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741节

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君臣们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然后这一次的会议也就此结束。

现在还十二月呢,冬天刚刚到来,接下来的大汉朝将会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战争。

赵括商议完毕之后,心情也是颇为愉快。

对于赵括来说,这些年一直都打仗在外,也让他有了一个久不打仗就觉得有点心痒的习惯。

如今这开战事项都已经定了下来,赵括自然就是长出一口气,只需要安心的等待臣子们安排好一切即可。

赵括想了想,对着身边的宦者令道:“走,去王后那边看看。”

赵括坐着御驾,来到了田婉的王宫之中。

来了之后,赵括却扑了个空。

一名女官恭敬跪在赵括面前,道:“启禀陛下,王后娘娘和两位贵妃娘娘今天带着几名皇子、公主去御花园那边游玩了。”

说着,这名女官还不忘记在赵括面前轻轻扭动,露出某些引人遐想的美好身材。

谁都知道赵括只有三个女人,这要是能够被赵括看中了,那可不就马上成为陛下的第四名女人了吗?

只可惜,这位女官注定是要失望了,在得知了自己的三名妻妾和子女们都去御花园之后,赵括也是立刻就去了御花园。

御花园之中,小雪飘飘落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浅浅的白色。

这个时候其实是比较冷的,但是御花园的空气之中却充满了笑声。

几位皇子和公主们各自拉帮结派,嬉闹着躲藏在已经被白雪覆盖的花丛之后打起了雪战,时不时又有其中一两个因为被哥哥姐姐们命中得太过准确,于是就带着一头的雪花哭哭啼啼的去找母亲告状去了。

而在不远处的亭子之中,赵括的三个女人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心情也是各有不同。

义渠薇摩拳擦掌,对着田婉笑道:“王后姐姐,你看看小的们被这些大孩子欺负得多惨,这样吧,让妹妹上去帮这些小的,肯定能让大孩子们知道什么才叫做错!”

即便是以田婉的大家闺秀涵养,这一刻也不由有了几分想要扶额的冲动:“我的好妹妹,你怎么也是个皇贵妃了,怎么还想着和孩子们打雪仗呢?”

义渠薇笑嘻嘻的说道:“王后姐姐这句话说的就不对了,我虽然是皇贵妃,但首先我可是一名来自草原的女子。

这些年来跟随着夫君的身边虽然很开心,但是也没地方给我玩啊,你就让我玩一玩嘛!”

说到最后,义渠薇也是直接拉起来田婉的袖子,好像妹妹对姐姐一样撒起了娇。

一旁的秋儿怀中抱着两名哭哭啼啼的小孩子,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也不说话。

田婉无言,半晌之后才无奈叹气:“义渠妹妹,你能不能每一次都是这个理由?

行了行了,算你厉害,去吧。”

义渠薇一声欢呼,正准备奔出凉亭之外参加孩子们的雪球大战,却冷不防被一个人懒腰抱住,笑道:“朕的贵妃这是要去哪里啊?”

义渠薇先是一惊,随后一喜,整个人直接一转身就挂在了赵括的身上:“陛下,你总算来了!”

义渠薇这一跳让赵括猝不及防,差点就抱着义渠薇摔倒,后退两步之后才稳了下来,引发田婉和秋儿一阵惊呼。

赵括无语,在义渠薇红扑扑的脸颊上用力的亲了一口:“朕的好贵妃啊,你还真是能给朕惊喜啊,好了,都坐下来吧,朕今天是有件事情要和你们说。”

赵括如此这般,将自己明年又要御驾亲征西域的事情告诉了三个女人。

让赵括有些意外的是,田婉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什么劝阻,而是微笑道:“既然陛下已经下定决心,那么臣妾就祝陛下得胜归来了。”

赵括咦了一声,不免有些惊讶:“王后你居然没有阻止朕?”

田婉温柔的笑了起来:“陛下说笑了,臣妾是陛下的女人,早就知道陛下要做的事情乃是别的帝王永远无法完成的大业,臣妾又怎么可能会阻止陛下呢?

