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融合三倍吕布战力

大唐:开局融合三倍吕布战力 第192节

他们行医多年,都自认为是大唐医界中的佼佼者。

可如今这皇帝和皇后的病,全都令他们束手无策,着实令他们汗颜。

最关键的是,他们医不了的病,在李承乾面前,都显得那般简单。

李承乾取出银针,撇头道:“孙神医,你们几位也在这里看下吧,我为你们演示一遍,以后父皇这风湿病便靠你们几位了。”

几人听了,兴奋异常,“谢太子殿下。”

能有机会得到李承乾的传道,那是他们的福分。

只片刻……

李承乾便将消过毒后的银针刺入了李世民的腿中。

孙思邈几人在一旁仔细的观摩着。

半个时辰后。

李承乾便离开了立政殿。

李世民经过李承乾的针灸,倍感舒爽,心情舒畅的回了东宫。

……

翌日……

李承乾带着秦风去了白鹿书院。

科举考试他要着手恢复了。

李世民刚刚继位,大唐百废待兴,官位全在世家门阀的把持中。

科举制也就名存实亡了。

不过,主张有教无类,任贤为用的李世民早就想重建科举制,只是一直没有这个机会。

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李承乾也愿助李世民一臂之力。

这是也他开办白鹿书院的初衷。

“太子殿下,您来了。”

白鹿书院门前,陶宜修满脸堆笑,早早的便在此恭候李承乾了。

他平日里是一个十分高冷,不苟言笑的人。

不过他对李承乾的敬佩之情,那是发自内心的。

没有李承乾,陶宜修这一身的学识恐怕此生也没有授予他人的机会了。

他在白鹿书院担任院长这数月,是他这一生最高兴,过的最充实的一段时间。

白鹿书院三千学子,终日勤学苦读。

让他也看到了大唐教育发展的希望。

也看到了实现有教无类的曙光。

第262章 白鹿书院大师兄

李承乾望向陶宜修,轻轻点头,微笑道:“陶院长。”

陶宜修回应道:“太子殿下,您可算是来了,自从这白鹿书院开办以来,您还从未来过呢。”

作为白鹿书院的创始者,为实现「有教无类」的奠基人。

陶宜修对李承乾的敬意是发自内心的。

即便面对李世民,陶宜修也不曾这般客气。

李承乾轻笑道:“有你们这些大儒坐镇白鹿书院,本宫来不来又有何妨。”

他接着道:“白鹿书院的学子们生活方面没有什么困难吧,给白鹿书院划拨的银两,可曾到位。”

陶宜修回应道:“太子殿下放心,郑氏已经给我们划拨三年的银两,书院目前并不缺少银两。”

他没想到李承乾竟然只字未提学子们的学业,反而关心他们的生活。

进了书院。

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朝气蓬勃,学习的氛围,十分厚重。

李承乾对陶宜修道:“陶院长,本宫要恢复科举考试的事情,你都听说了吧。”

“听说了。”陶宜修正色道:“此事已经传出,不光是我们白鹿书院,就是国子监那边也是一片哗然。”

“两个学院的学子们,为了等待这次科举考试,已经准备了数月。”

“这次科举考试,不光是为大唐选拔人才,更是寒门学子与贵族学子之间的一场较量。”

他心里明白,为了开办白鹿书院,李世民与李承乾扛下了多少压力。

如果不是李承乾有着铁血手腕,有着杀伐果断的性格。

此事早就被那些世家门阀的大臣给压下来了。

所以,此次科举考试的输赢,更关乎李承乾与李世民的脸面。

毕竟李世民还挂着白鹿书院院长的职位。

李承乾点头道:“本宫能为你们争取的便是与国子监同样,同为「生徒」的资格。”

在大唐,可以参加尚书省省试的考生有两种。

第一种是「生徒」,就是相当于公立学院的学子们,包括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州学,县学等,他们可以直接参加省试。

另一种便是「乡贡」,就是私立学校的意思。

他们不在学馆或正规学院上学的私学学子。

这些学子先经州县考试,合格后称之为举人,再由州县推荐举送到尚书省参加省试。

按理来说,这白鹿书院便属于私学,虽然他们的院长是李世民。

不过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这点特权李承乾还是能搞到的。

毕竟直接参加省试也算不得什么。

陶宜修拱手道:“那便谢过太子殿下了。”

他明白李承乾的意思,其一这并不算是徇私舞弊,其二他是想给天下学子更多一点的名额。

毕竟白鹿书院这三千学子要是全都参加乡贡,那得占取寒门学子多少名额。

他们聊着,便走到了一间学堂前。

这间学堂是白鹿书院的天字一科,里面的学子仅有二十人。

但这二十人全都是白鹿书院中的佼佼者,也是他们与国子监相抗衡的中坚力量。

这天字一科中最为出色的便属吴雨晨了,也是白鹿书院争夺状元的希望。

陶宜修带领李承乾进了天字一科。

屋内的学子们望着走进来的李承乾,纷纷投以崇敬的目光。

他们深知,没有李承乾,就没有他们的今日。

这屋内的大部分人,要不是因为李承乾开办了白鹿书院,他们别说学习,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参见太子殿下。”他们纷纷起身拱手道。

李承乾轻声道:“免礼。”

紧接着,李承乾的目光转向了学堂后面的墙上。

墙上有李承乾为他们提的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他看着这句话便忍俊不禁,心道,嗯,有这味了。

被九年义务教育支配的恐惧,又浮上了他心头。

什么,「文明勤奋,竞争超越。」「自信自律自强自尊。」「拼搏奋进,永远进步。」等等一大堆的名言警句一股脑的涌上了李承乾的心头。

现在想想,他还心有余悸。

李承乾站到讲台前,一副老学究的模样,幽幽道:“本宫听说,你们对此次科举考试,信心十足啊。”

往这一站,还真是让他一阵暗爽。

“太子殿下请放心,状元非我白鹿书院莫属。”堂中,一身着院服,仪表堂堂的男子说道。

李承乾寻声望去,白鹿书院学子儒学天花板,吴雨晨。

被人尊称为白鹿书院大师兄。

白鹿书院三千人学子,能得到大师兄这个称呼,可见他的实力。

李承乾淡淡道:“你便是白鹿书院大师兄,吴雨晨?”

吴雨晨不卑不亢,拱手道:“回太子殿下,在下正是吴雨晨。”

言语间充满了自信。

这样的人,李承乾喜欢。

李承乾点头道:“好,本宫今天就为你策问。”

吴雨晨一副淡然的表情,胸有成竹,“太子殿下请出题。”

李承乾轻声道:“国泰民安。”

话落,屋内一片哗然。

这道策问命题虽然精简,却十分的困难。

开放性命题,没有点真知灼见,没有点本事见地,这道题还真不好回答。

但这道题,却能检验出吴雨晨是否有治世之才。

“何为国泰民安,国家太平,百姓安乐……国之内忧在于……国之外患在于……为我大唐的国泰民安,其一应……其二应……”

只片刻,吴雨晨便娓娓道来。

他先是针砭时弊,道出了大唐发展的不足之处,道出了大唐为何不能国泰民安。

首节 上一节 192/4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