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130节
臣的父亲立下了多少的功劳,打赢了多少胜仗,难道会输给魏国的小儿吗?
楚国的失败,是因为魏国变法强军,魏国武卒强横,还能令出如山,不像我军互相掣肘,不能全力,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王上,臣听闻宋国之中有一人养羊,因为羊圈破损于是被狼叼走了羊,他认为羊已经丢了,再补羊圈已经晚了,于是任由破洞存在,结果再次丢了羊。
这一次楚国的失败,是因为魏国变法,而楚国未变,损失已经不可挽回。
但若是楚国依旧不变,等到齐国变法、秦国变法、赵魏韩吴纷纷变法,楚国又要如何稳固社稷呢?
臣叩首,请王上变法,兴盛楚国,为死于魏人之手的楚人复仇啊!”
项氏族人纷纷悲声道:“请王上变法!”
楚王将项章从地上扶起,悲痛道:“项卿,寡人定会强盛楚国,为司马复仇。”
楚国贵族望着地上项印的尸身,再看看悲怆的楚王和项氏,没找到理由反驳,纷纷闭上了嘴。
如同项印所预料的那样,他用自己的命,暂时为楚王争取来了一个变法的绝好借口。
更妙的是,魏侯卿的死去,让魏国之中很多的人才都离开了魏国,因为现在的魏国已经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人才了。
魏国的旧贵族和新贵族达成了利益的交换,那些不愿意交换的,要么在政治风波之中被杀死,要么就拿着好处离开魏国。
反正法家弟子一身才学,到哪里都有施展的地步。
变法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坐在王宫之中,提出几条策略就能成功的,最重要的是一个能不折不扣执行的政治集团。
法家变法,通常都是由一个法家大佬在宫廷之中设计顶层架构,然后大批熟悉律法的法家弟子充当中层官僚,最终将这些政策执行下去。
魏国虽然实力并没有遭受到特别大的破坏,毕竟最精锐的魏武卒都还在,但换了一个懦弱又年幼的君主,魏国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
韩侯成和赵侯用终于能够缓一口气,不用每日生活在时时刻刻担心魏侯卿背刺的恐惧之中,同时两国同时开始从魏国之中收拢人才。
天下再一次的回到了均势之中。
战争就像是潮水一样,永远不会消失,只会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掀起冲天的海啸,毁灭一切。
楚王已经决意变法,然后灭吴,再也不会有任何事情能够动摇他的战略,秦国和楚国在蜀国平原之上的争夺愈发激烈。
洛邑。
这座天下之中的城池,经历了八百年的风风雨雨,现在还牢牢地掌握在周王室的手中。
周天子在这里坐看诸侯潮起潮落,昔年魏国骄横,六国伐楚,他不发一言。
魏侯卿被韩侯成和赵侯用杀死在王畿之中,这么不给他面子,他还是不发一言。
现在他要死了。
他在位期间,由于王室资金的宽裕,对王宫进行了大量的修缮,恢复了昔年的气势,殿中的内饰全部重新装弄,珍贵的布绸制作而成的垂幔从屋顶之上缓缓落下,将宽阔的大殿隔成一个个的空挡。
他现在就躺在十数重帷帐之后,面色蜡黄,没有一丝天子威仪,在床榻边上跪坐着一排人,都是王室近支,光是王子就有足足七位。
“寡人要崩了。”
天子脸色还算是平静,带着些感慨的说道:“邦周到现在已经八百年了,远远超过了殷商的六百年。
寡人翻开史书一看,每次王室衰落都是因为天子好战,或者是王室内斗,所以寡人这些年只是享受,不参与天下之事。
得益于诸夏大战之后的赠土,现在王畿有千里的土地,这已经是三百年来,王室最富有和最强大的时候。
等到寡人崩殂,你们一定要延续寡人的做法,不要随意的挑衅诸侯,邦周的天命不稳,无论做任何事,都有可能会遭遇不测。
若是有诸侯胁迫王畿,你们觉得不能抵挡,就将王畿的土地赐予洛国,这是寡人最后所能告诫伱们的。”
这一番话算是周天子的肺腑之言,他感觉到了邦周的天命已经快要消失了,与其乱折腾,还不如就这样拖着,能过一天是一天,反正现在王畿还很是富裕,诸侯国不会闲着没事干来攻击。
即便真的来了,还有求洛国救命这最后一招。
只可惜他的儿子不这样想,王室现在有不斐的实力,郑国的大部分和宋国的一部分,虽然由于作为主要的战场之一,人口锐减,但至少要比韩国强。
韩国都能在列国之中纵横,王室还有天子的名义,凭什么不行呢?
