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绝世才学被曝光了 第645节
于是,这帮子人你说为了坚持规矩也好,为了拍马屁也好,反正就是在张诺点头以后,在他还稀里糊涂的时候就把一座标准的秦王府给建好了。
这可不是以前那小家子气的高丽王宫可以媲美的,一应建造都是有规矩在的,从大门的高度、宽度、门口的摆件到里面的前院、中院、后院,不仅仅是房间,连里面的家具、摆件,都有专人从关内直接稳稳当当的给你运过来。
当然了,礼部检查完了,认为没有逾制,该有的都有了以后,你秦王殿下在里面再折腾你那些看不懂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反正你觉着舒服就行了。
然后张诺就把自己的那些席梦思床之类的,重新给弄进去了。
对于这帮人的想法,其实张诺只能说不支持不反对吧,他不是帝都人,对四合院除了感叹一下那吓死人的价格以外,也没觉着住着有多舒服。
所以,哪怕新的秦王府弄得是各种雕梁画栋的,可在张诺眼里,也就那样吧,毕竟他要的是居家过日子,不是把自己家弄得跟个博物馆一样。
在王府里休息了一晚上以后,张诺又得赶赴港口了,毕竟海军学院在那儿,新的海军军港也在那儿。
往返港口到平壤的火车,如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哪怕是贫民百姓都有坐过的,哪怕没坐过,但至少也知道,有了这大铁疙瘩,整个平壤道的商品就能快速运输到港口去,然后通过海运进去大唐。
而同时大量的商品也会从同样的道路进入到平壤境内,这就是交通运输提升以后的好处。
张诺这边因为是特区,所以他弄的商税,那就完全是按照他的想法来的,不同行业的税率完全不一样,而农业方面则完全没有这个税收,只有在大批量的卖出农产品的时候才会有税收出现,而且并不高。
这一点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是很认可,但捏着鼻子同意了,毕竟就当是交了保护费了不是嘛。
可后来大家一算账,关内和平壤这边一对比以后,大家就会发现,其实这边的商税更加的合理,不是说高低之分,而是合理。
因为张诺奉行的就是多挣钱的多缴税,少挣钱的少缴税,那些从地里刨食的苦哈哈就基本上不用掏钱。
商人们其实对此没什么异议,大家只要一视同仁都是享受这个待遇,那就好办,剩下的就是看本事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平壤这边,这里有丰富的原料供应,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更有大唐没有的商业氛围,最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大唐没有的交通运输条件。
没错,所有人都慢慢意识到了交通运输在商贸当中的便利性以及重要性了,从平壤生产销售出去的货物,去江南所用的时间居然比北方去江南的时间少了三倍还不止,这点之前谁敢信?
可如今平壤这边发达的铁路、海路运输就是能做到。
要知道,如今不仅仅登州那边直通长安的铁路在修,高丽境内也有好几条铁路在修建呢,主要是针对人口、资源聚集的地方的。
主要就是为了方便资源、商品的调集,只有把这些整合好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才能蓬勃发展。
而那些商人,只要看到利润,自然不会落后,他们有的是办法让自己爬上这趟高速行驶的列车,从而让家里挣个盆满钵满。
如今的平壤城,越发的成为了一个工业、商业基地了,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工坊在这里建立,城里到处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铺子。
而且你还不能小瞧了这些铺子,别看门脸不起眼,可说不定你进去以后就发现,少于一定量级的生意,人压根就懒得跟你谈。
与此同时,研究所那边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些研究员在张诺的指导下弄出的东西,慢慢的就流传了出去。
这里是讲规矩的,你要学习要生产,没问题,交钱就能让你的人学会,然后你就能放心生产,这边只要一笔费用然后支付以后的抽成就行了。
当有人尝到甜头以后,那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
第729章 大唐的发展动力
对于整个平壤制造业以及商业的繁荣,张诺自然是乐见其成的,这种走到街上能看到人为了一点利润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以及城外越来越多的工坊已经让他笑逐颜开了。
毕竟这都是他带来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最让他得意的是,这个城市恐怕哪怕在后世他穿越的时候都没能这么繁华吧,可如今却已经彻底成为了整个大唐的重工业中心。
大量的原材料被送进平壤城周边的工坊加工成各种产品,然后运送到大唐境内,而且,他也在有意的控制和安排这种建设路线。
在这边生产的,基本上都是各种机械以及各种工业半成品,而到了蓝田城那边,就是各种轻工业产品了,大量的涉及到普通人衣食住行的生活物资被生产出来,然后通过原有的渠道扩散到整个大唐。
当然了,如今江南的商人们也开始在自家地头学着建立新的轻工业工坊了,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轻工业,但是他们知道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
在他们看来,秦王殿下做的,那就是挣钱的买卖,秦王殿下能把这些东西卖得这么好,那咱们在老家学着搞的话,也许做不到那么好,那咱们卖便宜一点不就行了呗?
