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346节

从崇祯十年被圈禁至今,已经四年了,这四年间,他被这里的太监没少折磨,甚至已经成习惯了。

不过,最终出现在他面前的人,倒是让他极为意外。

凤阳府巡抚路振飞带着随从,打开牢房,走了进来。

路振飞担任凤阳府巡抚后,听说了朱聿键的种种事迹,对他非常钦佩,于是就常常前来看望。

两人时常在牢中促膝而谈,关系匪浅。

所以,朱聿键一直知道如今天下的局势。

有了路振飞的插手,这里的太监们也不敢太过分。

但毕竟是文人,加上朱聿键又是崇祯定下来的钦犯,他也不能过多插手,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原来是路大人,好久没来了!”朱聿键那张冰冷的脸上露出了春光般的笑容。

看着伤痕累累的朱聿键,路振飞皱起了眉头,忙问:“王爷,下官这才五日未来,怎么成了这副模样?这些该死的太监,待会定然把他们全都杀了!”

路振飞杀气腾腾。

路振飞能护住朱聿键一时,却护不住一世。

总有空档期,这些太监们便会趁着这个功夫,将路振飞给他的压力,加倍还给朱聿键。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失了势的王爷,便是这幅惨样。

朱聿键苦涩的摇了摇头,艰难的道:“若是能活下去,便是万幸,何以报复几个宵小?!”

路振飞摇摇头,从身上抽出一封文书,交给了朱聿键。

朱聿键接过文书,放眼看去。

还没有看完,便一脸兴奋的问询:“这上面的内容是真的?可是真的?难道,我就要自由了?难道,我的苦日子终于就要结束了?”

路振飞一脸郑重的点了点头,开始解释: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自从朝廷南渡以来,朝政便被杨嗣昌这些奸佞把持。

六月初三,以周延儒周大人为首的忠臣,发动宫变,逼**佞,还政陛下。

陛下虽年幼,但感念天下时局动荡,以及孙贼势盛,便令天下藩王、官吏、乡绅可自行练兵,为国出力。

同时,关押在凤阳的所有宗室,尽数赦免!”

路振飞一脸兴奋的将事情的重点说了一遍。

屁股决定立场,周延儒虽然也不是啥好东西,但他这次的做法,对路振飞他们这些人有极大的好处。

利益所涉,周延儒就是忠臣良将。

“熬了四年,四年啊,终于熬出头了,终于熬出头了!”

朱聿键喜极而泣,跪地嚎哭。

路振飞连忙将其搀起,眼泪也顺着脸颊留了下来。

“王爷,该报仇了!是时候将那些该死的阉人杀了!”

路振飞的眼睛中陡然射出一道凶光。

朱聿键抹掉脸上的泪水,凶光毕露!

在这里受了这么多年的罪,这些该死的太监差点把人折磨死,要是就这么轻而易举的饶过他们,那还有天理吗?

朱聿键自认为心胸很宽广,可也没宽广到这种程度。

这些太监几乎是把朱聿键往死里逼,又如何能饶过他们?

……

阵阵脚步声在宗人府中响起,朱聿键手持腰刀,脸色狠厉。

即使伤痕累累,依旧没有影响到他的行动。

路振飞紧随其后,带着随从护卫左右。

今天过来,路振飞将手中所有能调动的人手调了过来。

他一直和太监不对付,天启年间的时候,被魏忠贤祸害过。

刚刚来凤阳府的时候,还被当地的太监狠狠的敲过竹杠。

也就是说,路振飞和这些太监也有不小的仇恨。

“王爷乃天下有名的贤王,龙困于浅滩,岂能被游虾嬉戏?势必斩杀这些宵小之辈!”

路振飞的声音在朱聿键的身后不断响起。

路振飞是一个忠臣,后来抗清而死。

但他身上也有这个时代的烙印和缺点,他和那些读书人差不多,只是押宝对象不同。

但这些东西,并不能掩盖他身上的优点。

第两百一十二章: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华元年七月十五,弘光元年七月十五,原崇祯十四年七月十五,朱聿键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南阳。

和他一起回去的,还有那个陆振飞。

在路振飞的帮助下,朱聿键迅速整合了唐王府。

依靠着路振飞带来的人手,势力开始扩散到整个南阳。

南阳的官员倒是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可大势之下,骨头再硬也是白搭。

臣服,活;反抗,死。

朱聿键虽有仁德,但只对自己人仁。

在凤阳大牢这些年里,已经让他退去了以前的青涩和幼稚。

大部分官员和当地卫所军官,几乎直接跪倒在地。

他们也要为自己的前途考虑。

南明朝廷眼看着分崩离析,不抱紧一个大腿,以后还怎么混世道?

天下局势发展至今,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来,天下要变了。

这是从宋朝之后,最巨大的变化。

明朝的士绅还有官员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手中的权力虽然很大,但他们在地位以及职权上,远远没有办法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相比,甚至也没有办法和隋唐之时的世家相提并论。

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成为那样的存在,换句话说,他们做梦都想变成世家门阀。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没有人会嫌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太大。

这次周延儒做的那些事,让他们成为门阀世家,多了一些可能。

总要搏一搏,万一成了呢?

尤其是沿海的那些士绅,他们可要比内陆的那些地主士绅兴奋很多。

对于他们来讲,他们身后还有一条最大的退路——退到海外。

如果在内地讨不到好,凭借着手中的兵力,也可以在东南亚附近称王称霸。

并不是没有先例,大明初年盘踞在东南亚的陈祖义便是如此。

郑芝龙没有投降朝廷之前,基本上也是如此。

一时之间,中原、湖广、山东、南直隶,群雄并起,犹如东汉末年一般。

尤其是那些地主,他们手中的佃户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士兵。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倒也促进了地方的“繁荣”。

虽然这些士绅没有打过仗,但或多或少家中都会存有一些兵书,也知道当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那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些地方,各种各样的小型城堡拔地而起,建筑材料价格水涨船高。

尤其是在南方的那些佛朗机人或者红夷人,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抛售武器。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孙杰站在富平堡的城墙上,看向南边。

很久没来过这里了,最近孙杰手中也没有什么事,所以就过来看看。

正值夏季,马上便是夏收。

今年的小麦长势喜人,眼看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田间地头,大量百姓带着草帽在里面劳作,为夏收做最后的准备。

明末气温较冷,夏收时间也比现代推迟一些。

孙杰走在这泛着金色光泽的田地里,阵阵微风吹来,翻滚着道道金色麦浪。

这是孙杰从现代弄来的高产种子,比这个时代的种子好上很多。

王笔走在他的身后,当年的一个账房,现在也变成了位高权重的户部尚书。

他说道:“去年一年,陕西境内,百姓人数较往年多了三十五万人,其中有二十八万人是新生儿。

随着农事渐渐平稳,以及陛下的政策落实,人口会越来越多。”

不得不说,生孩子是这个族群的天赋,只要有太平日子,以及足够的粮食,人口将会呈指数增长。

更别说孙杰还制定了非常诱人的生育奖励。

这是一个好事,对于现在的孙杰来讲,人口数量越多越好。

他接着说道:“各地的学校也修建的差不多,社学也已经普及了十之六七,县学和府学基本上已经普及完毕。

前朝时,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的县学和府学,不需要额外修建校舍,直接派遣老师过去就行!”

“大秦大学筹办的如何了?”孙杰拔了一根小麦,看了看麦穗情况,随口问道。

大秦大学是孙杰很久之前就定下来的计划。

在此之前,孙杰设立过西安府府学,但面积小,人数少,应付一时还可以,应付不了一世。

首节 上一节 346/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