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524节

那现在我就要当着赵国武百官的面让你也知道一下,什么才叫做被打脸的滋味!

第872章 局势直接逆转

在听到了赵括的话之后,赵王的表情顿时就变得非常的难看。

赵王当然知道这是赵括再明显不过的打脸,但是偏偏让赵王十分憋屈的是,即便是作为国君,赵王眼下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首先关于商议爵位是否恢复的事情,这是赵王刚刚当着赵括以及众多赵国大臣的面直接说出来的。

现在商议的结果也出来了,如果赵王不认账的话,那么他的威信应该如何维持呢?

作为一个国君,最忌讳的就是说话出尔反尔,转眼就不认账。

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是一个公司老板,本来说的好好的这个月给打工者加薪,结果到了月底打工者去找老板加薪,老板却说之前的话不算数了。

这样的老板又怎么可能会有打工者真心实意的去追谁呢?

同样的道理,一个说话出尔反尔的国君,也绝对不可能得到臣子们忠心耿耿的认可和效劳。

如果是在大一统王朝时期,那么这天下的皇帝只有一个,大家能够效劳的也就只有这个皇帝,或许大家也就能够捏着鼻子忍了。

但现在整个华夏诸侯可是还剩下6个国家,赵国虽然是最为强大的那一个,但是在一切都没有结束之前,谁敢说赵国就一定是获胜的那一方呢?

在这种时候,赵王如果去得罪这些大臣,在所有人面前表演一个出尔反尔的戏码,那么他就是一个再愚蠢不过的人了。

赵王深吸一口气,注视着面前的赵括。

说实话,赵王其实对于赵括也并没有说多少的反感,甚至赵王在内心之中对于赵括的信任还要超过平阳君。

只不过在赵王看来,赵括终究只是一个臣子而已,既然是臣子,那么就要承受君王的意志,不应该对此有任何的抱怨。

所以赵王就能够听从李妃的劝告,肆无忌惮地对赵括进行打压。

反正在赵王看来,只要过段时间再给赵括一个甜头,赵括自然就能够忘记这一切,继续忠心耿耿的给赵王效力了。

直到这一刻,赵王才发现,他这样的想法完全就是大错特错。

只可惜每一个人认识错误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赵王也同样不例外。

赵王缓缓的说道:“既然现在这个商议结果已经出来了,那么寡人当然也是要尊重诸卿商议结果的,此事就到此为止吧。”

赵王的这句话落下来,平阳君的身体就是重重的摇晃了一下。

对于平阳君来说,这段时间他完全是春风得意,在各个战场上都一次又一次的压制住了赵括。

所以平阳君满心以为今天的这一场,也同样会以平阳君的胜利告终。

只可惜,到头来平阳君最终发现他完全错误的预判了局势。

和赵王一样,平阳君同样也付出了代价,而且这种代价比起赵王而言还要更加严重许多。

在其他人看来,这一次为廉颇加官进爵的提议是由平阳君提出来,赵王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给平阳君和廉颇一个面子罢了。

所以说,真正让威望严重受损的人是平阳君,而并不是赵王。

这也是为什么赵王如此干净利落,毫不纠结的同意了整个投票结果的原因。

因为赵王越是这么做,就越是能够让人感觉到,整件事情其实完全就是平阳君在一手推动,赵王并不知情,是被蒙蔽了。

在平阳君的身边,廉颇的脸色同样也是极为难看。

这件事情其实早在出征的时候,平阳君就已经和廉颇说过了。

所以说为了恢复这个武襄君的爵位,廉颇几乎是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将所有才能都完全挥洒了出来,这才有了这一次辽东之战中如此畅快淋漓的胜利。

廉颇满以为只要能够获得胜利,回到邯郸之后就可以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并且能够将之前被剥夺的爵位给恢复,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是现在这样的结果。

不但爵位没有恢复,而且由于平阳君失败了的缘故,廉颇这位明明是胜利之师统帅的人,此时此刻反而成为了一个笑柄。

如果不是知道这个场合实在是太过重要,绝对不应该轻举妄动的话,廉颇真想直接拔出腰间的宝剑,狠狠的把面前的平阳君和赵括这两个混账家伙给砍倒在地。

高台之上,宗庙面前,一阵极为尴尬的沉默。

终于赵王明显是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气氛,率先开口了。

“好了好了,都不需要在这里继续磨蹭下去了,宴会马上就要开始,大家都跟随着寡人去宫中赴宴吧。”

赵王的这句话不但给平阳君和廉颇解了围,同时也是让这个尴尬的气氛瞬间消失无踪。

回过神来的赵国群臣纷纷齐声应是,然后三五成群沿着台阶朝着台子之下走了过去。

一阵阵的窃窃私语之声,就在这些大臣们的口中开始传播。

“原本都觉得武信君已经被平阳军压制的有些惨淡了,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今天武信君的这一次出击如此的精准。”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武信君不愧是天下第一名将,真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是呀是呀,平阳君过去几个月里的精心操作和布局,完全都比不上武信君今天这一击致命。”

“看来这赵国政坛之中还没有那么容易分出胜负,我们这些中立的还是暂时继续看看形势,不要急着投靠哪一边为好。”

赵括并没有刻意的去听,但是类似的话语还是不停的传进了他的耳朵之中。

在赵括的身边,庞煖一张老脸上满是笑容,喜滋滋的对着赵括说道:“武信君,今天可实在是太痛快了,老夫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平阳君那种吃鳖的表情了,简直就好像吃了三斤苍蝇一样难受。”

说完庞煖也是忍不住心中的喜悦,直接当场放声大笑了起来。

赵括微微一笑,对着庞煖说道:“庞卿啊,本候之前不是就跟你说过了吗?