若是能够吞韩并魏,王室就能成就昔年晋国的霸业,彻底恢复到八百年之前的煌煌时代。
王子们纷纷向着天子保证道:“父王,儿臣定谨遵您的命令,会守好先祖的社稷。”
那些天子卿士同样向着天子保证一定会好好辅佐太子,绝不让邦周的社稷坠落。
听着很是诚恳,但天子却从中听到了敷衍。
他一眼望过去就知道自己的儿子和近臣们在想什么,眼中浮现起一丝冷意,但想了想自己的身体,还是歇下了这份心。
他是个很悲观的人,不禁想到:“王朝终末之时,总是有夏桀商纣这样的君王,邦周难道会例外吗?
若是王室真的再出几个不肖子孙,大概就真的是上天要灭亡邦周了,我现在教导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只希望素王还能庇佑邦周。”
洛国之中,洛国公室开始编纂那些他们都未曾见过的典籍,这天下之间的贤人何其之多,其中的思想又哪里是一个学宫就能够囊括的。
若不是洛国要为群贤塑像,恐怕这其中不少人,终身都不会来到洛国。
时光匆匆如流水,天下的局势同样如同流水,列国之间的强弱随着战争此起彼伏,变换不断。
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大势,占据着有利地形的国家,渐渐地开始拥有更重的分量,位于四战之地的国家,则开始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感谢盟主大佬的打赏,过两天状态好一点写出来,这两天写墨家和杨朱,把状态写没了,我得缓缓,这大概是过渡最后一章了,明天开始讲故事推剧情。
第130章 命运之门开始转动
雾霭沉沉,朦朦胧胧,混沌之中,不知宇宙四方上下,姬昭沉睡的越来越深,但是他身上的威势同样越来越盛,澹澹清光缭绕。
他的任务成就即将逼近第一个千年,渐渐开始出现不可思议的变化,一道紫气从未知之处溢出。
紫气至尊至贵,紫气垂青的王朝,就能代代出明君,对于比烂的人间王朝,如果一个国家代代出明君,这就是上天眷顾。
这道紫气本该直接落到人间,但是姬昭横贯在天人之间,那自然是要先通报的。
于是紫气直晃晃的向着姬昭而去,传出了一道漠然没有感情的信息。
“邦周,是上古纪元的终结;秦汉,是皇帝纪元的开始,改变了它,就会发生无法预料的变化,您是至尊至贵的,想必凡间的纷纷扰扰,无法动摇您的意志。”
一道没有感情的紫气,沉睡之中的姬昭自然不会理会它。
一道浑浑噩噩的分魂走出,面无表情,双瞳是完全的黄金璀璨,发出机械般的声音,“吾自然知晓,且去!”
