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贪官,她们却说我是忠臣

我是贪官,她们却说我是忠臣 第347节

 只要去江南、武西、冀北三地开荒种田,第1年免税,第2年减半征税,第3年只收3/4的税,减少老百姓们的负担。

 二是劳力归农。

 原来三大反王为了谋朝篡位,征召了很多的年轻劳力。现在内战结束,根据他们的选择,放其回乡种田。同时鼓励流失外地的百姓也回乡种田。

 三是鼓励生育。

 多生孩子,就能多免除劳役。

 ……

 其实,这就是休养生息之法。

 还是林北凡结合前世各朝各代的经验,再根据大武的情况,写出来的集大成之法。

 女帝看完,非常满意:“爱卿此法不错,非常完善,非常具体!各位爱卿也看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按照此法施行吧!”

 百官传阅之后,户部尚书钱远深站出来,说道:“丞相此法确实是非常完善,微臣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丞相在文中提出,要在三年之内重振大武,是否有些异想天开?”

 “江南之地尚有基础,鼓励种田生产之后,只要天气不差,来年必然有个好收成!三年之内,应该能恢复八九成!”

 “但是,武西、冀北两地,就非常困难了!”

 “首先一点,这两地一个干旱少雨,另外一个天寒地冻,种田本就不易!如今,被两位反王连年祸害,人口流失严重,田地荒芜,粮食欠收!”

 “在如此情况之下,想要在三年时间之内,让这两地恢复如初,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就算给他10年时间,也未必能成!”

 林北凡笑道:“钱大人所言极是!但微臣提出此法,肯定是经过考据和论证的!”

 钱远深虚心请教:“还请丞相大人,给下官指点迷津!”

 “首先一点,钱大人你的一切论断,都是

 根据以往经验推测出来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大武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武了!”

 林北凡自信的道:“第一,我们有神器水泥,可以迅速的新修水利设施,保田护农,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钱远深点了点头:“丞相大人所言极是,此神器可以缩短两年的时间!”

 林北凡又道:“如今大武归一,境内河系完全贯通,四通八达!我们有水上利器气垫船,可以在各地之内快速运输,可促进商业发展,以及人口、物资流动!”

 钱远深再次点头:“此神器可以再缩短两年时间!”

 林北凡接着道:“今年以来,我们京城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再加上从大月、大夏所得物资,我们朝廷粮草充足,物资充沛!”

 “以我们朝廷之粮,可以暂时喂养三地贫农,让他们放开膀子种粮!如此,人口损伤少了,种粮的人多了,粮食必然增产!”

 钱远深又一次点头:“此举可以再缩短一年时间,可还有5年的时间呢!”

 “还有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林北凡拱手笑道:“陛下,已经秋收了,微臣种植出来的杂交水稻也丰收了!此杂交水稻耐旱耐冷,可以适应比较复杂的环境!只要拿此稻谷去种粮,全国粮食必然增产4-5成!武西、冀北的粮食问题,也必将得以解决!”

 “杂交水稻!!!”

 女帝不淡定了,百官不淡定了!

 从去年开始,林北凡就一直说要种植杂交水稻。

 并且承诺,只要全国推广杂交水稻,粮食必然增产4-5成,解决数千万的吃饭问题!

 本来,大家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毕竟这种事情太神奇了,神奇的令人难以想象!

 没想到,不到两年时间,真让他搞出来了!

 女帝呼吸急促了:“爱卿,你真的搞出了增产增收的杂交水稻?”

 林北凡拱手道:“这种事情,怎敢欺瞒陛下?”

 女帝更加着急了:“杂交水稻在哪里,快让朕看看!”

 “请陛下和百官移驾田间!”

 半个时辰之后,林北凡带着女帝和百官出了城,来到了自己的地头。

 这里就是女帝赏赐给他的良田,如今已经有上千亩,全部连成一块,非常的广阔。

 林北凡现在也可以算是地主阶级了。

 如今已是秋天,粮食成熟了,大家都忙着收粮。

 不过,林北凡的粮食并没有收。

 “陛下请看,这一片都是杂交水稻!”林北凡指着自己的良田,骄傲的说道。

 女帝和百官震惊了:“这……”

 户部尚书钱远深皱着眉头:“丞相大人,请恕下官眼拙,这真的是杂交水稻吗?看起来确实比较茂盛,但是和其他水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呀!”

 女帝也皱着眉头:“这真的是杂交水稻?产量并无多大的区别……”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

 林北凡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这确实是杂交水稻了!这是杂交的母株,和其他水稻没什么区别!但是,只要把他的稻谷种下去,来年必然增产增收!”

