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898节

咸阳到了。

虽然说咸阳并不是位于中原,但是由于咸阳依然处在大汉国通向西域的铁路必经节点,而且还是前往西域之前经过的最后一个中原大都市,所以这里同样也是分外的繁华。

哈米尔卡透过车厢,愣愣的看了咸阳城的高墙好久,然后开口说道:“这里应该还不是你们的都城吧?”

李建点头:“是的,大概还要两三天的时间。”

哈米尔卡叹了一口气,这已经不知道是他这些天来的多少次叹息了:“真的很难想象,你们的都城究竟是一座多么宏伟的城市。”

“宏伟?”

在听完了这句话之后,李建笑了:“其实,那是一座你前所未见的城市。”

三天后,哈米尔卡走出火车站,看到了无数的房屋,行人,顿时就陷入了巨大的疑惑和震惊之中。

“你们的这座都城,竟然大到连城墙都看不到?”

在哈米尔卡的视线之中,完全没有城墙的踪影。

李建大笑了起来:“你错了,不是看不到城墙,而是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城墙!”

哈米尔卡:“”即便是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这种答案依然还是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没有城墙。

竟然没有城墙?

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城市是没有城墙的。

而且,还是一座都城!李建微笑着站在哈米尔卡的身边,说道:“我们的皇帝陛下说过了,如果一个帝国居然都已经被敌人打到了都城,那就说明这个帝国的灭亡已经近在咫尺了,若是那样的话,有没有城墙又有什么区别呢?”

哈米尔卡满心的震撼,情不自禁的后退两步。

这一刻,哈米尔卡是真的被赵括话语之中的霸气所折服了!就在此时,哈米尔卡突然若有所觉,一抬头,发现一个青年微笑着走来。

青年笑着对哈米尔卡说了几句话,由于是雅言的关系,哈米尔卡听不懂。

一旁的李建先是恭敬的朝着青年行礼,然后才做出翻译:“这是我们大汉国的太子殿下赵谦皇子,他说了,是陛下让他来欢迎你的。”

哈米尔卡顿时受宠若惊,结结巴巴的说道:“见过太子殿下。”

经过了这么多天的赶路,哈米尔卡已经对于大汉国的强大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在哈米尔卡看来,大汉国远远比迦太基要强盛太多,两国甚至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汉国的太子居然能够亲自前来迎接,无疑已经是对哈米尔卡以及迦太基极大的尊重了,甚至都可以说是尊重得有些过分。

看着哈米尔卡的局促,赵谦也是笑了。

“使者远道而来,就和本宫先好好吃饭休息几天吧。

等到你们休息好了,我父皇自然就会接见你的。”

皇宫之中,赵括正在吃饭,毛遂出现前来汇报。

“陛下,太子殿下已经接到那位哈米尔卡使者了。”

赵括点了点头,道:“很好,让谦儿和他谈谈吧,作为将来大汉国的皇帝,这种机会以后不多了。”

为啥不多了?

因为将来整个天下都是大汉国的,接见外国使者的机会确实是不多毛遂点头,然后继续道:“根据之前的消息来看,迦太基应该很快就要战败,就是不知道罗马人会怎么样来规定这个胜利的条约。”

赵括笑了起来,说道:“罗马虽然是一个共和国,但共和国并不代表着就是一个讲究和平的国家。

罗马接下来所签订的条约将是一个对于迦太基来说无比苛刻的条约,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迦太基提供足够的信心和力量,让他们继续在地中海和罗马人无休止的厮杀下去。

等到我们占领和利比里亚和巴尔干半岛之后,这一场迦太基和罗马之间的恩怨就可以彻底的落幕了!”

