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274节

  发突变说、物理学引发突变、计算机科学引发突变,.....寻找外星文明。

  .....

  尼克松把这个特拉华大学的教授轰了出去。

  简直是异想天开,让堂堂美国总统相信有外星人,而且还想用美国国家的力量寻找外星人!

  但回到现实,美国又发现,中国的科技发展实在过于迅速,而且最近几年,中国正在强力扭转科技的偏科现状,全方位跃进。

  比如汽车工业。从照抄苏联3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福特式工厂起步,中国1956年生产的第一辆卡车,其原型是30年代后期的货色,在美国早已停产,在苏联也是过几年就停产了,而这种卡车1956年

  投产时在中国国内售价15000人民币。

  现在是1974年,短短18年时间,汽车产量、技术水准和生产效率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之前认为中国会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普及家用轿车,所以中国会专注于重卡、中卡、轻卡、大巴车。的确,中国的几个大汽车公司做上述几类车辆都做得很好。但在去年底,石油危机爆发之后,中国

  突然就掏家伙了。

  1974年1月,中国一汽和丰田、二汽联合三菱,推出了两款"节能型小轿车"。

  虽然现在这两款节能轿车都还只有概念样车,但可以想象这车正式推出后肯定会大卖。

  而且,节能型轿车的技术含量一点也不低。

  换用新的 更省油的发动机,这发动机也适当降低了排量,在全车其他地方也做精心的设计,在顾及安全性的前提下减重、降低风阻,最终做出来的小汽车百公里油耗不到10升,如果是在高速公路匀

  速行驶,百公里油耗只有67升。

  绩优良。

  中国汽车工业领导在接受采访时的话来说,中国的小轿车工业是厚积薄发,毕竟汽车很多技术是相通的。中国的卡车做得好,证明中国在发动机、车用钢材、整车设计、生产线规划等等方面都成

  当世界因为石油危机,汽车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的时候,中国进入小轿车生产市场,并不是从零起步,而是有许多技术积累在手上。

  这种解释算是能把话圆过去,但是但是大家都还是有点儿奇怪。

  但也就只能表示奇怪了。没凭据啊。除非你从中南海里揪出一个大脑袋外星人。

  然而中南海里并没有大脑袋外星人,大脑袋的钱学森李强倒是在里面。

  ....

  “又有什么事?’

  还是在白宫,这回找尼克松的是五角大楼。

  “老挝人民革命军得到了北越的支援,正在攻城略地,如果没有其他的援助,老挝王国和他的王家军队将会在一一个月之后覆灭。”

  尼克松:“让国务院发出抗议吧。”

  按照日内瓦和平协定,自1973年7月3日起,南北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等中南半岛国家同时停止军事行动。

  但老挝没停。大概在9月份,老挝人民革命军发动了对老挝王国政府的战争,这算是老挝内战,但联合国的停火监督员、各方面的信息都显示,老挝人民革命军有一大半 是越南人民军脱军装加入过去的。

  这算是违反日内瓦和平协定吗?如果是单纯的老挝内战,就处于擦边球的性质;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越南人民军参加了战斗,那就是违反停火协定。

  但找到确凿的证据可没那么容易。

  老挝和越南挨着,老挝人和越南人长得也差不多。脱了越军军装再把证件一换,谁都没法找到确凿的证据。

  因此美国在9月份抗议了一次,11月份抗议了一次,1974年1月,又抗议了一次。

  也只能抗议了,现在美国上下反对任何在越南的军事行动,美军兵一卒都不想往外派。

  就算不往外派,美军的越南的军事基地在1973年下半年还遭受过几次冷炮袭击,死了80多入呢。这让美国在南越撤军的步伐又加快了。

  然而今天,美军参联会找到尼克松和国防部长,不只是来通报情况的。五角大楼还制定了个吊炸天的作战预案:

  空袭。对,空袭!

