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15节

日军同样考虑到敌军会来偷袭的因素,所以刻意把这些小型据点设立的比较密集,一旦有一处据点遭遇突袭,其他据点可以立马进行增援。

除此之外,每隔上几个小型据点,会有一座几层高的炮楼协助防御,这些高层炮楼的射击覆盖范围很广,甚至可以把周围所有的小型据点都照顾到。

正如韩征行动前所说的那样,一旦暴露便意味着九死一生。

但日军自以为精心设计的布置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破绽:

这些夹在高层炮楼和大型据点之间的小型据点,防守力量实在是太薄弱了,兵力不说少也就算了,就连防御工事基本上也形同虚设。

偏偏驻扎在这些小型据点中的日伪军,自以为有炮楼和随时能够抵达的援军,便觉得能够高枕无忧。

夜幕降临的时候,有些纯粹由伪军把守的小型据点,甚至就连哨兵都不带安排的。

所以当韩征把侦察到的情报带回营部,向张大彪申请偷袭这些日伪军据点的时候,张大彪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就如眼前韩征一行决定率先突袭的这处小据点,居然就没有哨兵。

或许是因为这片区域还没有出现过游击队,还没有把这些日伪军打怕的缘故吧!

不管怎么说,韩征一行的机会来了。

这小型据点防御型低层建筑是用造假低廉的砖石和木头构建而成,与日军修建普通炮楼所用的材料是一样的,本身的坚固程度并不算强,几炮轰过来就能直接炸毁,连同里边的日伪军一同送上西天。

可就是这样简陋,脆弱的防御建筑,却是小鬼子施行囚笼政策的基础,专门用来对付中国军队的。

特别是用来针对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游击队。

三九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疯狂地压榨游击队和八路军的生存空间。

按理说,这样脆弱的敌方建筑一炮摧毁了也就是了。

至少在欧洲战场上,小鬼子绝对不敢拿这样简陋的防御建筑来糊弄对手,而是用全部由钢筋混凝土修筑的碉堡和暗堡代替,防御力量也由仅仅一挺轻机枪和几支破烂步枪,变成了加强的重机枪和火炮装备,否则敌人便会教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血淋淋的教训。

如此区别对待,这是一种怎样的羞辱!

可事实就是如此惨痛,日军简陋且完全不够坚固的炮楼就在敌后战场上叫嚣着,甚至肆意地屠杀中国士兵们的性命。

炮楼里没有火炮,就连掷弹筒也很少见,小鬼子似乎觉得把这些重要的军用装备放在这里对付游击队,简直是一种浪费,就连防守的力量,多的也不过十几号人,有的时候干脆只留下一两个小鬼子指挥。

可纵然如此。

弹药稀缺,装备落后的八路军游击队们哪里会有半点火炮,只能在咆哮之中以生命为代价发起冲锋,然后留下惨重的伤亡后撤,面对“脆弱”却又“坚不可摧”的日军炮楼,一时束手无策……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24章 复仇的盛宴

没有人愿意面对这样惨痛却又令人无可奈何的局面,后世人如此,当世人更如此。

砖石木头构建的炮楼和防御建筑而已,在后世的韩征看来,脆弱的可怜,后世的军队有不下一万种火力和方法将其轻易摧毁。

绝不会让发生在这里的辛酸和惨烈重演。

然而这里终究不是后世,面对这样脆弱的可怜的日军工事,韩征也只能带着一班的战士们以身涉险,如此摸进偷袭,以避开这日军工事所谓的“坚固”。

韩征有些僵硬的手指触碰在这带着浓浓寒意的低层建筑时,眼见着这小小的建筑竟是开出了七八道射击口,好似杀机四伏的陷阱,随时等待着抗战军人们的自投罗网。

倘若发生,那时的惨烈如何,可想而知,一定是用先烈们的尸体铺满。

韩征在心底呐喊:决不能让这样的惨痛再发生了,狂妄的侵略者们,我会让你们知道,你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炮楼工事,不过是加速你们灭亡且自掘的坟墓罢了。

建筑的入口是一道老式两叶木门,木门很厚,子弹都难以穿透,紧紧地关闭着,里面有上下两道门插,分别确保上下两处难以被门外的人强行突破,两道门插传过栓口的下部还分别会设有拇指大小的插销,也就是农村常说的门销子或者门鼻子。

这是小鬼子学的咱中国农民们的智慧,门鼻子的设计是个四分之一的圆,左面是竖直的断面,右面是圆面,门鼻子的存在可以让门插轻易地从左往右插进栓口,也就是确保了木门的紧锁,可是想要退出门插时,却需要门里面的人左手将门鼻子按进缩缝,右手同时回退门插,这才能将木门彻底打开,就相当于是一种简易的防盗装置。

