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188节

眼神里都是期盼,似在恳求的道:

“我想冯家哥哥定然也想在姑姑身前尽孝,就像之前在您身前一样。”

“却是正好让妙姐姐把他那份也都带上了。”

她的话让林如海顿感为难。

尤其是有冯一博这个女婿在,林如海自然不肯轻易低头。

因此只能皱眉不语。

林如海教女,冯一博本不好插嘴。

但黛玉此时开口,他自然要给面子。

“叔父容禀,我觉得此事也不必急于一时。”

冯一博此时也是大礼一拜,和两人跪在一排。

不知道的,以为提前拜高堂了呢!

“姑姑一直由妙玉姑娘伺候,若是冷不丁离身,怕也不习惯。”

冯一博深知,这时候需要的不是祈求。

而是给林如海找个差不多的台阶。

不然他下不来台,这事就不会同意。

“不如就等姑姑好些再说,正好也由姑姑帮我们做个见证,叔父觉得这样可否?”

既然黛玉在为妙玉说情,冯一博自然要站队两个媳妇。

而且他也知道,两人虽为姐妹,却还是第一次见面。

黛玉如此,显然也是想和妙玉修好。

他不知道的是,黛玉这两天才知道。

妙玉是她同父异母的庶姐。

“一博说的,也有道理!”

林如海见冯一博这么说,也有了台阶。

勉强点了点头,又对身边姐姐道:

“不如就等姐姐身子好些,为他们两个小的做个见证,如何?”

“阿弥陀佛!我怎么都好!”

林姑姑听到妙玉的话已然动容。

这时自然明白,之前她说一心向佛不过借口。

是想要留下照顾自己。

她抬手虚扶,有些激动的道:

“你们都是好孩子,快都起来吧!”

如此,这事算是定下。

妙玉暂不过门,留下再伺候林姑姑。

黛玉也暂不回贾府,在姑姑身前尽尽孝心。

顺便和妙玉相处一二。

且说冯一博又待了一会子,便告辞去赴贾琏的约。

林如海和林姑姑两个聊起旧事,追忆前尘。

妙玉随便找个借口,欠身告退。

临出去前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便也会意的告了一声,跟着出来了。

一出来,妙玉便带着黛玉到了她的屋。

也不说话,便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

又泡了一壶茶。

黛玉吃不准她要做什么。

跟来之后就在屋里找了个蒲团坐下。

等妙玉让丫鬟搬来茶盏,与黛玉对坐。

她才明白,这是要请自己吃茶。

虽然黛玉不精此道,但也看出面前茶具不凡。

她面前此时是一只形似钵而小,有三个垂珠篆字。

镌着“点犀?”。

看起来颇具古意。

大致可以理解为:一个犀牛角做的碗形容器。

妙玉也不言语,斟了一?与黛玉。

又往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中斟上。

见妙玉甚为古怪,也不说话。

黛玉轻抿一口面前的茶,借此打开话题道:

“姐姐这茶轻醇无比,倒是第一次尝,可是有什么讲究?

这倒也算有感而发。

她对茶道并不精通,以前也只是粗饮。

现在更是几乎不喝。

这是因为,冯一博帮她们父女调理身体的时候。

要求父女俩少喝茶,更要禁浓茶。

以免影响睡眠。

所以黛玉已经有阵子没喝茶了。

连茶都不怎么吃,自也没吃到过这一味。

“茶只是去年的明前碧螺春茶。”

妙玉也轻轻啜了一下,解释道:

“今年一直在都中,家中又没送新茶,因此也不算什么好的,只想让你吃个熟味。”

此时姑苏的碧螺春,是最受士人追捧的几味茶之一。

林家祖籍又在姑苏,

两姐妹吃碧螺春茶,也算品一品家乡之味。

只是之前,妙玉都能吃上当年的极品碧螺春茶。

如今却是有些美中不足。

其实放在都中,这茶也算是顶尖了。

不是懂行的,根本吃不出来区别。

可妙玉此时却只觉,不是新茶实在可惜。

因为……

“但你该知这水有不同。”

第一百三十九章 孤女孤僻都孤高,丧事喜事生意事

《茶经》里把水分为三等。

即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也就是说,矿泉水最好,其次是活水。

最差也是静置沉淀过的水。

但正如“士农工商”这种先秦时期的观念。

现在只用来代指天下之民,而非衡量阶级的准绳。

写于唐朝的《茶经》,也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只被奉为茶道奠基之作。

却非盲目崇拜其中的内容。

黛玉虽不精此道,却也听闻过。

此时大魏盛行的水,是无根之水。

讲究之人,都会蠲雨露霜雪。

封存待用,以备将来。

因此听到妙玉的问题,黛玉便笑着猜道:

“莫不是姐姐旧年蠲的雨水?”

黛玉也是随口一说,选的也是江南最容易存的雨水。

没想到这话一出,妙玉却冷笑起来。

“呵!不想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

这话把黛玉说的一愣。

她以为妙玉把自己叫来,又亲自以茶招待。

首节 上一节 188/7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融合子羽,步入陆地神仙

下一篇:大秦:熊孩子说书,皇帝们求闭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