  美军现在已经定位到了两个师的老挝人民革命军的驻地,大机群从南越和泰国的军事基地起飞,直扑这两处地方,力争一下子炸残这些换皮的越军部队。

  尼克松:“你们知道对老挝进行空袭会引发什么后果吗?”

  五角大楼:“老挝内战有北越的参与,这已经是既成事实,我们已经提出过两次抗议,正在提第三次,日内瓦的停战监督委员会也三次要求老挝境内的交战双方保持冷静,不要再继续打了,可老挝和

  北越置之不理。

  尼克松:“即便在法理上,美军出动空军轰炸有定的理由,可我们不能不考虑政治。现在的形势就是,越南战争停了,永久地停下来了。我们不允许已经冷却的炉膛再烧起来。”

  五角大楼:“这恐怕很难。总统,您定记得,我们同时还在营救不被越南承认的战俘。在这次行动中,不仅美国出动了飞机,甚至还出动了特种部队。”

  尼克松犹豫。

  五角大楼:“战场在老挝境内,肯定没有北越的重型放空火力。也离北越的空军基地较远。只要我们的飞机没有被地面的高射机枪、肩扛式导弹击落,切都不会发生。”

  左想右想之后,尼克松还是没有当即批准这个行动计划。

  “我需要等一周之后,也就是你们的营救战俘行动获得完全的成功,且没有任何的后续遗留问题,我才能批准你们的行动。”

第135章 人在旅途;

  辽宁铁岭。

  “乔治希尔执导、罗伯特雷德福主演喜剧犯罪片《骗中骗》”

  电影院门口是长条的广告横幅,在横幅的下面是电影海报,雷德福和男2号纽曼在画面正中得意地笑。

  在香港旺角,同样的电影海报,雷德福和男2号纽曼头上的电影译名是:《老千计状元才》

  台北。

  “乔治希尔执导、罗伯特雷德福主演,好莱坞惊悚动作喜剧犯罪片”

  《刺激》”

  ..好吧。

  这译名和电影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完全无关,但看这名字,可能是一一部挺刺激的电影。

  一部电影,两岸三地放映,三个译名,这现象甚至惊动了《The Sting》的导演和环球影业。

  环球影业考察三个地方这部电影的票房,结果发现在台湾成绩最好:连夺两个星期的票房冠军。

  由于《刺激》票房大卖,台湾的发行商极受鼓舞,决心以后要再有类似的罪案悬疑电影,在翻译片名的时候也照此办理。

  在香港,《老千计状元才》 只维持了 个星期的票房冠军。

  在大陆,《骗中骗》 的成绩最差,只维持了2天的票房冠军,然后就在23名徘徊,直到上映黄金期过去掉出前3。

  裂。

  当然不是说《骗中骗》是烂片,毕竟在放映周期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老二或老三的位置也很厉害。不过这片看起来怎么也不像是奥斯卡热门的样子。去年的《教父》在国内上映的时候,那口碑才叫爆裂。

  1974年元旦前后这个档期,国内最热门的电影是《人在旅途》,就是它始终压着《骗中骗》 一头。

  《人在旅途》是双主角,41岁的王心刚扮演春节归乡探亲的高级工程师张田,19岁的陈佩斯扮演在广州打工的四川伢子“二子”(周富贵)。

  张田和周富贵在广州火车站相遇,路途中各种“意外“不断,遭遇了各式各样的人和千奇百怪的事情。在回家的路上,两人先后换乘了火车、大巴、轮渡,搭顺风货车,甚至驴车。但是两人还是未能赶

  回家里,在荒郊野外度过了大年三十。

  故事背景发生在去年,去年怡好南方地区在春节前有一波降温,许多地方下起了雪,至今不少观众还记忆犹新。加上春运的事年年都是打工人的大事,这题材本身就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什么时候喜剧片的模板就成了吵吵闹闹荒诞不经了?这样的喜剧片有何艺术深度?价值在哪?”

