叫。

在赵括的身边,李牧轻声道:“主君,这是匈奴人的祭祀。

他说是您害死了他们的天神炎日。”

赵括心中了然,口中却哈哈大笑,继续道:“匈奴人!你们的天神已经亡了,华夏族的天狗将会取代你们的天神成为新的炎日,从今往后你们沐浴的都将是华夏天狗双目所洒落的光芒,你们若是不愿意为华夏做牛做马,那你们的天神就是你们未来的结局!天空之中的太阳被完全吞噬了,大地之中陷入一片黑暗。

匈奴人的哭号声渐渐的安静了下来,绝望和恐惧开始出现在他们的脸上,许多匈奴人甚至下意识的朝着周围的同族人靠去。

而赵国人的反应则完全不同。

所有的赵国骑兵目光都聚集在赵括的身上,因为他们发现刚刚所发生的事情真的就和赵括所说的一模一样。

首节 上一节 362/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