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199节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啊。
本来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关系不算好,所以那个叫做美国的新国家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北方,现在南方的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因为要共同对付大明的原因居然结盟了,那美国恐怕要面临被两面夹击的危险。
说不定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商量商量,来个南北夹击,直接瓜分了美国十三州也说不定呢。
不过这个美国太弱了,拉进来有什么用?
林大公想道。
“也就是说,如果顺利的话,会有个明、法、美三国轴心?”
路易.德圣茹斯特自信满满的说道。
他认为,那位伟大的大明天子,恐怕不会拒绝和法国、美国建立更加紧密关系的机会。
因为这样一来。
大明这个庞大的国度就能同时向欧洲和美洲伸出手,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了。
也许对于欧洲人而言。
大明的崛起是严重的挑战,他们拥有颠覆这个由欧洲人塑造的世界格局。
但是如果法兰西的共和国被那些顽固的、落后的、反动的君主国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那么这个欧洲人塑造的世界格局,和法国人民又有什么关系呢?
林大公依旧只是点头。
三国轴心啊,听起来就很厉害。
但是和法国、美国结盟这事。
林大公可没有权限决定。
决定权在广州朝廷,在明王的手里。
“俄罗斯呢?他们在东方的扩张曾经和清帝国爆发过战争,他们面对法兰西、大明的态度会如何?”
林大公问道。
据他所知。
许多欧洲大国陆陆续续都开始向东方大明派出使团了。
其他国家的诉求和利益,林大公大概都能够知晓。
唯有这个俄罗斯...
他的利益重心在何方?
是西欧?还是和奥斯曼接壤的南方,或者是和清鞑接壤的西方?亦或是要和英国争夺中亚霸权?
这个国家太大了。
他的利益重心究竟摆在哪里,也许莫斯科那边都在摇摆不定呢。
“俄罗斯...”路易·德圣茹斯特沉吟片刻,“说不定他们对蒙古感兴趣。”
林大公微微皱眉。
俄罗斯也许是大明短期的盟友,但却是长期的敌人,他们是唯一一个在未来可能在陆地上和大明接壤的国度。
自古以来,北方之敌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一个庞大的俄罗斯横亘在北方,大明在未来消灭了满清之后,就必须要面临一个欧洲大国和自己接壤,同时他们的统治核心距离自己十分遥远,但自己的核心区域距离对方却非常接近的问题。
大明需要同盟吗?
来自欧洲的威胁,大明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些问题在林大公心中萦绕。
这些年来,他只是片面的得到来自大明的消息,只知道大明在战场上进展顺利,但是具体是什么情况。
他并不知晓。
将心中的担忧压了下来,目光扫过这万里碧波。
“财富来自于海上,危险...也来自于海上。”
林大公低声呢喃着。
.........
河北承德。
乾隆的热河行宫。
此时已到了农历的七月份,公元历的九月份。
正是一年之中最为酷热的时候。
酷暑给了两个多月前在南方吃了大败仗的乾隆一个喘息之机。
按照往年的惯例,乾隆和他的北京朝廷基本上都会在这个时候搬到这个热河行宫躲避酷暑。
今年也是如此。
只是往年热热闹闹的热河行宫今年仿佛冷清了不少。
在行宫伺候的太监们走起路来都小心翼翼,唯恐发出什么声音。
因为乾隆爷自从从南方回来之后,脾气就比以前坏了不少。
谁也不知道这位爷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发怒。
喜怒无常的乾隆此时半躺在热河行宫的清凉殿。
殿内的冰箱正往外冒着冷气,冰箱里面的冰块都是冬天的时候窖藏起来的。
现在正好把夏天的暑气都驱赶了。
一名太监恭敬的将一根纸卷递给了乾隆,乾隆鼻子一吸,顿时浑身都仿佛变得精神起来。
眯着眼睛享受了一会,乾隆从半躺着的慵懒姿态重新坐了起来,脸色也变得好了许多。
也许是因为战败的刺激,本来身体还算不错的乾隆如今身体大不如前。
一方面他每天都要服用从南明走私来的蒜药——因为据说这种药曾经被朱道桦称之为续命水,既然都能续命,那多吃点准没错。
另外一方面他还用上了从一些洋人传教士手里买来的“万优解”。
据说也是朱道桦发明的。
服用之后真的是飘飘欲仙,什么烦恼忧愁都没有了。
但哪怕是蒜药和万优解管够。
现在的乾隆也是肉眼可见的苍老。
胡子和鬓角的毛发都几乎已经全白了——是的,乾隆爷是有鬓角的。
他虽然也有辫子,但是剃头匠可不敢给乾隆爷留一个金钱鼠尾。
所以和现在大清朝一片片的阴阳头比起来,康雍乾三位爷都没有把头都剃光,而是留了不少,否则雍正还怎么扣死普类王阳明啊——感情他们也知道什么是好看什么是难看呢。
除了头发都白了。
本来有些清瘦的乾隆现在看起来更瘦了,脸上的肉几乎就只剩下一张脸皮挂在骨架上。
“皇阿玛,和珅和福康安来了。”
乾隆的第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在一旁恭敬道。
由于乾隆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所以现在他也必须要到了考虑接班人这件事的时候了。
现在有可能接班的就是十五子永琰和十七子永璘。
若是承平时。
乾隆倒也不会急着立储。
因为大清朝是有秘密立储制度的,而且乾隆也觉得自己能再活个好些年,到时候如果自己还在位就要超过他爷爷康熙的在位时间了。
因此乾隆本来都盘算好了,在乾隆六十年退位,当太上皇训政。
既可以不超过康熙的六十一年皇帝的记录,博一个孝顺的名声,又可以安稳的扶持接班人上位,安稳度过这皇位交接的危险期。
但是现在...
一方面这大清朝面临着逆明、教匪的两面夹击,一个不好可能就国势倾覆。
另外一方面因为领兵亲征,乾隆自感身体大不如前,随时可能有驾崩之危。
因此他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永琰和永璘二子之间。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永琰。
因为永琰年龄更大。
更沉稳。
而永璘只有二十出头,行事也莽莽撞撞,将这大清朝的胆子交给这样一个毛头小子,乾隆也不太放心。
因此这段时间在乾隆身边伺候的,就只剩下十五阿哥永琰,而永璘封了庆亲王。
如此一来,大臣们都看得清楚了,现在唯一能接过大清朝皇帝这胆子的,就只剩下十五阿哥永琰了。
第143章 大练八旗,大清版授田证
“让他们进来!”
乾隆坐直了身体,吩咐道。
很快。
和珅和福康安联袂而来。
随着南方诸省的丢失。
大清朝廷现在许多来自南方的官员都逐渐开始被边缘化。
现在在乾隆眼前晃悠的,大多数都是八旗的官员了。
上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下一篇: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