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314节

  品加工、制造业等等发展起来。

  海南岛正在成为一个区域经济中心。

  海南的经济如何发展起来?其实关键看它附近周边的地区经济是不是在一一个系统内。除了北面的雷州半岛和广西的北钦防之外,其实海南岛的周边有3/4是越南。

  如果越南和中国是若即若离的两家子,海南岛就无法方便地利用这些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或资源,只能搞搞旅游,沦为东四省。(x

  如果越南和中国经济达到了高了度的体化,那么海南岛对面的河内海防、清化、荣市、洞海、顺化,这些越南的港口城市离海南岛全都不到300公里,近海货轮一个白天就能摆渡的距离,很容易

  就能整合到一个经济和金融系统里头,此时的海南岛想不成为区域经济中心都难。

  不过,现在越南战争全部结束才11个月,南北越公投合并才五个月,越南的这些港口城市只是未来有潜力,现在还算不上强经济体,在整个北部湾的陆地侧,最强势的经济体和城市群还是广西的北钦防。

  “远谊26"号的目的地就是防城港。25万吨的VLOC靠 港卸货时,船上的人能很清晰地看到船的西北方向一两公里的地方阵阵红光闪耀,这是柳钢防城港分厂的高炉、氧吹转炉在工作。

  虽然柳钢集团防城港分厂的煤炭从越南进口、铁矿从澳洲进口,但这钢厂的地段好 就在海边,所以冶炼成本比柳钢本部低不少。

  澳大利亚的铁矿卸货进厂,烧结送入高炉,河内的煤炭炼焦也送入高炉,那边就直接出铁水了。铁水不带停歇地送入氧吹转炉冶炼成钢,钢水顺势就去相邻的车间,炉外精炼、方坯连铸、切割、控

  轧一条龙,出来的就是螺纹钢了。

  整个北部湾地区,需求量最大的就是建筑用钢,仅这一种类就占地区用钢的75%。

  广西和海南岛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第二轮基建,修路架桥要钢,城市建设要钢,水利工程也要钢。越南正在进行战后恢复,更是用钢大户。

  其实全国各地哪儿都一样,不单是广西,到处都在大量用钢。照这个发展势头,中国钢铁产量超过苏联是迟早的事。而苏联现在是世界钢铁产量第一....

  今年1、2月份,中国在琢磨从哪儿进口几百万吨钢材应急,这时候苏联则在琢磨出口点钢材挣钱。中苏的贸易代表会面,了解到对方的情况之后都非常震惊。

  “什么?你们钢铁业都年产1亿2千万吨了,居然还要进口!”

  “什么?你们22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亿4千万吨钢居然还用不完!”

  不过,其实中国既在进口钢材,也在出口钢材,出口的目的地主要是越南。

  越战结束后的战后重建,资金 方面来源于 美国承诺的战后恢复援助款,方 面来源于中国政府提供的援助,此外还有中资公司在越南的投资。

  中资公司在越南的投资大多是人民币,当这些人民币到位后,在越南建设什么项目也是花人民币等于从中国国内购置物资设备运到越南安装。

  所以1975年上半年,就有包括钢材水泥以及工厂机器在内的一批商品,以商业交易的方式出口到越南。

  只是越南现在有点缺乏劳动力的样子,尤其是青壮年男性。这对越南的战后恢复构成了 定的影响。

  到现在越南政府初步统计出了越战中的伤亡:

  北越人民军牺牲51万人,南方游击队牺牲77万人(很粗略的统计数字),南越军队死亡36万人。南北越的平民总共死亡185万人。

  场越南战争,越南付出了350万条人命,其中南北方军队死的这164万人基都本是青壮年。

  除了死亡人数,还有290万人永久残疾,这些永久残疾的人当中青壮年的比例也特别高(大多数是军人,平民被炸成重伤基本上没有送医院抢回条命的机会,都死了埋了)。

  还有在日内瓦和平协定之后、全面停战之前南方有60多万人润出去,这些都等于损失的人口。

  在统计数字公布之后,越南战争之惨烈再次震惊了世界。

  游击队。

  这场战争比原位面的越南战争更惨烈,因为越南人民军和南方游击队实力更强了,把美军打得更疼了。后果就是美军也被迫自升级、自改进,采用更毒辣的战术更先进的武器对付北越正规军和南方

  美国多付出的人命则等于把他们在朝鲜战争中因为1951年5月提前结束而少死的人全部填回来了,还多出来一万多。

  当然,当今的越南从上到下并不知道还存在着另一个可能的历史位面,没有对比因此也就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在中国的建议下,同时也是在越南劳动党中央会议的多数意见下,越南四千五百

  万人进入“日子人”模式,治疗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

  就连黎笋这个大越南主 义思想严重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现实:在现在的中南半岛,稳定的国家格局已经形成,打破这种格局并不容易。如果要强行“再战”,不会再有全党上下的致支持了,因为全党

