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 第121节
嬴政皱了皱眉,六国,鬼谷子和阴阳家么?
“我知道了,继续关注。”嬴政没有再问。
章邯却是知道嬴政这是记在心上了,简在帝心,这对朝臣来说是好事,但是被帝王记恨在心上那就不见得好过了。尤其是嬴政握住秦长剑的手臂都已经青筋暴起。
“还有一件事。”章邯想了想觉得还是要跟嬴政说一声。
“说。”嬴政背对着章邯说道。
章邯一颤,终于知道白仲为什么把伴驾之事交给他了,这种汇报的事,要是好事升的快,要是坏事死的更快啊。
“燕国太子姬丹跑了。”章邯说道。
嬴政眉头一皱,沉默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道:“那就让他走吧。”
“诺!”章邯点了点头,这是嬴政的私事,他也不敢过多的去问,但是嬴政对姬丹的确是仁至义尽了。
沉默了一会儿,嬴政才坐回了长案前,拿出一张帛纸,盖上了大印,然后卷入了一个青铜的黑龙卷轴中,抛向章邯道:“将它交给王翦将军,燕赵之战,他可全权负责。”
章邯没敢过问卷轴上写的是什么,直接除了秦王宫,派人加急将黑龙卷轴送往上党郡秦国大营中。
“姬丹出逃,大王就送来了这个。”王翦皱了皱眉,实在有些看不懂嬴政想要做什么。黑龙卷轴中是一纸空白的帛书,只盖有了秦王大印,显然是内容由他自己去填。这是一种绝对的信任,但是这才让王翦更加慎重了。这一战事关秦国未来的灭国大计,容不得他不小心。
“擂鼓聚将。”王翦也不是优柔寡断之人,直接下令聚将,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秦王的命令,虽然是一纸空白,但是意思明确,由他全权负责。
李信和蒙恬都是军中小将,但是因为是秦王重点培养的人,所以也是列为其中。
“是要打了么?”李信一脸的兴奋。
王翦看向李信和蒙恬,他已经有了计划,本意是让杨廷和去做的,但是杨廷和老了,又是他的老部下,所以还是有所偏袒。
“我需要一个人统兵五万与赵伐燕。”王翦开口说道。
王翦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不是跟燕一起伐赵夺城么?
蒙恬和李信也都是愣住了,他们这次出征已经知道是为了打残赵国,转而灭韩,现在王翦却是改了军令,跟赵伐燕,这跟秦国以往的的国策相悖啊。
“传令,十丈之内不得有人!”王翦再次下令。
“嗨!”亲卫队立即出去,守在十丈之外,不许任何人靠近。
“谁去!”王翦看向一众将领。
杨廷和皱了皱眉,但是作为王翦亲信,他自然是相信王翦,于是站了出来道:“末将愿往。”
王翦点了点头,看向蒙恬和李信。
“末将也愿前往!”李信和蒙恬见到王翦的目光也是站了出来。
“李信留下,其他人都出去。”王翦说道。
“嗨!”除了李信,其他人也都退了出去。
李信有些摸不清头脑了,怎么突然就是自己了。
“可是在想为什么出咸阳的时候,大王是命我们灭韩,我却让你领兵与赵伐燕?”王翦看向李信说道。
李信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的:“末将相信上将军这么做自有道理。”
“好!”王翦重重的拍了拍李信的肩膀笑道,然后继续说道:“灭韩之事不变,但是方法不同。”
“请上将军明示。”李信抱拳行礼问道。
“第五天人道令!”王翦说道,因为第五天人道令,所以秦国再也不能像白起一样打歼灭战了,他们要保留下六国有限的兵员。
“我需要一个人领兵五万,与赵伐燕。但是又不能让赵国真的把燕国给灭了。”王翦说道。
“所以,你的任务很艰难,你要面对的是李牧和燕国剧辛乐毅的后人,夹在他们中间,拖住李牧的后腿。”王翦说道。
李信呆住了,你还不如让我去送死,李牧和乐毅剧辛的后人,这是神仙打架,我一个新手小白卡在他们之间,不是让我去送?