却偏偏很实用。

至少韩征自认是拿这种紧锁着的木门没辙的,除非是直接将木门整体给卸下来,但那样的话动静儿太大,很容易就会惊动敌军。

通往建筑里面的机枪口又太小,估计也就能钻进去个孩子。

好在队伍里有能人,韩征看向老兵赵三饱,早在这次的行动之前,韩征就解决了突破倒插的紧锁木门的难题。

赵三饱就是这方面的奇人,用赵三饱的话说,他爹是个酒鬼和赌鬼,总喜欢半夜三更的不回家,就在外面和人家喝酒赌博,他娘气恼不过,总会把门从里面插死,半夜里听到任何动静儿都不带起来开门的,冻死那个不成器的好了。

结果怎么着,无论三饱他娘怎么插门,半夜里也没有听到任何动静儿,第二日凌晨,一准儿会发现自己的丈夫还是酣睡在自己的枕边。

这可真是见了鬼了,要不人说,可恨之人必有可奇之处呢!

后来赵三饱他爹把这门“手艺”传给了赵三饱,扬言:这手艺世代相传,传男不传女,赵家好男儿,岂能被自家婆娘难倒?

就这么着,赵三饱这令人哭笑不得的才能就派上了用场。

只见三饱胸有成竹地半蹲到木门前,从衣兜里摸出早就准备好的铁丝,铁丝的一段有一个小弯钩,他提前把铁丝弯成一道弧线,然后透过门缝儿打量了片刻这木门的构造,似乎是在确定门鼻子所在的方位,然后整个人的脑袋凑近,耳朵紧贴在木门上,一会儿用铁丝捣鼓,一会儿用刺刀拨动。

片刻工夫,谁也不晓得赵三饱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只听里面轻微地“嚓”了一声,他重新站起身来,一边摸着自己挺着的肚子,一边扭过头来冲着张大彪和韩征露出胜利的笑容。

成了!

韩征点头示意继续,赵三饱小心翼翼地推动了木门。

或许是木门转轴的地方太过粗糙,突然发出“嘎吱——”的声响,赵三饱吓得连忙停止了动作,好在声音并不算大,屋子里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虚惊一场过后,赵三饱有了经验,他将半扇木门稍微抬起一些,然后再慢慢转动,木门果然没了响动,顺利地打开,一行人鱼贯而入。

屋子里静悄悄的,最先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条几米长的过道,韩征和张大彪在最前方带头走着,过道的左侧有机枪口,从外面洒进来月光,再加上开启的木门外传进来的光亮,一行人可以依稀看清道路。

过道的尽头是一个转角,过了转角,是一间间功用各不相同的屋子,再往里走,四处暖和了不少,看来这过道的设计是专门用来避开从机枪口吹进来的冷风的。

里面的路就像是那蜗牛的房子里盘旋的通道,十分紧致,又最大化的利用了空间,想来是鬼子的创意了。

又走了几步,韩征在一处屋子停下了脚步,他举起手掌来,又紧握成拳头,左手同时举起,竖起一根手指,身后的成员们立马明白了意思,这里就是鬼子和伪军睡觉的通铺了,一共有十一个敌人。

通铺是没有门的,在这建筑的里面装门的确也多此一举,日伪军大概不会想到会有韩征这些胆大妄为的家伙存在。

枪支就在通铺对面的墙面上整齐地靠放着,地面上没有看到任何杂物,这小鬼子倒是整洁的很。

韩征挥了挥手,示意大家行动,他在门口安排成员们一个个进入,按照大家行动前的计划,老兵们负责两个,新兵们负责一个,这是常态,只是这里只有十一个敌人,这么安排鬼子和伪军倒是不够用了。

最终三个老兵里面只有李兵分到两个敌人,韩征和张大彪每人自然是负责两个,其他人一人负责一个。

所有人轻手轻脚的走到暗杀的位置,在昏暗之中闪烁着幽光的刺刀慢慢贴近了敌人的喉咙,空出来的左手随时准备捂住敌人的口鼻。

眼见大家一切准备就绪,在领头位置的韩征左手猛地挥下。

刺刀在血肉上发出割裂的闷响,一声声呜咽比不过鸡鸭被割破喉咙时发出的悲鸣,昏暗中魅影抽搐,静寂中一片绝杀,死亡与恐惧接踵,酣畅同怒火并重……剧烈的阵阵喘息声过后,上下起伏的胸脯稍缓,韩征低声喝道:“都别愣着了,三个组各自执行自己的任务去。”

