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375节

在得到了太后的命令之后,乐乘和蔺相如、周少奋等人也是第一时间就赶到了赵国王宫之中。

三人坐下之后不一会,平原君也带着被禁足的平阳君来了。

又过一会,太后带着少年赵王出现。

这个时候乐乘不由咦了一声,发现了一些不对。

庞煖呢?

大殿之中个个都是人精,都注意到了庞煖没有列席的问题,不由脸色古怪。

太后轻咳一声,淡淡说道:“刚刚老妇给了庞卿一个任务,让他出使燕国去和燕国人交流关于人参的问题了。”

大家一听就都明白了,太后这是明摆着故意要支走庞煖啊。

再一想,庞煖是谁?

那是七大赵国重臣之中赵括的铁杆盟友。

乐乘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

这场廷议,摆明了就是要针对赵括的嘛!赵括啊赵括,就算你打了那么多胜仗又如何?

还不是一样要被太后,被大王无比忌惮?

乐乘麻木的心灵受到了慰藉,开始好转起来。

太后朝着宦者令道:“宦者令,刚刚又收到了武信君的一份战报,你给大家念一下吧。”

周少奋心中有些奇怪,忍不住问道:“武信君在狼居胥山的战报才刚刚送到,怎么这么快就又有第二份战报了?”

乐乘看了周少奋一眼,心道不会打仗的人就是这样,但看在盟友的份上还是开口解释了一下:“狼居胥山在漠北,距离邯郸将近万里,一路上还要翻越大漠、隔壁和各种山脉。

而东胡王庭就在燕国以北,距离邯郸也就三千里左右,只需要绕行几百里草原就能进入大赵境内。

所以这两份战报虽然相隔可能有十几天,但同一天抵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宦者令拿着军报,朝着众人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展开念了起来。

“臣赵括启禀大王、太后:”听着听着,大殿之中的赵国君臣脸色开始发生了变化。

占领整个东胡?

分封漠南、漠北九十九个牧场?

建议扩大归夏军的规模,以赵国军官为主体对归夏军进行控制?

请求邯郸派遣至少五百名官员北上,对漠南、漠北进行控制?

请求太后给漠南、漠北、东胡诸地进行命名?

这一条条一项项,说出去都是吓死人的功劳啊!乐乘的脸色变化是最为明显的,心中波澜更是翻腾不休。

虽然乐乘一直在安慰自己说什么已经麻木了,什么赵括赢是正常的,但事到临头,乐乘还是发现特么的,真的淡定不了啊。

乐乘扫了大殿之中周围其他人一眼,发现其他人的脸色也和自己差不多,估计心中的想法也和自己差不多。

赵括实在是太强了,已经强到把所有赵国大臣的光芒都盖下去的地步。

乐乘张了张嘴,没有开口说话。

虽然乐乘很想要开口攻讦一番赵括,但有一点是必须要承认的赵括有大功!在这个捷报传来的当口进行攻讦,绝对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

大殿之中一阵诡异的沉默。

突然,少年赵王开口了。

“母后,确实是得及早派出一些官员北上,不然的话万一那些匈奴、东胡人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漠南、漠北和东胡之地就不容易控制了。”

少年赵王的话语虽然有些隐晦,但话语之中的若有所指还是被所有人听出来的。

刚刚打下来的地盘,怎么就不容易控制了?

理由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赵国打下这片地盘的人!一个很恐怖的事实是,赵括在这短短几个月内就打下了比开战前整个赵国还要大的领土。

虽然人口不多,整个地盘加起来估计也就百来万人,也就是现在赵国人口的一成半、两成左右。

但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性,这百来万人之中随随便便拉个十万、十几万的骑兵,完全不是问题。

十万骑兵大军是什么概念?

十万由赵括这样的天下第一名将率领的骑兵又是一种什么概念?

如果赵括直接拉着这十万骑兵宣布脱离赵国独立建国一想到这里,大殿之中的所有赵国君臣都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庞煖还在这里的话,此刻庞煖必然会第一时间站出来驳斥少年赵王的想法,并重申赵括对赵国的忠心。

但庞煖不在。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太后,赵王的话似乎已经说明了什么,可有了华阳君唆使赵王结果被太后怒斥的案例在前,大家还是更加愿意等到太后表态之后再说话。

太后缓缓说道:“王儿所言似乎也有些道理,诸卿觉得呢?”