不过话说回来,臣妾还是有一个条件的。”

赵括好奇问道:“什么条件?”

田婉伸手指了指旁边的义渠薇,笑道:“这里有一个心心念念想要自由的女人,不如就请陛下让她随侍在陛下的身边,跟随着陛下一起西征吧。”

田婉的话说完,还没等到赵括的回复,义渠薇顿时第一个就跳了起来:“好,就是这样!陛下,你就带我一起去吧!”

对于义渠薇来说,她确实是非常渴望那种自由自在奔驰的感觉。

虽然在帝京城王宫之中也能够奔驰,但是王宫对于义渠薇这种草原儿女来说,终究还是太小了一些!秋儿见状也是笑道:“义渠薇妹妹跟着,也能够让陛下安一下心,免得被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夷狄女子勾了魂去。”

田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夷狄的妃子陛下也可以娶,不过臣妾觉得娶两名就差不多了,陛下觉得呢?”

赵括嘿嘿一笑,突然一把直接搂住了田婉和秋儿:“朕觉得啊,夷狄妃子什么的以后再说,现在朕还是把精力放在面前的美女佳人身上吧!好了,就让孩子们在这里玩吧,咱们先回宫!”

对于赵括的行为,田婉和秋儿自然都是吃了一惊,齐声娇呼。

“陛下,孩子们都在看着呢!”

“陛下,现在还是白天!”

赵括哈哈大笑:“白天?

朕说它是白天它才是白天,朕说它是晚上,那它就应该是晚上了!”

笑声中,赵括带着自家的三名妃子,愉快的朝着不远处的寝宫而去。

对于赵括而言,这注定是快乐的一天!

第1120章 皇族应该和平民站在一起

春天到了,大地春暖花开,一片祥和宁静。

大汉国的春耕,也就是在这样的热闹之中开展了。

作为皇帝,赵括自然是不可能忽视这个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最为重要的活动时间点,他特地出席了春天的祭祀,并且亲自带着王后、太子等一群家属来到帝京城外的田地之中。

赵括亲自走下田地,朝着身后不远处的赵谦招了招手:“谦儿,你过来和父皇一起。”

于是,赵谦在前面牵着牛,赵括在后面扶着犁,就这么当着武百官的面耕起了田。

皇帝陛下都已经下场了,武百官们自然更是必须效仿,于是就纷纷下地耕起了田。

赵括这个耕田虽然也就是做个样子,但是他还是非常认真的耕完了一亩地。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这个耕犁已经是赵括“发明”出来并且强力推广的曲辕犁,这种犁不但行动灵活,而且在翻地的时候也能够翻得更深,把更底下的土给翻出来,绝对是华夏社会几千年以来最优秀的农业发明之一。

耕完之后,在太阳的照耀下赵括的额头已经冒出来汗珠,走上田地之后皇后田婉立刻带着两名贵妃上来,擦汗的擦汗,递水的递水。

赵括笑了笑,朝着一旁正在大口大口喝水的赵谦道:“怎么样,现在知道农民的辛苦了吧?

你我父子只需要耕种一亩田地而已,这些农民们可是每家每户都有至少一百亩的田地,而且春耕完毕之后还要悉心的去照料!”

赵谦这个时候也在咕嘟咕嘟的喝着水,少年人的身体犹如蛮牛一般,一口气就干了三大碗水。

在听到了赵括的话之后,赵谦也是赶忙说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也觉得农民确实是非常辛苦的,所以儿臣认为或许发展商业之后让更多的人能够经商,就能够避免农活的辛苦了。”

赵括闻言,不由一愣。

坦白说,赵括还真没想到赵括居然会从这个角度来做出回答。

随后,赵括微微摇头,道:“道理上来说当然是这个道理,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在田间耕作的话,我们大汉国又哪里来得充足粮食呢?

