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融合三倍吕布战力

大唐:开局融合三倍吕布战力 第393节

他们只怪这时间过的太快,只恨自己听的不够过瘾。

不过李靖的关注点已经从李承乾对长平之战的分析,转移到了「六韬」之上。

他曾有幸研读过「六韬」战略篇的残卷,这篇残卷被他视如珍宝,爱不释手。

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有一部分便是从「六韬」中获得的灵感。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周武王麾下太师,姜尚,姜子牙所著。

姜太公何许人也,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而李靖所得,只是《武韬》中战略篇的一小卷。

李靖上前,小心翼翼道:“太子殿下,末将斗胆向您请教个问题。”

李承乾点头道:“李将军但说无妨。”

“那个……”李靖犹豫一下,问道:“太子殿下,您是不是读过「太公兵法」。”

此话一出,李承乾眼睛一亮,回应道:“嗯?这么说李将军也曾研读过「太公兵法」。”

李靖惊奇,李承乾亦是惊奇,因为这「太公兵法」失传已久,除了他应该不会有第二个读过。

他没想到李靖竟然一句道破天机。

“回太子殿下。”李靖揖礼道:“末将家中有「武韬」的一小部分残卷,被末将奉为至宝。”

“而今日末将听了太子殿下对长平之战的讲解,颇有太公遗风,尚氏韵意,这才斗胆问太子殿下,您是否读过「太公兵法」。”

李靖娓娓道来,做了解释。

听他此言,李承乾亦是反应过来,说道:“不瞒李将军,本宫确实读过「太公兵法」,而且本宫不光读过,这整卷的六韬就在东宫之中。”

“什么,整卷「六韬」?”李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他还从来没有如此失态过,但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太公兵法」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李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跟「太公兵法」产生任何的联系了,这将成为他此生的遗憾。

而他没想到,这「太公兵法」的整卷,竟然就在这皇宫之中,就在他眼前的太子手中。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太子殿下,末……末将能不能……”李靖看着李承乾,支支吾吾道。

他有些不好意思,但这「太公兵法」他做梦都想一观。

第508章 太公兵法

听着李承乾与李靖的对话。

一旁的秦叔宝与苏定方才反应过来。

两人讨论的是失传已久的太公兵法。

李靖读过武韬中的残卷,而李承乾手中竟然有完整的六韬。

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李承乾心道:若是你们知道本宫手中还有「孙武兵法」,「孙斌兵法」,「孟德新书」等兵法,又该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李将军,你也对太公兵法感兴趣?”李承乾明知故问道。

李靖急忙回应道:“太感兴趣了太子殿下,不知道您那太公兵法能否让末将借阅一番。”

“末将保证,看完之后第一时间还给殿下您。”

李承乾风轻云淡道:“不过一部兵法而已,李将军若是喜欢,本宫着人取来送你便是。”

不待李靖反应,李承乾走到门外喊了一声,“秦风,将本宫的兵法全都取来。”

“是,太子殿下。”

秦风在门外回应一声,便向东宫赶了回去。

此时,李靖才反应过来,“殿……殿下,您的意思是说,将太公兵法送给末将,而不是借给末将。”

李靖愣愣的看着李承乾不敢相信。

李承乾回应道:“只一本兵书而已,李将军不必放在心上。”

只一本兵书而已。

李靖三人看着李承乾有些无语,他们一度怀疑李承乾对这部兵法的认知程度。

不过随后也就释然了,毕竟他们面对的是李承乾。

这个太子不能以常人的角度去看他。

少倾……

秦风抱着一个木匣赶回了兵部,将木匣递到李承乾手中。

李承乾接了过来,从里面翻出太公兵法递到李靖手中。

李靖正了正衣冠,双手有些微微发颤的将太公兵法接到自己手中。

他有些难以置信,自己梦寐以求的太公兵法,就这么轻易的便到了自己手上吗?

“太子殿下……末将……”

李靖吞吞吐吐,实在是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对李承乾的感激之情。

李承乾漫不经心道:“一部兵法而已,李将军你不必如此,兵法再好那也是一个死物而已,若是不能遇到好的主人,这兵法如何出神入化又有什么用。”

李靖望着手中的太公兵法,不好意思道:“话虽如此,可这东西实在是太贵重了。”

李承乾道:“这兵法并不白给你,本宫是有条件的。”

“那真是太好了。”听闻有条件,李靖心中的愧疚感少了不少,“太子殿下您但说无妨,末将定当竭尽全力。”

李承乾沉声道:“本宫希望你将这太公兵法拆解成文,于军事学院中传授于学院子弟。”

“末将领命。”李靖毫不犹豫道。

他以为李承乾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若是传道授业解惑,不用李承乾交代他也会照办。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本宫便将这所有的兵书一并交给你管理,但你要记住,这些是军事学院的镇院之宝,可不是你李靖的私人物品。”

“殿下放心。”李靖接过李承乾递过来的木匣,坚定道。

看着李靖手中的木匣,苏定方与秦叔宝两人皆是围了过来。

李承乾连太公兵书都能拿出来,这些与太公兵书放在一起的兵法定然不是凡物。

李承乾挑着眉毛道:“打开看看吧。”

咔嚓……

李靖将木匣的盖子扯了下来,拿出里面的第一本书。

“孙武兵法!”三人齐声震惊道。

他们实在是没想到,李承乾手中除了太公兵法,竟然还有孙武兵法。

三人抬起头,愣愣的看向李承乾,他们只感觉这一幕实在是太震撼了。

李承乾示意他们继续。

与此同时,第二本兵书被李靖拿了出来。

“孟德新书。”

三人再一次被木匣中抽出的兵书震惊到了。

李承乾在一旁苦笑,没想到三人抽起这兵法盲盒竟然如此开心。

当李承乾从兵部离开的时候。

李靖怀中还死死的抱住那个装满兵法的木匣。

这些兵法在他眼中与他的生命是一样贵重的。

不过李承乾却并不在意,因为这些兵书他已经拓印了许多本,再者说这些东西已经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三日之后。

武考第二场正式开始,论长平之战。

这一场的焦点除了寒门子弟段玉龙与宁荣两人外,便是柴令武,房俊,长孙涣,杜荷这些官二代了。

虽然寒门子弟在第一轮的武考中表现不俗,硬生生的抢夺了一百个名额。

但在军事战略这一场中,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无疑是一场艰难的考验。

他们平日里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别说买兵书了。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情。

如今大唐百姓已经告别了饥寒交迫,手中的钱粮渐渐宽裕起来。

读书习武的寒门子弟较之以往不知赠了几番。

但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

经过李靖,秦叔宝与苏定方三位主审官的点评,角逐出了武考第二次的前十名。

分别为,长孙涣,段玉龙,杜荷,宁荣,柴令武,独孤谋……

其中寒门子弟三人,豪门弟子七人。

这个结果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在情理之中。

毕竟寒门子弟占得三个席位便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了。

这些排名靠前的官二代们的爹,都是跺跺都能令大唐颤三颤的政治大家。

第二场武考过后,段玉龙,宁荣,孙段方三人也正式进入到了李承乾的视线之内。

因为这三人是前十名中的寒门。

寒门子弟拼到这个程度足以说明他们的努力与天赋。

首节 上一节 393/4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