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487节
有穿着白背心的伙夫用鸡公车推着食箱前来。
打开之后。
肉香四溢。
十几个大蒸箱打开之后。
食物就两种。
一是馒头,还有就是蒸熟了的鲑鱼干。
金山总督府第一茬的麦子已经收成入仓了,食物危机暂时缓解。
不过能吃的东西也不多。
只能一口馒头,一口蒸咸鱼。
水果啊蔬菜啊什么的是没有的。
当然了,有时候运气好,碰到个野牛群什么的,金山总督府的移民们也能尝一尝野牛肉。
不过对于大多数没怎么吃过肉的农人来说,
这样的伙食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能在吃饱的同时,还有足够的肉食和盐分射入。
在看到开饭之后,聚在一起的集体农庄的庄户们就纷纷一窝蜂的围了过来。
“都吃快点!等会儿上工,不尽快把寨子建起来,死人还会更多!”
身穿着大红官服的李忠义大声吼道。
现在的李家二少爷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
下巴留起了黑色的胡须,脸也晒得通红通红,加上背着的火枪和带着的头盔,这一副模样回去四川。
谁还敢说这是一名正六品的官爷?
“李大人,咱们都干了一整天了,做不动了...”
“是啊,歇一天吧!”
“快累死了,早知道这么累我就不来这里了。”
抱怨的声音让李忠义也很无奈。
万事开头难啊。
而且从报纸上的宣传来看,现在大明移民的重点区域还就是新大陆了。
移民船每个月都会来一趟。
每个月金山总督府都有几千人抵达,一年的时间,金山总督府已经有了接近两万的人口了!
在报纸上,把向新大陆的移民拔高到“为后世子孙开拓生存空间”的地步。
似乎不把这个苦寒之地抢过来,将来的大明老百姓可就要食不果腹了。
“少废话,快点吃!听说这里可是和辽北那地方一样,到了冬天可是能冷死人的!要是不在冬天到来之前把寨子修起来,我们这帮人休想活着过这个冬天!”
李忠义板着脸说道。
下面那些这些天天要不就是鲑鱼干要不就是野牛肉养起来的精壮汉子们都不说话了。
他们都知道,来了这个地方就没有退路了。
他们必须要在金山总督府的组织下报团。
陌生的大陆,陌生的气候,还有随时可能杀出来的土著。
这些危险都让这些来自汉地老实巴交的农人们只能选择报团取暖。
在汉地,他们跑了还能去别的地方谋生。
在这里。
他们跑了,说不定就变成土著的食物了....
据说在密林里面是有不少的食人部落存在的。
到了异域,对于这些来自汉地的农人们来说,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身边的人。
在这时候,如果不尽快把寨子建好,到了冬天可就要被冻死了。
就在此时。
一名穿着陆军军官服,但肩膀没有佩戴肩章的男人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
这位一位参加过辽东之战的明军退役军官。
也是四川人。
名为张进。
看他配在胸前的徽章就知道,这可是一位立下过一等功的陆军军官,因功授男爵之爵位,如今是铁山谷寨的总管。
“到山里面砍木头的队伍回来了,你们这边的人吃完饭就去卸木头,把木料安顿好就可以休息了。”
张进皱着眉头说道。
见张进脸色难看,李忠义也不由得有些忐忑。
“出事了?”
张进点了点头:“出了点事,死了两个人,不过...关键是发现了这个。”
“这个是什么?”
李忠义接过来看了看,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上面都是一些字母。
“这是悬赏令!”
张进皱了皱眉头。
他是进过军校的,英文成绩虽然不怎么好,但是怎么也是会一点,而这个秀才官是文官出身的,刚开始居然什么都不会,就会咋咋呼呼。
也不知道是怎么考上秀才的。
难怪皇帝陛下不太喜欢这些儒生呢。
“悬赏令?”李忠义一愣。
“对,你看下面的大印,是不列颠加拿大总督府的印。”张进说道,“不列颠人狠啊,一个明人的人头,哪怕是最普通的农人,可换100英镑,差不多就是两百明元了。”
李忠义顿时浑身一寒。
“所以...”
“所以我们在领子里面遭遇的,不是土人!”张进说道,“是一群白人冒险者!”
“敌人,已经开始动手了!!”张进说道,“李兄,这里先交给你了,本官要立刻返回金山城,向总督大人禀报情况!”
第366章 朝堂新势力
对于金山总督府而言。
不列颠加拿大总督府的悬赏令威胁并不大,横竖就是一群白人冒险者,威胁不大。
关键的意义在于。
战争已经开始了!
当消息传回到了中都。
此时的中都已经入冬了。
江南的冬天没有北方那么冷。
但其实也挺难熬的。
“皇上,金山总督林鸣鹤的折子上来了,您可看了?不列颠人已经开始有行动了,不过现在金山总督府的麻烦还不只是这个,这远去万里,愿意去新大陆做官的秀才可太少了....”
说话的是彭浚。
这些日子他烦恼的莫过于派遣官员去大东北、大西北、南洋、澳洲、新大陆等地任职了。
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地。
太不受到大明的官员们欢迎了。
而且当地知识分子又很少,许多干脆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农人。
官员太少,让大明的右丞相彭浚可是伤透了脑筋。
朱道桦放下手中的折子,看了看一边的左丞相顾松。
“老顾啊,你说这可怎么办?东北现在已经有辽西省、辽东省、辽北省、黑龙江省四个省,再加上兴安总督府和北疆总督府两个总督府和库页岛开发公司,大西北还有西域省、蒙西省两个省,南洋还有好几个需要建省的地盘。新大陆的地盘也在扩大,到时候也需要不少的官员,这些地方可都是蛮荒之地,需要的官员人数又多,现在缺口就有六千多,等未来起码要派遣好几万官员去这些地方任职,你说说,咱们去哪里能搞到这么多的官员啊?”
“皇上,几万官可不是小数目,那时候鞑清全国都才几万个官而已,臣以为,靠从各省借调官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得另想办法才行。”
在大明当然是不愁找不到人去做官的。
现在大明朝廷东拼西凑找不到人。
主要还是因为现在调遣去这些边缘地带的官员都是从官僚体系中找的人。
那些人已经都有官做了,肯定不太愿意去几千里外的苦寒之地做官了。
就算级别上有提升,也没多大的吸引力。
因为大明朝的官员的工资是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税收情况挂钩的。
这些蛮荒之地能有什么油水?
“皇上,不如开个恩科,招募点愿意去东北、西北、南洋、新大陆为官的士人吧。”彭浚建议道。
这个想法他早就有了。
只是现在大明朝的科举招募的人数也降了下来。
毕竟这科举又不是高考,考中了不是去上大学是去做官了。
如今大明各地,除了陕西、甘肃暂时还处在军管状态,内外蒙古、西域省、吐蕃省都还没有完成省级建制之外。
上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下一篇: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