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开局遭李娘子逃亲 第210节
刚刚结束这一场激烈水战,水师的确要休整一下。
而且,战船需要进行修补,这样才可以持续使用.…
诺。
在场文武异口同声的说道。
“另外,将来整好生安葬在河内郡。”
曹封扭头看了一眼,带上岸的一具尸体。
来整是来护儿之子,正是年轻的时候,像这个年纪的人,很少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样的人如同麦铁杖,都是值得尊重的。
诺。
随后,文武众人陆续原路返回,也就是河内城。
至于不是王屋城,那是当时为了便于和水师联系,现在就不需要了。
至于俞大猷,则是让几名将士,将隋将来整厚葬。
等到天色彻底明亮,全数返回城中。
“王上,北面防线已彻底瓦解,可以利用水师搭载乞活军,率先进入西面要塞。
来到衙门里,李存孝迫不及待的说道。
“不过,还是等到水师休整一天,才可以开始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早就有个底的曹封,只是点了一点头。
“诸位,寡人准备抽调新军来中原地界。”
听着王上最后一句话,在场文武都是看过去,新军终于要开始动用了吗?
“诸位,你们可有什么建议? ”
曹封顺势抛出这个问题。
“王上,新军共计有九万,准备调遣的话,臣建议分为两批。”
长孙无忌提议道。
分为两批调遣,要比九万大军直接前来,速度要快上不少。
“不错,寡人正有此意。”
分为两批来是合理的,一次性来费时间,曹封是很清楚的。
“王上,刚好可以让新军前来时,带上八牛炮弩的箭矢。”
这时,李靖出列说道。
炮弩的箭矢本身不够用,经过这一次水战,数量所剩无几,完全无法支撑后续的作战使用。 接下来,要使用到炮弩的地方可不少,例如进攻洛阳的时候,必不可缺的远程重型武器。 这样的神兵,在这些场合,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传寡人之令,五万新军作为第一批来中原,并带上八牛炮弩的箭矢。”
而后,曹封作出一番命令的下达。
炮弩可以不携带,但是,箭矢必须补充。
毕竟,八牛炮弩过于沉重,影响整体的行军速度。
再说了,凭借现有的八牛炮弩,已经足够使用,没必要另外带来。
O
随即,杜如晦开始书写诏令。
“以八百里加急的情况,迅速传递回去。”
诺。
作为记室之一的杜如晦,将军情告急的书信写好,并亲自去操办此事。
“哗.”
也就是同时间,在河内郡和荥阳的黄河交界处,几艘小舟悄然来临,逐渐靠近河内郡境内。
“呼,终于到了。”
前来之人,正是以李密为首的上百楚军。
因为荥阳和河内郡,不过隔着一条黄河而已,李密又是急1.6行,现在抵达不算快。
“走吧,接下来的路程要小心点。”
李密压低了声音说道。
诺。
随行的上百名楚军,皆是应了一声。
他们一行人放轻动静,打算就这样穿过河内郡。
只要穿过河内郡,就可以抵达汉军的势力范围。
当他们小心翼翼的,朝前走了一段距离,李密突然停了下来。
“这? ”
整个人惊疑不定的,望向王屋城上,插着的旗帜。
那是一面,写着“汉”字的旗帜,显然就是汉军的旗帜。
既然旗帜插在这里,足以说明,此地是汉军的地盘。
“这怎么可能? ”
李密的眉头一皱。
河内郡镇守的应该是隋军才对,插一着的该是隋军的旗帜。
“军师,会不会是隋军故意为之? ”
一名楚军护卫,猜测道。
“不可能。”
李密摇了摇头,隋军刻意这样做,目的又是什么,没这个必要好吧。 莫非,知道他们要来找汉军联合?
“难道说,汉军真的占据河内郡? ”
一个难以让李密相信的想法,出现在他脑海中。
“去问一下。”
虽然有所猜测,但是,李密决定问一问,等到证实后才比较稳妥。
走。
有了这个想法,带着护卫们,朝着河内城的城门走去。
“站住!”
城门的守城将士,直接拦住李密等人。
“在下是楚军的使者,特地前来拜访汉王,跟汉王商议结盟之事。”
知道不说,这些士卒不会放他们进去,李密开始自报家门。.
第一百二十五章因为,没讨价还价的资格(支持下订阅)
“麻烦这位军士通报一下。”
说完,李密忐忑看向面前的河内城汉军。
如果对方应下,说明汉王就在河内城,汉军的确攻占河内郡。
“等候通报。”
其中一名守城将士回答道。
“这是真的? ”
听闻这话,就算李密早有准备,但是,依旧忍不住吃了一惊。
“好,请将这封书信,一并带去给汉王,书信内容和联盟之事有关。” 李密一边笑着,将一封书信拿了出来。
“你在这里等着。”
—名将士接过书信后,转身便离去。
李密和此次前来的楚军护卫,就在城门外候着。
“太令人咂舌了。”
虽说李密神情保持镇定,不过,他内心却是无比惊讶。
究竟是什么时候,汉军攻到河内郡,这动作未免太快了一些吧?
这个消息在短时间内,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消化的。
“水师一休整完毕……”
在守城将士前去通报的时候,汉军文武就在当地衙门,正在完善下一步的计划。 商议内容,自然是关于怎么利用水师,对南面和西面展开攻势的事宜。
“踏踏...”
文武众人正在讨论,看见一名将士突然走进来。
“臣参见王上。”
这名将士躬身行礼。
“免礼。”
曹封摆了一摆手,用眼神示意麾下将士直接汇报。
“门外有一名自称是楚军的使者,要求见王上,说是关于联盟的事。”
这名将士如实汇报道。
同时,将李密递交的书信一并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