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710节
他最大的后台就是冯一博,最多再加上一个间接产生联系的太后元春。
可这两个人身份贵重,在京营之中却都没什么根基。
京营之中鱼龙混杂,显然不是一个指挥使的职位就能彻底将掌握的。
这其中,要属开国一脉经营最久,根基最深。
只是这几年被景顺帝不断的掺沙子,新贵和其他势力才逐渐有压过开国一脉之势。
然而,受到忠顺亲王的影响。
景顺帝所掺沙子中的唯一一颗石头,也就是新贵一脉,现在已经失去了最大的依靠。
说起来,就连自保都有些勉强了。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开国一脉重新掌握京营的最佳时机。
即使没有京营节度使的职位,只要能将新贵挤出去,开国一脉依旧一家独大。
而冯一博想要控制京营,就需要像景顺帝那样。
必须让刘昭先立起一个山头。
不管是正缺依靠的新贵,还是其他沙子。
总之先拉拢一批,再慢慢排除异己。
所以,冯一博也确实需要一个熟悉京营的人从旁协助。
等刘昭上任之后,就可以先聚沙成石。
再加上,背后有他和元春的支持。
想必,再立一个山头也不难。
也就是说,即使孙绍祖今日不来,冯一博早晚也会想到他。
毕竟,京营之中,只有孙绍祖算他经手的。
至少和别人比起来,要近那么一点点。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
孙绍祖想要个靠山,摆脱自己在京营束手束脚的困境。
冯一博想为刘昭找个向导,协助他着手控制京营。
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毫无阻碍的达成了共识。
这边,孙绍祖正式入伙?
另一边,刘昭也在几天后抵达都中。
薛蝌代表冯一博到津门接人,一路直接到了侯府之中。
楚国侯门口车水马龙的景象,刘昭都看在眼里。
一时心中又是忐忑又是
他的马车在无数人羡慕的目光中,进了楚国侯府的大门。
刚一进门,就停了下来,只听有人笑道:
“明亮兄,别来无恙啊!”
冯一博没有迎出大门,但也迎到了门后。
以他如今的身份,这已经不是给与尊重的问题。
而是有些礼贤下士的感觉了。
刘昭听到声音,忙掀开车帘,一下就跳了下来?
“明亮兄慢点,到家了还急什么?”
冯一博热情地迎了上去,伸手要扶刘昭一把。
又来?
这次我可不上当了!
刘昭刚刚站稳,就毫不迟疑的大礼参拜,高声道:
“刘昭拜见侯爷!”
冯一博见此,笑着伸手搀扶,口中道:
“你我兄弟不必如此。”
上次的敲打还历历在目,刘昭自然不会忘记。
早知道,上次冯一博还只是奉诏持节的上轻车都尉,现在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国侯了。
“刘昭不敢!”
冯一博见他这个态度,自然十分满意,笑着道:
“此次回来,一路上舟车劳顿,就由我为兄长接风洗尘!”
刘昭连忙又是一礼:
“有劳侯爷!说起来,刘昭还未谢过侯爷提携!”
冯一博微笑着摇头,和他把臂而行,还道:
“不要侯爷侯爷的,咱们兄弟起于微末,私下依旧兄弟相称就好。”
这话一出,刘昭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但还是不敢轻易放心,只能小心翼翼的道:
“一博贤弟?”
冯一博这时微笑点头,欣慰的道:
“这就对了!明亮兄长!”
其实接到圣旨的时候,刘昭整个人都是懵的。
等从传旨的内侍那得知了都中大概的情况,他就更懵了。
虽然从第一次见面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认下的贤弟不是一般人。
但这也不妨碍冯一博每一次都在刷新他的认知。
这一次尤为离谱!
听到皇帝被刺身亡,这位贤弟又力挽狂澜击杀逆首不说。
还顺手把自己保举到了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
刘昭只感觉……
最后这一顺手,比皇帝被刺杀还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他以前就在南京京营当差。
也算是开国一脉的底层。
只是后来被冯一博拱上去,才和开国一脉逐渐疏远了一点。
但这不代表他不明白京营节度使的分量。
京营节度使负责拱卫都城,肩负着都中最后的安危。
单拿出来,比任何一个边镇总兵的地位都高上太多!
这是唯有皇帝亲信,才能坐上的位置。
想想之前的京营节度使都是谁?
曾任京营节度使的有贾代化,那是宁国公后人一等神威将军。
四王八公的领军人物之一!
然后有王子腾,也是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
王家不仅在军中经营多年,门生故吏无数。
更是曾独霸东海,垄断海贸。
东海王就是王家的别称!
若非迁都后,王家在海上的势力逐渐没落。
哪有东海郡什么事?
上一任也是景顺帝的心腹,新晋勋贵之中的翘楚。
而自己和他们相比,算哪根葱?
京营节度使,是武将最为顶级的官职了。
自己现在能做上这个位置,还不全是这些年对这位贤弟言听计从的缘故?
因此刘昭打定主意,这次不用冯一博敲打,自己就先摆正位置。
他让自己当小弟,自己就是小弟。
他让自己当兄长,自己也是小弟。
这和称呼无关,权势才决定地位。
一行人到了府中,自有下人带刘昭去沐浴更衣,洗去一身尘土。
等他到了正厅,冯一博带着薛蟠和薛蝌一起招待。
“这是我两位舅兄,想来明亮兄也都算认识了。”
刘昭微微一愣,迟疑道:
“路上和薛二爷已经认识,倒是这位……”
薛蝌他来的路上见过,薛蟠还是他今日第一次见。
薛蟠倒是毫不见外,大咧咧的举杯道:
“老刘你可能忘了,咱们早在冯家庄就见过,当时我带着妹妹一起回的金陵。”
上一篇:大秦:融合子羽,步入陆地神仙
下一篇:大秦:熊孩子说书,皇帝们求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