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51节

这要是被合围了,必死无疑!

阿噶多尔济懊恼不已!

他要是跟着脱脱不花,现在也跑了。

杨洪出现在战场,就代表着杨洪并没有同鞑靼人作战。

虽然阿噶多尔济不清楚内情,但想来,他那个善于屈尊人下的哥哥脱脱不花,不知道献出了什么好处,让大明皇帝放行了。

但是他阿噶多尔济跟着也先,在清风店死伤惨重,而他的哥哥却是毫发无损。

离谱。

此时颇为狼狈的阿噶多尔济和也先互相对视了一眼,颇有些无奈。

“太师可有什么灭明良策?”阿噶多尔济略有些不甘的问道。

他们明明已经抓到了大明皇帝,明明已经消灭了大明京营最精锐的部队,明明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

但是依旧拿大明没有什么办法!太憋屈了!

也先的手点在了宁夏的位置,露出了一丝阴狠说道:“我们手里还捉着一个朱祁镇呢,这可是正统合罕啊,他还是有点作用的。”

次日的清晨,瓦剌军在天未亮的时候,立刻全面撤离了紫荆关,奔着茫茫草原而去,而石亨和杨洪赶到之时,只看到了紫荆关的残垣断壁。

不得不感叹,马军多,跑的就是快,一溜烟就找不到了。

朱祁钰收到了固安、霸州、清风店的战报,大明终于将瓦剌人驱逐出京畿地区,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大明军正军两万五千余人,备操军二十万余参战,死伤近三万余人,和瓦剌几乎旗鼓相当。

但是仅西直门外被卯那孩突袭,就死了大约两万。

而卯那孩的突袭成功的原因,是因为都督魏兴不,尊将领,私自回营,导致前军后军失调,才被卯那孩钻了空子,抓到了机会。

朱祁钰震怒,立刻命令锦衣卫抓拿,开始了查办魏兴。

瓦剌鞑靼联军人近七万骑卒,十五万步战,突袭大明京师,死伤俘将近四万余人,这其中约有两万骑兵,所有劫掠财货百姓都留在了大明境内。

脱脱不花的嫡系,完全是跑到京畿观光了一番,啥都没干,心惊肉跳了一番返回草原。

最大的胜利者,是善于逃跑、能进能退、能屈能伸的脱脱不花!

脱脱不花,不仅没有损失,还跟大明建立了一丝默契。

害,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哟。

“京师保卫战一战,大明大获全胜,全仰来于老师父运筹帷幄。”朱祁钰将京师保卫战这一战的功劳,都落在了于谦身上。

于谦赶忙俯首说道:“皆仰赖大明军士死战不退,大明百姓众志成城,戮力同心,方有今日之胜!”

“该到论功行赏之时了,于老师父可拟好了奏疏?”朱祁钰提到了封赏之时。

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魏兴之罪责绝对不能依于谦的说法,戴罪立功,他必须死,查办就是把问题查清楚,让他死的有杀鸡儆猴之效果。

朕的军队里,容不得这等害群之马!

“请陛下御览。”于谦将两封奏疏递了上去:“清风店、固安霸州之战,臣等详细军报和掌令官军文,汇总之后,面呈陛下。”

于谦重重的松了口气,大明赢了,但是他又紧张了起来。

赢很难,但是接下来的局面,会更难。

如何让大明再次伟大,就成了此时君臣心中最重的问题。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急症已缓解,慢症呢?

大明日后何去何从?

面前这位大明新君,能不能带着大明继往开来?

于谦的答案是—可以。

他坚信。

第七十四章 亡国之君的模样,越来越清晰

“京营忻城伯赵荣不赴营操练,以致军容不整、纪律全无,士卒喧哗、行伍错乱。”

“镇守山海、永平总兵官应城伯孙杰,素无将略,不恤人难,士卒嗟怨,军政废弛,广宁战危,临阵怯战。”

于谦的第一份奏疏上面就是两个勋臣伯爵,一个忻城伯,一个应城伯,于谦在陈述不用他们的理由。

打完仗了,于谦向陛下解释了自己用人的原因。

这种事必须要说清楚,为什么宁愿从牢里捞出石亨和刘安来,也不用勋贵和某些人。

朱祁钰详细的看完了于谦递过来的奏疏和证词,有些疑惑的问道:“这就是为何让范广进京的理由吗?”

范广辽东都指挥佥事入京,出任京师左副总兵官,石亨副将。

宣府是总兵官杨洪主持大事,大同是因为朱祁镇敕喻紧急升迁为大同总兵官的郭登主持大局。

而刘安,是之前的大同总兵官。

石亨、刘安、杨洪、郭登,都是总兵官,唯独东北方向的总兵官孙杰,于谦在打仗的时候,提都没提。

“臣不敢用他,怕招致灾祸。”于谦无奈的说道。

历来大抵如此,有人为了大明拼死拼活,有的人前方吃紧,后面紧吃,有的人活着,但是他们已经死了。

朱祁钰认真的看了半天,说道:“卢忠,你拿去,确有此事,那就办了吧。”

留着他们吃大明的粮食吗?!

