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575节

这样一来的话,周王后所承受的反噬也就相当严重了。”

许历也提出了意见,道:“具体的说,可以先表面上让宦者令帮助周王后捉奸,然后找一次廷议或者其他有重臣在的时间点,让宦者令带着周王后去找大王。

这样一来,在场的重臣很有可能就会被大王勒令跟着一起去捉奸,可是去了之后却发现整件事情完全是周王后的诬告。”

苏厉微笑道:“如果是平时只有周王后、李妃和大王在场的话,事情还是很容易就能被掩盖的。

可当有其他重臣们跟随着大王亲眼见证了这一幕之后,事情就彻底掩盖不住了。

周王后的失败和妒忌将会立刻在邯郸城乃至整个天下传开,这样对她和周氏的打击将是无比致命的!”

赵括的这几名心腹那可都是当世人杰,所以当他们全部把聪明智慧发挥出来的时候,整个事情几乎是立刻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赵括微微点头,道:“听起来似乎是不错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让宦者令带着王后抓住时机去找大王是很简单的, 但是又怎么确保大王一定会带着重臣们前往呢?”

对于赵括的这个问题,韩非给出了最终答案:“主、主君,只需要让、让主君和周、周卿都在场就行、行了。”

解决问题的答案听起来异乎寻常的简单,但是仔细一想又极为合理。

都知道赵括可是李妃的盟友,听到李妃可能出事,“正好在场”的赵括怎么能够按捺得住?

自然而然就会要求前往。

而周少奋那边,他看到赵括要去,他又怎么可能不随行?

这样一来,两大巨头齐至,事情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会传遍整个邯郸乃至赵括。

赵括看了一眼韩非,露出笑容:“很好,非常好。

那么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你们所有人这些天都不要去做别的事情了,就专心把此事做好即可。

对了,记得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本候即将归来的消息。”

于是,众多心腹纷纷散去。

赵括坐在房间之中,沉思片刻,从一旁的桌案上拿起了笔。

整个计划已经完整,但其实还缺乏一个步骤。

赵括此刻名义上还在大梁城,到时候要怎么样才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邯郸城之中呢?

赵括落笔,写起了一份奏章。

“臣赵括启奏大王:大梁城此间事情已了,老臣已然动身回返邯郸,不日便可回归邯郸”这样,整个事情就彻底的没有问题了!

第957章 周王后觉得这波很稳

邯郸,赵国宫城。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看着突然到访的宦者令,周王后明显有些意外:“何事?”

说话的时候,周王后的眼神明显有着期待。

宦者令轻声道:“王后,您要的人选老臣已经搞到了。”

周王后精神一振,笑道:“是谁?”

宦者令道:“是邯郸城里的一名游侠,他最近欠了不少钱,没办法还,人家要他全家抵命。

老臣把他全家救了,并且承诺将来他孩子的荣华富贵,所以他愿意回报老臣一条性命,为王后做这个事情。”

周王后闻言,脸上不由闪过满意表情,道:“很好,本宫就知道让你来做这件事情是没有错的。

只要事成之后,你的家人也都会安全了。

而且将来你们家族更是会飞黄腾达,你就放心吧!”

周王后几乎是立刻就相信了这件事情,一来是因为宦者令有把柄掌控在周王后手上,二来宦者令说的这个故事确实是很符合如今战国时代游侠们的气质。

宦者令毕恭毕敬的说道:“老臣不敢奢望那么多,只希望能够让王后满意便是了。”

周王后想了想,道:“今天是来不及了,那么就在明天发动吧。”

周王后这个时候可以说是迫不及待了,她早就已经将李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现在能够把李妃彻底铲除,她自然是不会等哪怕再多一天。

宦者令犹豫了一下,道:“其实老臣还有一个主意,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周王后因为宦者令办成了事,所以对宦者令的观感现在是非常好的,当即笑着说道:“你有什么主意就说吧。”

宦者令道:“是这样的,老臣觉得如果单单是让大王去捉奸的话,万一心软了呢?”

周王后愣住,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你觉得大王在亲眼目睹了李妃和奸夫的情况下,还会心软?”

宦者令想了想,道:“别的妃子那肯定是不会,但若是李妃的话,还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周王后说不出话了。

仔细一想,周王后又恨恨的说道:“你说的确实是对的,大王对那个贱婢一直都是格外的宠爱,只要那个贱婢流下几滴眼泪,说不定大王还真就不会处死她了。”

宦者令点头道:“没错,而且李妃本身还有武信君在宫外作为强援,若是不能够当场处死李妃的话,那事情就全都不好说了。”

周王后脸色阴晴不定,好一会才极为不爽的说道:“那按照你这个意思,难道本宫还要继续忍耐这个贱婢下去不成?”

宦者令摇头道:“王后误会了,老臣的意思是,不如把这件事情闹得更大一些。”

周王后似乎明白了什么,道:“说下去。”

宦者令道:“大王每隔十天都会召集一次廷议,这是惯例了。

那么王后不如在廷议的时候去找大王,直接说出这件事情。

大王气愤之下肯定是要当场前去捉奸的,这个时候您就可以请求两位周大人为您做主,让他们两位也跟着去。

这样一来的话,一旦两位周大人亲眼目睹此事,那么整件事情就会立刻传遍邯郸城乃至整个天下,到那个时候,大王和武信君就算再怎么想保住李妃,也不可能顶得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李妃就必死无疑了!”