  “该片的最大问题在于编剧只是把一一些可以逗乐观众的元素进行了罗列,而并非用一一个真实合理的故事将它们串联并推进。每次故事转折都靠 二子的“乌鸦嘴"来承接,过于刻意。

  《人在旅途》上映后的批评。

  “和很多好喜剧一样,片中一定有你笑不出的地方。故事下了功夫,讲得干净流畅,没什么大道理,但是细节上够温情。”

  “人民群众爱看就行,艺术深度和价值不是硬拽出来的,部电影如果只为拽艺术价值,那肯定它是既没有观众,也没什么艺术价值。

  同时也有力挺《人在旅途》的。

  总之呢,《人在旅途》 肯定不是奔拿奖去的,奥斯卡也好,捷克斯洛伐克也好,或者国内的奖项,《人在旅途》 都不在乎,有人看就行了。

  对于春运期间列车挤爆这件事,大家当然是有些意见的,最近几年,每到春节前报纸电视都在说。

  对此铁道部的解释是,已经尽可能多地增开客运列车车次、停或者减少春节期间的货运量了,然而车皮不够。

  火车头倒是好解决,拉货运列车的车头也能拉客运车厢,关键是客运车厢不足。铁道部是有一些储备或者闲置的车厢,到了春运就全拉出来跑,但这些车厢大概也就只能增加30%的运力。

  还有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就是,虽然每年铁道部都接收大量的新客运车厢,但每年铁道部也会新增近2000公里的铁路线,同时现有的铁路线也会逐步增开常设的客运车次。新增的客运车厢撒进全国

  的铁路网里面,又被均匀掉了。统计起来,在过去五年,铁道部手中学握的客运车厢储备率,只从五年前的25%增加到了现在30%,每年增长1%。

  所以到了1973年,中国在暂停7年之后,再次从国外进口客运车厢,从东德一德次买 了300节。

  .反正中国和东德的贸易平衡起来很容易,不差那点钱。

  73年11月到货的这300节车厢马上就在74年1月投入到了春运中,不能说是明显缓解了春运紧张,但总之是有点儿效果。

  其实临时增加客运运力,在过去还有一种方法:闷罐子车(其实就是运输散货的封闭式货车车厢)。

  没座位也没窗户,只有换气窗,乘客大包小包上去,席地而坐。想睡觉自带铺盖(如果你躺得下来的话),渴了饿了自带吃喝,想上厕所?闷罐子车经常停站,一停就半个小时,下车解决。

  (急了在车厢连接处也可以释放释放,就是手得抓稳了)

  要是在民国时期,有闷罐子车厢也是极好的,火轮车轰隆轰隆天从山东到上海,比清朝时的马车牛车强太多了。但现在让乘客坐闷罐子车是有点J L那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972年1月春运出的大事。两名同村的老人春节回老家,坐的闷罐子车厢,两人身体都不太好,车厢里挤到爆,又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老人扛不住了,几乎同时心脏病发作,双

  双去世在车厢里,这事情是1972年春运期间影响很大的一个事件。

  因为这次事件,铁道部在1973年1月春运就逐步降低闷罐子车的使用,1974年1月完全停用。

  于是,春运的车皮压力更大了..

  铁路、春运,中国每年必经历一次的大事。要想彻底解决,看来还得过一一段时间。

  《人在旅途》也让剧中的2号男主陈佩斯在电影界崭露头角,大家都觉得这娃一看上去就很喜感,演技也不错。

  尤其是陈佩斯头浓黑的头发故意梳成吊点儿小刘海在前边,再加上那双纯真的大眼睛,看上去既淳朴又引人发笑。

  在1974年春节前,美国也有个演技派横空出世。

  约翰:麦凯恩(约翰席德尼麦凯恩三世)。

  麦凯恩1966年参加越南战争,服役于"奥里斯坎尼”号航母的VA163"圣徒”飞行中队。1968年他的飞机被击落,从此当了五年的战俘,1973年 下半年北越美国准备交换战俘,不过由于程序问题的缘

  放,1974年1月他才回到美国。

首节 上一节 274/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