若是没有粮食的话大家都饿死了,什么经商也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听到了赵括的话之后,赵谦也是呆滞了一下,随后有些羞愧的低头:“父皇说的是,还是儿臣想得太少了。”

赵括笑着拍了拍赵谦的肩膀,道:“不,并不是你想得太少,而是你的想法过于超前了。”

大部分人都参加商业活动,确实是能够把劳动力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但是那样做的前提是农田在缺少劳动力之后依然能够产出足够的粮食。

所以问题就来了,怎么样才能做到在劳动力大量离开农田的前提下依然产出足够的粮食呢?

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生产力的进步,通俗一点说就是技术的提升。

举个例子,就好像是现代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一个人开着机器一天就能够做到一百个人用人力才能做的事情,这不就搞定了?

像德意志,美利坚等国家,就是这种大规模现代农业的代表,还有现代华夏同样也是在飞速的发展之中。

所以赵谦的话对吗?

也对。

只不过赵谦的话想要变得正确,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生产力来保证农田的产量,这一点对于现在的大汉朝来说暂时还是做不到的事情。

赵括收起笑容,对着赵谦道:“所以你要记住,在没有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之前,农民就是重中之重,若是可以的话,最好不要轻易的让农民离开农田进入城市,不然的话就会动摇国本!”

这就是为什么在华夏的历史上,历代的中原王朝统治者们都坚持“重农抑商”原则的根本原因。

难道统治者们不知道商业一旦发展起来之后,商业税的收入会远远的超过农业税吗?

他们当然是知道的,毕竟这种东西只要找几个有点数学基础的人,稍微的算一算就行了。

但问题在于,农民都进城给商人打工了,粮食谁来种?

到那个时候,粮价必然飞涨,商人肯定又会趁机囤积居奇高价售卖,整个底层打工人也会吃不起饭,随后对整个社会产生不满。

再然后,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情节了。

所以,为了维持王朝的统治稳定,重农抑商就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统治者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不过对于赵括而言,他倒是并不需要他重农抑商这种政策,这是因为赵括非常的清楚,在他的治下大汉国必然会飞速的迈进到近代社会之中,到那个时候再加上从南方引进的水稻,大汉国的粮食就会有足够的提升,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商品足够自由流通的社会才能够真正的发展起来,这一点赵括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突然,赵括想起了一件事情,笑着说道:“听说你和吴氏那个小侍女最近走得很近?”

赵谦一听到赵括的这番话之后,顿时就变得脸红了起来,过了好几秒钟之后才道:“父皇误会了,儿臣、儿臣都是朋友,朋友关系!”

吴氏的小侍女,其实说的就是平康坊之前那个吴氏豆腐店店主吴飞的女儿。

在平康坊的事情过后,赵括的正妻田婉也是收了吴飞的女儿来当侍女,如今这女儿已经成为了皇后身边的年轻女官,平日里应该也少不了和赵谦有着接触。

赵括之所以得知这个事情,也是在一次和皇后的闲聊之中刚刚知晓的。

赵括看着一脸窘迫的赵谦,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在赵括的身边,皇后田婉和两名贵妃也是一脸的笑意。

赵括点了点头,淡淡的开口说道:“如果可以的话,那到时候就娶了吧。

皇后啊,朕今天也在这里和你说一下,将来咱们谦儿的皇后,可以是一位出身平民的女子。”

赵括的这句话说出来,皇后田婉和两名贵妃不由一怔。

正好走过来的正丞相许历闻言笑道:“陛下是打算从平民之中选拔王后吗?”

赵括呵呵一笑,表情十分认真的说道:“是啊,这一点是应该要考虑的。

从平民之中出身的王后,往往更加能够知晓民间疾苦,对于将来的皇帝们也算是一个良配。”

田婉想了想,道:“臣妾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就是担心将来会有人说一些不合适的话。”

田婉的意思虽然很委婉但是也能够听得出来,皇后生的孩子基本上将来肯定是要成为太子的,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后,能教导好太子吗?

首节 上一节 741/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