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268节
中国代表:“克里斯代表,我认为,现在还不到庆功的时候。
克里斯:“至少我们解决了眼前的大麻烦。至于和平谈判,那要在几年后才能得出结果。”
中国代表:“我想我们还没有解决完眼前的大麻烦。”
奧地利,维也纳。1973年10月19日。
欧佩克 石油输出国组织总部,设在维也纳。是不是很奇怪,奥地利又不是产油国。
部就搬家了。
大概是维也纳是个国际城市,在这里开会比较方便吧。其实欧佩克刚成立的时候总部是在日内瓦,但后来瑞士政府拒绝给欧佩克的工作人员以外交人员待遇,而维也纳表示可以给,于是欧佩克的总
会议厅墙上高悬"OPEC"字样及欧佩克的大尺寸logo,底下则是十几个国家的代表在激烈辩论。
即使不懂开会各方使用的语言,在旁边观察一阵子 就能发现,参加会议的那几个穿阿拉伯长袍带头巾的人明显是在一个阵营内,互相唱和,而穿西装的人立场不一,而且人数相对较少。
“美国正在源源不断地把他们的武器运到以色列,杀死我们的弟兄!
沙特阿拉伯的代表的发言带着怒气。“我们不能允许这些刽子手还享用从我们的土地里开采出来的廉价石油!”
科威特代表表示赞成。
伊朗代表表示赞成。
英国代表反对。
伊拉克代表:“我们注意到英国其实也在间接支援以色列的战争。”
英国代表:“这场战争毕竟还是叙利亚和埃及先发动了进攻。”
科威特代表:“可他们动用军队是为了收复在1967年被以色列夺走的土地,因此我并不认为这场战争以色列是正义的一方。”
会议从早晨开至晚上9点,各国代表这才脚步发飘地从会议厅里走出来。
决议没什么悬念,现在欧佩克的9个成员国有6个是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他们在10月16日就召开了科威特会议,闭门讨论过方案,制定好了攻守同盟,会上表决是一定能通过的。
“欧佩克决定:”
“从10月26日起,原油价格.上调19%。北海轻质油价格从3 06美元/桶,升至3.65美元/桶!”
10月26日。
距离上次涨价的决议出台仅仅一周,距离原油价格上涨才过去几个小时,欧佩克再次召开会议。
没办法,按照欧佩克的组织架构,是否召开会议由欧佩克秘书处决定,而秘书处如接到超过2/3的成员国的开会请求的时候,必须组织会议。
9个国家的石油代表又坐在了一起。
沙特拉伯代表:“我们认为,原油价格仅仅上涨17%是不能对西方国家构成足够的惩戒的。”
英国代表:“你们到底想怎样?”
英国代表其实是无所谓的,由于北海油田的开发,英国现在石油不但自用有余,每年还能出口一千多万吨,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也跻身欧佩克成员国之列的原因。原油涨价绝不会对英国国内构成致命
影响。
只是这会对西欧和美国的经济构成影响,而如果这两个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最终英国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沙特阿拉伯代表:“减产。欧佩克成员国,每个国家的原油减产5%。
科威特、伊拉克、伊朗、阿尔及利亚、阿联酋代表:“同意。”
齐刷刷的六票,不用说,又通过了。
“欧佩克决定:”
“从11月1日起,欧佩克所有成员国的原油减产5%。”
11月2日。还是在维也纳。
英国代表:“第三次开会了,先生们,你们还没玩够吗?”
沙特阿拉伯代表:“我们就直接进入正题吧。原油产量缩减5%是不够的,我们认为,应该在之前的基础上,再缩减10%。”
“欧佩克决定:
“从11月5日起,欧佩克所有成员国的原油减产10%。
炸了,炸了,全都爆炸了。
总计减产超过15%,这时候已经不需要欧佩克官方指导价格了,在伦敦、东京,各个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上,原油价格路 上涨。
1973年初,原油价格处于2.92美元(北海轻质油)的低位,整个上半年原油价格大部分时间在3美元以下,中东战争爆发后才稳定在略过3美元的线。
之前从3.06涨到3.65,各国还没什么大的反响。当欧佩克宣布两次减产之后,世界各石油进口国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眼看着北海布伦特轻质油(原油价格基准)破4、破5、最后固定在5.23美元/桶的价位。
美国最先跳了起来。
“原油价格的异常上涨将使得使世界经济进入苦难时期,这并非好事,它影响的不仅是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还将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最终也会对欧佩克成员国产生伤害,因此,我们奉
劝欧佩克组织在原油价格及产量的限定方面采取更慎重的态度。
法国:“原油价格关系到法国国内诸多产业,如果原油不能回到正常价位,许多工厂将被迫停产。”
英国不说话。英国是石油输出国。
中国:“欧佩克的减产背后有深刻复杂的政治因素,暂时难以对这一行为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中国极为关注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的健康发展,但中国同时也关注阿拉伯国家反对美国和以色列侵略的
行动,支持中东地区尽早实现永久和平。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鉴 于种种原因,从11月14日起,APEC决定 重新调整对各国石油出口的配额。”
所谓调整石油出口的配合,就是有选择地实施石油禁运了。
对美国的石油出口配额全砍掉了,100%。完全砍掉的是“第一类 禁运",针对美国及其他直接支援以色列的国家。
第二类是其他间接支援以色列的国家。
对日本的石油出口砍掉了5%日本属于第三类国家,因为8本赤军在协助阿拉伯国家作战,而且连续搞了几次世界瞩目的大行动,因此阿拉伯国家认为日本人民也还不错。
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没砍。不过其实中国去年也只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进口了200万吨原油。
1972年中国国内石油产量是5700万吨,1973年估计是6000万吨左右,进口1000万吨。
这进口的1000万吨中,有200万吨是从海湾进口,200万吨是从印尼进口,其余600万吨是从中国自己在海外投资的油田进口。
中国在海外勘探并投资开采出来的油田,所在国都不是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
...
