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请答题! 第135节
军队中有些是单身,不止是没老婆孩子,也没有父母亲人,无依无靠,所以敢尝试的并不少。
“见过丞相!”此人身体有些发抖,是紧张所致。
看起来倒是个老实人。
“你便回答那天空上的问题吧,看看究竟是否正确。”曹操道。
那士兵点头,面朝着天空道:“答案,答案是,蒋济!”
似有雷霆贯穿脑袋般,蒋济呆愣在原处。
丞相所说的答案竟然是我自己,怪不得他看我发笑,而四周的将领都是面色古怪,一句话都未说。
原来如此!
但这个答案正确吗?自己真能得到如此评价?
就算是他心中也有些忐忑。
好在天空中的文字并未让他等待太久,立即就见文字崩碎。
【恭喜回答正确】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说的是蒋济!】
果然如此!
真正让曹操觉得蒋济就是此人的是因为蒋济本身才能便很强,不是沽名钓誉之辈。
蒋济如此年轻便坐上别驾之位,不仅在豫州、兖州有名,在司隶也是有许多才子将其拿来作比较的。
拥有如此才学之人,在历史留名也不足为奇。
而文武兼备,岂不是更加坚定这个猜想?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骨鲠之臣
“没想到竟然是蒋济!”
“城里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娃娃!”
江东军这边甚是恼怒,虽然知道蒋济的名字,但是谁都没有朝哪方面去想。
就连周瑜也是,他虽然已经猜到了济是名这一层,但却根本想不到这句话是对蒋济的评价。
说实话,在他心中蒋济就是个善用诡计之人。
难登大雅之堂。
而这样的人竟然被夸赞为鲠骨之臣,谁能想到?
但周瑜也并未生气,这个问题只能说太过偏门,回答不出也是正常。
“不过现在这个蒋济恐怕是真的名扬天下了!”周瑜说道。
……
这是自然。
江东船上的孙权看到后眼神一亮,问鲁肃道:“这蒋济是何人?能否招揽?”
鲁肃知道要攻打合肥,所以做了功课,道:“我所知的蒋济只有一人,那便是扬州别驾蒋济。”
“嗯?扬州别驾,是我们的人?”孙权脸上露出一抹高兴。
但随后就被鲁肃泼了一盆冷水。
“正在合肥,是刘馥手下。”
孙权愤愤不平道:“为何天下能人都聚集在曹操手下?简直岂有此理。”
“哼,反正这蒋济也是个老头,杀不死就熬死。”
鲁肃又道:“蒋济似乎虚岁二十一。”
孙权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艘小舟又从河岸划了过来,船夫依旧是那个人,没有听见他说半句话。
但却见他登上船来,走到孙权面前,取出一封信,并未先交给孙权,而是用信拍了孙权三下头。
孙权愣了,若非他知道此人是他身边近卫,服侍他多年。
刚才他真要暴起,认为来了刺客。
船夫敲三下之后这才将信交给孙权,退去。
只见信上写着,代敲我儿仲谋三下。
寄信者是孙坚。
孙权打开信封仔细看去,然后交给鲁肃。
鲁肃看完后道:“孙将军这是在为主公撑腰啊,让主公你放开了干,什么事情,都有他在身后顶着。”
“恐怕是因为第一题的缘故吧!”
孙权轻嗯了一声,他只感觉心中一股暖洋洋的化开,有亲人真好!
他脸上的柔情只有片刻,很快恢复,然后道:“看来我们不能再待在这船上了,接下来可是一场硬仗。”
鲁肃凝重点头。
再说回许都,那献丑者的话还在耳边,但此时他再也笑不出来了。
脸憋得通红,眼睛一直瞅着地面,想要找一条缝钻进去。
“果真是蒋子通,前年我到兖州的时候见过他一面,当时他被众星拱月,在士子中侃侃而谈天下大事。”
“当日情形尤在眼前,现在才知其有王佐之才。”
这句话没有丝毫贬义,只有感慨。
他们还在这里喝酒赏花,而蒋子通已经是扬州别驾,虽然有点水分,但官职摆在那里。
日后再差也是一郡太守,更高的话恐怕会成为一州刺史。
而现在这评价一出,更是让人觉得他日后可能位列三公。
献丑者身边的女子已经借口离去,只留他一人在一桌,他忽然又道:“还是看看解析如何,说不定只是个佞臣。”
佞(ning)臣,就是善于献媚和拍马屁的臣子。
许多人朝他看过去,都是面色不善。
一而再的刁难他们都忍了,但这再而三还不知回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当即有人阴阳怪气道:“蒋济已经官至高位,我们都知他能耐。”
“也就不知道什么地方跑出来游手好闲的二世祖,自己本事没几分,质疑还不少。”
“你!”献丑者怒瞪而去。
“也就只能在这里作威,听闻江东进攻合肥,蒋济也在合肥,此时他可在前线,你敢去吗?”
四周人轻笑,就算女子也是掩嘴。
献丑者已经知道待不下去了,袖袍一挥准备离去。
“别走啊,看天上,解析已经出来了。”
“且看是否是你所言的佞臣。”
献丑者抬头看去,果然解析已经出现。
【问题解析:蒋济便在江淮一带名闻遐迩,尚不及弱冠便出任楚国计吏。
之后更是被刘馥看重,成为扬州别驾,合肥之战中深受曹操重用。
在魏国建立之后,蒋济先后被委任相国长史、东中郎将、散骑常侍等职位。
魏文帝在位期间,曾予亲臣杀人之权,蒋济得知之后谏言,使得魏文帝收回诏书,避免臣子因为得权而作威作福。
魏国征战吴国之时,将军冒进,被吴军险些全军覆没,因为蒋济及时谏言,让魏明帝派遣兵马,这才让魏军免被全军覆没。
之后魏明帝集权独揽,使得许多大臣重权在握,若非蒋济谏言,恐又出现汉末动乱。
后魏明帝下诏嘉奖。
诏书道: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往后遇外战频繁,魏明帝内修宫室,百姓抱怨的甚多,且粮食连年歉收。
蒋济再上疏,说明利弊,使得魏明帝不再耗损国力,沉浸房事,专心面对吴、蜀二国。
后人称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其人多次谏言使得君主不沉溺享乐,多次征战运筹决胜,魏国之后依旧是三国最强,蒋济有一功劳。】
献丑者羞愧离去。
余下的才子佳人却还未回神。
蒋济所作所为定然是会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的。
这亦是这些才子所向往的。
最后也不知谁说了一句,“不愧是蒋子通!骨鲠之臣名副其实。”
还是合肥。
“好!”
“好!”
“好个骨鲠之臣!”
曹操连说了三个好字,他道:“现在我倒是不想让你去当丹阳太守了,不如直接做相国长史如何?”
相国长史也就是丞相的秘书,职权很大,因为丞相本来就是百官之首,而丞相的秘书自然不是什么小官。
曹操发出邀请,这无疑是更进一步的机会,而且相国长史秩千石,也就是每月八十斛俸禄。
而他现在是刺史别驾,说起来还是威风的,但秩禄只有百石,差了整整十倍。
上一篇: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