 “如果你们不信,我带你们去另外一处地方看看,到时候你们就明白了!”

 林北凡带了众人拐到了另外一处地方。

 那里也种植着水稻,不到两三亩之地。但是种出来的水稻,比周围的水稻都要高出一大截,几乎有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而且,从上面长出来的稻穗,更大更硕,更加饱满,像小扫帚一样。

 女帝和百官震惊了:“这水稻……”

 林北凡十分激动的道:“这就是真正的杂交水稻!去年,微臣已经在国子监种植一批杂交水稻,就像之前看到的一样!去年秋收的时候留种,今年年春种植在这里,如今终于成型,丰收在望!陛下请看,这稻谷大不大?”

 女帝激动的道:“大!”

 林柏凡问道:“这稻杆高不高?”

 女帝又激动道:“高!”

 林北凡又问:“这稻穗美不美?”

 女帝依旧激动:“美!”

 林北凡再问:“这水稻推广全国,能不能解决粮食问题?”

 女帝肯定点头:“能!一定能!”

 林北凡微笑道:“各位大人,你们觉得呢?”

 百官都激动了。

 “好稻!真是好稻啊!”

 “本官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水稻,长得真是太高了,太壮了,太美了!”

 “一旦推广全国,必然能解决数千万人吃饭问题!”

 “武西、冀北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有此神稻,我大武必然稳固安邦!天佑大武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哈哈……”女帝大笑起来。

 有了这些又高又壮又美的水稻,她的大武岂能不稳,岂能不兴?

 量产增加4-5成

 ,而且在干旱地区、严寒地区也能生长出来,解决全国数千万人的吃饭问题,简直就是定国安邦的超级粮食!

 这东西比黄金还要贵重,必须要看好了!

 女帝当即下命令:“马上派重兵看守这一片杂交水稻,不许损坏,不许流露出去,违令者斩!另外,杂交水稻名字有些不美,就叫太平稻吧,天下太平之意!”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道。

 第340章 粮食就是武器,而且是最为厉害的武器!

 女帝看这一片金灿灿的水稻,双眼当中充满了希望。

 有了这一批增产增收的太平稻,她大武的江山必然永固,她大武的百姓必然能吃饱喝足,安居乐业,她的天下必然太平美满!

 女帝扭头,看着带来这一切的林北凡:“爱卿,这两年来辛苦你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研究出了这定国安邦的神稻!”

 林北凡微微摇头:“也算不得辛苦,因为微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有巨人在前面披荆斩棘,开拓前路,才让臣研究出这种神稻!跟他比起来,我差远了!”

 女帝微笑摇头,有些嗔怪:“爱卿,你谦虚了!这两年来,是你一力主持研究太平稻,其中不知道面对多少非议和误解,但你都忍了下来!依朕来看,你就是那个巨人!是你用双肩,托起了大武的天!”

 林北凡心里苦笑,没有多做解释,因为解释了他们也不懂。

 “说实话,爱卿你研究出了定国安邦的太平稻,功劳不亚于开疆扩土,福泽亿万老百姓!可是你已经官居丞相,还是朝廷的忠勇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朕都不知道该赏你什么好了!你告诉朕,你想要什么,朕就赏你什么!”女帝大声的道。

 一时之间,百官羡慕妒忌恨的目光飘了过来!

 这承诺真的是太给力了!

 林北凡拱手说道:“多谢陛下!可是微臣已经官拜丞相,位高权重,衣食无忧,好像什么都不需要了!”

 女帝大声道:“有功不能无赏,不要都不行!”

 “既然如此,微臣只希望朝廷每年都能拨付1000万两经费,让臣继续研究太平稻,推出更高产的粮食,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得上饭!”

 女帝娇躯一震:“你只想要钱,来继续研究太平稻?”

 “是的,这就是臣的追求!”林北凡眼热的道:“陛下,你想想看,我们已经研究出增产增收的太平稻,证明这方向是可行的,为什么不继续研究下去?”

 “现在是第1代,能增产四五成!到了第2代,说不定就能增产五六成了!还有第3代、第4代呢?一直研究下去,说不定能研究出亩产千斤的超级水稻!”

 “亩产千斤的超级水稻!!!”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现在的水稻一般亩产200斤。

 亩产达到250斤,那已经是大丰收了。

 像林北凡研究出来的太平稻,在这个基础上增产了四五成,提高了将近100斤的产量,那已经非常恐怖吓人了。

 现在,他竟然还放言,要研究出亩产千斤的超级水稻!

 这……

首节 上一节 347/4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下一篇: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