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665节

为什么不在邯郸呆着呢?

如果能够在邯郸呆着的话,那么今天李斯不就能够帮助赵括出谋划策,立下一场大功劳了吗?

但现在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已经没有李斯什么事情了。

更让李斯无法接受的是,当初的那些赵括心腹们现在一个个都升官了,成为了赵国的重臣,就连李斯的师弟韩非都当上了中尉。

而李斯呢?

他依然还是只能苦逼的在楚国这边当一个使者。

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一直以来,李斯是真的没有把韩非当一回事,他觉得这个师弟虽然会做一些学问,但是本身能力不足,又是一个口吃,怎么样也不可能混得比李斯好。

后来韩非被赵括弄去了学宫当祭酒先生,李斯就更加的放心了,直接把目光锁定在了李牧、许历这些人的身上,想要超过他们。

现在好了,李牧和许历依然大权在握,就连韩非都已经起飞,李斯唉。

李斯一气之下,三天都没有出门,天天在房间里喝酒。

第四天,楚国大臣李园来了。

作为李斯在楚国之中最高级别的“内应”,李园刚刚走进门,就不由捂住了鼻子:“李斯兄啊,你这是几天没有出门了,这么大的酒味?”

李斯醉眼惺忪的看着李园,举起酒杯笑道:“李园兄啊,你来得正好,来来来,陪我喝一杯!”

李园的脸色微微一变,似乎明白了什么,笑道:“莫非李斯兄是因为邯郸的事情,所以心情不好?”

李斯嘿了一声,道:“李园兄这话就不对了,我家主君如今可是在邯郸之中呼风唤雨,手掌大权,我又怎么可能会因此而心情不好呢?

这可不能乱说,要是说出去的话,怕是要掉脑袋的!”

李园看着李斯的表情和语气,心中越发的确定了这一点,当即坐了下来,笑道:“李斯兄的心情,其实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还请李斯兄振作起来啊。

要知道这来日方长,如果你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意气之争就消沉,那将来还怎么能够重整旗鼓再获辉煌呢?”

这句话也是说中了李斯内心,于是他便叹了一口气,道:“哪里还有什么重整旗鼓再获辉煌?

今后啊,怕是我只能当一个小小的使者喽!”

李园摇了摇头,按住了李斯的酒杯:“好了,别喝了。

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大楚已经开始出兵进攻赵国,准备撼动你家主君的统治了吗?

这就是你的机会啊!如果你还只知道在这里借酒消愁的话,那你确实是只能被武信君放弃了。”

李斯默然半晌,对着李园道:“你觉得你们楚国会赢吗?”

李园道:“我觉得很难赢,但是只要你们赵国抽调兵马,内乱就会产生。

以前你家主君打仗的时候赵国内部是安定的,现在他要面对的是外部的敌人和内部的叛徒,你觉得他真的能够确保一定胜利吗?”

李斯眯起了眼睛。

虽然已经喝了不少酒,但是李斯并没有真的喝醉,还是有最基本的思考能力。

对于李斯来说,韩非出任中尉的消息确实是给了他重重一击,但李斯颓废归颓废,他毕竟还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总不可能就此一直沉沦下去。

所以在听到了李园的这番话之后,李斯思考片刻,开口了。

“既然李园兄来找我,这是不是说明里面其实有一些机会?”

李园笑呵呵的说道:“李斯兄果然聪明!是这样的,我现在有一个计划,或许能够帮助你家主君一二,不知你是否愿意?”

李斯闻言,眼睛顿时发亮:“那必须加入!有什么就直接说吧,李园兄!”

李斯这个时候也终于是燃起了斗志。

韩非啊韩非,就你会巴结主君是吧?

等着,我李斯建功立业的时刻很快就会到来,那个时候我再来碾压你!李斯目光闪烁,手指轻轻敲击了好一会,突然抬头看向了李园,笑道:“李园兄,你想不想试一试楚国令尹的滋味?”

李园愣住。

秦国和楚国,在听到了赵括夺权的消息之后,也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出兵。

秦国方面,以蒙骜、王翦为搭档,出兵十五万。

楚国方面,以春申君、景阳为搭档,同样也是出兵十五万。

这一波,两个国家都是把所有的精锐都调集了起来,进犯赵国边境。

能不能打赢?

如果是平时的赵国,那秦国和楚国是万万不可能主动出兵的。

但是现在,秦国和楚国找到了机会,自然就要好好的试探一波。

谁都知道,如果任凭赵国继续这么强大下去的话,秦国和楚国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要步其他四个国家的后尘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回了邯郸,传到了赵括的案头。

在成功夺权之后,赵括的办公地点依然还是在相邦官属,并没有转入赵国王宫之中。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赵括对于赵国王宫并不熟悉,这万一要是王宫里有点什么不为人知的密道、机关之类的,就有点麻烦。