“石油恐慌还在继续蔓延。
从11月14日到11月29日,原油价格都在5点几美元/桶的区间,但是逐渐从5.23美元上涨到5.75美元。
12月1日,原油价格上涨到5.98美元,四舍五入就是6美元/桶了,和年初相比直接翻倍。
欧佩克三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意味着西方国家每年要多给那几个油霸国400亿美元!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荷兰是这次石油危机中最惨的国家。他是本国一点石油没有,而且他的是有70%是从沙特进口,另30%从科威特一荷兰国家小,石油来源也没找太多,有两个国家的长期进口协议,他们觉得就够用
了。
而荷兰政府不知道怎么脑抽了,在10月9日尼克松宣布军援以色列之后,荷兰也入伙了。而且荷兰清点自己的军火库,意外地发现有一批FAL步 枪和子弹没什么用了,正好援助,于是就用两架运输机
运到了以色列。
好了,现在荷兰被阿拉伯世界视为直接支援以色列的“第一类禁运国”,必须严惩,石油进口来源100%被掐断了。
11月27日,荷兰宣布,为节省汽油柴油,全国公共交通停摆。
由于全国公共交通停摆,荷兰政府同一天还宣布,从每周5天工作制改为3天工作制,一直持续到荷 兰重新获得原油输入渠道为止。
消息传出来之后,荷兰工人们兴高采烈地上街,举牌子“穆罕默德我爱你”。
在这场原油上涨危机中,非欧佩克的原油输出国等于是意外地天降横财。
欧佩克减产导致原油价格上涨,对于欧佩克国家来说,是削减了大约16%的石油产量,获得的是原油收入翻倍。
但对于非欧佩克国家,则是产量不削减、石油卖价翻倍!
你就说爽不爽吧。
只不过,非欧佩克国家能拿出来出口的原油实在没多少。
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原油生产量还是有的,比如美国就不少,到1972年还占世界石油产量的16%,但美国这个原油生产大国本身需求量巨大,不但没得出口反而要大量进口。
中国也类似,自产自用不够,现在要少量进口。
只有苏联既有大量的原油产能,而且能拿出很大部分用于出口。
其他的就是一些“小原油输出国"。一个苏联加上各个小石油出口国,占世界原油国际贸易的份额只有30%,其余的70%都是欧佩克控制的。
急需石油的国家和公司在全世界范围扫描了番,注意到了 乐得手舞足蹈的苏联,同时还注意到了几个小国。
这几个小国的共同特点是:
他们以前都很少有石油,但在最近三年国内陆续发现了油田,而且储量还不少。
除此之外,他们的石油都是由中国罗马尼亚两国联合勘探和开采出来的。
第129章 罗中石油产量翻倍,世界将被拯救!
上个月还打成一团的埃及、叙利亚、以色列几十万大军停了下来,然而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石油战争。
闹到11月份,已经有美国人开始指责尼克松为什么要大量向以色列空运武器了。这军援还是公开的!
结果好了吧,欧佩克全球减产,外带针对性禁运。
指责尼克松的人甚至有理有据地搬出了很多理由:军援抵达以色列的的时候已经是10月11日,早两天前战局就已经逆转;军援的武器弹药大部分没用上,虽然第批弹药是10月12日入库的,但以色
列自己库存的弹药直用到了10月22日,美援只是作为压箱底的库存,提供心理安慰;而且因为有军援壮胆,以军在北线打到大马士革城郊,在南线渡过运河进逼开罗,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众怒。
指责尼克松的言论已经是事后诸葛亮了,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现在美国面临的情况就是石油全面紧缺。全世界面临的情况是油价翻番,并且,在越过6美元/桶的心理恐慌线后,还在继续上涨。
作为欧佩克之外的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苏联表现得波澜不惊。
10月30日,在中东交战各方停战之后,苏联在南部两处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两处演习场都有师级部队的大规模空降作战。世人这才知道,中东战争打响之后苏联在其国土南部集结了7个空降师,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