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869节

田婉也是有些好奇和向往的开口说道:“如果真的有一天这一座铁路桥修成了,臣妾还真的想要体验一下,坐着火车行驶过这辆铁路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赵括哈哈大笑,直接握住了田婉的手说道:“请皇后放心吧,朕可以向你保证,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

既然不能够乘坐火车直接通过,那么自然也就只能坐船了,但是呢,坐船又是一个相当耗费时间的项目,所以说呢,整整用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赵括随行的这好几万人才彻底地通过了黄河。

这也就是科技不够发达和进步所带来的劣势,目前来说是没有办法,只能够继续的通过社会的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穿越了黄河之后这只大部队就继续一路北上,按照正常的路线来说,它应该是沿着山东省北部前进的,但是呢,赵括特地在这里让大部队转而向着西北的方向前进,这样的话在几天之后就抵达了曾经的赵国都城邯郸。

赵括注视着面前的邯郸城城墙,脸上的表情是很复杂的。

毫无疑问,赵括人生过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座城市之中度过的,赵括夜市在这座城市之中慢慢的成长起来,一步步地获得了赵国的大权,最终取代的赵国建立了现在这个大汉国。

但也正是因为这座城池之中属于赵国的印记过于浓厚了,所以赵括不得不把大汉国的都城迁移到了现在的帝京城,才能够让这个世界慢慢的遗忘掉曾经的赵国对大汉国的影响。

不得不说迁都的这个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如今整个世界还有人在怀念赵国吗?

其实已经很少了,大部分人所记得的仅仅是这个横扫天下的大汉国,记得的是赵括所建立出来的各种丰功伟绩。

从这一点来说,赵括确实是做得很成功,但是不管怎么说,当赵括又一次的回到了邯郸这边,他的心情真的是只能用一个微妙来形容。

这里当然也是有着众多官员来欢迎的赵括,简单的和这些官员们寒暄了一下,然后呢就回到了城池之中的那一座武信君府。

这座府邸依然还是留在那里,并且被扩建了一些,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座小小的类似于王宫的建筑,但是呢,对于赵括来说这里始终都是他的家事,他没有真正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之前,所居住的家。

赵括在这座府邸之中四处游走,看着这些依然熟悉的一草一木,心中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这就好像是一个出自于农村的游子,他在长大之后去了大城市,并且在那里成家立业,获得了更加光鲜的生活,但是当有朝一日他回到自己的小农村,回到那个小小的茅屋时,心中还是会有一丝丝的留恋和感动。

他留恋的其实是过去,那些曾经出现在他生活之中的人和事物,留恋的其实是过去那个年幼但是有无忧无虑,心中充满了梦想的自己。

当年的梦想都做到了吗?

当年的梦想都实现了吗?

当年自己憧憬的未来,真的已经全部都被化为现实了吗?

赵括想到这里,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自言自语的说道:“或许别人不能够实现梦想,但是现在至少朕是已经做到了。”

对于赵括来说,他想要做到的事情确实是很多都实现啦,大汉国和华夏民族现在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少数的几个明虽然还在亚欧大陆的不同地方称王称霸,但是赵括认为灭亡掉他们也就是时间问题罢了想到这里。

赵括的心中慢慢的自豪了起来,至少作为一名穿越者,他自认为确实是对华夏做出了无可磨灭的贡献。

第1258章 蓟都的变化

对于邯郸来说,现在的赵括是皇帝,但也是一位过客,毕竟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是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邯郸的。

在邯郸城之中停留了三天的时间,赵括悄悄地微服私访,带着田婉,还有其他的两名小妾走遍了邯郸城之中的许多角落。

说起来很有意思的事,其实在以前赵括他们长期居住这里的时候,他们反而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好好的这么走一走,慢慢的品味一下这座城池的风味,因为那个时候的赵括实在是太忙了,他要忙于朝廷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忙于争夺权力,还有和政敌们各种勾心斗角。

如今在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之后,赵括终于可以用一个比较从容而平淡的心态带着自己的女人们在这座城市之中遨游漫步前行,领略这座城市真正的底层民众的风貌。

不得不说邯郸城虽然已经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是呢,他毕竟还是过去很多年里华夏整个中原地区最为富庶的城市之一,所以说现在的邯郸依然也还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城市,这里的百姓们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赵括在一家面馆的雅间之中吃面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外面这么一番话题的讨论。

有一个声音开口说道:“说实话,就算是在10年前我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我们居然能够过上这种平静的生活。”

另外一个声音也是立刻就对此表示了附和。

“你说的太对了,想当年我出生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十几二十个诸侯国,大家相互之间征战不休,那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哪一天被征召进了军队,然后再打仗的时候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前线。

但是没想到就在这么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整个华夏居然都变完全统一了,甚至我们大汉国的疆域都已经生长到了万里之外的遥远地区,实在是太神奇了。”

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其他人也是不停的发出了感慨,基本上的意思和前面两个人是相差不多的,都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突然有一个人开口说道:“那这样的话你们说你们是怀不怀念当年的那个赵国呢?”