太后话音落下,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懂了。

乐乘第一个开口:“太后,臣以为,绝对不能让北方那些刚刚征服的土地成为武信君一言而决之的地方!”

太后看了乐乘一眼,没有说话。

赵国几名重臣心中完全了然,开始七嘴八舌的开口了。

平原君道:“臣认为这一次北上的官员必须要好好的审核,确定一下身份和背景,免得被有心人利用!”

这意思就是不能让赵括的人北上去管理这些新征服的土地。

蔺相如也道:“臣认为,这所有的事项应该尽快在半个月内完成。”

这意思就是不能让庞煖参与到这件事之中。

众人七嘴八舌,基本上是确定了对整个草原行政区的划分。

漠南草原将被分成从东到西四个部分,分别并入赵国原本的五原、九原、云中、雁门四个边郡之中。

漠北草原则分成两个郡,西方的就是燕然郡,郡治所在的城池在燕然城。

东方则是狼居胥郡,由狼居胥郡第一任郡守在狼居胥山选择一处地方建立一座狼居胥城作为郡治。

征服的东胡之地则设立东胡郡,在原先的东胡王庭所在地设立一座东胡城作为东胡郡的郡治所在。

至于这新设的三个郡守名单也被确定了下来,一个归属于赵国王室公族,一个由平原君提名,另外一个由蔺相如提名,大家皆大欢喜。

敲定这些事情之后,大殿之中的夜幕已经降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平原君终于提出了一个一直被大家有意无意忽略,但却终究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太后,之前说武信君获胜就能回归邯郸,那现在”大殿之中瞬间安静。

赵括,能不能回?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太后的答复。

第621章 乐乘有一计可限制赵括

太后:“”此刻太后的心情是纠结的。

太后的心思之前已经阐述过,在此不必赘述。

俗话说得好,做人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诚信,作为国君更是一诺千金。

从这个角度来说,显然让赵括立刻回来才是最佳选择。

但如果就这么让赵括回来了,那岂不是等于太后让赵括去北地镇守一年,然后获得了一堆战功并荣耀回归邯郸?

说好的发配呢?

这哪里是发配,简直是保送了吧!若是让赵括以这种势头回归,赵括的势力必然再度大涨,就完全无法达到之前想要趁机削弱一些赵括的目标了。

太后沉吟良久,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大殿之中陷入一片沉默,诸多赵国重臣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家都不傻,都知道太后的想法,但之前的承诺放在这里,总不可能直接毁诺吧?

都是要脸的啊!突然,乐乘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乐乘站了起来,道:“太后,臣有一计可以解太后忧愁。”

太后有些惊讶,看着乐乘道:“大司马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乐乘不紧不慢的说道:“臣听说最近魏国又有些蠢蠢欲动,那魏国公子信陵君一直都对大赵不满,暗中煽动诸侯联合攻伐大赵,应该狠狠的惩戒一番。

反正如今的魏国已经无比弱小,不如就请太后给一支兵马给臣,让臣直接灭掉魏国吧!”

乐乘的话音落下,众人顿时愣住。

乍一听,好像乐乘这件事情和赵括没有任何的联系,完全属于风马牛不相及。

但仔细一想,好像又明白了。

赵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当然就是战功!赵括战功太强,导致赵国君臣无论想要怎么针对都无从下手,因为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理由绕过赵括的战功。

但如果这个时候赵国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开战呢?

就好像乐乘所说的那样,直接灭掉魏国。

魏国可是七大诸侯国之一,在战国初年甚至还是横扫天下的霸主国。

灭掉魏国,不但能够极大的震慑中原其他的诸侯国,而且也能够直接对冲赵括的刚刚立下的战功。

征伐北方匈奴、东胡,虽然也很强,但肯定比不上在中原灭掉一个当年强大的诸侯国要更有轰动性。

这样一来,乐乘的风头不就盖过赵括了吗?

到那个时候,就又能找机会对赵括下手,而且也不需要担心赵括在军方之中的影响力过于强大而无法反制了。

想到这里,赵国君臣们的脸上开始露出喜色。

妙啊。

平原君咳嗽一声,道:“大司马,你出兵征伐魏国一定能赢吗?”

平原君毕竟不是乐乘这边的盟友,所以还是提出了自认为比较适度的质疑。

首节 上一节 375/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