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770节

是啊,既然女人也能做到男人能做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女人留在家里,而不是让女人也出来工作呢?

说话间,两人进入到了一个看起来似乎是仓库的房间之中。

刚刚进入这个仓库之中,二皇子就吃了一惊:“这居然这么多?”

是的,在这座仓库之中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巨量的丝绸布匹,数量之多可以说是令人咋舌。

赵括哈哈一笑,对着二皇子道:“那是当然,要不然老哥我怎么会急着想要打开国外的市场呢?”

赵括说的确实也是实情,伴随着天下的统一,原先横亘在各国的关税、流通困难、人力不足等问题要么被彻底解决要么就是大大的缓解,这也就导致了大汉国内商品生产数量的一个大爆发。

但是像丝绸这种东西吧,它可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平民百姓呢还不能买,商人也买不了,只有士人贵族才被允许购买。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产量是上来了,但拥有购买资格的贵族阶级消费力却不够。

于是,丝绸开始滞销了。

要知道赵括在没有夺权之前,就已经通过郭纵这个财政大管家暗中在赵国之中发展了大量的产业,在这其中丝绸产业就是一个很大的部分。

到了后来随着赵括权势的一步步扩张,赵国之中超过六成的丝绸产业都被赵括的武信君府邸所控制,等到赵括成为大汉皇帝之后,这些产业自然也就归入了“少府”,也就是赵括作为皇帝的私人产业机构来打理。

有人说了,这都已经当皇帝了,整个国家都是赵括的了,怎么还要搞出一个少府呢?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设置一个名称不同,但是实际作用和少府一模一样的私人小金库机构。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皇帝的利益呢,有些时候和国家的利益也并不一致。

举个例子,要是一个皇帝想要在外面修一座行宫,偶尔出去放松放松。

这对于皇帝来说是没毛病的,但大臣们可能就会反对了:“陛下啊,你这行宫还要动用我们大汉国库里面的大量资金,还要发动大量的民夫青壮,这是劳民伤财啊。”

皇帝一听吧,确实也就有点难受了,毕竟从国库拨钱来给皇帝自己享受,这确实是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呢,皇帝们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就和大臣们说了:“朕要搞一个小金库出来,以后每年的国家财政一大部分交给国库,留一小部分进入这个小金库。

今后朕要是想要修个宫殿,就从这个小金库里面拿钱,不需要动用国库的钱,可以了吧?”

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大臣们当然也是要给面子的,毕竟是天下至尊嘛,你不让皇帝有点特权也说不过去啊。

所以呢,在皇帝和大臣们的博弈之中,少府这种机构的出现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像赵括这位皇帝的少府,那就更加的厉害了,可以说是皇帝小金库之中的传奇。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自从大汉国成立以来,赵括的少府从来没有拿过大汉国的一个铜板。

大汉国的所有税赋,那都是全部进入到国库之中为民所用的,而赵括的少府集团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经营和赚钱能力。

少府的赚钱来路主要有几项,一个是可以经营盐铁生意,要知道在大汉国盐铁生意是全部官营禁止私人营业的,少府能够和官方机构一起经营冶铁生意,这无疑就赚了一大笔。

另外一个呢,就是这丝绸、人参等奢侈品的生意。

这些奢侈品都属于贵族们必备的东西,价格高昂利润惊人。

虽然当年替赵括掌管钱袋子的郭纵现在已经当了大汉国的财政部长,但是郭纵这么多年来也是给赵括培养出来一大批精通商业的人才,如今的少府令便是郭纵最为得意的弟子,自然是把少府的产业经营得蒸蒸日上的。

但不管再怎么蒸蒸日上也好,这丝绸的滞销确实是一大问题,也是目前来说很难解决的问题。

如果把丝绸开放给商人们吧,确实是能够释放一部分的库存,但是贵族们就不高兴了:“商贾这种人,怎么能够和我们贵族穿同样的衣服呢?”

赵括倒也不是不能强制推行,但包括少府令和郭纵在内,各种人都是比较反对这么做的。

就在赵括有点伤脑筋的时候,二皇子来了。

赵括笑着对二皇子说道:“老弟啊,你知道这样的一匹丝绸在我们这里卖多少钱吗?”

二皇子下意识的摇头。

赵括笑道:“一千五百个钱,记住,只是这一匹丝绸布而已。

如果想要把丝绸布纺织成衣服的话,这个价钱还要至少多出两倍。”

二皇子吃了一惊,道:“这么贵?”

“贵?”

赵括忍不住笑了起来,对着二皇子严肃的说道:“不,这不能算贵。

要知道我们售卖的可不是丝绸,而是身份!将来,只有塞琉古帝国之中最为尊贵的人,才有资格穿上丝绸这种美丽的衣裳。

你说,和这样的身份相比起来,价钱能算个事吗?”

说着,赵括又是一挥手,道:“拿上来!”

片刻之后,一套看上去极为精美的丝绸袍子,就出现在了二皇子的面前。

赵括对着二皇子笑道:“老弟啊,这套袍子是老哥特地让人打造送给你的,你赶紧试穿一下,让老哥看看你的风采!”