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一开始的那个人开口说道:“我们毕竟当了几十年的赵国人,如果你说完全不怀念赵国的话,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呢,看看现在大汉国的这个情况吧,火车铁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全部被发明了出来,对于我们来说现在的生活是远远要好过过去那么多年的。

所以说呀,我确实是怀念赵国,但是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我更愿意当一个大汉国的人,而不是当一个赵国人。”

这个人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赵括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就让他永远的活在我们的回忆之中吧,现在的大汉国有哪里不好呢?

国家强大,人民生活稳定。

还有只要你想工作的话,无论去到哪里都能够找到工作,如果有什么不满,你也完全可以随时去找官府反应,官府的官员们基本上都是可以为民做主的,你自己想想吧,除了我们大汉国之外,历史上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说的太有道理了,我已经告诉了我的孩子们,让他们记住从今往后他们就是大汉国的人,谁要是告诉他们要什么光复赵国,那么我一定会把这些光伏赵国的傻子直接举报到官府,让他们好好的在大牢之中呆一呆,知道什么才叫做真正的错误。”

听到了外面的这些话,赵括的脸上也是慢慢的露出了笑容。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百姓民众们的肯定就是对这个皇帝最大的肯定,也是最让赵括开心的一件事情。

赵括并不是那种只想要高高在上的皇帝,他是带着使命而来,他的使命是什么呢?

那就是让所有的华夏人都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这个前提之下,赵获并不介意为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获得一个皇族的身份,毕竟整个民族的福利都已经是被赵括所搞定了,那么赵括只需要当一个皇帝,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小要求,想来应该也是不过分的。

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赵括坐上了火车开始前往蓟都。

是的,虽然说黄河过于辽阔,无法搭建铁路桥,但是呢,在华北平原的其他河流上,其实已经有着很多座铁路桥的出现了。

这些铁路桥的出线连接了邯郸和蓟都,是在几个月之前才刚刚通车的。

坐在火车上,赵括注视着火车的车窗外那一望无垠的平原,这个时候有很多的农民在田地之中工作,挥洒着汗水,他们的孩子在田埂边上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奔跑,嬉闹着有人看到了火车,就朝着火车用力的挥手,双目之中带着一种好奇和期待的光芒。

赵括并不知道那些人能否看到自己的动作,但是他还是情不自禁地举起了自己的手,同样也朝着对方挥手致意。

一名小女孩看到了赵括的动作,他非常高兴地跳了起来,指着赵括所在的地方,兴奋地对在身边的同伴们说着什么。

随后这些同伴们也纷纷朝着赵括所在的位置挥起了手,赵括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笑容。

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够知道这样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得来不易,大汉国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理所当然地要确保所有的华夏之命来生活的平平安安,让所有人都能够安居乐业,这才是整个明能够不断进步的最好保证。

火车一路前进,每经过一座城池,赵括都会在这座城池之中住上12天,他想要深入到这些城池的民间之中去观察一下平民老百姓们的生活,因为赵括非常的清楚平民老百姓们的生活过得好,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能够蒸蒸日上,如果平民老百姓能过得不好,那这个国家的统治就会开始摇摇欲坠了。

每一个国家的衰落都是从一个又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破产和侦查开始的,只不过呢在历史上很多的皇帝并不知道这一点,或者说他们并不能够观察到这些,等到他们发现下面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非常困难的时候,往往老百姓们早就按捺不住揭竿而起,发动一些起义了。

所以说很多时候等到事情出现之后再去解决,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真正优秀的统治者是应该在事情仅仅露出一个小小的苗头,还没有被弄成大麻烦的时候就直接开始把它给解决掉。

在走访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之后,赵括的心也慢慢的放回了自己的肚子之中。

并不仅仅是邯郸沿线的这些铁路小城,同样也是有了非常可喜的变化,蒸汽机还有各种各样先进的技术已经慢慢的传到了这里,很多的小城之中,开始有了初步的工业雏形。

当然了,这其中很多的工厂最终可能也是因为竞争不上的原因而破产,而是不管怎么说,只要有了工业之后,整个城市的发展就一定会慢慢的走向正轨。

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赵括终于抵达了蓟都。

在攻克了这里之后,其实赵括已经把这里改名为北平城,蓟都只不过是赵括在心中比较习惯的一个称呼。

在北平城之中,如今可以说是人来人往,人潮汹涌,火车站这边更是到处都是人,如果不是说赵括有着大批的禁卫军来开路的话,他甚至觉得自己都很难冲着火车站里面挤出来。

赵括忍不住,有些好奇的对着面前的眼前来迎接的当地官员说道:“这火车站怎么会如此的兴盛呢?

难道说这些人都是从外地来的不成?”

