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37节

只觉得口腔就像是被蜜糖包裹一样,甘甜滋润,温润舒爽。

吃着吃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逃难这么久,他们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别说是饭了,就连草根树皮都吃不饱。

现在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大米粥,别提有多兴奋了。

两碗大米粥下肚,这些饥饿已久的难民们缓和了很多,可他们并没有吃饱。

饥饿许久,很多人都已经忘了饱腹是什么感觉,不由自主的就会吃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撑死。

孙杰限制他们只能吃两碗大米粥,也是为了他们着想。

陈德端着一碗大米粥,席地而坐,颤颤巍巍的吃着。

泪水顺着他的脸流进了碗里,拿着筷子,一下一下将碗中的大米粥往嘴里扒拉。

许是紧张,许是激动,许是兴奋,端着碗的手不停的抖动,大米粥不可避免的撒在地上。

连忙将手中的碗放在地上,将洒落在地的那些大米粥小心翼翼地捧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全部塞进了口中。

就是连那些洒落在地零七碎八的米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捡起来吃掉。

不止他一个,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是这样。

吃完饭,陈德打算把碗还回去,可孙杰说直接给他了,又千恩万谢一番,将碗揣进了怀中。

碗早已经被他舔的干干净净,甚至都不用清洗。

饭吃完了,陈德又将这些难民们聚了起来。

孙杰没有掺和,只是站在帐篷那里静静的看着。

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差不多半个时辰后,陈德带着这些难民到了孙杰面前。

什么话都没有说,扑通跪在了地上。

后面的那几百口子人,全都跪在地上。

“老爷是菩萨下凡,小人,小人无以为报,无以为报啊!”

陈德脑袋杵地,嚎啕大哭。

能在这乱世当中赏他们一口饭吃,便是泼天的恩德。

第二十八章:对难民登名造册

天底下最重要的东西,可能就是人命了,但那是在现代社会。

在明朝末年这个乱世当中,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有的时候,甚至一捧米一碗粥,都要比一条人命来的值钱。

逃难的这些难民,在这个时代的官老爷眼中,根本就不算人。

他们是一具具会行走的畜生,是一个个会说话的牲口。

天底下的这些人,不管死多少都和官老爷无关,只要他们手中的钱财没有减少,只要他们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这天下死多少人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至于江山混乱,社稷将倾,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是重新换一个皇帝罢了,难道新来的皇帝还会将他们手中的特权夺走吗?

别开玩笑了,千百年来不都这样过来了吗?

无非就是换一个皇帝,无非就是换一个人磕头罢了。

至于乱世当中死掉的这些平民老百姓,在以后也会慢慢的补充起来。

在上位者的眼中,这些人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生育机器。

孙杰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些难民,心中感慨万千。

史书上记录的那些不过是冰冷的文字,纪录片里播放的,也不过是根据史料进行的推测。

种种的种种,哪里有亲眼所见来的真实?来的更有冲击感?

孙杰一时无语凝噎,他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些百姓,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些难民,眼眶通红,泪水在他们的脸上流淌。

“老爷大恩,陈家村数百口子人无以为报,谢老爷大恩!”

陈德高呼一声,朝着孙杰磕了几个响头。

声音当中带着哭腔,那是激动,是兴奋。

“你们起来吧,让你们吃饱饭是要给我干活的,天底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我只需要你们明白,以后我要干什么,你们都必须跟着我,要对得起我给你们的这些粮食!”

孙杰背着双手,声音洪亮。

这些百姓们对孙杰三叩九拜,无论孙杰如何劝说,都无法劝阻。

没有办法,只能静静接受。

天上的风早已经停了,除了空中还有阵阵黄土漂浮之外,也没有什么了。

陈虎他们将土坑当中的帐篷又重新弄了出来,孙杰坐在帐篷当中,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几人。

除了陈德之外,还有三四个年龄都在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这几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看起来非常苍老,就像是现代六七十多岁的老人一样。

穿着一身破烂的衣裳,佝偻着腰,手中拄着一根破木头,站在孙杰的面前。

这些人是难民当中德高望重的几人,辈分高,威望大。

孙杰让陈德把这些人选出来,就是要告诉他们,他们的任务是什么,以后要做些什么事。

孙杰看着眼前的这几人,开口道:“我刚才说的话已经很明白了,之所以给你们粮食吃,是要你们做事。

如果你们不做事,我怎么可能会给你们那么多的精粮呢?不是我托大,可能你们一辈子到头来也没有吃过几次那么好的粮食,我对你们算不错了!”

