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251节

天地雾蒙蒙的,空气中的水雾很重,看不到多远的地方。

风,吹过孙杰脑后的红色发带。

就像是火一样在燃烧。

一道光芒忽然刺破了乌云、刺破了浓雾,紧接着,无数道光芒涌了进来。

雨,停了;风,住了!

天地,安静了!

杨临站在孙杰身后,看着阳光之下的秦淮河岸,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古之豪杰,皆向往秦淮河之温柔乡,大人今日将这绵延千百年的温柔乡毁灭,实乃一大另类!”

“我便是我,非豪杰,非英雄!”孙杰说道。

杨临感慨道:“大人今日之举,定会大兴于史!”

“兴于史也好,绝于史也罢。也不求有人能记住我,这天地,不止是你的,也不止是我的,这是劳苦大众的。百姓,过的太苦了。

汉朝有个官名,叫做州牧。牧是什么?《说文解字》中说:牧,养牛人也。从攴从牛。《诗》曰:牧人乃梦。

强如大汉,也只是把百姓当成牛羊。

杜拾遗曾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只是不想《观刈麦》之景重现罢了!”

言罢,走在秦淮河边上。

阳光铺就了一条大路。

悬于路边的大红灯笼,尽数被摘下。

当最后一个大红灯笼被摘下时,一个时代落幕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崛起。

孙杰的兵,也开始征税。

高贵的老爷们,不得不低下自己的脑袋。

可他们享受了千百年,如何会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中的特权?

只不过是一时苟且,只是受迫于孙杰手中的刀。

……

长江上起了大风,遮天蔽日的往岸边拍去。

狂风卷着长江水,裹挟着摧毁岸边的堤坝。

黑暗,开始遮蔽天日。

雷霆,在乌云中酝酿,于天地之下张牙舞爪。

一只小舟,于长江之上破浪。

大浪,闪电,乌云,朝着小舟压去。

守旧势力,终于开始反扑。

孙杰要挑战的,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而是蔓延的千百年的守旧势力。

这是两个处于绝对对立面的阵营,没有共存,只有你死我活!

孙杰来到了城墙上,北望长江。

那一抹小舟,会不会靠岸?!

第一百五十六章:京城暴动,以死相谏

“噔噔噔!”

御书房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曹化淳满头冷汗,急匆匆的往前面赶。

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

“祸事了,祸事了,这次祸事了!”

嘴里不断的念叨着,惶恐在脸上蔓延。

三步并做两步,推开御书房的门,冲了进去。

嘴里的声音更大了:

“陛下,金陵八百里加急!”

正在批阅奏折的崇祯抬起头看向曹化淳,有些疑惑。

“金陵?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金陵那边可不常见,除了嘉靖年间倭寇冲到城门下的那次,也没再有过什么八百里加急了。

怎么突然之间就有八百里加急了?

难道倭寇又兴起了。

崇祯胡思乱想的接过八百里加急。

翻开第一页,一行硕大的字迹出现在上面。

“陕西总兵孙杰意图谋反!”

这一行字被加大,着墨甚多。

“噗通!”

崇祯的内心抖了一下,手中的八百里加急差点没拿稳落在书桌上。

屏住呼吸,急忙往下面看去。

八百里加急上,将孙杰在金陵做的那些事描述了一遍。

文人的描述,可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煽风点火、添油加醋般的描述。

将孙杰描绘成一个凶恶之徒,描绘成一个安禄山般的人物。

甚至还说“金陵乃龙兴之地,亦是六朝古都”等等之类的话语。

八百里加急上面的字迹化作一个个士兵,挥舞着兵刀,在金陵掀起一场又一场的杀戮。

崇祯看着上面的字迹,几乎无法呼吸。

孙杰在金陵做的那些事情,很难瞒住。

作为江南的头号大城,想要隐瞒,实在艰难。

“呼呼呼!”

许久之后,崇祯连连大吸几口气,冷汗出了一身。

书桌上的蜡烛静静的燃烧着,烛油顺着蜡烛流淌,昏黄的灯光映在崇祯的脸上,崇祯坐立不安,面色惊恐。

“怎会如此?”

崇祯心中害怕不已。

刚刚收拾掉建奴和流贼,这天下好不容易变得好一些,要是孙杰真的造反,那对如今的局势,几乎是颠覆性的。

崇祯的中兴之梦,将会彻底破灭。

他也知道,要是孙杰造反,将会造成多大的灾难。

额头上的冷汗不断翻涌,身体如同筛糠一样抖动。

“噼啪!”

天上忽的闪过一道闪电,照亮了崇祯的脸。

惨白,毫无血色。

他在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走着,大脑飞速旋转。

屋外又起了大风,呼呼作响,遮天蔽日。

瞬间将房门吹开。

倒灌进来的风极具破坏力,将桌子上的那些奏折吹的到处都是。

曹化淳连忙将房门关上,带着人收拾散落在地上的奏折。

屋檐下的红灯笼,被风吹得哗啦哗啦作响,几欲四裂。

崇祯胸口发闷。

外面的闪电愈加频繁,山雨欲来风满楼!

忽然,一道亮光从崇祯的心头闪过。

紧张而烦闷的心,忽然消散不少。

“不对,孙杰要是造反,为何不在陕西老巢造反?反而要跑到千里之外的金陵?

金陵是什么地方?那是江南士绅的繁华之地,不是他的地盘,去了那里,处处掣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把他派到那里去。孙杰不是蠢货!”

崇祯的眼睛瞬间明亮。

就像是即将溺死之人抓住的最后一株稻草一样。

“从古至今,凡造反之人,不外如是。

放着经营好好的陕西不待,跑到金陵去造反,这不是蠢货是什么?

陕西被他经营的好好的,有人有钱有粮,金陵又不是他的根基,要什么没什么,没有道理这样做!”

崇祯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脸上的惊慌渐渐消失。

是啊,他说的对。

自古造反就没有这样干的。

他的老祖宗朱元璋当年起兵造反的时候,也没说从金陵跑到陕西去造反。

这不符合常理。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崇祯倒没有刚才那么惊慌了。

首节 上一节 251/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