当地的郡守,闻言脸上立刻就露出了欢喜的表情,赶紧开口对着赵括说道:“启禀陛下,我们北平城这边,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汉国最大的人参批发交易中心,这里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来收购人参,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的辽东特产,同样也可以在我们北平这边买到。

所以说呢,现在火车站这么繁华,主要还是这个因素。”

赵科一听这才明白的过来,原来还是因为人参和辽东特产的缘故,不过呢,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这个时代华夏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还是集中在中原那一片的平原地带,像北平城其实已经是北方相对而言比较偏僻的城市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呢,辽东就是更加偏僻的地方,所以说这种缺少人烟的地方,往往就会拥有大量的原始物产,也不单单是人参,还有各种各样动物的毛皮,也是其中的一大利润。

正是因为如此原本位置偏僻的北平城,如今反而是成为了大汉国北方的一大交易中心,让这里比起当年被燕国统治的时候都要更加的繁华。

在听完了这番解释之后,赵括也是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作为一名后世华夏的穿越者,赵括对于这座城市当然是有着特殊感情的,毕竟这里就是后世那个华夏国的首都。

在选择迁都的时候,赵括其实某个瞬间也是考虑过这座城市,但是呢这个城市在如今来说还是太过偏僻了,距离华夏人口聚集的中心实在是太遥远了,一些目前来说是不足以支撑首都这个地位的。

所以说赵括最终是选择了在帝京城,这个几乎可以说是位于中原中心点的位置,建造了新的都城,也就是这种理由在里面了。

赵括在北平城之中也是停留了整整7天的时间。

在这7天的时间里,赵括去参观了一下,来自于那些北方的各种特产,他发现在这座城池之中,真的有很多很多后世辽东耳熟能详的好东西,甚至还有来自于朝鲜半岛的各种奇珍异宝。

出于好玩的心态,赵括甚至还买了其中的不少东西,要么送给自己的妻妾们,要么送给了孩子们,也是迎来了众多的欢呼,还有撒娇,除此之外自然还有的是晚上的温柔对待,不用细表。

在北平城的这7天时间里,赵括有着一种非常深切的感觉,那就是这里的人虽然说远离中原,但一个个都全力的想要靠近中原的化,以说中原话为荣,并且每一个人都很自豪地声称自己是大汉国的子民。

对此有一个卖毛皮的老大爷说的一番话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当年燕国统治这里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是很惨的,经常要遭受东胡的入侵,有的时候朝鲜人也跑过来打我们。

可是现在我们成为了大汉国的子民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朝鲜人和东胡人都被消灭掉了,现在他们要过来只能够乖乖的做生意,而且还要被我们压价,这种生活多爽啊,你要让我再去当燕国人,我死都不会去。”

赵括听到了这句话之后,也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确实是这个道理,当一个国家强大,他的老百姓们自然也就能够昂首挺胸做人了,那些个曾经入侵的敌国如今对于大汉国来说早就是不在话下,可以说是战五渣一样的存在了。

放眼整个东亚,如今全部都已经成为了大汉国的领地,就算是北方那片非常苦寒的西伯利亚,其实也是和大汉国同同种的黄种人在居住,等到有朝一日,大汉国的势力自然也是会慢慢的往北扩张到那边去的,对此赵括非常的有信心。

至于历史上占据了西伯利亚的毛子国,现在还仅仅是在欧洲东部的一群野人罢了。

赵括完全不担心他们,甚至赵括很快就要派兵去征服他们。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良好,在北平城之中的生活同样也是非常的让人称道,但是赵括当然不会,就在这里停止了脚步,他很快就宣布了新的命令。

“从明天开始,我们继续往东北,去辽东看一看。”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赵括还是打算亲自去辽东那边,亲眼见识一下,那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

第1259章 辽东的变化

当赵括从北京城出发前往辽东的时候,这个时候正好也就是辽东一年之中比较舒服的季节就是夏天。

说是夏天,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辽中它的气候是比较适宜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这种适宜的气候下依然很少有人居住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这个年代辽东的夏天一般只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最多两个月的时间,漫长的冬季和寒冷的春季占据了超过半年以上的时间,导致缺少御寒衣物的人类很难在这里大规模的繁衍生息。

但是这些问题其实也并非不是不能解决的,就比如说当年在这里发展起来的机制,朝鲜国他们的办法就是利用国家的力量大批量的捕杀动物制作毛衣,并且还发动民间的力量蓄养一些,比较容易能够拿来制作毛衣的小动物,这样的话勉勉强强也算是能够维持住。

但是呢,那种办法毕竟都是比较落后的,对于强大的大汉国来说,自然会有更好的方式。只不过现在是夏天,那就先不用提那些。

离开了北平城之后,前往辽东就不能够坐火车了,这主要是因为北平到辽东郡首府襄平城的铁路,如今还在建设之中。

首节 上一节 869/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