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

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 第59节

  黄射率领江夏水军,深入湘江,在靖港击溃叛军残余水军,斩杀长沙水军司马杨龄,兵锋直指长沙,留守长沙的叛军一夕三惊。

  消息传到武陵,张羡留刘先、韩嵩守武陵,他率本部人马回长沙,却在汉寿遭到刘琦伏击,张羡本人差点被文聘活捉,幸得黄忠拼死相救。

  汉寿伏击是徐庶离开松滋之前留下的得意布置。

  叛军损失惨重,刘琦率领大军得胜而回,心情大爽,心里也愈加怀念徐庶。

  刘琦心想:徐庶离开已有半月有余,襄阳的指示应该也快到了吧。

  刘琦回到松滋大营,他没有见到期待已久的徐庶,却见到了一个久违的老者。

  刘琦见到老者之时,老者正随着众人在松滋城外,等候凯旋而归的大军。

  “蒯公,别来无恙。”刘琦跳下战马,飞快地走到老者跟前,拱手行礼。

  蒯良须发皆白,白霜沾在他的发髻上,飘着薄薄的水汽。

  蒯良发出剧烈地咳嗽声,他冲着刘琦笑道:“恭喜伯绪取得汉寿大捷,平定荆南指日可待。”

  “侥幸得胜,全赖将士用命。”

  刘琦可不敢在蒯良面前托大,当初第一次蒯良时,蒯良给他的压迫感依然历历在目。

  刘琦邀请蒯良同入大营,奉上热茶,坐定寒暄之后,刘琦问道:“蒯公此来,可有带来父亲的指示?”

  蒯良摇摇头,嘶哑的嗓音响起:“主公命我与文和(贾诩的字)负责西凉士卒家眷迁移之事,如今西凉士卒的家眷滞留襄阳,我只是先南来考察一番罢了。”

  刘琦听蒯良不是为了平叛战事而来,心里便轻松了不少,他笑着说道:“等收复长沙之后,将西凉士卒的家眷迁到长沙郡就是了,这点小事何须蒯公亲自跑来一趟。”

  刘琦身兼长沙太守之职,心里自然是希望西凉士卒的家眷能在长沙落地生根,一来可以促进其治下人口的恢复,二来可以趁机拉近与西凉士卒的关系。

  蒯良意味深长地看了刘琦一眼,缓缓说道:“南下之时,主公曾言,希望将西凉人安置在武陵郡。”

  刘琦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仿佛内心的隐私被人窥探了一般。

  “武陵郡内有五溪蛮族,民风彪悍,不习礼数,与西凉羌人大同小异。将西凉人迁徙于此,两两相争,便于我们居中管理。”蒯良嘶哑的声音又响起,丝毫没有掩饰对异族的鄙夷。

  刘琦听到这个原因,心里稍安,他喝下一口热茶,以掩饰内心的波动。

  蒯良眼帘低垂,像一个随时都要睡去的老人,刘琦的举动却被其一一收入眼底。

  “秋去冬来,转眼就要到农忙之时。伯绪估计要多久才能收复武陵?可莫要耽误了西凉人来年的农耕。”

  刘琦皱着眉头,缓缓说道:“武陵城高墙厚,仓促之间,恐不能攻陷。”

  刘琦在汉寿伏击了张羡之后,曾远远地观察了一下武陵城,所以得出这个结论。

  自古攻城之战,最是旷日持久——北方已传来曹操征伐吕布的消息,可是吕布据城而守,强如曹操面对下邳的城墙,也是徒呼奈何。

  蒯良听得刘琦为难之言,他不置可否,而是缓缓说道:“当初伯绪南渡之时,陷于险地,吾弟蒯越却让蒯祺回守江陵,蒯氏实在是愧对伯绪。”

  刘琦一愣,不明白蒯良为何突然说起此事。

  当初渡江之战,凶险异常。为了刘琦,黄射甘冒奇险强攻油江口;

  黄奎四处奔走联络,一日一夜不眠不休;

  连蔡勋都弃船登陆,与叛军短兵相接。

  可以这么说,渡江之战,黄氏与蔡氏都出了大力,唯独利益在南郡最重的蒯氏却缩在了后面。

  刘琦要是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蒯祺也是奉我之命,镇守江陵,而且蒯氏给大军提供了无数粮草,蒯氏并没有对不住我的地方。”

  刘琦语气平淡,可是蒯良人老成精,刘琦话中的不满他又如何听不出来?