  都知道了场旷日持久的全面高烈度战争会让越南付出什么代价。

  黎笋现在在北京。中方邀请他过来谈事的。

  和黎笋一起出现在北京的还有诺罗敦西哈努克。

  西哈努克亲王赶跑了朗诺,拿回了柬埔寨,但柬埔寨不再是王国了而是柬埔寨共和国,西哈努克担任首任总理。为建立柬埔寨共和国,西哈努克要建立一个柬埔寨民族团结统战线,把国内的民主

  党派、社团、柬共都团结到这个统一战线旗下,共同执政。

  但是,西哈努克派人去联系传说中的柬共在中国听说的,在柬埔寨国内就没看见过活的,吃了闭门羹。

  这个只自称“安 卡"的神秘组织盘踞在柬埔寨北部农村,拒绝与任何柬埔寨共和国的社团组织、军队政府交流。有时候西哈努克都怀疑了,这一伙只穿黑衣包黑色头部的武装组织到底是不是北京所说的

  柬共?不会是个假冒的吧?

  西哈努克很无奈,只好请求北京再做一次中介。

  中联办很尴尬地表示,现在这个柬共已经与北京断了联...

  黎笋:“柬共,确切地说,现在有两支。一开始只有一一个柬共,但大约在1967、1968年的时候,柬共的大部分人员和组织突然离开柬埔寨东部地区,不辞而别,我们后来很晚才知道他们全部撤到了

  柬埔寨北部农村。不过,柬共的人员没有全部撤走,还有少数同志继续留在東东,帮助我们维持胡志明小道的战略运输。1972年,我们把这些柬埔寨同志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一个新的柬埔寨共产党。

  中联办:“原柬共不仅与你们断了联系,与我们也切断了一切联系,以至于我们为了了解柬共的情况,不得不向柬埔寨北部派出情报人员。即使用上了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仍然很少。现在能够确认

  的只有一条情报,这支柬共组织,把他们的根据地或者说根据地政权叫做红色高棉。

  “红色高棉。红色高棉。红....“西哈努克咀嚼着这个词的含义。

  红色代表共产主义的颜色,高棉是高棉人,柬埔寨的国族。

  邓主席:“如此这样,我们就把在柬埔寨北部那那 支 叫做柬共红色高棉吧。西哈努克总理,根据柬埔寨共和国的立国宣言和即将颁布的新宪法,柬埔寨共和国是一个社会 主义的民族共和国家,包容

  包括共产主义政党在内的一切进步政治力量,柬共也应当具有在柬埔寨参政的权力。

  西哈努克:“这是当然,实际上我们一直在邀请柬共... .红色高棉的组织参政,只是现在他们毫无回应,这就让整个柬埔寨共和国的执政力量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阶层。

  黎笋:“西哈努克总理,这正是我想说的:柬共还有另外支。如果您允许的话,这一支柬共可 以从柬东以及越南南部集合起来,回到柬埔寨,出席在金边召开的共和国政党大会。”

  西哈努克沉吟不语。

  很显然,西哈努克是有疑虑的。这支柬共虽然愿意露面让柬埔寨宪法中的“社会主义“定义名副其实,可这支来共是越共培养出来的啊。

  因此,.不..让中国帮做决定?

  邓主席:“在越南的柬共原本都是柬埔寨公民,其中大部分是高棉族,中南半岛的战争结束了,他们有权力回到柬埔寨,这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嘛。但是,”

  邓主席变换了语速,让接下来的话语气更郑重:“我们一直在梳理党与党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这是个必须梳理清楚的问题。在中南半岛,你们之间的历史交织在起,这个问题又变得更加复杂。

  现在,柬埔寨共和国已经成立了,不再是以前反动的朗诺政权而是一个民族统战线的、能团结国内主要阶层和民族的政权。西哈努克总理能到北京来,能和我们坐在一起谈论事情,说明你和我,中国

  和越南,都是认可柬埔寨共和国的。

  “因此,回到柬埔寨以后,这一批柬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有规矩。遵守什么规矩呢?遵守柬埔寨的宪法和法律。黎笋主席,你觉得这样是不是合理?