“我要你拖住李牧半年,不能让他回师,也不能让他真的把燕国打下来。”王翦说道。
“上将军是要灭韩?”李信明白了,这是让他以这五万大军去拖住李牧和赵国,而王翦则是帅军南下灭韩。
“我知道,灭国之功谁都想要,但是杨廷和老了,只能再打这一战了,你还年轻,等灭韩以后,我保举你为帅灭燕。”王翦说道,也实话告诉李信他就是在偏袒杨廷和,但是又给李信一个愿景。
李信沉默了一会儿,他是想参与灭韩之战,但是秦国名将太多了,同龄的就有王离,蒙恬,而且这两人都是名门之后,他想担任一方主帅有没有背景是很难的。
“我该怎么做?”李信许久才抬起头来,虽然不能参与灭韩之战,但是只要拖住李牧,灭韩之功他也能分到不少。
“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会去过多的管,你想怎么做都可以,但是记住一点,拖住李牧半年,保留实力。”王翦说道。
李信呆住了,你是大佬,你好歹指点我一二啊,我就一个萌新,你不教我,我怎么敢去跟李牧这种当世名将玩啊。
“赵国监军是郭开。”王翦提醒说道。
李信愣了愣,郭开做监军,不用自己,李牧也会被燕国拖住了吧。这么大一个搅屎棍在,赵国这等于是自废武功了吧。
“小心燕国雁春君,这家伙不简单,甚至不输于乐毅剧辛。”王翦说道。
“雁春君?”李信愣住了,就是那个合纵攻秦的又一根搅屎棍?当初庞煖合纵攻秦,虽然失败的原因是楚国黄歇跑了,但是燕国出兵不出力拖后腿也是一个因素。
“给你领兵六万攻打函谷关你们做到不损失一兵一卒?”王翦看向李信反问道。
李信皱了皱眉,摇了摇头,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谁能在这雄关之下不损兵折将。
“但是雁春君做到了,虽然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我肯定做不到,所以这样的人,还是要小心,这次燕国就是子雁春君为帅。”王翦说道。
五国合纵攻打函谷关,雁春君即使出兵不出力,也不可能没有攻打过一次函谷关,却能不损一兵一卒,这种战场敏觉是十分可怕的,虽然不一定能打,但是要跑,恐怕没人能追的上他。
“那我该以什么理由出兵助赵伐燕?”李信问道。
“燕国刺杀长信侯的檄文依旧在,而且燕国太子姬丹已经逃出秦国,毁约。所以这就是我们出兵助赵的理由。”王翦说道,本来他还没什么办法拖住李牧,只能想着正面跟李牧打一场,把赵国打废,结果姬丹跑了,大王又送来了空白国书,所以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末将领命!”李信点了点头,既然决定去做了,就没什么好说的,不就是李牧么,嗯,我还是挺害怕的。
“去吧,今日之事不可外传。”王翦拍了拍李信肩膀说道。
李信点了点头,持军令就去调动大军。
“蒙恬听令,我命你,领兵两万,驻守阙与,阻挡赵国大军南下。”王翦在李信离开后重新聚将。
“小心李牧!”王翦说道,他怀疑赵国伐燕的主帅根本不是李牧,但是灭韩之战已经箭在弦上。
蒙恬目光一凝,已经猜到王翦这是要调动大军南下灭韩了,只是只有两万人他怎么抵挡有李牧领兵的十万大军。
“李牧不可能有多少人,最多不会超过五万。”王翦说道,这还是他最高估算了,赵国十万大军功攻燕,李牧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在赵国再聚起超过五万的大军南下助韩。
“诺!”蒙恬抱拳领命。
第200章 人厌狗弃
秦国李信为将,上交国书,连赵伐燕。消息一出天下皆惊,秦国这是吃错药了?之前还跟燕国要打赵国,现在又是上交国书联赵攻燕,这是在做什么?
赵国朝堂也都是愣住了,他们要攻打燕国,也是为了防止秦国再搞几年前之事,所以名为李牧挂帅实际却是一个替身而已,李牧已经领兵五万驻守上党野王,就是防止秦国背刺。
但是李信的国书是真的,带来的五万大军也是真的,他们是真的懵了,秦国到底想做什么?
“敢问秦使,秦国为何秦国前后国策矛盾?”赵王也是十分好奇,秦国到底是怎么想的,国策朝令夕改,要不是国书上加盖了秦王大印他真的怀疑这是假冒的。
“燕国刺杀我大秦长信侯,而后燕国以太子为质才达成和解,但是日前太子丹逃离秦国,公然毁诺,将我秦国颜面弃之于地,所以我王大怒,下令上将军出兵助赵攻燕,让燕国知道信之一字的重要性。”李信装作愤怒的说道。
赵国群臣瞬间明白了,杀了人家然后送个质子和解,然后质子跑了,这不是在打脸么。要七国都这么玩,七国贵族都得死一遍了。
“只是我大秦将士劳师远征,这粮草恐怕会供应不上,所以,需要烦请赵王供给,我大秦愿出钱购买。”李信继续说道。
“这是自然,秦国愿意出兵助赵,这五万大军的粮草就由我赵国来出了。”赵王大气的说道。
开疆扩土之功,这是每一代君王都渴望的,死后也能在国史上留下一个美名。
“多谢赵王!”李信也想不到赵王会这么大气,他只是想借机消耗赵国国力而已,毕竟五万大军的消耗也不是简单的数字。
“秦国是什么意思?”赵国武安君府,年近六十的李牧皱了皱眉,秦国不像是那种一怒兴兵的国家,这个举动太异常了。
“上党郡可有异常?”李牧问道。
“暂时没有发展,除了李信带走五万大军,其余大军依旧在投石娱乐。”亲信回道。
李牧皱了皱眉,王翦到底要做什么,麻痹他?不可能,作为名将,不可能把李信的五万大军丢到赵国嘴边,一旦王翦攻赵,他第一时间就能把李信这五万大军给吞了。王翦用兵求稳,所以断然不可能将这五万大军送到他面前来。
“秦国国内可有异常?”李牧又问道,如果秦国还有其他想法,肯定会在国内征兵。
“没有异常,韩非入秦以后跟李斯制定新法,准备二次变法,所以整个秦国上下都是全在为这次变法做准备。”亲信继续说道。
李牧皱了皱眉,很不对劲,秦国怎么会在这时候选择变法?刚刚耗尽三十万人力修建郑国渠,如今渠成,正是大出山东的时机,秦国却在这时候选择变法,秦王难道不知道变法一事会导致整个秦国动荡?白白错失机会给山东六国重新崛起的时间?
