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113节

  罗香梅在两个月前产下一子,取名朱宜錾。

  大明封建主义接班人算是有了一个候选人了。

  而且按照朱道桦的想法,这皇帝继承制度还是选用比较稳定保守的嫡长子继承。

  在朱道桦设想中未来的大明的制度之中。

  他不需要一个雄才大略的继承人。

  因为雄才大略意味着折腾,而折腾的事情....朱道桦打算在自己这一代就办完。

  而罗香梅在产子之后。

  石香姑也怀上了。

  于是乎罗香梅在出了月子之后就跟着朱道桦满广东跑。

  这才刚刚视察了在琼州府的养马场和大明陆军第十一旅训练,就乘船返回广东,在番禺县莲花山脚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这大明陆军十一旅之所以放在琼州府,是因为十一旅是唯一的骑兵旅。

  琼州府的人口相对较少,全府人口一百万左右,还有大片的未开发的地盘,同时也有大量的平坦的地方,适合大办养马场,也适合骑兵的训练。

  现在在琼州府的养马场还在选育阶段,就是用从西方带回来的马种和从北方朝鲜、日本等国买回来的蒙古马杂交选育。

  暂时还无法提供战马。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明军的骑兵就没办法办起来了。

  由于东西方贸易上,中国有着极大的贸易顺差——中国的出口商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等,基本上处在市场的垄断地位。

  而中国基本上又不需要什么商品进口。

  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白银大量流入并且永久停留在了中国。

  而现在明王府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需要进口的商品的——比如说战马。

  这就让从西方范海而来的商人们看到了商机。

  比起直接运送白银到中国,他们更希望能运送一批批的商品——在历史上就是鸦片。

  现在没有西方商人敢运鸦片来打开中国的国门。

  而明王府又需要战马。

  于是乎许多西方商人发现了一个商机。

  就是从欧洲出航,满载商品,到印度把商品卸货后再购买印度当地的良种战折耳马到巴淡岛,把战马卖给明王府之后,再从东方商人手里购买茶叶、瓷器、漆器、丝绸等返回欧洲。

  形成一个大三角的贸易。

  通过国际贸易。

  大明攒起了一批足够支撑一个骑兵旅的战马用于训练。

  十一骑兵旅也就顺势建立了起来。

  这些骑兵当然也不是按照蒙古式的轻骑兵训练的——这方面朱明王也没有懂得的人才。

  所以就拿了欧洲冲击骑兵的训练操典,稍微改进之后就使用了。

  这方面朱道桦选择相信拿破仑——拿破仑认为骑兵不需要会太多的技能,什么又要射箭,又要近身肉搏的蒙古式骑兵,拿破仑认为在现在这个战场完全没多大的作用。

  骑兵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行了:冲击!

  所以大明陆军的骑兵完完全全的就是一支冲击骑兵。

  装备的是胸甲、骑枪、弯刀。

  走的排成密集队列冲阵的路子。

  而拥有了一支可堪使用的骑兵之后。

  明军才有本钱图谋广东以北。

  至于要攻略中原。

  那至少要有个两三万骑才行了。

  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取江南、湖广。

  这方面的准备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包括训练军队,准备足够多的地方行政官员等。

  此时的莲花山脚。

  周围的农田大多已经收割完成。

  不过跟随在朱道桦身边的罗芳伯却一脸的忧虑。

  “大王,今年秋收之后发生了许多驱佃事件,许多地主收回耕地,改为雇人种甘蔗、大蒜等。”

  罗芳伯说道。

  驱佃。

  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不太道德的事情。

  但是现在在广东各地。

  今年秋天发生了许许多多的驱佃事件。

  原因也很简单。

  由于明王府的产业引导和续命水投入量产。

  制糖业和制药业都得到了大发展。

  推高了甘蔗和大蒜这种经济作物的价格。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来自安南、兰芳的廉价稻米大量涌入广东,导致稻米的价格一降再降。

  这就让许多之前主要是把耕地给佃农耕种收米租的地主亏本——大明的田税不是实物税,是要交明元的。

  亏本的买卖可没人干。

  所以许多地主开始驱赶佃农,准备改种经济作物。

  这段时间以来。

  因为驱佃而发生的冲突、群体事件层出不穷。

  是目前内阁两位丞相最为头痛的事情了。

  驱佃在历朝历代,可都是非常的政治不正确的。

  但是我们这位朱明王,却好像对驱佃这事不怎么在乎一样....

第87章 蒜你狠,驱佃潮【求追订】

  “王上,由于稻米价格的下降,很多地主都觉得种稻米亏本,所以准备收回耕地,改种大蒜或者甘蔗...”

  说到这里,罗芳伯有些埋怨的看了看朱明王。

  你说也是。

  这续命水是好东西。

  卖的也贵。

  甚至北面都有不少商人来购买后悄悄走私回去的。

  这可真的是救命水啊。

  在后世只能算是小感冒的风寒,在这个时代都能很轻松就要了人命。

  而这救命水还真的有点包治百病的意思。

  像是痢疾之类的,更是药到病除。

  药是好药。

  但是却推高了大蒜的价格。

  再加上稻米大降价。

  让不少地主都开始改稻为蒜。

  这种大蒜就不好收租子,而且种大蒜就是为了赚钱,把田租给佃农耕种其实并不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经营手段。

  反而是雇人来搞种植园式的农场,才能更好的节省成本,配置资源。

  资本主义式的生产关系,当然要比农业时代的佃农经济更高效。

  但是也更...吃人。

  尤其是连续发生驱佃这种事,一个处理不好,那出点乱子可就乐子大了。

  “右相,这地是地主的,他们要怎么做咱们也不好管。”朱道桦摆摆手说道,“而且本王也不是没给小农出路,这去铁路公司修路,或者去兰芳屯垦,可都是好出路啊。”

  罗芳伯听到这话直摇头。

  这明王什么都好。

  就是真的好像不太关心小民....

  你好好的一个明王,未来可是要做大明皇帝的。

  你怎么能站在地主那边呢?

  一行人沿着莲花山脚下的田埂走着。

  朱道桦倒是非常有性质的看着周围的景色。

  莲花山在后世被开发成了景区。

  确实算是风景秀丽的好地方。

  “焕襄,前方是什么村子?”

  朱道桦向一旁的一名约莫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问道。

  焕襄是他的字,名为宋湘。

  朱道桦之所以知道这个人是因为他当年去嘉应州旅游的时候听说过“梅州八贤”的名号。

  这宋湘是嘉应州人,前来广州府求学,还考了个清朝的秀才。

首节 上一节 113/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下一篇: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