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604节
他自己也时常使用,倒也还算司空见惯。
可对方竟然擅长死缠烂打!
这抓住一点漏洞,就往死里弄他啊!
没完没了这是!
张年吉一时难免有些茫然,不由往内阁诸公那边看去。
“冯大人此言差矣!”
很显然,反对割地不是真正的目的。
只是新党的一个试探。
这时要试探一下,在议和条款这件事上。
冯渊和东海郡是不是还有什么底牌!
很可惜的是,初次试探并没有成功。
张年吉以“仁德”开始,冯一博就句句不离“仁德”。
张松越明白,再绕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了。
所以,冯一博试图将景顺帝拉下水。
他就微微皱眉,同时朝百官中看了一眼。
这一眼看去,立刻又有人跳出来喊停。
那人出列之后,先朝丹陛一拜。
随后看向冯一博,冷笑道:
“冯大人是在质疑圣上的用人之道吗?”
见对方中场换人,冯一博不由露出笑容。
就是不知道,这是不是热身结束。
要正式开始了呢?
第三百二十二章 剑指条款,弹劾不断!【中】
太极殿前,百官按常仪行礼。
礼毕,侍班官员出列,高声道:
“宣:督军东海礼部右侍郎安远将军冯渊,觐见~!”
冯一博听宣,不慌不忙的出列。
迈着方步,走到丹陛之前。
今时已经不同往日!
如今他已不是那个,挨着门口,靠着柱子,听着政事,直打瞌睡的五品官了。
现在,他文居礼部右侍郎侍郎,武有从二品安远将军的勋位。
朝会时已经站到了相对前面。
那是绝大多数文武百官,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位置。
他的前面,只有内阁和六部尚书。
还有极小部分名门勋贵。
其余文武,都要望其项背。
就是字面上的“项背”!
此时,冯一博在百官瞩目之下,双手捧着旄节。
上前恭敬一礼,随后直起身子,高声道:
“臣冯渊!奉旨督军东海,幸得辽东边军和东海郡军民勠力同心,不负圣上所托,前后共计覆灭倭国兵将二十余万,并于马岛接受倭国投降,签下议和条款!”
说到此,他将手中旄节往前一递,再次躬身道:
“督军东海事已毕,今日特来复命!”
旄节代表皇命,需由皇帝亲自授予和收回。
因此,今日朝会的第一项。
就是收回旄节的仪式。
这代表放出去的权力,正式移交回来。
从此,冯一博也卸下奉诏持节的差事。
景顺帝这时缓缓起身,走下丹陛。
待亲手接回旄节后,按照仪礼还要夸功。
他手持旄节,便当即宣布道:
“冯卿家此次奉诏持节,代表予督军东海,果不负众望,倭国之忧一战而定,予深感欣慰!”
冯一博闻言立刻微微欠身,再次高声道:
“臣,幸不辱命!”
景顺帝含笑点了点头,拿着旄节回到龙椅之上。
自有宫人上前,将旄节接过收起。
这时,侍班官员又宣道:
“冯渊此去一战而定,督军东海事毕,特擢为世袭二等镇海将军,以彰其功!”
立功受赏,自然理所应当。
不仅是冯一博,边军那边也一样会有封赏。
只是,冯一博的赏可不小!
看似从二品变成了二品,勋位只升了一级。
可前面却加上了“世袭”二字!
也就是说,将来宝钗若有了儿子,就可以继承降等袭爵!
这样的赏赐,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冯一博心中一直想着议和条款的事,闻言愣了一下。
反应过来之后,才忙深施一礼,又高声道:
“谢圣上隆恩!”
到了这里,礼仪的部分就算彻底结束。
冯一博领了恩赏,也施施然的回到位置。
这时,侍班官员就要宣布第二项。
可他没掌控,就有一人出列。
那人直接拜于丹陛之前,高声道:
“启奏圣上,冯大人此次宣我国威自然当赏,可臣认为此次议和却不合圣人之道!”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
冯一博立下大功,给什么封赏都没人质疑。
但议和条款涉及的利益太大,朝野之中没人会不觊觎!
冯一博斜睨一眼,发现竟是个老熟人。
他的老对头,理科给事中张年吉。
“哦?议和之事如何与圣人有关?”
景顺帝面露疑惑,轻声问了一句。
张年吉闻言,立刻回到:
“回圣上的话,此次东海一战,冯大人扬我大魏国威不假,却并未彰显出我大魏的仁德。”
张年吉此时站直身子,继续道:
“就如议和条款中,割让的胖子岛、伊予岛等,都是倭国旧地。”
说到这里,他看回头看了一眼冯一博,眼中挑衅之意十足。
“而我大魏对外当以宽仁待之,倭国既先承认藩属地位,我们又如何能要藩属之地?”
看来他是看到了条款的,不仅知道割地赔款。
还知道倭国承认藩属地位的事。
可冯一博听了,却不由失笑道: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那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也就是说,你不干好事,我就***。
你干了好事,我也会对你好点。
这个原文出自《论语》,所以这次真的是子曾经曰过的。
以冯一博的性格,当然不会只点到为止。
先用圣人的话回敬一句,冯一博才出列也朝丹陛一拜。
不过,他没和景顺帝说话,而是转头对张年吉道:
“大人说的话,听着好像有理。”
上一篇:大秦:融合子羽,步入陆地神仙
下一篇:大秦:熊孩子说书,皇帝们求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