随着姬昭分魂的声音,紫气便直接消解在虚无空间之中,开始按照底层逻辑去寻找受命之人。
分魂手中出现了两件天阶道具,他的目光落到道具之中,以姬昭现在的实力已经知晓天阶道具的奥秘。
天阶道具的核心就是完整的紫气,这就是天阶道具能够逆天改命的缘故。
地阶、玄阶、黄阶道具之中都有紫气,理论上来说,只要道具用的多,世界线就一定会向着未知偏转。
洛氏的存在同样是偏移的锚点,身为姬昭的子孙,只要洛氏还存在于世上,一举一动都会对世界的未来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秦国彻底受命,而且姬昭同意。
但并不是说秦国就一定能得到天下,若是其他国家能不凭借天命紫气的垂青,就连续出个七八位明君,那把秦国锤爆也是没问题的。
这就是姬昭存在的价值,这本是一个一切都有定数的世界,但姬昭的存在就是变数,他就是希望,众生反抗天命的一线生机。
至于能不能把握住这一线生机,那就与姬昭无关,要看个人的奋斗。
……
邦周八百五十年!
诸夏最核心、最精华的腹心之处,正发生着一场吸引了全天下目光的战争,周王室与韩国之间的战争。
在魏侯卿死后,魏国出于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要交好韩赵两国,维持三晋联盟,所以三国之间进行了一次换土。
魏国将位于韩赵周洛四国之间的土地换给了韩国,韩国想要魏国这块飞地,是因为盯上了王畿从郑国得到的土地。
但是直接进攻周天子这种事,他还没有实力这样做。
因为赵魏两国虽然是盟友,但若是韩国要直接对周天子动手,赵魏两国一定会以勤王的名义直接联合王室瓜分韩国。
为了达到目的,韩侯自导自演了一场戏,他早就知道当今天子一直念念不忘想要重振王室声威,于是花费重金收买了天子的臣子,诱导天子出击。
“王上,魏国的土地分成三份,所以魏国虽然强大,但是敌人也多。
现在魏国和韩国易地,魏国的土地虽然小了一些,但是实力却增强了。
韩国和魏国之间,表面上是盟友,但是暗中的龃龉却并不少,为什么要帮助魏国增强实力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盟友之间的友谊吗?
韩国易地的目的,是为了夺取王畿的土地啊!”
天子匿并不害怕,反而朗声笑道:“韩侯想要夺取寡人王畿的土地,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不论是疆域,还是人口,韩国都不如王室,难道韩国认为自己是齐秦楚那样的大国吗?
寡人倒要将此事告知洛侯,让洛国将其记载到《滑稽集》之中,一部《滑稽集》,半部宋人语,另外半部便由韩国来填充吧。”
“王上,韩国易地之后,就占据了进攻洛邑和郑地几乎所有的关隘和城池。
韩国出兵王畿,完全是一马平川,这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您一直以来都想要对韩国动手,只不过是限于没有理由,现在韩国居高临下,兵锋直抵王畿咽喉,这难道是忠臣所为吗?”
再次被强调之后,天子匿终于有点重视了,一看堪舆图,果然如此。
当即愤声道:“韩侯真是狼子野心。
寡人正愁找不到理由来收拾他,这便直接送上门来了。
立刻向韩国下令,要求韩国交出三处险要关隘,否则便是不臣,寡人会亲率大军前往征讨。
天子六军已经数百年没有出现在列国的面前,是时候让天下人知晓周王室的存在了。”
收了重金的大臣露出了笑容,他自己并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国家让他挑动天子和韩国作战。
但想来,无非就是魏国、赵国或者楚国。
但这本来就不重要,王室打不过楚国和魏国就算了,收拾一个小小的韩国,难道还会输吗?
既能满足天子开疆扩土的心愿,还能给自己捞一笔钱,这么完美的事情自然要做。
王室的悍然出兵震惊了天下列国,就像是一座几百年的雕像突然活过来告诉你,他其实是个活人。
单单从疆域来看,周王室的纸面实力是不弱的,但是维持着最古老分封制的周王室,所能调动的力量是有限的。
反观韩国,经过变法,任命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官员,韩国国君的权力极大,能够充分调动国内的资源,而且韩国还有强弓劲弩。
上一篇:综视:红楼庶子,开局大雪龙骑
下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