  “伯绪收复南郡失地,让吾弟蒯越免于千夫所指,区区粮草,不及伯绪给予蒯氏的万一。”

  刘琦的眉毛挑了挑,静待蒯良下文。

  “此次南来,我除了考察西凉人安置之地,主要还是来给伯绪送一份礼物,以谢伯绪对蒯氏的大恩。”

  刘琦忙推辞道:“我率军平乱,乃是受父亲任命而来,于蒯氏并无私恩,蒯公若要感谢,就回襄阳感谢我的父亲吧。”

  蒯良听后,微微一笑,伸出手指,沾上茶水,在桌子之上写起字来,蒯良一边写,一边笃定地说道:“我送伯绪的礼物非比寻常,伯绪定会欣然接纳。”

  刘琦心里冷笑,蒯氏珍藏而已,又不是没见识过。但他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直起身子,朝着蒯良的手边看来。

  只见茶桌之上,两个斗大的汉字——武陵,明明是茶水写就,却如阳光一般光彩夺目。

第98章 神童

  刘琦看着桌上茶水写就的「武陵」二字,心里激动不已。

  他强压下激动澎湃的心情,对着蒯良恭敬地说道:“如何攻下武陵,请蒯公教我?”

  蒯良微微一笑,气定神闲地说道:“伯绪先是取得渡江之战的胜利,如今又于汉寿大破张羡,叛军必是人心惶惶。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伯绪可派人接触武陵城内心思不稳之人,必有收获。”

  刘琦点点头,轻声说道:“实不相瞒,武陵城内有我安排的内应,可是他们不掌兵权,实在难有作为。”

  蒯良听了,捋着胡须呵呵轻笑,一言不发,显得高深莫测。

  刘琦心念一动,急切地问道:“蒯公在武陵城内也安插了人?”

  蒯良点点头,正色道:“刘先麾下大将杜路、刘宁乃是出自洞溪豪强,叛军接二连三的失败,他们早已有投降之心。蒯氏与其有旧,我前日已遣人去武陵联络二人,伯绪只需静候佳音。”

  刘琦先是大喜,接着心里突兀的一惊,蒯氏底蕴之深厚,从此可见一斑。

  果然,不出两日,蒯良派往武陵的联络人返回,带来了杜路、刘宁愿降的消息。

  蒯良看着联络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对着刘琦说道:“伯绪可以率军前往武陵了。”

  刘琦点点头,他迅速传下军令,大军拔营,剑指武陵。

  刘琦看向联络人略微青涩的面庞,问道:“大军攻打武陵,还需要与城内的杜路、刘宁商定具体的献城策略,你可敢再次前往武陵?”

  年轻人点点头,坚毅的脸庞透露出一股胜券在握的自信,“将军吩咐,义不容辞。”

  “好。”刘琦大喜,说道,“此去武陵危险重重,壮士可留下名号,若举事不顺,也可让后人知壮士之名。”

  年轻人眉毛一挑,朗声回道:“我叫蒯钧。”

  刘琦一愣,转头看向坐于一侧的蒯良。

  蒯良冲着刘琦微微颔首,说道:“此乃犬子。”

  刘琦心里一惊,说道:“蒯公,去武陵联络叛军太过危险,不如换人前往。”

  蒯良摇摇头,缓缓说道:“换其他人无法取信杜路与刘宁,且其他人也有父母妻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蒯良说着,又转头看向蒯钧,问道:“钧儿,你怕死吗?”

  蒯钧闻言,摇了摇头,朗声说道:“为国事而死,死得其所。”

  刘琦肃然起敬,冲着蒯良父子躬身行了一礼。

  刘琦对着蒯钧说道:“刘先麾下行军文书金旋,也是自己人,蒯兄去武陵若事情不顺,或许可以找他帮忙。”

  蒯钧点点头,刘琦的好意他心领了,可是区区一文书,能有多大作用?