二皇子当然是拗不过赵括的,于是就赶紧去试穿了。

还别说,在穿着的时候,二皇子就感觉到这丝绸的材质确实非常的不错,穿在身上相当的舒服。

穿完之后一走出来,赵括顿时眼睛一亮,赞道:“老弟,你穿上这丝绸袍子,还真是一表人才啊。”

二皇子笑了笑,朝着不远处的铜镜看去。

在铜镜之中,一个长着西方式面孔,但却穿着东方丝绸袍子的年轻帅哥出现了。

在华丽的丝绸袍子衬托下,二皇子突然发现自己显露出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气质。

这该死的帅气!二皇子不由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他突然觉得赵括刚刚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和丝绸这种美丽的衣裳比起来,价钱算得了什么?

第1151章 你也可以成为华夏的一员

二皇子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发呆了好一会。

在这之前,二皇子从来都没有想到,原来真的可以“人靠衣装”,把一个人的气质提升到这个地步。

赵括的大笑声把二皇子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之中:“怎么样?

我早就说过了吧,丝绸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衣服。”

二皇子心悦诚服的点头,对着赵括道:“赵老哥,你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丝绸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如果能够引进到我们塞琉古的话,一定会引起巨大的轰动!”

二皇子作为一名塞琉古的顶层贵族,他当然对塞琉古的穿衣时尚有着很深的了解。

塞琉古的衣裳和袍子,也不是说不行,但无论是穿在身上的触感或者是衣服的样式,那都被丝绸完爆。

事实上这还真不是二皇子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得到历史证明的。

历史上的那条从中原一路直到西欧的商路为什么叫做“丝绸之路”?

答案其实就在这里,因为丝绸就是这条商路之中最受欢迎的商品。

这条商路在高峰期能经过大大小小上百个国家,这些国家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无论是阿拉伯还是东西欧,所有的国家上层人物都对丝绸制品有着狂热的喜爱,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丝绸究竟是一种多么让人“沉迷”的好东西。

赵括看着二皇子的表现,同样也是露出笑容。

即便是丝绸,那当然也是有着上中下等之分的。

作为皇帝,赵括手中的少府掌控着如今大汉国最为庞大的丝绸产业链,这边出产的丝绸当然质量也是整个大汉国之中最为优秀的。

根据郭纵在掌控丝绸行业定下的规矩,如今的丝绸分别有“极品、上等、中等、平等”四种。

为什么是平等而不是下等呢?

当然是因为这个“下等”的词不好听啦。

如果是售卖给平民百姓的话,用下等就没问题,可是贵族们怎么可能接受身上穿着的是“下等”衣物呢?

从这一点来说,郭纵确实不愧是曾经的首富,做生意这心理学研究得妥妥的。

二皇子所穿上的这一件丝绸,就是一件被定为“极品”的丝绸袍子,单单是这一件袍子的价值就超过了二十万钱,是之前的二皇子根本不舍得花钱来买的水平。

赵括对着二皇子笑道:“老弟啊,你知道这个袍子的成本是多少吗?

是五万钱。”

二皇子吃了一惊,道:“这么贵?”

赵括笑了笑,继续说道:“但是呢,如果拿去在市场上售卖,这个袍子至少要二十万起步。”

二皇子大吃一惊,提高了声调:“这么贵?”

赵括还是笑着,继续说道:“如果等到明年,我们把这个袍子拿去你们塞琉古帝国之中售卖,那么这个袍子就要一百万起步了。”

二皇子下巴都要掉地了,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赵括:“赵、赵老哥,你这是在抢钱吧?”

二皇子觉得赵括可能是疯了!一件袍子卖一百万钱,这怎么可能呢?

赵括哈哈一笑,对着二皇子道:“老弟啊,我这么说吧,如果真的卖出了一百万钱的话,按照我们之前的协议,你会从中得到十万钱。”

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二皇子顿时就愣住了,表情开始变得复杂。

就单单这一件袍子,就能给二皇子带来十万钱的收入?

十万钱,对于二皇子来说,其实也不算多,毕竟他作为皇子只要一开口,自然多的是人给他送钱。

但问题在于,别人又不是白白送钱给二皇子,人家送钱给你,你得有所回报的,不然将来谁还会继续送钱?

而这个丝绸袍子的售卖,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皇子是和赵括在合作售卖,二皇子本身已经付出了东西,获得这十万钱是心安理得,也不需要给赵括更多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单单是这一件袍子就能赚十万钱了,那么更多的丝绸袍子呢?

一辆拉货的马车,再怎么说,装个几百套丝绸袍子也是可以的吧?

这么一来,随便粗略计算一下,一马车的丝绸,二皇子分个七八十、一百万不过分吧?

那这要是十辆马车,就是七八百万,或者一千万。

这要是一百辆马车二皇子深吸了一口气,突然感觉到有些口干舌燥。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二皇子抬头,又一次看了一眼面前这堆积如山的丝绸仓库。

此时此刻,这些静静躺着的丝绸,在二皇子的眼里突然变得分外的可爱了起来。

二皇子吐出一口气,看向赵括:“赵老哥,真的能卖这么多钱?”

赵括笑了起来,语重心长的对着二皇子说道:“老弟啊,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你随便去找一个商人问问就知道了,一匹极品的丝绸在我们大汉国,二十万的价格可能就已经见顶了。

首节 上一节 770/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