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奉命侍绝美太后 第232节
魏太子增坐在王位上,脸色阴沉的可怕,一夜之间,他的心腹重臣司寇樊文并其属官大司寇卿柳尊,还有司空卞牙,上卿常启全部被人诛戮满门。
包括他父王最信重的中尉叶通、郎中令阎松、谒者宁松亦全家被人屠杀个干净。
要知道,这些官员,皆是身居要职,是其父王和他耗费无数心血培养的心腹重臣。
却没想到,一夜之间,就被人屠杀干净。
伴随着一把大火,瞬间灰飞烟灭。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身处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一夜之间,掌管刑狱的司寇及其属官,和统领北军、掌管京城治安的中尉,还有负责殿内安全的郎中令全部被杀。
大火之下,大梁一夜乱作一团,趁火打劫的盗贼四处劫掠。
偏偏禁卫军和北军一时无人做主统领,居中调度,导致治安全面失控,让大梁一夜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
若非信陵君魏无忌亲自出面,紧急调动武卒,接管了大梁城防治安,四处抓捕盗贼,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大火已灭数个时辰,至今他都不敢让其父王知道,生怕本来就身体不好的他,再气出个好歹来。
他当然想要继任王位,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太子增向来贪图美se,至今差不多也将身子耗空了,整个人看起来都是纵yu过度的样子.
“一夜之间,司寇、司空、中尉、郎中令和谒者这些公卿全部被贼人杀害,屠戮满门!”
“大梁沦为一片火海,治安瞬间陷入混乱境地,盗贼趁乱四起!”
“尔等有何看法?”
本已潜居府邸,久未上朝的信陵君,今日难得出现在了朝堂上,位列众臣之首。
信陵君身形修长,俊雅非凡,此刻站在群臣之首,眉宇间亦是多有阴沉之色。
听闻太子增问起,便率先拱手道:“回太子,贼子嚣张,屠戮我大魏公卿大臣,妄图乱我大梁,纵观七国,此必是秦国所为。”
太子增见其说话,面色愈发冰冷起来,双目更是阴鸷冰寒,听魏无忌如此说,顿时嘴角浮起一抹冷笑,道:“哦?信陵君说是秦国贼子所为,可有证据?”
昨夜死了八位高官,七人皆是他们父子的亲信众臣,郎中令更是负责其父王安危的郎卫统领,是自幼追随其父王的心腹。
而另外一人,虽然追随着魏无忌,却不过是一个小小将领罢了,据传还不受魏无忌信重。
在此王位交替之际,突然发生这等惨祸,明显是有人心怀叵测。
虽说有可能是秦人所为,但太子增更加怀疑,这是欲盖弥彰的做法。
想到自己和父王的信重肱骨死于非命,而这位向来被他忌惮的王叔居然只是死了一个无关紧要之人。
且王城的魏武卒,向来是无王令不可擅动,这位王叔居然可以轻易调动,岂能不让他怀疑其用心?
短短一夜之间,似乎自己经营数月,自信如铁桶一般的大梁。
一夜之间,整个大梁尽为武卒掌控,而且还是魏无忌未得王命,擅自调动的。
大魏王城军权几乎已经被魏无忌一手独揽,北军与禁卫军悉数被看管起来,他要干什么?
信陵君的右手位置,亦是群臣之首,名传千古的龙阳君垂眉低首,一时并未言语。
龙阳君男生女相,一身白衣,柔顺的长发披散,如瀑垂落削肩,妖艳绝美的容貌上看不出半点瑕疵,肌肤雪白如玉,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樱红。
配上那丹凤明眸,和婉转魅人的举止,若非名声在外,只怕任何人见了,都不得不叹一声倾国佳人。
魏朝堂之上,这是唯一一位可以不穿官服上朝的人,也是唯一一位因为美貌,让魏安厘王亲自下令,除他之外,“有敢言美人者族”的美人。
信陵君眉头一皱,尽管已是不惑之年,依旧英俊儒雅,清秀无须,细观之,岁月仿佛并没有在其面容上留下痕迹,与自己的太子侄子站一起,说是兄弟都没人不信。
魏无忌自然也看出了太子增眼中的阴厉与猜忌,正色道:“回太子。罗网是天下有名的刺客组织,里面高手众多,势力遍布七国,且与秦国有着不为人知的紧密联系。”
太子增面色一冷,道:“王叔可有证据?”
“杀死樊大人的手法,一看便知是剑道高手所为,所以本君才有此怀疑。”
魏无忌面色如常,风轻云淡道。
太子增不置可否的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龙阳君,淡淡道:“呵呵,信陵君说这是秦国杀手所为,龙阳君怎么看?”
龙阳君虽然是其父王宠臣,但人家却是真正有能为的人,不仅是剑道高手,还谋略过人,擅长于外交,是真正依靠功勋封君的人物,深得他们父子信重。
龙阳君身段高挑修长,凤眸如水,手持一把折扇玉立在一群大腹便便的老迈高官中,实是凤立鸡群一般的人物。
整日面对一群胖子,只有这么一位美人,哪怕是看着,都能让人赏心悦目。
或许,这也是魏王偏宠他的一个理由。
“太子殿下,本君以为,现在大梁纷乱未止,当务之急,是择选信任贤才,升任中尉、司寇、郎中令等要旨,统领北军与禁卫军,接替武卒掌控京畿治安,先安动乱。”
“至于缉拿凶贼,信陵君手下能人无数,高手如云,且既然已有眉目,不妨交由信陵君来办?”
太子增闻言,面上喜色一闪而逝,当下赞道:“龙阳君果然深谋远虑。”
说着又看向了一旁的信陵君,淡淡道:“王叔以为如何?”
信陵君微微拱手,郑重道:“本君必定竭尽所能,缉拿凶手,查出幕后,给诸位公卿一个交代。”
“好!那本宫就给王叔三日期限,缉拿元凶。”
.........
上一篇: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下一篇:大唐:开局娶了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