周王后听着,眼睛完全亮了。

“妙啊!”

在周王后想来,赵王可是一个极为要面子的人,如果是仅仅把事情控制在宫中的话,赵王还是有可能原谅李妃的。

但是,若是真的把事情弄大,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件丑闻,赵王这么一个要面子的人,必然不会再留着李妃的性命。

周王后轻出一口气,笑着看向了宦者令:“宦者令,你果然不愧是跟随在大王身边这么多年的老人了,这个计策出得非常的好!本宫这就让我父亲和伯父释放你的家人。”

宦者令的表情微微一动,随后欣喜的说道:“若是如此,那就再感谢王后不过了。”

片刻之后,宦者令缓缓走出王后的宫殿,眼底一丝阴冷闪过。

“王后啊王后,就连大赵相邦武信君尚且都要客客气气的和老夫相交,用各种许诺和好处来拉拢老夫,你们周氏却居然采用如此下作的绑架手段来威胁老夫,真以为老夫是这么好欺负的了?

好好等着吧,到那个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大大的惊喜在等着你们!”

宦者令快步回到了正殿,在这里,赵王正在处理着事务。

作为一名年轻的君王,这位赵王或许是受到了太后的影响,虽然也喜欢享受,但是玩几天之后也会认认真真的处理上几天的政务。

宦者令轻声道:“大王,该用午膳了。”

赵王有些意外的抬起头来,道:“这就一个早上的时间过去了?

那就让人上菜吧。”

赵王的午餐是非常丰盛的,足足一十七道菜,每一道菜都是顶级厨师精心烹饪,一道菜的价钱就相当于普通老百姓一户人家全年的收入。

赵王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了什么,抬头对着宦者令道:“关于李妃的事情,你的调查还是没有结果吗?”

宦者令忙道:“大王,老臣调查了这些天,确实没有发现太多的蛛丝马迹,这件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赵王吃饭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突然发出了一声冷笑:“所以你的意思是,王后很有可能是诬告了?”

宦者令的额头立刻极为适当的冒出了汗珠,道:“大王,老臣可不敢下这样的结论。”

赵王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寡人给你任务是让你把事情调查得清清楚楚,不是让你在这里给寡人和稀泥的!寡人再给你十天时间,究竟是诬告还是确有其事,你都一定要给寡人一个结论,不然寡人就唯你是问!”

对此,宦者令自然也就是只能够唯唯诺诺的答应下来。

当天晚上,周少奋府邸。

周氏兄弟两人坐在书房之中,表情都有些严肃。

周少良道:“王后那边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知道兄长您的意思呢?”

虽然周少良的女儿是王后,但整个周氏家族的主心骨无疑还是周少奋。

周少奋沉吟半晌,缓缓开口道:“那就动手吧,也该是时候了。

最近王宫之中传出消息,说是武信君已经上奏章开始回返邯郸了,得早点解决这个事情。”

周少良有些疑惑:“赵括不是之前才上奏章说要留在大梁城过冬吗,他怎么就舍得冒着风雪回来了?”

周少奋摇头道:“这个为兄也不知道,不过为兄觉得他可能是察觉到了什么风声。”

周少良哼了一声,道:“如今万事俱备,就算赵括能够回来,他也绝对不可能在这短短几天内逆天改命了。”

周少奋不置可否,叮嘱道:“武信君那边我们不用去管他,只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就能赢,懂了吗?

你把这个意思告诉下面的人,让他们这段时间低调一些,一定不要给老夫捅出什么幺蛾子来。

只要能够除掉李妃,那么将来大王子的登基就是稳如泰山,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出来岔子,老夫就弄死他!”

说到最后,周少奋的脸上也是不自觉的闪过一丝杀机。

对于周氏一族而言,这一次对李妃的进攻可以说是釜底抽薪,是周氏在势力不占优的情况下对赵括发动的相当具有成功可能性的反击,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周氏都不能承担失败的结果。

周少良忙道:“请兄长放心,这一次我们一定让那个赵括知道什么才叫做失败!”

翌日早晨,邯郸南门。

一辆马车在上百名蚩尤军的护卫下,缓缓的从南方朝着邯郸驶了过来。

庞煖、李牧、许历带着一批官员早就已经在此地等候,见状立刻就呼啦啦的涌了上去。

赵括走下马车,朝着面前迎接的众人笑道:“天寒地冻,诸位还在城门迎候,实在是让本候惶恐啊。

诸位先去本候家里等一会,等到本候去面见大王归来,大家一起喝酒!”

这一幕落在了许多人的视线之中,也算是给整个赵国政坛正式宣告了赵括回归的消息。

至于为何走的时候大张旗鼓,回来的时候却只有一百多护卫随行,不注意的人可能直接就忽略掉了这个信息,但是某些有心人当然也能够从中品出不寻常的氛围。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赵括在李妃的宫殿之中见到了赵王。

考虑到赵括前几天差点就在这座宫殿之中被赵王“捉奸”,这一次重归旧地,心中不免还是有几分怪异的。

首节 上一节 575/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