没见着长安城里如今都是这样,光各类酒坊就是一大堆,价格自然比不过张氏酒坊,那可是秦王殿下和陛下都有份子的,而且确实是一等一的美酒。
可其他人的酒坊,如今慢慢的也学会的调制、勾兑新式美酒了,虽然口味上比不过秦王殿下的,但胜在一个价格便宜还量大。
所以,如今南方的商人们都知道了,咱们确实不如秦王殿下厉害,也没他那么大的本事做出那些好东西。
但是,咱可以降低一个档次不是,光省下来的运输费用,其实就足够他们在当地挣个盆满钵满了。
而平壤城的重工业就这么应运而生了,只要是想要开工坊的,那就必须从这里购买机械设备,毕竟除了这里其他地方根本就买不到。
不是不能自己弄,实际上好多人拉着家里的木匠、铁匠就要自己搞,可真动手了才发现,那些东西哪里是那么好仿制的。
里面包含的技术根本就不是以前手工业时代所能想象和运用的,就算是勉强能弄出来,可一算成本,尼玛比从平壤城买设备再运回来还贵了好几倍,那还不如直接买呢。
然后平壤城的设备就卖疯了。
而这带动的,可不仅仅是平壤城的机械制造工坊,这是整整一条产业链的,从上游的矿石开采、冶炼、铸造到机械制造,到下游的生产环节,光这里面拉动的产值就足够惊人了。
更别说当那些设备到了那些商人手上以后,那又是一大堆上下游联动了,农户、原料贩子、生产商、贸易商、零售商、工坊工人,太多的人在里面得利了。
整个大唐如今都被张诺拉上了一道奔涌向前的高速列车,似乎每一天大唐都在发生变化。
土地还是好些人最看重的资产,但农民却不再把自己牢牢地拴在地里了,进工坊当个工人或者直接批发一点小商品到处贩卖,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一点都不比在土里刨食挣得少,只要努力甚至还能多挣不少。
如果是以前的时候,大量的农民从田地里转为农民或许会造成整个大唐的恐慌,毕竟粮食安全可是一个大事。
可如今不会了,新式的粮种早已推广开了,红薯、土豆、玉米种得是漫山遍野的,而且新式机械的出现,让大规模的耕种更加的省力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农户就能把地里的作物给伺候好了。
如果说这些还在张诺的意料当中的话,那么当好几个道的刺史直接发函请求张诺到他们那里修建铁路的时候,张诺就真的惊讶了。
同样的函件也发到了李世民手上,当时李世民还笑呵呵的征求他的意见来着。
在函件里面,那些肯定提前通气了的刺史甚至直接说当地的官府以及大户都愿意拿钱出来赞助这条铁路,只要能优先修建就行。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些人已经充分的了解到了交通发达的好处了,而且他们的见识被张诺强硬的打开以后,就不再是以前那些只能做点小买卖的土包子了,他们清楚的知道怎么来扩大自己的生意,让自己的生意覆盖更多的地方。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凌云窟副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