对此,苏厉也已经在组织夜莺的人手,通过各种情报渠道去搞清楚王宫之内的真相,目标是在一年内弄出一副完整的王宫地图,确保没有任何遗漏的地方。

这样的话,等到赵括将来正式登基,王宫就可以用来居住了。

谨慎是赵括现在要做的事情,毕竟赵括的长子赵谦才刚刚十一岁,还主持不了大局。

如果这个时候赵括真的出事了,那赵括所建立起来的势力就真的一下子土崩瓦解了。

赵括放下手中的奏章,对着面前的庞建道:“去,把人都召集过来,好好的商量一下。”

苏厉如今也是赵国重臣了,也有自己的一摊子事情要做,所以跟随在赵括身边的就变成了庞煖的儿子庞建,不过夜莺依然还是掌控在苏厉的手中。

很快,赵括的心腹盟友们就齐聚相邦府邸,召开了赵括夺取权力之后的第一次正式廷议。

赵括环视一圈在场众人,道:“秦国和楚国现在发兵前来,诸位怎么看?”

坦白说,这种掌控着最高权力的感觉还是很爽的,赵括不需要再去顾虑任何人,只需要拍板做出最终决定。

李牧笑道:“那还能怎么看,他们想要打,那就打呗!”

对于李牧来说,他从来都不惧怕战争,他担心的反而是没有战争可以给他打。

对于李牧的意见,许历也是点头表示了赞同:“老臣也觉得应该打一下,这种时候如果能够获得胜利的话,那么国内很多有异心的人就会被震慑住,整个国内的情况也就稳定了。”

赵括夺取权力虽然在邯郸这边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在地方上其实还是有不少的反对之声。

单单是这些天,就有整整四名郡守和十六名县令尝试发动叛乱来反对赵括的统治,只不过赵括早有防备,在地方上那些忠于赵括的官员以及夜莺系统的双重打击下,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就彻底的平息了这些叛乱。

即便如此,赵氏王族两百多年来的经营依然不可小觑,还有很多人是表面上忠于赵括,但实际上却在等待着机会反叛。

如今秦国和楚国联手来袭,对于这些暗中潜伏起来的赵国官员而言,无疑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翻盘机会。

庞煖等几人也纷纷开口,都认为应该要打一仗,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巩固赵括的权力。

赵括微微点头,笑道:“很好。

那这样吧,本候率领兵马南下去对付楚军,李牧你带一支兵马去对付秦军,剩下来的诸位就坐镇邯郸,帮助本候稳固后方的局势。”

赵括的这句话说出来,众人顿时吃了一惊。

许历忍不住道:“主君要亲征?

不如主君还是留在邯郸之中,让老臣前去迎战楚国人吧。”

在许历看来,赵括这个时候亲征,显然是有些不太合适,还是坐镇邯郸比较好一些。

庞煖也道:“君候,这个时候人心浮动,正是需要君候坐镇邯郸稳固大局。

若是君候出击的话,老夫担心邯郸这边可能会出一些乱子。”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赵括就属于是那种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只要是赵括出现的地方,那就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的乱子。

但反过来说,一旦赵括离开,那些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家伙,说不定就真的要抓住机会铤而走险了。

赵括闻言,不由笑了起来:“这你们就不懂了吧?

本候这一次啊,就是要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一个机会!”

如果不给这些家伙机会,让他们冒出来的话,赵括又怎么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呢?

第1049章 赵括要打一场闪电战

赵括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在场的所有人自然也就不再有任何的意见。

作为臣子,提供的意见只能说是给主君进行参考,真正拿主意的永远都只能是主君。

这也就是为什么赵括一定要把最高权力拿到手的原因,无论是上一代的赵王还是这一代的赵王,他们都并不是完全听从赵括的意见,甚至很多时候他们做的决定和赵括的意思完全是背道而驰,也导致了赵国的多次重大损失。

不想要赵国走弯路,那就只能直接把权力牢牢的抓住!既然是要出兵,那么地图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赵括站了起来,走到了一旁挂起来的巨幅华夏地图旁,信手拿起了一支指挥棒。

“李牧,这一次本候给你二十万兵马,但是你没有骑兵。

你的任务就是阻拦住秦国的军队,必要的时候和他们来一场硬碰硬的大战。

只要你能够让秦军损失超过五万人,那么这一次本候就算你全功!”

李牧闻言,顿时大笑了起来:“五万人?

主君未免也太小看我李牧了。

我这么说吧,如果那个蒙骜和王翦真的敢出战,秦国人最少也得损失八万人以上!”

作为刚刚灭亡了齐国的大将,李牧如今正处于一个自信的巅峰期,可以说是看到谁都不带怕的。

赵括微微点头,道:“那就好。”

许历在一旁,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大将军率领这么多军队出战,那主君这边又是怎么打算的?”

在许历看来,赵括给李牧二十万兵马,其实是有点多了。

作为赵国的大司马,许历对于赵国的兵力当然是非常了解的。

现在的赵国,可以动用的兵力至少在六十万。

但是在这六十万之中,已经有十万兵马驻扎在了刚刚征服的齐地,这是肯定动不了的。

李牧这边再给二十万出去,那就是三十万兵马。

首节 上一节 665/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