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472节

赵括笑了起来,道:“楚军十五万,魏军五万,加起来也就正好二十万罢了。

臣不是吹牛,即便是韩军也一起来,臣也同样也希望将其一举击溃!”

赵括话音刚刚落下,宦者令急匆匆的进殿汇报:“刚刚得到的消息,韩军已经东进,准备和楚、魏会合了!”

大殿之中突然陷入短暂安静。

赵王有些无语的看着赵括,好家伙,你还真是说啥来啥啊。

赵括也是一愣,随后爽朗的大笑起来:“韩军是八万,也就是说现在臣是二十万对二十八万了。

不过请大王放心,这同样也没有任何问题!”

赵王看着赵括,过了好一会之后才重重点头:“很好,寡人最欣赏的就是武信君的这种自信!那一切就都按照武信君你的安排来做吧!”

第二天,赵括率领着二十万大军离开邯郸,直接朝着南边扑了过去。

赵括的命令十分简单:“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楚魏韩三国联军,趁着齐国、秦国还没有来和他们会合,彻底的击败他们!”

第785章 赵括居然分兵?找死(第九更)

正如赵国在其他五国之中有着庞大的情报网络一样,其他五国在赵国之中同样也有着庞大的情报网络。

这种数以十万计的兵力调动,无论是哪一边都不可能瞒得过别人的,因此当赵括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朝着楚魏韩联军而来的时候,楚魏韩联军的主将们就已经收到了情报。

在得到情报之后,三国主将立刻就召集会议,开始针对这个情报来进行商议。

楚国主将春申君皱眉道:“我们兵分三路也就算了,武信君居然也兵分三路,难道赵国人就这么自信的吗?”

在春申君看来,如果是让春申君去做这个主将,春申君应该会选择三路之中的一路先行击破,然后其他两路就不会成为太大威胁了。

但现在赵国人居然兵分三路,把原先就不如五国联军的兵力再行分散?

春申君觉得有点跟不上那位武信君赵括的思路了。

楚军副将景阳想了想,道:“要我说啊,这个赵括估计也是没办法了,他是哪一路都不想让我们攻进他们赵国的领土,所以必须要这么做!我们也不需要管他那么多,只要在正面专注突破他就好了。”

魏军主将信陵君想起了出发之前魏王要求务必要保存实力的交待,于是便道:“其实我们这南路军的兵力数量优势并不算明显,大可以先和武信君的主力对峙,让其他路先行打开优势就好了。”

在西路,二十一万秦军面对的是十五万赵军,很显然那才是真正具备优势的一条路,在信陵君看来也是最受期待的一条路。

只不过很显然有人的想法和信陵君并不一样。

景阳哼了一声,道:“信陵君此言差矣!我们这一路才是距离赵国都城邯郸最近的一条路,那肯定是应该由我们来进行中央突破!赵括既然分兵,那他就是在找死,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这一路的战斗力究竟有多么的强悍。

只要我们这边能够打败赵括的话,那么邯郸就近在咫尺,我们这一次就可以生俘赵王,让这位狂妄的国君也尝一尝当别人阶下之囚的感觉!”

信陵君震惊的看着景阳,特么的,这老小子还挺狂啊,不但要打败武信君赵括,而且还要攻破邯郸擒拿赵王?

只不过眼下魏国乃是三国联军之中最弱的一支,所以信陵君即便身为主将,在话语权上依然是大大不如楚军副将景阳,所以只能无奈的闭上嘴巴。

春申君听着景阳的话,也是不由再度皱眉。

在春申君看来,和赵括作对这件事情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毕竟之前还真没有人成功过。

所以在春申君的心中,自然也是倾向于越稳健越好的。

只不过现在这个情况,楚魏韩三国联军毕竟是兵力优势,作为主将的春申君如果说出太丧气的话来那必然是要影响士气的。

春申君看向了韩国主将靳黈:“靳黈将军,你怎么看?”

靳黈脸色十分严肃的思考了一会,道:“我觉得,不妨先试探一下赵军。

若是赵军的实力一般,那么打也是可以打的,若是赵军的实力很强,我们完全可以等待其他路的突破。

当然了,这仅仅是我靳黈一家之言,春申君才是这一次的主将,主将的决定才是三军将士们的最终命令。”

春申君一听,好家伙,说了半天,好像什么都说了,但实际上都是一堆废话。

这种打官腔的态度,一听就是老政客了。

春申君淡淡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继续前进吧,先试探一下赵军的虚实再说!”

对此,众将自无意见。

只不过虽然做出了决定,但是赵军行军速度之快还是让春申君有些出乎意料。

“平阳?

赵军居然已经到平阳了?”

