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第315节

  至于那些外地的商人,能够安安稳稳的在本地做生意,就该烧几株高香,谢谢财神爷保佑了。

  所以,当袁谭出台的政策在徐州传开之后,不仅那些最早留在徐州,看重徐州安定平稳的商人们感叹不已,很多离开徐州的游商,都是听说了些许风声,一个个都是很心动。

  毕竟,徐州军制经过改编之后,各个关键的要冲都有折冲军府,每个月的例行操练时候,折冲军府的将官们都会带着手下的府兵。

  去清剿周边的盗匪流寇,一方面这些是军功,而且还不是府兵们辛辛苦苦干上几年熬资历才能够换来的军功。

  而是实打实的,只要府兵们能够得到盗匪的头颅,当场就能够得功一级,凑够几转,说不得就能够提前拿到那个军功抚恤制的名额了。

  所以府兵们自然踊跃前往,而府兵严苛的军制,又限制住了府兵们杀良冒功的胆量。

  一时间,不仅徐州的商道很是安全,连带着徐州周边中原各个州郡的商道,都是变得平安了许多。

  这样的变化,对于商人们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眼下齐侯袁谭居然又出台了这样的新政,优待的不止是本地商人,而是惠及所有,只要愿意来徐州做生意的商人,都可以得到优惠。

  哪怕是游商,只要能够带来徐州急缺的货物,税收上也能够得到减免,即便货物卖不出去出现积压,官府也会出面,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进行收购。

  这样的政策,对于商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大块散发着甘甜香美气息的肥肉,吸引着他们。

  于是,随着八月中秋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商人赶到了徐州,反正优惠政策对于游商也一样,若是齐候玩钓鱼执法那一套。

  他们大不了将这批货物脱手,人再跑路就是,反正出来做生意,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亏损,对于商人们来说,这种事情他们早已习惯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徐州商事·民部

  “大人,这是这个月的商人登记名录,以及上个月的商税收入表。”

  民部衙署中,诸葛瑾接过一名手下递过来的书简,微微颔首,夸奖了那名吏员几句后,便开始低头查看起来。

  一边查看,诸葛瑾心中一边暗自赞叹自家主公的不凡起来。

  原本这些报表,都是没有的,类似的统计都是一条条记载下来,就拿商人登记名录来说。

  某龙套甲商人在七月十号进了徐州城,结果货物带的少了,第三天就卖完了,七月十三号就出了徐州城。

  若是按照以前那种老旧的统计方法,这个龙套甲的记录将是这样。

  七月十号,龙套甲进徐州城,登记。

  然后跟着下面就是,七月十号的其他商人进徐州城出徐州城的情况。

  一直到七月十三号,才会再登记一条,七月十三号,龙套甲出徐州城。

  这种登记手法,不仅繁琐不说,而且等到月末统计的时候就会变得很麻烦,不仅每天的进出商人要进行统计。

  到月末汇总的时候,一个商人的踪迹,就需要比对三十天每天的统计表。

  还是拿这个龙套甲举例。

  他在七月十号进徐州城,七月十三号出徐州城,七月二十三号又收购了一批货物回到徐州,等到七月二十九号,卖完了货又走了。

  那到月底统计的时候,官吏们会面临一个什么情况呢?

  七月十号,徐州七月商人总数增加一名:龙套甲某。

  好,加上这个数字,继续向下查看,结果看到七月十三号,这个龙套甲某居然又离开了徐州城。

  吏员们还得重新删掉之前那个数字,再写个对的上去。

  结果,到了七月二十三号,甲某又进徐州了。

  还要改。

  然后终于到了七月二十九号,甲某又出徐州了。

  哪怕是脾气再好的吏员,这个时候对龙套甲某估计都会产生一些怨怼了。

  若是脾气不好,刁难这个倒霉的游商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严格说来,这个龙套甲某做错了吗?没有。

  那刁难他的官吏呢?情理上来说,他还真的是有些憋屈。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老旧的统计方法不合用的缘故。

  原本徐州这边,商人稀少不说,因为战火的缘故,外地的商人就更少了,所以那老一套的统计方法还能够支撑。

  但现在,随着徐州逐渐安定,商人数量增多,这老一套的统计方法就不何用了。

  毕竟,龙套甲某这样的情况可不是什么个例,徐州百废待兴可不是说说而已,哪怕有袁谭出台的种种政策在吸引着商人。

  来到徐州这边的,还是以游商居多,游商游商,手中的本钱自然大不到哪里去。

  进进出出什么的,本来就是常态,登记起来的工作繁琐,也是应有之义。

  其他诸侯那里的情况也和徐州大同小异,不过他们毕竟经营的时间要比袁谭这里长得多,夹带中的人才也要多出不少。

  起码,能够胜任斗食吏的人才储备还是相当充足,靠着人数的优势,倒也能够应付的了这个困局。

  反而是袁谭这边,因为河北世家和他的关系本就不好,加上袁绍这段时间在推行新政,世家们虽说不至于和袁家翻脸,但多多少少都有点离心离德的意思在,家族中的子弟自然不愿意出仕。