  蒯钧辞别刘琦与蒯良,打马朝着武陵而来。

  刘琦率领的大军尚未到达,所以武陵城虽然戒严,却并没有关闭所有城门。

  蒯钧对城门士卒谎称自己是游历天下的士人,士卒不疑有他,遂放他入城。

  恰在此时,一队孔武有力的士卒护着一辆马车就要出城,蒯钧只得避让在一侧。

  马车缓缓地行到蒯钧身侧,一阵微风吹来,马车的帘子被吹开,马车里面竟然只是坐着一个垂髫小童。

  蒯钧暗暗诧异,他还以为这个马车里坐着的是某位官员,没想到竟然只是一个小孩。

  小孩也正好看到避让在一边的蒯钧——蒯钧器宇轩昂,与路边的黎民百姓格格不入,如鹤立鸡群一般。

  小孩下意识地问道:“这位兄台不是武陵人吧?”

  小孩子模仿着大人的语气对蒯钧问话,带着零陵一带的浓重乡音,幸好南郡与零陵相隔不远,蒯钧倒也能听懂。

  蒯钧用官话回道:“我是颍川荀氏子弟,游历天下以增长见闻,今日初到武陵。”

  颍川荀氏乃是天下一等一的世家,当今名士荀彧、荀谌、荀攸等均出自颍川荀氏。

  荀氏之名纵然是黎民百姓也如雷贯耳,旁边之人听得蒯钧自报家门,纷纷侧目。

  小孩忙命马车停了下来,好心地说道:“荀家世兄,如今武陵兵荒马乱,不如随我回零陵,等战事结束了,再来武陵游历。”

  小孩说得又快又急,夹杂着乡音俚语,让蒯钧听得直皱眉,好在他凝神细听,大概能听明白了小孩在说什么。

  蒯钧忙谢过小孩的好意,说道:“武陵人杰地灵,沅水风光旖旎,我这次主要是想游览一番沅水风貌,就不叨扰小兄弟了。”

  小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退回马车之内,突然出声说道:“拿下他。”

  蒯钧愣在当地,数名士卒已将他围在中央。

  “小兄弟这是何意?”

  蒯钧稳住心神,他确定自己没有露出破绽,他冒充荀氏族人也是做好了准备,身上带有荀氏印鉴,他并不怕士卒查验。

  “因为你不是荀氏子弟。”小孩的童音响起,这次变成了字正腔圆的官话,“若你果真来自颍川,如何能听得懂我的零陵乡音。”

  蒯钧呵呵一笑,说道:“我去过零陵,所以听得懂你的口音。”

  士卒闻言,纷纷看向小孩,似乎蒯钧的解释也不无道理。

  小孩却摇了摇头,指着蒯钧身后的马匹,“口音之事暂且不说,这匹马又是怎么回事?”

  蒯祺回头看向自己的马匹——他不敢用战马,这是一匹特意找来的驽马。

  “堂堂荀氏子弟,竟然骑着一匹劣等马,这很不符合你的身份。”小孩奶声奶气的声音继续响起。

  “荀氏家训,不许奢靡浪费,所以我骑着驽马游历四方,让小兄弟见笑了。”

  蒯钧回答得四平八稳,出发之前,每一种可能的情况他都考虑到了,他并不害怕被人盘问。

  小孩子闻言点了点头,他似乎已被蒯钧说服,士卒也随着小孩与蒯钧的一问一答开始放松警惕。

  “荀氏家训,让人敬佩。世兄骑着驽马游历天下,应该不赶时间吧?”小孩还不死心,继续发问,“可是世兄却风尘仆仆,而你身后的马匹也气喘吁吁,显然是长途奔跑所致。这又作何解释?”

  蒯钧心里一突,微微思索便要继续解释。

  小孩这次却打断了蒯钧,径直说道:“世兄无需解释,如今非常时期,世兄不愿意随我回零陵,不妨去我舅父府上做客吧。等战事结束之后,再让世兄离开。”

  蒯钧一听,哪能答应小孩的提议,他还要去拜访杜路和刘宁,商定里应外合、开门陷城之事呢。

  “小兄弟的提议,恕我难以从命。”

首节 上一节 59/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被长孙皇后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