第1291章 赵括会见哈米尔卡

三天后,赵括在大殿之中会见了哈米尔卡。

哈米尔卡这几天应该是做好了一些心理上的调整,他恭恭敬敬的站在赵括的面前,双手呈递上了一封国书:“伟大的皇帝陛下,这是我们迦太基的国书,请您过目。”

迦太基的字赵括自然是看不懂的,而哈米尔卡又不知道怎么写汉字,所以这国书之中还有一份来自于李建亲自操刀的翻译。

里面的话其实也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一些外交辞令的客套,什么仰慕大汉国强大之类的话,然后就是控诉罗马人的残忍无情,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大汉国的帮助。

总的来说,是一份中规中矩的国书。

赵括看完之后,放下国书,对着哈米尔卡笑道:“你们的国书朕也看到了,那么你和朕说说,你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援助呢?”

哈米尔卡闻言,稍微有些迟疑。

在一开始的时候,哈米尔卡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希望能够得到大汉国军队的支持。

大汉国军队都已经横扫了塞琉古、托勒密和安提柯,必然是非常强大的,有了大汉国军队的支持过后,迦太基吊打罗马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呢,在目睹了大汉国究竟是一个多么富庶而强大的国家之后,哈米尔卡突然觉得,之前请求出兵的想法或许就未必是一个真的好想法了。

为什么?

因为这说不定是在引狼入室啊!哈米尔卡下定决心,开口说道:“是这样的陛下,我们希望能够获得你们大汉国的物资援助,包括但不限于武器、盔甲、粮食等等。

若是大汉国能够帮助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话,那么迦太基愿意向大汉国俯首称臣。”

哈米尔卡心里其实也明白,既然是迦太基想要请求大汉国的帮助,那么就不可能说什么代价都不付出,这种想法是非常离谱的。

迦太基必须要付出一些东西,才有可能得到大汉国的帮助。

赵括在听完了哈米尔卡的话之后,笑了起来:“我还以为你会向朕请求一支军队。”

哈米尔卡的心中一跳,但脸上依然十分恭敬的说道:“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罗马而已,并不值得您所向无敌的军队出手,只需要我们迦太基人自己就能解决了。”

赵括听完之后,脸上的笑意变得越发的浓厚了:“或许你并不知道,对于朕来说,罗马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可能会对朕造成一些困扰的国家。”

赵括这句话说出来,顿时让哈米尔卡心中吃惊。

原来罗马在这位皇帝陛下心中的评价这么高?

但马上,哈米尔卡心中又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如果赵括真的对罗马评价这么高的话,那迦太基在这场战争之中的结局恐怕并不乐观啊。

果然,赵括立刻就再次开口:“其实就在几天前,朕已经收到了你们迦太基和罗马之战的结局。

李建,你念一下给他听听吧。”

听着李建转述的内容,哈米尔卡的身体情不自禁的颤抖了起来。

“迦太基撤出西西里岛;迦太基无条件交还罗马战俘,但是需要重资赎回他们的俘虏;迦太基未经罗马同意不准向罗马同盟发动战事;迦太基将西西里岛北面的利帕里群岛转交罗马;迦太基立即付款1000塔兰特,另外下面10年每年付款2200塔兰特;两国的同盟不准互相攻打,也不准在对方的疆土之内征兵。”

听完之后,哈米尔卡忍不住大叫一声,捂着脑袋蹲在了地上。

对于迦太基来说,这完全就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又割地又赔款,而且还要无条件归还来自罗马的俘虏。

惨,实在是太惨了。

赵括看着哈米尔卡,心中倒是没有什么波动。

如果是说到惨,满清所签订的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才是真的惨,迦太基和满清相比,还差得远呢。

赵括缓缓的开口说道:“哈米尔卡,好好想一想吧,现在你还依然坚持不需要我们大汉国的兵马出动吗?”

对于赵括来说,他其实并不是很关心什么迦太基或者罗马的荣辱,因为在赵括看来,这些地方都是迟早要成为大汉国领地的。

赵括更加关心的是,大汉国能不能借此而介入到迦太基和罗马的纷争之中!哈米尔卡浑身颤抖,过了良久之后咬牙说道:“不,尊敬的陛下,我们迦太基人有能力洗刷这样的耻辱。

请您和您强大的帝国为我们提供支持,我们将会成为您最忠实的仆从!”

