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28节

“正好明天开炉,就过来看看,碰到了陛下。”于谦笑呵呵的说道,随即立刻想到了什么,低声说道:“陛下,其实臣有句话要说。”

“哦?怎么了?”朱祁钰一愣,看着于谦的郑重的表情,疑惑的问道。

于谦欲言又止,只好低声说道:“其实陛下,王恭厂的老师傅们说,陛下这法子有效倒是有效,不过,明天可能还是炼不出钢来,能得到的也是白口铁,而不是钢料。”

白口铁?

于谦示意站在旁边的匠户拿过来一块铁说道:“就是这种,烧灼的煤料,多是来自西山,即便是水洗精选,还是不够热。”

“工匠们提到了一个法子,前段时间坚壁清野,城中木料堆积如山,如果可以用木料烧制木炭,再用木炭为底料,倒是可以更热一些。”

“这块白口铁,就是工匠们用木料烧制的木炭作为底料进行熔炼得到的白口铁。”

于谦将手中的白口铁递给了朱祁钰,朱祁钰拿过来看了半天,断口呈银白色,但依旧是生铁,而不是熟铁。

生熟铁其实就是铁和钢的另外一种称呼。

于谦叹气的说道:“但是城中多烧薪柴,哪有那么多的木炭可供王恭厂使用,这种法子快是快些,但是更贵。”

王恭厂的工匠们并不是没有开拓精神,他们在连温度计量都没有的时代,就已经开始探索用木炭来进行炼钢。

再配上朱祁钰的风箱,才有直接炼出钢的可能。

“那明天就用木炭先烧一炉。”朱祁钰对于谦的说法表示了肯定,他让兴安给他装了一袋水洗煤,准备回去研究研究。

于谦在景泰炉前长揖作别。

朱祁钰打量着于谦的背影。

于谦和诸葛亮类似,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受命于刘备兵败夷陵,客死白帝城的时候,那时候的蜀汉,风雨飘摇。

此时的于谦,则是受命于六师新丧,大明皇帝被俘的窘境之中,大明也是多灾多难,东南起义、西南叛乱,瓦剌势大。

于谦却也在夜幕中打量着朱祁钰的背影,这个时间点了,还过来看看,真是大明有幸,时逢明君也。

次日的午后,朱祁钰非常懊恼的看着一个个铁块,这里面依旧全都是白口铁,他们距离钢差一些,但是它们依旧是生铁,不适用于用于军器。

大明的皇帝别出心裁的相处了热鼓风的创意来,让炉温进一步升高,当铁水从前包里迸溅而出,那种如同太阳一般炙热的明黄色,让人情不自禁的欢呼。

当所有人都以为大明终于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炼钢,工匠们热情似火,不顾及炙热的铁水,开完炉,浇铸铁锭之后,他们才失望的发现。

炉温是够了,但似乎不完全够。

所有的铁锭无一例外,都是白口铁,当然它无限接近于钢,但它不是钢。

他们围在铁锭的周围,一脸茫然的看着朱祁钰,朱祁钰手里是一块带着余温的铁锭。

白口铁,朱祁钰也不顾上热,蹲在地上,检查着所有的铁锭,全是白口铁。

这些白口铁比王恭厂所有的白口铁都要好,杂质极少。

但是由铁变成钢的依旧需要极其繁琐的步骤,千锤百炼,或者再融炒钢,这两种方法无疑是增加了极大的成本和时间。

问题出在哪里?

朱祁钰站起身来,环视了一周迷茫的工匠们。

这十多天的时间,朱祁钰一直在研究炼钢这件事,而且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意见,这次的炼钢,他也抱有了极大的期待,以老子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信息量,炼钢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但是现实告诉他,依旧没有炼出钢来。

于谦试探的劝慰道:“陛下,这白口铁极其耐磨,可用于犁铧的农具上。”

“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凳子,能造茶壶茶碗,能造简单农具种粮食,我们还能干什么?”朱祁钰深吸了口气,反问了一句。

这是大明现状。

于谦是好意,朱祁钰没那么好歹不分的,他在跟自己置气罢了。

白口铁极其耐磨用在农具上,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是不是他想要的钢。

对于国家而言,钢铁就是它的脊梁。

“炒钢法的炉子开着吗?朕要去看看!”朱祁钰不肯将就,他一甩袖子,走进了王恭厂的民舍里,摘下了自己的翼善冠,解开玉束带,脱下了五龙金织袍,换上了一件王恭厂里工匠们穿的粗麻短衫,走出了房门。

“走去看看,朕今天要亲自炒一次钢!”朱祁钰坚信实践出真理。

既然自己失败了,那就要从失败中寻找原因,亲自到炒钢的工坊看看,亲自动手做一下。

朱祁钰带着锦衣卫来到炒钢工坊的时候,吓了住坐工匠们一大跳,他们倒是知道这是皇帝,毕竟朱祁钰这十多天的时间,天天往这里跑。

但是这身粗麻短衫的装扮,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几个工匠带头要跪,朱祁钰阻止了他们,说道:“继续炒钢,朕要观摩。”

