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284节
葡萄牙死抓着殖民地不放手的年代,为什么葡萄牙其他殖民地遍地烽火,就澳门]秩序平静?因为澳门早就不是由葡萄牙人说了算了,是由澳门何家。
可贤,祖籍广东番禺,澳门华人领袖,绰号"影子澳门总督”、“澳门外交大臣"、“澳门王"。
何贤也是新中国的老朋友。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何贤动用所有人脉和关系,建立港澳到大陆的走私航线,搞到了不少禁运的战略物资和军需品,甚至包括原装正版的英军急救包。当时何贤、霍英东
是走私商中胆子最大做生意最厚道的两个人,这笔账在我党这边早就记住了。
在葡萄牙那边,何贤五十年代就获得过荣誉十字勋章 还被萨拉查授予授予基利斯督大勋章。
甚至澳门赌王何鸿燊(斯坦利何),其实和何贤没有血缘关系,为了在澳门能顺当经营自己的生意,也得向何贤靠近拜码头,何贤点头许可之后才从香港把产业移到澳门。
有何贤存在,澳门自己管理自己没有问题,不需要做多大的调整,澳门没有了驻军还有警察部队,维持一般的秩序不成问题,如果治安出现严重崩坏局面呢?那就只好解放军入场了,但这种极端情
况发生的概率较低,只要不是葡萄牙主动搞事,澳门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由何家摆平。
在自治的过渡期间,葡萄牙不得从澳门]抽取税收。
葡萄牙对这一条表示无异议,其实这十几年葡萄牙就没从澳门抽过税,毕竟实际上的澳门王不是葡萄牙总督而是何贤。
中方再提出,葡萄牙要给予澳门财政 定的回馈,作为葡萄牙殖民澳门几百年的补偿。
葡萄牙政府两手一摊,我没有钱,因为镇压殖民地打个不停,葡萄牙财政早就破产了,屁股的债,要不是因为财政破产,葡萄牙人民也不至于推翻萨拉查政府。
中方就说,那这笔钱先记账好了,等你有钱了再出钱。
葡萄牙突然放弃自己所有的殖民地在欧洲引起了震动,老殖民帝国现在都在重新考虑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其中尤其需要考虑的是英国。
香港就在澳门....
“我们不能像葡萄牙那样,主动放弃香港。绝不可能。
“澳门是葡萄牙的包袱,但香港不是。香港是大英帝国皇冠的明珠。
新任英国首相,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听他的幕僚&秘书陈述香港问题,幕僚的建议是不放手。
威尔逊:“斯特林秘书,大英帝国皇冠的明珠不是印度吗?”
“啊,啊,可印度已经独立了,所以现在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就是香港。”
威尔逊:“哦,懂了,大英帝国皇冠上还剩下的玻璃珠中最大的那颗。斯特林,香港市民游行情愿,要求英国殖民政府退出香港,我记得在过去发生过不止一次。”
斯特林:“但那几次群体运动最后都平息下来了。”
威尔逊:“爱德华希思层派出香港问题特使与中国政府接触过,为什么最后没有成果?
斯特林:“希思首相的特使与中国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
威尔逊:“是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还是完全没有达成一致?
“特使与中国政府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的,双方致认为,香港问题是英国与中国关系最重要的问题。”
威尔逊:“除了这一条达成一致,其他地方都是分歧,对吗?’
.....
作为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上任之后首先要解决皇家海军..错了,首先要解决英国的经济萧条。
因为石油危机,英国和美国一样,经济出现大面积萧条。虽然英国是石油出口国,但石油收入完全不足以弥补大量企业倒闭带来的负面影响。
拯救英国经济,首先要拯救英国财政,所以威尔逊还是回到原来的话题了:还是得解决皇家海军!