“老爷恩德,小的们做牛做马都无法回报!”

“老爷有泼天之恩,陈家村这几百口子人,以后全都听老爷的话。老爷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站在孙杰面前的这些人,拍着自己的胸脯,连连保证。

乱世当中的百姓就像是水上浮萍,他们没有根,随着水浪不断的飘荡。

可能今天还活着,明天就变成了路边一具冰冷的尸体。

或许被野狗叼走,又或许被乌鸦叼啄。

现在让他们安定下来,又怎么可能不高兴?

孙杰点了点头,道:“最主要就是耕种土地,你们也看到了,这方圆几里之内,全部都是荒无人烟的土地,以后你们就在这里给我种地。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荒芜,也没有水,但这些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在庄稼没有种出来之前,你们所有的吃食、水,都由我来提供。

说简单点,就这么一件最主要的事情。你们也不需要有别的想法,跟随我的脚步就行。至于以前给朝廷交的税,你们暂时不用管。

对了,你们这几个人当中有没有识字的?我需要对你们这些人进行登记造册,得要让我知道你们都有多少人,每个人的名字。”

陈德弯了弯腰,说道:“老爷,我们出来的时候,本来还带着族谱,可后来遗失了。

小老儿识得几个字,可以对村民们造册登名,就是字认得少,可能要花些功夫。”

只有陈德一个人说话,也就是说,这么多人当中只有他一个人识字。

孙杰摇了摇头,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不认识多少字。

如果让他登名造册,恐怕会浪费不少时间。

“算了,还是由我亲自来吧。顺便可以认认人,混个脸熟。

你们几个先出去,带着人排好队,我马上就出来!”孙杰决定还是自己来。

陈德他们领下孙杰的命令,急匆匆的走出了帐篷。

在来的时候,孙杰携带着纸张和铅笔。

除了铅笔,甚至还携带着专门的绘图工具。

带着这些东西,是因为要绘制土地的鱼鳞册,现在用来登名造册刚刚好。

那些难民们很快排好了队,因为从来没有接受过训练,再加上又刚刚吃饱饭,所以队伍横七竖八,扭扭斜斜。

好在不算太乱,倒也能看明白。

孙杰一手拿纸一手拿笔,对这些排队的百姓挨个盘问。

“姓名,男女,年龄……”

孙杰站在一个难民前,开口询问。

“陈大牛,男的,二十二岁……”这个难民一五一十的回答。

记录完毕,孙杰又开始记录下一个。

当所有人全部登记完之后,已经来到了下午。

让这些人就地休息,孙杰对花名册进行整理。

根据整理结果来,这批难民有三百一八人,男姓两百二十八人,女姓九十人。

男性这边,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一百二十人,十六岁以下男童六十八人。孩童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十到十六岁。

十岁以下的孩子只有零星几个,长途跋涉逃难,太过幼小,基本上活不下去。

三十岁以上的有四十人,四十岁以上的只有十来个。年龄太大,也抗不过饥饿,抗不过长途跋涉。

女性这边,壮妇七十人,女童十人,基本上都是十四五六岁左右。四十岁往上的老妇人,只有不到十个。

长途跋涉的逃难,性别年龄占了很大优势。

男性逃难的存活率要远高于女性,壮年逃难的存活率要远高于老弱。

这个村子以前的人口远不止这些,男女比例肯定不像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这个比例,是逃难筛选出来的结果。

孙杰坐在帐篷中,手中拿着花名册。

眼睛一直盯着这些青壮名单,青壮有一百二十人,这一百二十人要是训练的好了,将是一大助力。

可地总要有人种,不可能将这一百二十人全部拉出来训练。

首节 上一节 37/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