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419节

但凡是曾经的廉颇、现在的乐乘能够多赢点,多赢几次,又怎么可能让赵括的势力一直强大到这种地步呢?

乐乘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了主意,忙道:“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蔺相如深吸一口气,缓缓抛出了之前已经想好的策略:“为今之计,既然我们的力量不足以和武信君作对,那么就只能另外寻找盟友!”

蔺相如的这番话顿时就让周少奋会过意来:“信君的意思是,我们要去找平原君?”

乐乘这才明白过来,一拍大腿笑道:“对对对,怎么忘了平原君呢?

那家伙也是一直以来和我们针对了许多次赵括的,想必这一次应该会不会让我们失望吧。”

周少奋皱眉道:“这个其实也不好说,之前那属于我们双方合作各取所需,但眼下明显是我们更需要平原君,说不定他会坐地起价,开出一些我们很难接受的条件。”

这也是政坛上常见的规则你有求于我,那你就必须要交出我想要得到的东西。

蔺相如叹了一口气,道:“都已经现在这个时候了,哪里还能顾及那么多呢?

就算是平原君想要狮子大开口,那老夫也认了!”

就在这个时候,乐乘突然笑了起来,道:“其实也不一定就只有平原君一个选项,难道你们忘了太后吗?

太后才是那个真正一锤定音的人,只要能够让太后站在我们这一边,赵括凭什么和我们斗?”

周少奋心中微微一惊。

还别说,从之前的政坛争斗来看,太后说不定真的会站在蔺相如他们那一边。

于是周少奋尝试着否决这个建议:“太后之前虽然支持我们,但这一次事关重大,她作为大赵的实际统治者很有可能只会选择中立吧?”

蔺相如缓缓说道:“这个时候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周卿。

不管是平原君也好太后也罢,我们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打倒武信君!好了,你们两人这些时间就带好我们自己的部队,平原君和太后那边老夫都会去说,一旦有了什么成果,老夫自然会通知你的。”

片刻之后,周少奋心神不定的离开了蔺相如府邸,坐上了回家的马车。

“看来这一次信君是真的铁了心了,不行,必须要马上告诉武信君!”

就在这个时候,刚刚在商议之中被提及的两个关键人物,也在进行着一场会议。

赵国宫城之中,赵国相邦平原君赵胜忧心忡忡,对着面前的太后说道:“太后,是时候想办法中止武信君和信君之间的相互攻讦了!”

第689章 太后的意志

太后看着平原君,一脸的从容,说道:“平原君何出此言?”

平原君正色道:“难道太后还没有发现,这段日子以来他们双方之间的攻讦实在是太过火了一些吗?

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他们两边就真的要有一边以你死我活告终了!”

平原军确实是慌了。

作为如今赵国政坛的领袖,赵国政坛乱成这个样子,不少人的心中对于平原君其实是很有意见的,都希望平原君能够尽快的站出来,搞定眼前的这个情况。

毕竟有一句话说的好,以和为贵。

而且一直以来平原君的势力其实也并不比蔺相如或者赵括之中的任何一方强,只有在这两边处于一个纷争状态的时候,平原军才能够凭借着中立的地位左右逢源。

一旦这两边真的打了起来,平原君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听完了平原君的话之后,太后的脸色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是十分平静的说道:“平原君不必着急,老妇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过几天这件事情应该就能够解决了。”

平原君闻言,不由无语!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仅仅通过拖延便解决的。

但是看着太后脸上的表情,平原君的心中也非常清楚,太后现在看起来应该是并不想要处理此事。

这不禁让平原君有些疑惑,太后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平原君无奈,朝着太后拱了拱手说道:“那老臣就告退了,还希望太后能够尽快解决此事,让大赵重归安宁。”

说完这番话之后,平原君郁闷的离开了。

看着平原君离去的身影,太后默然半晌,突然开口:“王儿,你觉得母后应该怎么做?”

太后这句话当然不是问的平原君,而是问的就在大殿之中的赵王。

少年赵王目光微微闪动,片刻之后开口道:“母后,寡人觉得应该让他们继续打下去,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太后脸色平静,道:“为何?”

赵王见太后没有动怒,心中窃喜:“看来那位说的果然没有错,这确实就是母后的意图!”

赵王心中有了底,说话的时候也是越发的顺畅:“母后,自从韩徐为国师败亡以来,大臣之中其实已经没有了真正堪称我们王室心腹的重臣了。

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平原君、武信君、信君三股势力正好三足鼎立,完全没有我们能够插手的机会。

所以为今之计,就只有让他们之中的一派直接出局,这话才能够安插我们王室心腹再度出任重臣!”

太后的脸色越发平缓,淡然道:“那依你之见,这一次应该让哪一派出局为好呢?”