你就放心吧,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接下来还有着更多的好戏等着登场呢。”

第873章 赵王被气坏了

说是庆功宴,但是赵王的心情明显非常不好。

所以当庆功宴举行之后,赵王也是随意的说了几句话,坐下来和廉颇喝了两杯酒,然后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作为一个还没有20岁的年轻人,虽然赵王在很多地方接受了太后超前的教导,但是年轻人的心性终究还是让他没有办法那么坦然的去面对这一次的失败。

赵王需要一个地方来化解愤怒,对于男人来说最有效的化解愤怒方式就是去找女人,尤其是一个深爱的女人。

所以赵王理所当然的来到了李妃的宫殿之中。

李妃显然早就已经做好了迎接赵王到来的准备,虽然照顾孩子很辛苦,但是她还是第一时间就出来迎接赵王,并且让人将准备多时的醒酒汤给送上。

赵王挥了挥手,有些提不起精神地说道:“就不需要喝什么醒酒汤了,寡人今天压根就没有喝酒,气都被气饱了。”

这句话明显让李妃有些吃惊,忍不住柔声对着赵王说道:“今天可是廉颇大司马班师回朝的好日子,怎么可能会有人这么不开眼敢惹大王生气呢?”

赵王有些无奈地露出了一丝苦笑,对着李妃说道:“还不是因为你前几天和寡人说的那个事情?

寡人今天在庆典的时候让平阳君提了出来,结果倒好,武信君直接带着一群人把这个事情给否决掉了。”

李妃在听到了赵王讲了一遍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整个人也愣住了。

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李妃才不敢置信的说道:“大王您可是赵国的国君,您的话就是赵国的最高意志,武信君他们几个臣子凭什么就能够否决掉大王的意见呢?”

赵王摇了摇头,对着李妃说道:“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不是当了大王之后就能够为所欲为的。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那些大臣们就不愿意听寡人的话了。”

诚然在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之中,国君的话确实是最高命令。

但是问题在于国君不可能一个人去统治整个国土之中千千万万的百姓,他必须要有人来帮助他,来把他的命令真正的贯彻下去。

所以就有了臣子们的出现。

事实上国君就是把这些权力下放给了臣子,才换得了臣子们的效忠。

在几百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臣子和国君之间慢慢的形成了一种默契和秩序。

由于战国时代的特殊情况,所以每一个国家的这种默契和秩序都是不同的。

赵国的默契和秩序就是国君来做决定,但是几名重臣拥有可以决定事物的投票权。

换句话说,臣子们尊重国君作出最高决定的权利,但是国君也必须要尊重臣子们的投票权。

如果不尊重的话,那么结果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至于那种电视剧上演出来的皇帝至高无上,臣子们和奴才一样的情形,历史上当然是有的,只不过都局限于异族统治汉族之时。

四个字,不能细品。

只不过赵王虽然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对于一名出生于青楼的女子来说,李妃显然就没有办法理解。

所以在短暂的犹豫之后,李妃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大王,臣妾觉得这样非常的不对。”

赵王有些疑惑的说道:“哪里不对呢?”

李妃俏脸一板,严肃的说道:“大王您要好好的想一想,如今您可是大权在握,武信君都这么不尊重您,如果等到将来武信君的势力变得更加强大,那么她还会继续尊重您的意志吗?

所以说武信君这个人不得不防呀。”

李妃的这句话其实也就是十分常见的挑拨离间,但是在这个场合却恰好发挥出了作用,说进了赵王的心里。

赵王听完这句话之后,脸色开始变得十分的难看。

因为他觉得李妃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如今的赵王严格来说都还没有成年呢,赵括的势力就已经这么大了,如果真的继续发展下去,赵王会不会被赵括所架空呢?

在这一刻赵王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之前他的父王还有母后都对赵括这么忌惮,都要一直选择打压赵括。

赵王沉默了半晌,缓缓说道:“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其他的事情日后再说。”

对于这个回答,李妃显然是并不满意的,于是她继续开口说道:“大王可绝对不能够小看这件事情,正所谓见微知著,现在赵括敢在这么多臣子的面前公然和大王唱反调,就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如果继续让赵括保持这个势头的话,将来对于大王和赵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呀。”

在李妃看来,原本这些话说完之后,赵王应该会勃然大怒,对于赵括的记恨将会更上一层楼。

但是在这个晚上事情突然失控了。

赵王确实是勃然大怒了,但是这一次赵王的怒火并不是针对赵括,而是针对李妃。

“寡人不是说了让你闭嘴了吗?

为什么你就是不肯闭嘴,你口口声声说武信君不尊重寡人,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尊重一下寡人呢?”

赵王这突然的怒吼,直接让李妃给愣住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她居然成为了赵王发泄怒火的对象。

赵王说完了这番话之后脸色铁青,直接离开了宫殿,只留下了一个人愣愣站在那里的李妃。

首节 上一节 524/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