最好拆掉皇家海军的一两艘航空母舰。反正苏联要是打过来英国海军也防不住对吧,那干脆再裁点军。
而香港根据英国战后对各殖民地的自治政策,香港的地位与自治领差不多,实际上英国也不从香港抽税。
。另一方面,英国与中国关系良好。两国政府在不过论香港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在民间,英国众多公司正蜂拥进入中国,伦敦的交易所、投资银行最近两年议论最多的话题
就是在中国的机会:移动通信产业起来了,必须去中国投资;计算机产业起来了,必须去中国投资;航天产业 众所周知英国没有,中国可以代发卫星。
在牛津剑桥,学术界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学术界在隐隐施加压力,建议英国放弃香港以换取中国进一步的信任。
但是,英国政府对香港可不能说丢就丢,这是威尔逊最犯难的地方。
英国政府虽然不对香港抽税,可英国有公务员,而香港能为英国提供大量的公务员实缺岗位。从最高级的港督到下面的基层公务员,都能安排人上岗。
因此,不管民间、大公司以及科学家们的态度如何,英国政府的公务员集团反对英国放弃香港。
《中英香港问题:阻碍两国关系进步发展的绊脚石》
.从香港问题的反复,我们似乎能得到这样的结论:英国,既不是由民众领导的,也不是由大公司和财团(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英国官僚公务员领导的国家。
先是不肯放弃英国在香港的殖民地权限,继而又只愿意交还主权保留治权”,这无疑是在向外界表明,矛盾并非由中英两国人民引发也并非由英国的大公司和财团挑起,而纯粹是由英国政府的导向
所致。把香港抓在手里有什么好处呢?对民众没有好处,对英国政府也没有好处根据香港的法律,英国政府并不能从香港获得财政收益。对大公司和财团也没有好处,他们无论在哪一国投资和经营,
并不影响他们赚钱。
“只要保留了香港。或者只保留香港的治理权,便会为英国的官僚公务员提供许多的就业岗位,他们便可保持庞大臃肿的编制,不停地往香港派遣公务员,且这些公务员在香港秩序稍微上下其手,便
可获得比在英国本土更多的薪酬和灰色收入。
“只是这样好吗?这样不好。无论是对中国、英国,都不好。”
第146章 微笑佛陀
纽约。
联合国安理会。
美国驻安理会代表罗伯特马蒂斯神色严峻地走进会议厅,他身后是3名秘书和助理,和往日不太样的是,后面这3人有两人各拖着一个大文件箱。
马蒂斯之后,中国驻安理会代表鹿野及秘书入场。鹿野同样神色严峻,而且鹿野身后的秘书组,也有一人拖了个大文件箱。
在昨天和前天,中国、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已经碰头过两次,双方深入交换了意见,在前天深夜中国的代表团甚至直连国内,以获得外交部和中央的指示。
正因为连续两天的碰头交流获得了共识,马蒂斯团队才带着这么多东西出现在这里。
常任理事国落座。非常任轮值理事国落座。马蒂斯和鹿野在座位上对了一下眼神,然后马蒂斯缓缓站起:
“5月20日。安理会1974年第11次会议,美利坚合众国向安理会发起动议。”
“有十分充分的情报证明,印度共和国正在进行一项以制造核武器并进行试爆为目的的核研究项目,代号微笑佛陀’。”
“印度的核武器项目严重违反了联合国裁国军与军控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制定的核不扩散原则及军备控制条约,我们请求安理会出台对印度的制裁决议,印度必须终止其核计划,并接受安理会、国
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彻底清查。
没有1962年中印冲突的刺激、两次印巴战争也都以印度的胜利收场,然而印度的核武器计划还是启动了。
只是进度比原历史位面的慢一点,现在还没有制造出可引爆的核装置,但印度已建成的原子能设施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是在为核武器服务。
印度的核武器计划起源于1954年,创始人是霍米巴哈巴哈,物理学教授、塔塔基础物理研究所主任。
巴哈巴哈在1954年建议印度政府发展核武器,但核工程巨大的耗费吓到了尼赫鲁,此后十几年,尼赫鲁一直不 肯往巴哈巴哈的计划投钱。
1965年的印巴战争,印度虽然最终结果没吃亏,但在战争中印度的常规军力表现得相当差劲,这引起了印度国防部和印度政府的不满,于是印度高层想,或许核武器也不是全无好处:不用训练士兵
不用培养高级军官了,打起仗来啪地丢一颗,多省事对吧。