赵王听到这个问题,先是惊喜,随后又陷入犹豫。

惊喜当然是因为太后其实已经默认赵王答对了这个问题,而犹豫则是因为赵王确实也不知道应该选谁为好。

在半晌的思考过后,赵王终于一咬牙,道:“母后,寡人觉得其实这两人出局都是可以的!”

太后脸色微微一动,看不出任何喜忧,道:“为何?”

赵王沉声道:“信君蔺相如经历数朝,在大赵之中的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早就应该清除掉他了,不然的话大赵的换血就很难进行。

至于武信君赵括,虽然崛起的时间不长,但也有着其父马服君赵奢的多年经营,如今更是已经成为大赵第一名将,有了能够和蔺相如抗衡的底气。

如果说蔺相如乃是现在的威胁,那么赵括就是将来的威胁,同样都是威胁,那么迟早都是要解决掉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两人究竟是谁出局,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

太后缓缓点头,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王儿,你长大了。”

赵王听到这句话,顿时长出一口气。

这一次的考验,过关了!太后平静说道:“这大赵之中的诸臣,表面上是为了大赵效忠,但实际上哪一个心中不是只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呢?

就以刚刚平原君来说吧,他前来进谏,当真是为了大赵政坛的稳定吗?

当然不是,他只是想要一直保持着相邦的超然地位罢了。

还有那蔺相如,多年来一直以能臣自居,但做的事情还不都是拉帮结派,攻讦政敌?

至于赵括那就更不必说了,此人压根就是一个野心勃勃之辈,唯有不断的压制他,才能够让他变得老实一些。”

赵王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太后的这些话,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太后刚刚提到的这三人无疑都是如今赵国政坛之中的领袖,然而在太后的这番意思看来,这三人几乎和乱臣贼子没有什么区别了。

太后笑了笑,道:“是不是很意外?

其实这就是臣子的真面目。

他们之所以效忠于君王,并不是因为什么忠心,仅仅是因为君王手中握有权力罢了!所以啊,我的好王儿。

若是你将来有朝一日真的临朝听政了,切记一定要紧紧的将所有的权力都抓在自己的手中!”

赵王慌忙道:“喏,记住了。”

太后挥了挥手,道:“好了,老妇也有些乏了,你且先回去,让老妇好好休息一下吧。”

赵王朝着太后躬身一礼,很快转身退下。

看着赵王离去的身影,太后目光复杂,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

“真是一个多事之秋啊。

罢了,罢了!”

在这样一场纷繁复杂的朝局之中,每一个自认为是棋手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太后当然也不例外。

多年以来,因为赵王尚且年幼并未成长,太后一直都是相当克制,并没有对大臣们有着过多的苛责和限制。

但如今赵王已经成为少年,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临朝听政,真正履行赵王的义务。

作为母亲的太后,也是时候该解决一下那些很有可能对赵王亲政时造成麻烦的人了!“蔺相如,还是赵括?”

太后想着想着,突然笑了起来。

“是谁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王儿都已经说过了,终究不过是两个迟早都要清除掉的不忠之人罢了!”

太后突然毫无风度的大笑了起来,花枝乱颤。

第690章 廷议召开(第一更)

又一次的廷议即将召开。

赵国每年都会召开几十上百次廷议,但从来没有一次廷议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甚至是整个华夏世界之中的其他诸侯们也派出了许多探子来到邯郸,打算第一时间获得这一次廷议的内容。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一次赵国两位君候火星撞地球一般的碰撞。

书房之中,许历正在向赵括禀报。

“君候,最近邯郸城之中突然出现了大量不利于我们的谣言。

从夜莺的判断来看,这些似乎并非单纯只是蔺相如那边的人,可能有不少外国的间谍探子混杂其中。”

赵括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些家伙,居然这么的迫不及待吗?

无妨,你让夜莺尽量把消息暗中提供给邯郸官府就是了,能抓住几个间谍也是极好的。”

许历忍不住道:“君候,要不然我们也像之前那样,再印刷一次岳飞传?”

赵括微微摇头,道:“同样的计策如果用了两次那就不好用了。

当初要用岳飞传是因为本侯还在北方,如今本侯已经回来,倒也无妨。

接下来,主要是在廷议上和蔺相如碰一碰,看看蔺相如能拿出什么东西来。”

许历点头,随后轻声道:“宫廷禁军那边最近似乎也有一些新的异动,太后调派了一批新军进来,将老部队替换掉了。”

赵括呵呵一笑,道:“别看太后好像稳坐钓鱼台,其实她心中估计也是害怕得很呢。”

许历疑惑道:“既然如此,那太后为何不出面平息局势呢?”

赵括叹了一口气:“因为她是一个母亲,母亲嘛,总是希望在儿子亲政之前扫除一些障碍。

只可惜其实,她如果想要当一个一直摄政的宣太后,对她和大王来说才是真正的好事。”

首节 上一节 419/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