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814节

建一座宫殿,简直不要太简单。

赵括可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只知道从老百姓的身上刮钱,最后搞得老百姓忍无可忍,秦始皇一死就直接造反了。

对于赵括来说,咱们不需要从老百姓身上刮哪怕一分钱,照样能够把这座宫殿漂漂亮亮的修起来。

几个亿?那都是小意思。几十个亿?问题也不大!

这就是商业的好处,秦国对商业的压制,其实是浪费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够缓解社会矛盾的机会。

商业发展起来,同样也是能够吸引大量就业人口的,只要老百姓们有工作,能吃饱饭,谁还会造反呢?

当然了,商业发展过后对于人口的虹吸效应也是很明显的,所以大汉国还需要不断的扩张,这样就可以从其他的国度获得大量

的俘虏作为劳动力加入到农业的生产之中。

最后,等到大汉国发展出机械化农业的时候,农业的人口就不需要太多了,那个时候就算商业再怎么虹吸人口也都无所谓,这

就是后世米帝的国家现状了。

归根结底,只要大汉国的科技还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一切问题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

这也就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这个时代的问题无法解决?不要紧,我直接用下个时代的方式来进行降维打击。

农业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现代社会解决起来简直不要太简单!

赵括收回心思,同时又看向了身边的秋儿和义渠薇。

这两名妃子确实也是跟着赵括来了,只不过之前微服私访的时候赵括考虑到一下子带三个女人实在是太过扎眼,而且皇子公主

们也需要有人照顾,就没有带上她们两个。

这么一想的话,确实对这两个小老婆也是要稍微表示一下才行,做男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雨露均沾,这样大家才都开心不是?

赵括笑着说道:“到时候呢就修三座宫殿吧,你们三个人一人一座,也省得你们两个说朕偏心,哈哈哈!”

正如赵括之前所说,无论是一座宫殿还是三座宫殿,对于现在的赵括而言都完全不是任何问题。

在听到了赵括的话之后,秋儿和义渠薇也是不由大喜过望。

秋儿道:“如果可以的话,臣妾希望能修建一座粉色的宫殿。”

赵括笑着点头:“这个绝对是没问题的!”

义渠薇忙道:“臣妾要修一座绿色的宫殿,要有大草原的颜色和感觉!”

赵括的身体微微一顿,表情也变得有些微妙。

绿色大草原……

算了算了,义渠薇这小妮子年轻不懂事,她又不是现代人,哪里知道这意思?随她去吧。

赵括并没有注意到的是,就在他的御驾浩浩荡荡的进城时,几个人正在远处静静的注视着这一切。

一个人低声说道:“刚刚其实有一个机会,为什么不让我试试?”

另外一个人表情平静的说道:“我们要的是一个百分之百能击杀赵括的机会,现在赵括的身边全是守卫,你稍微轻举妄动一下就

会被发现,到时候你死了不要紧,主人的大事可就全部都给你破坏了,懂吗?好了,我们就耐心的等待吧,赵括既然已经来了

,那么他微服私访也是迟早的事情!”

说话间,这个人也是微微的抖了一下手中的一副画像,上面画着的赵括是如此的逼真。

……

第二天,赵括在临时行宫之中,召见了会稽郡的大小官员。

或许是因为敬畏赵括的皇帝威严,又或许是因为赵括在居巢城之中的一波杀人确实是震慑住了大汉国的政坛,总之这些官员们

那一个个都是毕恭毕敬,毫不夸张的说是大喘气一下都不敢。

赵括淡然一笑,道:“你们也不需要这么拘束,就随便聊聊即可。”

说完之后,赵括也是开始询问起来会稽郡当地的情况。

为什么赵括这么关注会稽郡呢?这是因为在历史上,秦末大乱的时候,项羽和项梁为代表的项氏家族就是以会稽郡作为根据地

起价的。

没错,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中的“江东”,广义的话是指长三角一带,但狭义的话其实就是单指这个会稽郡。

这就是为什么赵括很重视会稽郡,第一次巡游就来这里的原因,他可不希望这边会出现什么针对大汉国的叛乱,那就比较烦人

了。

面对着赵括的询问,这些地方官们自然是打起来全部的精神,十分仔细的一一作答,争取给皇帝陛下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总得来看,会稽郡这边的情况还是很不错的,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里的耕地直接暴涨到了之前的五倍还多,而且还在不停的上