“李斯和韩非是什么人?”李牧继续问道。
“李斯和韩非都是儒家荀夫子亲传弟子,但是都是走法家路线,在法家中名声极盛,李斯出师后入秦,得道家人宗掌门无尘子举荐,不到两年就被认命为秦国廷尉,并主持变法之事,是除吕不韦外另一个有开府之权的秦国新贵权臣,极有可能接替吕不韦成为秦国新相。”亲信说道。
“韩非呢?”李牧继续问道,李斯他也听说过,作为赵国武安君,肯定会关心秦国变动,所以李斯担任秦国廷尉他就已经派人去查过。但是韩非他是真的不了解。
“韩非本是韩国九公子,出师以后回韩担任韩国司寇,并且剪除了韩国夜幕四凶将之一的翡翠虎,在韩国实行变法,秦王亲政后,韩非主动入秦为质,行郑国之事,为韩国变法争取时间,在法家之中名声还在李斯之上。入秦后也是被道家人宗掌门无尘子举荐担任司寇一职,辅佐李斯推行法令,实行变法。”亲信继续说道。
李牧皱了皱眉,难道真的是韩非计谋成功了,继续拖住了秦国?毕竟有郑国在前,所以他也不怀疑韩非计谋成功。只是为什么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对劲,按理说如今的秦国应该是会出兵灭韩才是首要任务。否则他也不会说服大司空去刺杀嬴政。
“这事处处透露着诡异,继续盯紧王翦和蒙武。”李牧说道,秦国要动韩国,绝对避不开这两人,只要这两人动了,就肯定是要拿韩国开刀了。
“阙与城现在是谁为守将?”李牧突然想到,阙与城是赵国第一大关,被白起攻克后一直落在秦国手上,是秦国攻打赵国的桥头堡,同样也是掐住了赵国出兵往西的咽喉。如果秦国攻韩,赵国想出兵阙与城就是挡在他们面前的关卡,嬴政以前是由秦国大将蒙骜驻守,之后是蒙武,蒙武调去武关之后又是杨廷和驻守,都是秦国老将。
“蒙恬,秦国上将军蒙骜之孙,蒙武之子。”亲信回答。
“驻兵多少?”李牧继续问道,他觉得不太对劲了,阙与城这样重要的城池怎么会让年轻小将驻守,即使他是蒙骜之孙。王翦也不可能犯险交给他来守,而且,蒙恬驻守阙与城,那么杨廷和去了哪里?
“驻兵两万。”亲信看着情报说道。
李牧皱了皱眉,不增不减,这事处处透露着诡异,秦国本身发兵二十五万要伐赵,现在却让李信领兵五万于赵攻燕,那剩下的二十万大军过哪去了?退回秦国解散了,还是另有所图?
“这个李信是什么人?”李牧问道,李信这个名字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就仿佛凭空冒出来一样。
“秦国军中少壮派,出生秦国槐里,自幼好读兵书,得秦王看重,担任咸阳守军将军,这是他第一次领兵出征。”亲信说道,李信的资料太少了,他们也是在得知李信担任秦国使节出兵与赵攻燕之后才开始搜集李信的资料。
李牧点了点头,秦国的目的肯定不是燕国,一定还是韩国,只是什么时候攻韩,这是他不确定的。
“君侯,秦国出兵攻燕,您看您是不是要亲自领兵伐燕?”亲信问道。
李牧摇了摇头,他要防着王翦,同样他已经被封为武安君,位极人臣,不能再上了,所以伐燕之功他不能再拿。赵王已经开始防着他了,不然也不会让郭开作为监军。
然而燕国却是慌了,秦赵本就是大国,却联合起来攻打他们弱小的燕国,这让他们该怎么活。
姬丹刚刚回到燕国也是呆住了,秦国是疯了吗?怎么跟自己想的不一样,秦国不是为了打残赵国去灭韩大出山东么,怎么会上交国书联赵攻燕?
而伏念对姬丹的评价也传遍了七国,无礼,无信,好高骛远,让姬丹在燕国臣民中的形象瞬间瓦解,尤其是李信的秦国大军和赵国伐燕的十万大军已经开赴燕国边境。直接将姬丹在燕国经营多年的名声一朝尽丧。连带燕王喜都不许他再参与朝政。离废太子已经不远,要不然燕王喜没有其他儿子,早就直接废了他。
上一篇: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