炉子和朱祁钰用的炉子没什么大的区别,铁水流出五尺外的一个耐火砖砌成的方塘之内,一群工匠,将袋子里的泥巴扔进了铁水中,抄起了旁边的木棍开始搅拌。

“这是什么?”朱祁钰拿起了一把泥巴,满是疑惑的问道。

“污潮泥,就是铁料粉和石英石敲成粉末。”一个工匠磕磕巴巴的回答了一句。

朱祁钰拿起了一根柳木棍,站在方塘砖沿之上,开始学着工匠搅拌。

铁水很热,站在方塘之上没一会儿,朱祁钰满头是汗,他手中的柳木棍没一会儿就烧没了,他又拿起了一根,继续搅拌。

热,朱祁钰很快就明白了汗流浃背这个成语,是多么炙热的词语。

他只觉得被铁水炙烤的一阵阵的眩晕,甚至脑阔都有点疼。

他甚至闻到了烧羽毛的味道,朱祁钰知道,那是蛋白质氧化的味儿。

他看着明黄色的铁水,在柳木棍下如同胶状物一样不停的搅动,忽然知道自己问题出在了哪里。

这些铁水被搅拌,为什么不会冷却,反而变热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啊。

他放下了木棍,走下了方塘砖沿。

大明的朝臣是没有权力阻止皇帝胡闹的。

比如朱瞻基喜欢玩蛐蛐,朱厚照喜欢豹房猛兽烧自己的寝宫、嘉靖皇帝朱厚熜喜欢修仙、朱由校喜欢木匠,这类喜好,朝臣们上谏过。

但是大明皇帝大权在握,谁又能劝的了?

朱祁钰走下了方塘砖沿之后,于谦才重重的松了口气,太危险了!

每年都会有工匠因为脚滑落入铁水之中,尸骨无存。

陛下怎么能这般胡来呢!

“朕明白了,朕明白了!”朱祁钰极为英气俊俏的脸庞,被熏得黑乎乎的,但是他丝毫不在意。

他想明白了应该怎么办,他找到了问题出在了哪里!

“朕现在就给你画图纸,今天就把这个前包改出来,明天,我们再试一次!”朱祁钰十分兴奋的边走边说。

于谦虽然不知道皇帝想明白了什么,但他还是俯首说道:“陛下,昨夜就熬到了子时,今天就不用陪臣一起熬着了。”

“没事,还年轻。”朱祁钰满不在乎的说道,他连衣服都没换,就在王恭厂画了图纸,当场改装。

第四十二章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祁钰的绘图是十分迅速的,而且他的图纸具现的速度,也是无与伦比的。

纵观全世界,大明依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组织力依旧是世界独一档的存在。

大明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匠,他们对于朱祁钰的那些奇思妙想,总是有着十分强大的具现能力。

他只是画了个灶儿,第二天清晨醒来的时候,他画的灶儿,已经全部修好了。

前包的改变速度之快,让朱祁钰叹为观止。

现在前包已经大了一圈,四周全都是风道,只不过这个风道不再是向炉内吹热空气,而是向前包吹热空气。

前包是炉前储存融化铁水的地方。

当木炭、铁料、石英石等物在炉内经过高达1350°的烧灼之后,融化成为铁水,慢慢汇集在前包之中。

被工匠们称之为釉质的黑灰色杂质,会漂浮在铁水之上,通过排釉口而出,那是一种黑色刺鼻的软软絮状物,是杂质,在冷却后会变的生脆。

当前包攒够了铁水之后,再戳开前包底部的孔洞,铁水就会蹚出,浇铸成为铁锭。

大明的工匠忙活了一晚上,将炉内壁的燃烧残留物和耐火土一起戳下,再涂抹上新的耐火土。

炉上的风眼在开炉之后,都被釉质堵住,但是已经被清理干净。

而现在炉内正在不断的投入柴火,里面在烧火,将耐火土烤干,防止他们在高温下脱落。

朱祁钰认真的考察着整个风道,前包的风眼都位于底部,而且需要的风力极大才会保证它不会再次被堵上。

“陛下,按照经验而言,往前包里吹气,它会非常快的冷却,甚至可能会把整个前包都变成一坨铁。”于谦忙活了一晚上,他虽然困惑陛下的命令,但是他坚决执行了陛下的命令。

朱祁钰点头说道:“是的,一般经验而言,即便是加热过的空气依旧是远比铁水凉,凉空气和炙热的铁水混合到一起,必然会让铁水变凉。”

“按照一般的经验的确如此。”

就像是热水中混入了冷水,热水会变凉一样,于谦的说法没有问题。

但是炒钢法的铁水在搅入了空气之后,非但没有凝固成铁块,反而愈加炙热。

于谦虽然不知道自己的陛下在卖什么关子,但是他没有任何阻拦皇帝的意思。

几个工匠,几个炉前工,几千斤的木炭,和几块砖头,几块废铁料,这些东西加起来,还没朱祁钰扔在民舍的那件常服贵。

那件常服需要近万两银子,才能织好,一个景泰炉实验一次,也就不足百两银子。

一件衣服就够大明开炉上百次了,陛下这个爱好,真的不算贵。

大明皇帝愿意关注军工厂,这对兵部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他没必要阻拦。

随着炉子的再次点燃,多人协作的风箱再次开始工作,呼啸的风道向着景泰炉扑去。

铁料、木炭、石英石、白云岩、石灰石混合,在工匠不断的摇动之中,慢慢爬升,从炉顶倾斜而下,淹没在炉内的火舌之中。

在加热的风力之下,火苗汹汹,所有的物料变成了红色,随后慢慢融化在了炉底,明黄色的铁水缓缓的流过中桥,在前包炉底汇聚,慢慢升高。

大明的工匠们经验极其丰富。

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听炉内火舌舔动的呼呼呼声,来判断加料时机;只要瞄一眼就知道哪个风道堵了;稍微闻一闻,通红发黑的釉质散发的味道就可以减少或增加石英石、白云岩的数量。

“转风道!”一个工匠大声的喊道。

前包的风道打开,几个工匠用力的拉动着风向,加热过的空气,如同针一样源源不断的冲向了前包,釉质开始起泡,并且向着排釉口加速排出。

不对劲儿,这是排釉口的炉前工的第一反应。

首节 上一节 28/6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