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昏君,从逼董卓献孙女开始 第304节
“具体郡县划分,你们几个商量。”
要想统治这里,自然要设立行政区域。
沃州的寓意,是沃野千里的意思。
他要告诉前来开发的老百姓,这里到处都是宝藏。
“统治青州,徐州,冀州百姓,告诉他们,凡入住沃州者,免除一年赋税和百年丁税!同时,先到的百姓,每一户可分得十亩农田,以及农作物种子。”
既然要吸引人过来开发,政策肯定要到位。
刘辩突然想到,这不就是闯关东吗。
数日后,
霍去病和冉闵回来,没出意外,他们没有抓捕一个俘虏。
在出发前,冉闵下了一道命令:凡胡虏,杀无赦!
因此,
他们只杀不抓,倒也轻松省事。
夫余,娄邑,沃沮等族只有少数人跨过弱水北逃,躲进了茫茫丛林之中。
弱水以南,再无异族!
又过了数日,
钟繇等人将沃州行政区域划分好了,共分七郡,四十二县。
改丸都为霍城,属霍郡。
将沃州,编入幽云战区,种劭为沃州刺史,徐荣为霍郡太守。
因为沃州暂时没有人,公孙瓒率领幽云之兵,暂时驻扎于此。
刘辩则带着大军和俘虏,南下还都。
三月出征,现在已经是九月份。
经一月,回到洛阳。
天子御驾亲征半年之久,平定北方诸虏,功高盖世。
大汉百姓,无不欢呼雀跃,歌颂天子之功德!
“闯关东”的政令下达至冀州,青州和徐州三郡后,无数百姓心动。
尤其是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了家园的人,如黄巾余孽。
青州黄巾渠帅管亥,亲自率领黄巾余孽以及他们的家人北上。
总人数,达到了三十余万。
加上各地响应的百姓,队伍浩浩荡荡,不下五十万人!
回到朝廷,刘辩让王允,荀彧等人安排庆功宴。
打了胜仗当然要犒赏三军。
他刚进皇宫,
太后带着一众妃子迎了上来。
“皇儿,快过来让娘亲看看!”
“你看你,都瘦了!”
“你们是怎么回事,连陛下都照顾不好!”
太后捧着刘辩的脸仔细的端详,威严的声音,吓得小桃等人和那些御厨连忙跪了下来。
和陛下相处久了,他们反倒没有那么害怕陛下了。
倒是太后的怒火,让他们十分忌惮。
“母后,朕是出去打仗的,又不是去享福的,胖了才不正常好吗。”
刘辩挥了挥手,替手底下的人解围。
当然,
他也知道母后的用意。
母后唱白脸,他当然要唱红脸了,总不能辜负母后的好意。
“倒是母后您似乎胖了点呢。”
刘辩笑着调侃道,
“啊,有吗?”
“哪里胖了。”
何太后连忙捧着自己的脸蛋,低头看看自己的腰。
果然,
女人都很在乎自己的身材。
“和您开玩笑呢,您一点都没胖。”
越过太后,刘辩注意到她身后站着两个容貌极佳的美女。
即便站在蔡琰,来莺儿等人当中,她们并不逊色。
让刘辩好奇的是,
她们两个人竟然穿着美人的宫装,竟然被册封成了美人?
“我什么时候,又多了两个老婆了?”
刘辩打开帝王之眼,查看她们的身份。
PS:之前出现了一个bug,一直把夫余当成了夫佘,感谢好心的读者大大提醒!第三更献给大家,跪求一波礼物支持!
第264章 妃子们的欢迎仪式,美人榜再收三人
刘辩用帝王之眼,看了两位美人的身份。
一个名叫伏寿,年十七岁。
乃是侍中伏完的女儿。
伏完是皇亲国戚,桓帝的驸马。他有六个儿子,都在朝中担任官职。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荣誉都是皇室赐予的,所以他对皇室非常忠心。
刘辩出征前,对太后开了个玩笑,说想要娶伏完的女儿,太后当真了,找到伏完。
伏完一听,立刻把女儿送到了宫中。
并且教导女儿,一定要好好服侍陛下,在后宫和其他妃嫔好好相处。
有这份家教,伏寿也很快融入到了后宫之中。
另一个女子名叫董芊,安国将军董承的女儿。
说起这个董承,和刘辩还有点亲戚关系,他是刘辩外婆的侄子。
刘辩看到他,还得叫一声表舅舅。
所以,
董芊是自己的表妹……
也是挺狗血的。
不过娶个表妹当老婆,似乎也蛮刺激的。
“行了,知道你没事哀家也就放心了,哀家不打扰你们了。”
太后很懂事,看到刘辩的眼睛盯着那两个新晋妃子,眼睛一动不动,心底顿时乐开了花:皇儿啊,你要的人哀家都给你找来了,看你这次还能找什么借口。
哀家就想抱个孙子而已啊。
刘辩也没有假意挽留,周围都是自己的妃子,把太后留在这里却是怪尴尬的。
送走太后,刘辩公主抱抱起蔡琰,“各位爱妃,有没有想朕。”
蔡琰俏脸一红,但想到周围都是自己的好姐妹,也就没那么扭捏了。
“陛下,姐妹们可都日夜盼望您凯旋呢。”
“给您介绍两位新的姐妹,这个是董美人,董芊妹妹;这个是伏美人,伏寿妹妹。”
蔡琰从刘辩的怀中跳了下来,然后拉着董芊和伏寿二人,来到刘辩跟前。
“臣妾给陛下请安,陛下万福。”
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二人有些羞涩。
俏脸红扑扑的,低着头,不敢与刘辩对视。
“免礼。”刘辩点点头。
还是咱大汉的美女好。
“陛下,知道您回来,臣妾们特意为您准备了欢迎仪式。”来莺儿笑着道。
她们和刘辩在一起呆的时间久了,思想也开放了很多。
所谓的欢迎仪式,也算是比较前卫的想法了。
“还有惊喜?”
刘辩忽然有些期待。
“陛下,臣妾斗胆。”
蔡瑛忽然来到刘辩的身后,踮起脚尖,拿起一根丝带罩住刘辩的眼睛。
半年的时间,
蔡瑛也变化了不少,长大了。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