他拿起了桌上的朱笔批红,递给了卢忠。

于谦愣了愣,他只是想陈述理由,陛下居然查办。这实在是……

这封奏疏,上面还有徐有贞的签名。

这个都察院的扛把子,可以说是于谦的政敌,徐有贞是坚定的南迁派,而且身体力行,将妻儿老小送到了南方,于谦说往东,徐有贞必然说往西。

但是在这封治罪的奏疏中,两个被查办的忻城伯、应城伯,却一致同意。

能让于谦和徐有贞这两个政敌,握手言和,俩人合起伙来查办,可见忻城伯、应城伯多么不得人心。

尤其是这个忻城伯赵荣不赴营操练,可不是一次两次,好在赵荣带领的军士,全都由孙镗训练都督军务,否则怕是要出大事。

朱祁钰打开了第二封奏疏。

“石亨功擢武清侯,杨洪功擢昌平侯,刘安复广宁伯,范广进指挥同知…”朱祁钰认真的看了一遍,都是因功进爵,名号都是奉天翊运,可以说是赏罚分明。

他没有马上批红,而是问道:“这次参战的所有军士可有封赏?”

奏疏里没有,朱祁钰才会发问,打仗的是军士,受封的是军将,他当然要问。

“按制犒赏,无功不赏。”于谦立刻说道。

他多少摸出了点当今陛下的脾性,当今陛下对普通军士尤为关心。

甚至在十团营和军士同吃同住了月余,如普通军士那般操练,对参战之军士,自然是多有关注,也不意外。

“无功吗?军士奋勇杀敌,不参战的军士,也是出城作战,风餐露宿,在朕看来也是,无过亦算有功。”朱祁钰对于谦的说法并不认同。

没打仗,是他们的防区没被侵扰,只是执行任务,岗位不同罢了。

于谦认真思考了下说道:“臣以为…不妥。”

朱祁钰看着依旧执拗的于谦,想了半天说道:“那就以犒赏为名吧,每人额定五两现银,折合成酒肉米粱,分发给参战军士。”

于谦是兵部尚书,对于领兵打仗这件事,比朱祁钰在行,朱祁钰并没有用自己的业余挑战人家专业的想法。

只是觉得军士辛苦,皇帝不差饿兵,多少也该意思意思。

于谦一听是犒赏,也没了意见,无功不受禄是大原则。

但是陛下的意思是犒赏激励,那就没啥问题了,五两现银折酒肉米粱,至少能好吃好喝好一个月了。

“陛下仁善。”于谦代表了大明参战的所有军士谢恩。

“仁善?于老师父不知道,这段时间不知道多少人上书,阴阳怪气朕薄情寡恩呢。”朱祁钰摇了摇头。

他未登基就在午门外摘了无数的脑袋,流放了这群人的家属。

通惠河上还挂着一大堆的黑眚,大明的水猴子们的尸首,还在示众。

登基之后,他就抓了凤阳诗社的十四人,现在也不给处理意见,就这么关着,无数御史、给事中的奏疏都被他拿去当柴烧。

一大批囤货居奇的奸商,已经查的差不多了,哪天想起了,自然是推到午门外斩首示众。

奸商惯不得,大明的经济太脆弱了,几乎没有。囤货居奇真的会害死人的。

苏太祖就曾经瞪着眼睛,大声喊着:倒卖粮食的奸商,立刻枪毙,枪毙!我要求,立刻,马上!

朱祁钰干的这些事,这不是薄情寡恩、独断专横是什么?

某些人口中,他们惧怕的亡国之君的样子,越来越清晰了。

“上次朕说的那个英烈祠,可有筹备?”朱祁钰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在开战之前,朱祁钰就要求过要将阵亡的军士名字,写在英烈祠之上,形制并不复杂,八角亭加一块碑。

于谦挠了挠头,陛下还薄情寡恩吗?

南迁者死,北镇抚司衙门那些公然鼓吹南迁的凤阳诗社十四人,到现在还没砍头,不是陛下仁善,又是什么呢?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吧,于谦如是想到。

他听到陛下询问,赶忙说道:“西直门外两块,德胜门外一块,彰义门外一块、清风店、固安、霸州各一块。”

“找的是西山大青石,陛下安心,后天就能立起来,亭子的木料出自红螺厂。”

“好。”朱祁钰松了口气,有些疑惑的说道:“杨洪在宣府,宣府距居庸关很近,杨王可以驰援,朕理解,可是为什么郭登,也驰援到了紫荆关?”

郭登带着大同府军,差点在紫荆关把也先给包了饺子,可惜的是,也先实在是溜得太快了。

十五日撤军,十六日在固安、霸州吃了亏,又在清风店跟石亨打了一场仗后,十七号就从紫荆关溜得无影无踪。

草原上的猎狐都跑的没这么快。

其实朱祁钰不知道,瓦剌人跑得不快,早就被蓝玉给杀干净了,还能等到今天?

首节 上一节 51/6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