平阳是曾经的魏国领土,只不过在几次战争之后,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赵国的领土。

当听到平阳这两个字的时候,魏军主将信陵君的脸颊情不自禁的抽动了一下,副将晋鄙的表情同样也颇为精彩。

魏军当年在平阳城可是被赵括暴打过的。

从地图上来看,平阳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在平阳北方不远处就是黄河,无论是上游的宿胥口还是下游的白马渡口都位于这座城池的攻击范围之内,换言之只要楚韩魏联军无法攻破平阳的话,那么就绝对没有任何办法北上继续进攻赵国本土。

“大意了。”

春申君又一次的皱起眉头,道:“若是之前先派一支精锐部队抢占平阳就好了。”

景阳显然并不在乎,开口道:“那有什么要紧的,大河绵延几千里,渡口多的是!”

春申君摇头道:“这可不是渡口不渡口的问题,如果放任这支赵军主力在平阳的话,我们就算能够绕路而行,又怎么能够保证后勤的畅通?

这一次,看来确实是要和武信君在平阳正面来过一场了。”

春申君的否决让景阳明显有些不爽,但是景阳看到别人都没有说什么,也只好强自按捺下来。

毕竟春申君才是主将,官大一级压死人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片刻之后,这一次的军事会议结束,魏军主将信陵君和副将晋鄙并肩走出大帐。

信陵君上了车,看看左右无人,便皱眉道:“晋鄙将军,这一仗看来不好打啊。”

晋鄙楞了一下,道:“君候何出此言啊?”

信陵君叹了一口气,道:“你刚刚没有看到景阳那副表情吗?

他明显是和春申君的想法不一样的。

我早就已经听说楚国三大家族和春申君相互争斗不休,没想到他们之间的矛盾居然已经到了这种几乎不加掩饰的地步了。”

晋鄙哑然片刻,道:“还不至于吧,我刚刚看景阳不是也没反对春申君的意见吗?”

信陵君淡淡的说道:“没反对?

你呀,还是看的不够长远。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现在不反对,等到真正开战的时候就要跳出来反对了。”

晋鄙愣住,道:“若当真如此的话,主将和副将战场反目可是大忌啊,我们该怎么办?”

信陵君摇了摇头,道:“事到如今,也就只能见机行事了。

我们内部虽然有隐忧,但赵括也并非不可战胜的!”

第786章 武信君怂了?

平阳城。

赵括立于城墙之上,看着城外的平原,忍不住笑了起来。

“几年前,本侯在这里和魏军作战,想不到几年后,本侯还是在这里和魏军作战!”

赵括这一笑,其他跟随在赵括身边的诸多赵国武将们顿时也都纷纷笑了起来。

虽然眼下赵军的形势并不算乐观,但是赵军的士气还是相当高昂的。

一方面是因为赵军这些年来的多次胜利,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如今立于城墙之上的这个男人。

武信君赵括!只要武信君往那一站,所有人就都觉得,这一次必然不可能失败。

武信君,不败战神,赵国军神!突然,赵括的视线一凝。

在远处南方地平线的尽头,一支无边无际的大军开始出现了。

三色不同的旗帜在赵括的视线之中分外的显眼,凭借着多年征战的经验,赵括不用想都能够知道那是哪三个国家。

楚国、韩国、魏国。

三国联军,终于也赶到了战场!这一刻,气氛骤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无数赵军将士们开始行动,警惕的注视着远方的敌军。

只有赵括淡定依旧,嘴角缓缓露出一丝笑容。

“等你们很久了呀”对于赵括来说,战争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但同样也是一件让人无比血脉贲张的事情。

赵括看向一旁的几名心腹,淡定道:“都已经安排好了吗?”

许历已经离开,所以这一次站在赵括身边的变成了李牧。

李牧闻言忙道:“请主君放心吧,都已经按照主君的意思安排下去了。”

赵括看了一眼脚下的城墙,笑容越发浓郁。

狭义的战争通常被认为是从大军真正开启战斗的那一刻开始,但是真正的战争,其实在两军刚刚集结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三国联军很快抵达平阳城外。

信陵君看着平阳城,心中越发感慨。

当年的平阳城之战,也是魏国彻底沉沦的开始,想不到今天又回来了。

“这一次,我一定不会让你武信君那么轻易的获胜!”

信陵君暗自下定决心。

魏国人的感慨很多,但是楚国人和韩国人明显就没有那么多的感慨了。

只不过,楚国人和韩国人的注意点则是放在了另外一个地方。

“咦,赵国人居然在整修城墙?”

景阳第一个叫了起来。

这句话立刻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众人纷纷朝着城墙看去,果然看到在城墙之上还有不少工匠正在辛勤的工作着,用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填补着城墙的漏缝,并且对城墙进行加固。

景阳十分嘲讽的说道:“这平阳城当年不就是赵括亲自打下来的吗?

首节 上一节 472/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