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173节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大的亏。

不让孙杰灰飞烟灭,誓不为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对孙杰的仇恨,甚至已经超过了对大明的仇恨。

当初有多偏爱,如今就有多愤恨。

眼睛中涌动着杀气,这是皇太极最擅长的绝活。

每当建奴内部不稳或者物资匮乏时,他便会率领建奴兵马南侵。

如果他读过现代经济学,便知道这叫做内部矛盾转移。

皇太极毕竟还是皇帝,这次的事虽然对他的威望影响很大,但手中的兵力尚未受损。

两黄旗,依旧是建奴军中,最强盛的军队,没有之一。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手中还握有军队,结局都不会太惨。

斗争,争得是资源,是人口,是兵力,是粮食,是金钱。

只要把这些东西牢牢握在手中,就能稳如泰山。

大殿中的这些人嘴皮子再怎么厉害,只要手中兵力一天不超过皇太极,就得老老实实的当臣子。

明面上,还得以皇太极马首是瞻。

……

盛京城外探马攒动,皇太极带着双重仇恨开始调兵遣将。

建奴内部也都暂时放下了成见。

对于底层的那些人来说,上面人的争斗他们并不关心。

他们只看重自己手中有没有粮,有没有钱,有没有人。

在这样的心理之下,只要皇太极提出入寇京城,他们便嗷嗷叫着支持。

也是,争得再厉害,他们也当不了皇帝,还不如多抢一些明人来的实在。

去年建奴辽东粮食歉收,今年又被人放了一把火,加上今年冬天来的早,搞不好又是一个灾荒年。

不多抢一些粮食,怎么应付即将到来的灾害?

皇太极也让人在城中散布消息,说今年年景比往年还要恶劣。

贩卖一手好焦虑,一下子就把建奴的积极性调了起来。

建奴探马尽出,为大军行进侦探敌情。

战争,一触即发。

第一百一十章:兵分两路的建奴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次入关,将会兵分两路。

任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南征大明,统左翼军,皇太极儿子豪格为左翼军副手。

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军,贝勒杜度为右翼兵马副手。

岳托从喜峰口关东边的青山口关毁坏长城,破边墙而入,斩杀蓟辽总督吴阿衡。

多尔衮则于密云东北方向的墙子岭毁边墙而入,两军在北京郊区通州会师。

崇祯诏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携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

以卢象升为天下援兵总督,第三次赐尚方剑。

有孙杰掺合,事情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这次依旧兵分两路,左翼兵马由皇太极亲自统领,以两黄旗为压阵主力,豪格的正蓝旗为副。

两黄旗和正蓝旗是建奴军中的上三旗,地位尊崇。

正黄旗下辖九十二个整佐领以及两个半分佐领,兵马约两万八千,镶黄旗下辖八十四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兵马约两万八千人左右。

正蓝旗下辖八十三个佐领,十一个半分佐领,兵马两万六千人。

这次,皇太极抽调两黄旗三万余人,正蓝旗一万人,合计四万兵力。

除却这些建奴八旗之外,还抽调蒙汉八旗作为补充。

崇祯十一年,汉八旗只有四旗,分别是正黄、正白、正蓝以及正红。

以石廷柱、马光远、王世选和巴颜四人为汉八旗的固山额真。

不过,这个时代的汉八旗能力还很差,只是皇太极用来邀买人心的一个手段,总共兵力才一万两千余人,大部还都是从劫掠的大明百姓中征选的兵力,战斗力低下,也就打打杂役。

真正实力膨胀之期,还要等到松锦之战之后,明军成建制投降时开始。

蒙八旗也差不多,兵力还不如汉八旗,加起来才七千八百余人。

皇太极的左翼兵马,连带着汉、蒙八旗,兵力合计五万余人。

号称二十万大军,征伐大明。目标墙子岭,和历史上的左翼军破关位置相同。

右翼军由多尔衮统领,封“奉命大将军”,统领两白旗,岳拖的镶红旗,以及一部分蒙、汉八旗,合计四万余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

从喜峰口东边的青山口关入边,攻略蓟辽之地。

左、右翼两军共计九万大军,号称四十万大军,大肆攻明。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京城东边的通州。

皇太极恨孙杰恨的牙根痒痒,恨不得生吞其肉,抽皮扒筋。

和大明打了这也多年的仗,死在战场上的将领才多少?