赵括看着哈米尔卡坚定的表情,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你有一个儿子,他的名字叫做汉尼拔,对吧?”

哈米尔卡明显有些意外,但还是点头:“我确实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儿子汉尼拔。”

“汉尼拔”赵括悠悠的在嘴里念诵着这个名字,那可是一个在历史上险些摧毁了罗马的强大将军啊。

只可惜赵括收敛心神,对着哈米尔卡再度露出笑容:“既然你需要援助,那么我的儿子会好好的和你谈一下这个援助的。

至于你们要付出的义务,这些也都由我的儿子和你商谈。

好了,这一次的会见就到此结束吧。”

对于现在的赵括来说,他是真正日理万机的帝国皇帝,迦太基和罗马之间的纷争并不是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内容,因为赵括所管理的疆域和人口比这两个国家加起来都要大上好几十倍呢。

赵括话音落下,一旁的赵谦就走了过来,对着哈米尔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哈米尔卡点了点头,又恭敬的朝着赵括行礼,然后离开了宫殿。

看着离开的哈米尔卡,赵括笑了笑,对着一旁的许历说道:“丞相觉得此人如何?”

作为帝国的丞相,许历和庞煖两人全程坐在一旁围观,只不过没有说话而已。

许历想了想,说道:“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忠诚之人,但他显然并不会变通。”

庞煖的点评更是一针见血:“他其实很像我们华夏春秋时期的贵族,但这个时代已经早就不是贵族的时代了。”

赵括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是啊,贵族这个世界,早就已经不是贵族的世界了!”

第1292章 欢迎来到大汉国

从大汉国的角度来说,这个世界已经不再属于贵族,而是属于赵括这个皇帝以及大汉国众多的平民百姓。

这也是华夏王朝一直以来的优点,那就是皇帝不停的把权力从贵族们的手中夺走,同时出身于平民的那些读书世家的官员们,则源源不断地从平民百姓之中成长起来,成为划分贵族权利的另外一部分人。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很简单的就在于剥削和统治所有老百姓的人,只剩下了皇帝一个,省去了贵族的这个中间商,也就是说能够让老百姓们少受到一层盘剥。

但是呢,这样做其实有一段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当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皇帝陛下就不可能再利用贵族背锅了,只有皇帝本身才会成为这个背锅的人选。

这就是所谓的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当皇帝把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那么他就必须要背负起这个国家所有的责任。

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说当一个国家陷入黑暗和混乱的时候,人们想的第1件事就是要撤掉皇帝。

这就是为什么陈胜吴广会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底层原因,事实上即便没有陈胜吴广,也会有其他的人喊出同样的话。

但是呢,对于迦太基和罗马这种西方的国家,乃至于后来的众多西方国家来说,情况都并非如此。

当地方上的老百姓们受不了贵族们的盘剥,而发动暴乱或者起义的时候,国王只需要摆出一副公平公正的面孔,将其中的一些贵族们杀掉,然后再换上新的贵族,就足以平息老百姓们的愤怒。

这也就是为什么来自于西方的老百姓们,他们会甘愿于世世代代接受贵族们统治的原因,因为在他们那些没有文化的脑袋看来,那些实在是过于严厉的贵族已经被国王杀掉了,只要以后的贵族继续这么严厉,他们依然还会继续被国王杀掉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觉得他们的生活是由一个底线的,这个底线让他们辛苦,但还是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对于他们来说这就足够了。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书上经常说,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政治制度,而且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有它的好处和坏处所在。

作为大韩国的皇帝陛下,赵括所获得的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国王,都从来没有获得过的巨大权力,但同样的是,他肩膀上的责任也是无比巨大的,一旦弄错了,那么分分钟就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了。

首节 上一节 898/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