1966年起,印度政府真的往核工程里投钱了。虽然巴哈巴哈教授刚好也在这一年去世,但印度的核物理研究团队还是建立起来了。
此后,印度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几经反复。英迪拉甘地就任印度总理之初不往核武器计划里投钱,但1969年又恢复了投资。1971年印巴战争大胜,英迪拉甘地又不想搞核武器了。但在1972年,印巴
战争大胜的“红利“减退,英迪拉甘地的支持率持续下跌,于是她又开始重视核武器。
甘地夫人的想法就是,如果能爆炸枚核武器,那么“印度成为有核国家”的名头必定会让自己支持率大涨。
不过,也就是在1972年初,中国通过秘密渠道向美国传递了信息:印度存在着研制核武器的计划,而且 .直在向前进。
就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开打前,中国和印度还做了诸多PY交易:印度答应边境尽快完成划界,中国答应在安理会上不反对印度开战。
看起来合作得蛮愉快的,然而12月印巴战争打完,1月份中国就背地里把印度的核计划捅了出去。
美国看到中国传递的信息,将信将疑地用自己的情报机构展开调查,然后发现,卧槽,还真和中国披露的差不多。
在本位面,印度的外交战略态势是独立自主+不结盟运动。
印度和老牌殖民帝 国全都关系冷淡,都只发展很简单的泛泛的两国关系,反倒是和苏联关系亲密点,因为苏联没侵略过印度,给援助还特别慷慨。和中国关系也比其他国家稍好一点,因为中国和
印度都是新兴国家,大致上算是一一个阵营之内。
(印度)
对于美国,印度有点敌视,因为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美国支持巴基斯坦是出于很直白的战略牵制原则:在南亚次大陆支持一一个小势力 (巴基斯坦),用这个加强强化后的小势力牵制该地区的大势力
所以中国不太方便出手,就选择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美国,美国愿意出手。
马蒂斯:
技术工作。
“霍米塞斯纳,印度核科学家和化学工程师,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表面上,他是印度民用核计划以及核电站建设的主要和核心人物,但实际上,他全面负责在印度喀拉拉邦阿尔韦伊建立钍提取工厂的
“在印度特隆贝,1970年建设了一个钍厂。特隆贝的钍厂,现在我们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不但是提取钍的工厂,还是一一个从反应堆乏燃料棒中提取钚239的工厂。”
“在孟买,印度建造了一个武器级铀生产厂,印度物理学家拉贾拉曼纳担任武器级铀235项目的主管。”
“除上述违规核材料的生产之外,美国还注意到印度正在进行武器级核装置的设计工作,设计部门主管是拉曼纳博士。他试图设计一种内爆式核装置,或可称为原子弹。
“印度同时也在建设可用于核武器试验的核试验基地。该基地位于印度波克兰军事基地附近,这是我们的卫星所拍摄到的波克兰军事基地附近的照片。
“1967年,印度从加拿大购买了一座CIRUS反应堆,1969年,印度从苏联购买了一座重水反应堆,并安排其本国的核物理从业人员参观了苏联杜布纳核研究基地。从苏联购置的重水反应堆用于获得含
钚239的乏燃料棒,CIRUS反 应堆则经过了印度的专门改造,可用于生产氚。
“氚是氢弹所必须的一种核材料,根据我们的推算,CIRUS反应堆从运行到现在,最多可从反应堆芯中提取出2.2克氚。先生们,这并不是一个小的数量。在氢弹中氚的用量是很小的”
马蒂斯喝了口水,再顺手从打开的文件箱里拿出一支试管甩来甩去:“像这个数量的一小管氚,就可以完成热核武器的助爆核心,帮助核弹达到聚变反应的临界点。
..
美国提交到安理会的这份材料被称为《马蒂斯报告》。
《马蒂斯报告》全文三万多页,还外带大量物证和关键任务信息,证明印度在进行核武器的研究。
会场上,出席安理会的各国一片沉默。
苏联代表手摸下巴,琢磨了半天最终决定先不要发言,回去发电报问问莫斯科再说。
印度代表说的是“他从没听过此事,因此不能认可马蒂斯的这份报告”。看样子他是真不知道,散会了肯定也得问新德里。
沉默了好几分钟后,中国代表鹿野站起来发言,说不扩散核武器公约,印度也是发起国之一,但是在1969年,公约文本形成开放供各国签署的时候,印度始终不派代表来签字,这有点儿不太合适。
如果印度不签署不扩散核武器公约是因为印度自己在偷偷发展核武器,这就太让人震惊了。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