  只靠着民部那点人手,很快便出现了问题。

  不过,这种困难对于诸葛瑾来说是个大难,但对于袁谭来说,无非是统计手段的落后而已,他前世虽说只是个普通人,但基本的统筹学知识还是懂的。

  而诸葛瑾也是天资聪颖之人,不然不可能二十几岁的年纪便成为一郡之名士,袁谭随便提点了几句,诸葛瑾自己便设计出了一套新的统计方案。

  眼下徐州商人登记已经从老旧的日期登记转为了专人登记。

  每个商人在进入徐州城时,专门会建立一个档案,就是记录这个商人的进出徐州的情况。

  等到月底的时候将这些档案一汇总,就可以轻算统计出来徐州在册的商人数量。

  并且,这个档案还可以长久使用,只是最开始建档的时候工作会繁忙一点。

  但建档完之后,后面比如说八月,这个商人再来徐州,就不需要再麻烦的去重新划出一个新档来,直接在七月的档案上更新一条记录就可以。

  而且,这个登记方法还可以有效甄别出那些对徐州心存不轨的人物,统计方法革新之后,文书上登记的可不是之前那种简单的出城、进城。

  每次进出城带的货物,缘由什么的,都会有一个记录,频繁进出城,或是行踪稍有可疑,都会被民部这边迅速甄别出来。

  若是徐州城有什么异动,根据名册上的记录,很快就可以圈定出一个需要甄别的范围。

  到时候处理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诸葛瑾这样想着,一边翻看着手中的书简,目光扫下,将心中觉得可疑的几个名字记在了心间。

  与此同时,齐候府中,袁谭也没有闲着。

  随着清平军学建立起来,六万正兵和两万流民已经相继开始了新一轮训练,预计在秋收结束,就可以成军。

  军政那边的事务大体上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秋收的事情。

  袁谭之前设立的堆肥法,在民间很是惹来了不少非议,不过,等到秋收开始,这些非议都将会转化为他的震惊点。

  有了堆肥之法,今年的徐州,粮食丰收只是1预料之中,袁谭现在正在忙碌的东西,却是他前些日子,从系统中抽取出来的两件小玩意。

  一个是割稻镰,一个是稻床,这两个小东西制作起来都比较容易,但对于农户们收割粮食时效率的提升却是巨大。

  割稻镰,其实就是加长的镰刀,再安装了一个专门用来装稻米的布袋,在收割的时候,只消一割一收,便可以轻松将农户周身的稻米尽数收割到袋子里。

  至于稻床,则是用来脱粒之用,但效果比起现在农户们所使用的那种简易工具要好的多不说,速度上也要提高不少。

  只不过这两件小东西,系统并没有给出图纸,反而直接给了两个成品。

  这就小小的折腾了袁谭一下。

  眼下将作院那边,正在加急加点,生产宿铁兵备,所有工坊都在开工,甚至连匠师学徒都被派过去开工了。

  以至于袁谭只能自己在侯府中慢慢折腾,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侯府之中,袁谭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看着面前多出来的两个小工具,微微一笑,唤来袁朗,说道:“将这两件东西,给将作院那边送去,再把这个设计图纸一并送去,让将作院这些时日,空闲出来的时候,试着做一下这些东西。”

第三百八十八章:徐州商事·明察

  让袁朗将农具送去将作院后,袁谭便步出侯府,径直来到了民部。

  诸葛瑾昨夜刚刚送来了一封奏报,他很感兴趣。

  “主公,我觉得这几个人,踪迹相当可疑啊。”

  诸葛瑾见到袁谭前来,急忙上前,将手中的一份名单交到了袁谭手中,低声说道。

  袁谭接过名单,定睛看去,却是徐州几个在册商户的名字。

  “哦……是我们来徐州之前,就已经在徐州经商的人,哦,还有几个是这个月才到的。”

  不得不说诸葛瑾办事能力确实优秀,他交到袁谭手中的名单不是单单几个名字,而是将整理出来的,这些人的行踪,以及近期进出徐州的动向都一并列了出来。

  所以袁谭看了一遍后,心中就大致有数。

  名单上一共有五个商户,其中有三个都是徐州原来的本地商人,在徐州开设的有铺面。

  这些时日随着徐州逐渐复兴,他们的生意也是越做越顺,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可疑的。

  但自从进入七月以后,这几家商户就开始频繁的外出进货,虽说进的货物都很平常。

  可徐州虽然复苏,但百姓手中留存的钱粮到底有限,这几家商户,不是做布匹生意的,就是做瓷器生意的。

  这些东西,虽说也都有大宗交易的可能,但对眼下的徐州百姓来说。

  不管是买布匹做新衣,还是买瓷器当家用,都未免有些太奢侈了点。

  但偏偏这三家商户的伙计在出城时说的理由都是,铺子里的生意不错,这些时日卖的很多,所以要和那边的合作商们多谈谈。

  让他们加大发货量。

  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诸葛瑾在意识到这些人行踪可疑之后,特意命人对市场上的交易进行了暗查。

  这一查,就查出来了些许端倪。

  这三家商户的老板,这些时日进了不少货,但市场上的瓷器也好,布匹也罢,却都没有被人大量购买的迹象。

  如此一来,他们进进出出,相当频繁的理由就很值得怀疑了。

  “子瑜可曾去监视这几家?”袁谭将手中的文书放下,沉声问道。

  城中进了谍子,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可抓可不抓,毕竟这种人就和商人一样,抓不完的。

  尤其是这种乱世,各个州郡的户籍名册管理都相当混乱,即便袁谭这近一年来励精图治。

  可每天差不多都会有新的流民入户,加上之前招募来的大量流民。

  其中保不准就已经混进来了不少谍子,想要将他们清查出来可不容易。

首节 上一节 315/7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