  黎笋:“很合理。

  西哈努克:“根据柬埔寨共和国现在起草的宪法,柬埔寨共和国境内的武装力量将在国防部的统一规划下进行整编,从东部归来的柬共如果自带武装队伍,也需如此办理。柬埔寨国内各党派都有参政

  议政的权利,但是,参政议政的党派在从事政治活动时必须是独立、不受国外影响的。如果查明一个党派的活动是受 了外国的资金或者其他支持的影响,最高法院有权裁定并禁止这个党派继续从政。

  这番话从西哈努克的嘴里说出来之后,邓主席转头看黎笋。

  黎笋犹豫了几秒,最后还是很坚决地点头说道:“柬共一定会遵守这些规矩。’

第15章,我们要从孟加拉国买批枪,干印度政府!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站。

  6月的青藏高原景色壮美,浓青色的山峦高低错落,从格尔木附近直延伸,直到目视不可及的地方。

  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曾用了2年时间进入西藏考察,在经历了这一段旅程之后他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在这样的生命禁区里修建青藏铁路,本就是挑战极限。高原山脉地质复杂、若有若无的冻土带、地震频繁,这些都是修筑铁路必须逾越的技术难关。

  12万筑路大军、8年的奋战,1975年6月12日,中国最后一个不通铁路的省区西藏,有了自己的第一条铁路。

  52岁的货车司机关福海是专跑青藏公路的老司机。他第一次跑 青藏线是在1954年,也就是青藏公路通车的那一年。过去的21年,格尔木站从火车上卸下的货物装上卡车,再兜兜转转地运到拉萨。关

  福海从1965年起就专跑这条运输线,10年 来往于格尔木与拉萨之间四百多次。

  装载货物的卡车在青藏公路上只能开到三十四公四里的时速,平均运行速度则只有20公里/小时。在使用老解放跑运输的时候,从格尔木到拉萨跑7、8个来回卡车就报废,如果计算运输成本的话,每

  趟运送的2吨多货物除了汽油钱,还得每趟多加1600人民币要把 卡车价格乘1/8折算进去。当然后来运输队的卡车换了,新卡车耐操得多,但跑这条公路仍旧是比在平原公路磨损快两到三倍。

  除了物质成本,在青藏高原运输还有生命成本。关福海的运输队有80名司机和副驾驶,在过去10年一共出了28名烈士:10人牺牲在运输线上,18人因各种疾病病逝。

  牺牲的烈士中包括位曾跟了关福海两年的副驾驶小章。当时卡车刚翻越唐古拉山口,小章感觉胸闷,然后是发烧,抵达拉萨后诊断为肺水肿住院,关福海把小章送进病房,便又驾驶着 卡车返回格

  尔木,没想到这就是见小章的最后一面。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这天,关福海被特邀登上从格尔木开往拉萨的第一列客车。今天再也不用汽车轮子颠到拉萨了,咱坐大火车去拉萨。

  车厢里其他旅客的心情大多是新鲜、好奇、兴奋,这摸摸那看看。但是在整个行程中,关福海却一直都默默地朝车窗外望,百感交集:这里是同事病逝的地方,那里是老孙头翻车牺牲的地方,远处

  的那座山曾经山崩,老关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时候被堵在山下公路一天两夜

  这是关福海曾经流血流汗战斗过的冰冷的热土,但是今天,却要与它挥手道别了。

  青藏铁路通车让西藏的汉藏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多了几分期待。这片雪域高原可能在外来的探险家、旅游者眼里是个不可思议的奇妙世界,但对本地人的生活实在是过于艰苦。甚至云贵川的“穷山恶

  水”,相比青藏高原那也是宝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头10年西藏其实还在按原来的轨迹发展,直至1959年,西藏全境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度并进行彻底土改,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进行了根本改革,这些制度改革才从

  根本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59年之前,5%的封建上层占有的95%以上的土地,现在土地和牲畜被分配给原西藏农奴,在给西藏社会增稳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的发展。

  从1959年至1975年,西藏的主要发展是在农业方面,主要是终于做到了供两百万西藏人吃饱饭 这并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

  现在的情况是:拉萨市的粮食供应需要从内地调集,甚至部分肉蛋副食品也要从内地调集。但这不是西藏本地的农 业产出不够,而是西藏农村和牧区的产 品商品化比较困难。反正国家对西 藏地区

  的征税没太大指望,手是西藏农村地区的农业产出一般就农民地消化,城市所需的粮食从内地调集比从本地征收还便宜一些。

  现在的西藏是一个把农业关系理顺、各地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的状况,但这也差不多等于是西藏地区自唐末小冰期以来,藏族人生活最好的时期。

  当青藏铁路通车之后,拉萨以及沿线的城市必然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世界范围内,青藏铁路通车也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铁路和工程技术界眼里,青藏铁路是一个工程奇迹: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1100多公里的线路几乎全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修筑,并且,它在设计和修筑过程中不仅把60年代全世界的先进

  铁路建设技术全部利用上了,还现研发了不少专用的筑路技术。

  不过在最近兴起的环保主义者眼里,青藏铁路是一条”很 可疑”的涉嫌破坏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铁路。什么铁路地基破坏了原有的高原草甸、地衣植被,列车震动破坏冻土地层,长长的铁路线让沿途需

首节 上一节 314/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