涨。

这主要是因为大规模的移民,移民这东西大家都是心理有考量的,去北方都是草原不习惯,去岭南嘛又听说都是瘴气毒虫,去

巴蜀呢又是山高路险,所以会稽郡这个位于江南,同时又距离中原相对来说路程近而且交通也方便的地方就成为了移民们的首

选。

赵括闻言也是不停点头,心中则有了另外的想法。

从现在的这个情况来看,会稽郡应该很快就会成为江南人口最多的一个郡,换句话说,对于会稽郡这边的移民各种福利和补贴

也该停止了。

毕竟将来会稽郡的人口还是会自然增长的,得给那些被生出来的小娃子们一点田地和希望才行啊。

除此之外呢,赵括这也算是趁机的考较了一番会稽郡的当地官员,像有些官员可能他的能力不足,但是奏章上各种报表什么乱

七八糟的找人代笔的话写得还不错,但是现场一问就直接会露馅了。

至于那些真正有能力,真正做事的人,各种数据在心中自然是滚瓜烂熟,民间的具体情况一问他也马上就能给出答案,这也不

是平日的奏章之中能够看得出来的,甚至这些人可能都不够资格给赵括写奏章。

总体来说,平庸的官员还是占大多数,比较废物的官员呢是两三个,比较出色的官员则有五六个。

这其实已经出乎了赵括的意料之外,对于赵括来说,他原本以为能够找到两三个出色的官员就已经不错了。

这也给了赵括一些安慰,这么一看的话大汉国官员们的素质还是相当可以的,总算是没有让张晓冬那样的贪官大规模的在大汉

国之内蔓延开来。

在考较完了这些会稽郡的官员之后,赵括又特地留下这些官员们吃了一顿饭。

对此,这些官员们自然是受宠若惊,一个个心中那叫一个激动了。

能和皇帝陛下在一起吃顿饭,这绝对是要记载入族谱之中,光宗耀祖的事情!

看着面前这群激动无比的官员,赵括也是忍不住笑了。

赵括突然发现,原来他自己已经是一个如此耀眼的人物。

这些在平常人看来高高在上的“大官”们,仅仅是因为能够和赵括一起吃个饭,而且还是赵括坐在最上面,他们只能陪坐下首,

都激动得几乎要语无伦次了。

赵括温和的笑着,随意的和这些官员们拉着家常,甚至时不时还和一些官员们开个玩笑。

他的心中可以确定,经过今天之后,这些官员们应该是很多人都会对自己这位皇帝陛下死心塌地了。

召见了这群会稽郡的当地官员之后,赵括就并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在宫殿之中停留了两天。

虽然说是巡游,但其实还是有不少国家大事需要赵括拿主意的,之前一路车马劳顿再加上微服私访,其实是拖延了不少的事项

,就趁着这两天给他全部都解决了。

除此之外,在长途旅行之后,赵括同样也是要休息一下,让身体缓解疲劳。

等到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赵括就又一次的给随行的官员们下达了命令。

“明天朕就要去造船厂看一看,你们都可以留在这里,吕不韦、毛遂你们几个跟来就行了。”

第二天,赵括就带着三个老婆和一群孩子,还有吕不韦、毛遂等几名比较关键的官员们离开了苏州城,朝着距离城外大约几十

里的造船厂出发了。

从赵括的本意来说,他是觉得造船厂距离苏州城并不远,所以就不需要大队人马去折腾了,但是看在复国会那些早就已经准备

好的杀手眼中,自然又是另外一种猜测。

“赵括居然只带了这点人出发,看来他应该是想要微服私访了,大家快跟上!”

于是乎,在苏州城之中潜伏多日,早就已经等待了赵括多时的这支刺客团队,同样也悄悄的跟了上去。

第1202章 南海舰队的第一次出海(第三十四更)

造船厂的名字,其实叫做大汉国第二造船厂,但是这“第二”两个字听起来就让人不太爽,所以这里的人更愿意称其为江南造船

厂。

这里也是如今大汉国唯二的造船厂,另外一座造船厂位于北方原先齐国土地的胶东郡之中,那里也是如今大汉国东海舰队的主

要基地,负责的是朝鲜和扶桑四岛方向的开拓。

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大汉国往东越过扶桑四岛之后就是广阔的太平洋,除去夏威夷群岛等一小部分岛屿之外就直接是北美洲大

陆了,短时间来说扩展的潜力是比较有限的。

而往南就不一样了,像南方有着东南亚群岛,然后还有澳洲大陆,绕过东南亚又可以抵达南亚次大陆、西亚乃至东非,历史上

的郑和下西洋也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从扩张领土的角度来说,南下路线显然是更加具备潜力的,而负责为南下路线制造船只的,正是赵括面前的这个江南造船厂。

战国时代,越国和齐国的水军是最强的,楚国其次,而江南造船厂则是集合了越国和吴国的精华,可以说实力同样也是非常强

劲的。

由于得到了赵括的关照,所以这座造船厂获得了大汉国财政的大力支持,甚至为了保护这座造船厂,大汉国在会稽郡的驻军大

营就设置在江南造船厂的旁边,这是非常罕见的情况。

皇帝陛下驾到,造船厂这边自然也是所有大小官员以及工匠齐聚,包括旁边驻军大营之中的将官们也全部都来了。

“见过陛下!”所有人毕恭毕敬的朝着刚刚从御驾之上走下来的赵括行礼。

赵括哈哈一笑,挥手道:“好了好了,这又不是朝议,别搞得那么严肃。”

首节 上一节 814/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