“是。”一片齐声回应。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25章 意料之外的暴露

通铺已经是这建筑工事的最后一间屋子,其他的屋子韩征一行都检查过,除了通铺里的日伪军,这里不会再有其他的敌人。

暗杀结束,韩征所在缴获组开始缴获物资时,他这才有时间注意了一下系统:

【叮:(80)击杀日军准尉1名,(10)上等兵1名,获取90军功】

【叮:间接击杀日军1名,伪军7名,共获取5军功】

【拥有军功:210;累积军功:620】

韩征:“……”

真是欲哭无泪,这军功的获取也太难了些,幸好自己留了一手,判断出这鬼子会选择通铺里最舒服的位置,也就是靠门的地方,比较通风,气味不像通铺里面那么难闻。

韩征就选择了靠门处的两个敌人,体统提示音响起,果然是两个鬼子。

另外张大彪杀了一个日军伍长,其他的就都是伪军了。

韩征自己直接击杀获取的军功最大,一个准尉一个上等兵便有接近100军功。

只是这间接击杀居然只得到5个军功是什么鬼?

仔细一想,二十分之一的转换率,再加上击杀的伪军相对应日军来说只有一半的军功,也难怪这么少了。

若是没有二十分之一的转换,而是由韩征直接击杀,那可就是100军功啊!

想想就亏得慌!

顾不得心疼的韩征四下缴获弹药,赵双和孙大丫已经赶到最外面的门口负责警戒,李兵和黄云山则是在检查日伪军是否被全部杀死,至于最好的确定办法,再补上几刀就是了。

其实韩征是可以通过系统判断日伪军是否死亡的,毕竟不死就不会有获取军功提醒,只是谁知道会不会有潜藏的敌人,韩征的判定方法也没法开口,索性就保险起见了。

十分钟之后,按照韩征事先的要求,所有人在过道上集合。

“营长,咱们准备继续动手。”韩烽说道。

“好,这一个小据点油水儿太少,他娘的,就缴获了这几条破枪,连个掷弹筒都没有。”张大彪骂道。

赵三饱抱着那挺轻机枪道:“嘿嘿,营长,还有一挺歪把子嘞!”

“瞧你小子那点儿出息,一挺歪把子够个屁用,咱们冒这么大的风险来一趟,怎么着也得弄个十挺八挺的。”

张大彪有意说笑,以缓解紧张,他注意到几个新兵的手在微微发抖,显然,这样近距离的暗杀,对于几个甚至没有经历过白刃战的新兵来说还是有些不适应的。

新兵朱北国乐道:“营长,俺别的没有,就是力气大,你拿布条把歪把子在俺背上绑好,俺背上三四挺一点儿问题没有。”

“那可足有八九十斤重,你小子行吗?”张大彪质疑。

韩征同样注意到新兵们尚且有些紧张的情绪,笑道:“营长,你还真别信,北国力气大,就咱们营部碾稻谷的那个石磙,他愣是能给抱起来。”

“好小子。”张大彪感慨。

韩征又看向孙大丫,“大丫,刚才动手的时候感觉咋样?”

孙大丫咽了口唾沫,紧了紧背上背着的两杆步枪,说道:“很,很痛快。”

韩征道:“痛快那就对了,咱们以前只是拿枪打鬼子,鬼子的枪好,枪法还准,咱们还真不一定是对手,可暗杀那就不一样了,你们刚才应该也感觉到了,熟睡中的敌人脆弱的和一只鸡没什么两样,一刀子划下去,抽搐两下就没了。”

“这样的鬼子伪军有什么好怕的?应该害怕的是他们,咱们今晚就是那索命的魔鬼,专门来要他们命来的。”

“是。”众人应声,几个新兵回答的最为坚定。

“班长,可是还有好多粮食物资咱们带不走,咋办?”老兵黄云山舍不得那些粮食,团里好多战士们都吃不饱饭呢!

韩征也很头疼,他想过用系统解决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系统粮仓”,详解:可以储存缴获的粮食等物资。

可粮仓的粮食容量是和兑换的军功等同,也就是说,以韩征现在的军功,就算是把军功用完,也只能兑换一个容量为210斤的粮仓而已,得不偿失。

韩征劝慰道:“咱们人少,带着粮食太累赘了,还是以缴获弹药武器为主,至于粮食等物资,有了枪支弹药,咱们随时再杀鬼子缴获就是了。”

“是。”众人应道。

首节 上一节 15/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回到战国当赵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