光孙杰一个,杀的将领比之前战死的都多,皇太极如何不恨?

更别说,还把皇太极搞的像傻子一样。

至于剩下的镶蓝旗和正红旗以及部分留守兵马,则被皇太极留在盛京城以及辽阳城。

这次,皇太极可谓倾巢而出,将手中能出动的兵力几乎全部出动。

建奴手中的兵力,真真正正的可战之兵,也就这么些,撑死也就十五万人。

这次直接抽调九万人,一大半都带走了,这要是败了,建奴几十年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业,就全没了,搞不好,辽东家家竖白旗。

估计,死去多年的老奴都能被气活。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骑着战马的皇太极行走在苍苍茫茫的草原上,阵阵大风吹来,让他不由的生出了豪迈之心,吟出了这首汉高祖的诗文。

似乎,前些日子孙杰带给他的那些耻辱,已经远去。

身后是如林的兵马,上三旗的旗帜随风飘扬,翻涌着三色波浪。

老奴才范文程跟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陪着笑。

“当年汉高祖能以青皮流氓出身开创大汉王朝,我大清皇帝出身要比他高出不少,为什么不能成就一番霸业?

如今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大清皇帝拥兵数十万,为何不能入主中原?”

范文程这个马屁拍的好,拍到了皇太极的心里去了。

“哈哈,好奴才,真真个好奴才!若是此战胜利,若是能活捉孙杰贼子,回去之后,抬你入上三旗,以后,你范文程,便要称范佳文程了!哈哈哈!”

皇太极一甩手中的马鞭,兴质高昂。

建奴这边,其实也是一团乱麻,来历很杂。

有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东海女真。

除了这三部女真之外,还有很多入了女真籍的汉人。

像建奴贵族的佟佳氏,便是入了女真籍的汉人姓氏。

佟家,本是世代居住在辽东的汉人,后来在佟养真的带领下举族投靠了老奴。

据说,佟养真救过老奴的命,后来和老奴一家世有联姻。

佟养真的孙女佟佳氏,便是康熙的生母。

近现代大家章太炎在《佟氏考》中,考证其家为辽东世居汉人,可上溯元代。

入了籍之后,佟姓,便改为佟佳氏。

若是范文程也入了籍,那就要改称范佳文程了。

范文程跟在皇太极的身边,笑的就像是花一样,不停的拍着皇太极的马屁。

西风飋飋起松林,卷尽长空万里阴。

萧瑟的秋风吹黄了草原,游牧在外的牧民们借着最后的时光,给牛羊们贴秋膘。

今年年景不好,如果牛羊的秋膘不厚,恐怕过不了冬。

皇太极的大军行进在科尔沁部落南边的草原上,这里距离大明京城,不剩多少距离。

前方出现一支队伍,不大,仅有数百人。

皇太极散布在外面的探马发现了他们。

抵近侦查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皇太极的老丈人,科尔沁部落头领宰桑布和。

布和是博尔济吉特氏,是孛儿只斤氏的另一个翻译。

宋朝时,翻译为孛儿只斤,明朝时翻译为博尔济吉特。

说起来,科尔沁部落身上流淌着根正苗红的黄金家族血脉。

老奴之所以一直和科尔沁联姻,也有给自己家脸上贴金的想法。

毕竟,老奴他自己都解释不清楚自己的来历,也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到处乱认。

皇太极在出兵之前,去信布和,让他增派兵马,跟随他一起征伐大明。

事实上,蒙八旗就是以科尔沁部落的士兵为主体建立的。

但科尔沁好说歹说也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之一,加上有黄金家族血脉加成,影响力在漠南草原无与伦比。

首节 上一节 173/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